股票学习网

每日牛股推荐,股票每日推荐,每日股票推荐,股票预测 - - 股票预测网!

金改什么意思(温州金改)

2023-04-10 00:19分类:KDJ 阅读:

 

7月17日,新业电子、默乐生物等20家泰州本土战略性新兴行业中的高科技成长型中小企业被评为“投贷联动20强”,南京银行、江苏鑫智股权公司将通过“大债权+小股权”模式,为其提供创新金融服务。同一天,泰州中级人民法院金融及破产审判庭正式揭牌。

这一系列金融创新创举,都是围绕一件大事——去年11月,泰州获批国家级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这不仅是江苏省首家国家级金融改革(以下简称“金改”)试验区,更是全国首家以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为创新内容的试验区。

显然,泰州发展迎来又一个重大历史机遇。

“高含金量”——“泰州版”金改吸引全国眼球

去年底,由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十四部委联合印发的《江苏省泰州市建设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了五大类17项金改创新任务,涵盖了加强机构建设、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等。

在竞争激烈的长三角地区,泰州抢得头筹,这令许多城市艳羡不已。

人行泰州中心支行行长谢宁认为,“泰州版”金改方案之所以高度吸睛,是因其“含金量”非常高。目前全国有20多个城市拿到了金改“牌子”,但大多是单一领域的专项改革。相比之下泰州金改是宽领域“集成版”,综合性很强。“推动成立地方法人证券公司”“支持发起消费金融公司”等众多金改试点,每一项都潜藏广阔发展空间。

格局保障——“改革项目化”与“项目工程化”并轨

为提升金融改革的组织程度,泰州市政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史立军任组长,相关领导担任副组长,各市(区)长均为小组成员。同时还成立了泰州市金改办,加强了人员配置。

前不久,江苏省政府也专门成立了推进泰州金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

循此思路,泰州上下将金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金改工作。曲福田要求,坚持“改革项目化”“项目工程化”,搭建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确保金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与之相呼应的是,责任体系同步明确。

省级层面,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起草了《江苏省泰州市建设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改革任务责任分解方案》,细化出25个方面106项改革任务,明确至相关单位部门。

市级层面,泰州市列出了2017年40多项重点金改任务,并将其进一步分为“年度完成类”、“年度突破类”和“年度推进类”,每项任务分解至部门、细化到季度。

不止如此,泰州各市(区)均依托一个园区,确定一个产业、排出一批企业,以其为样本,剖析金融发展症结与“打通”方式。

“跑步前进”——全市协同下好金改“先手棋”

泰州人深谙,在拿到金改“金字招牌”的轰动效应后,接下来真正接受“大考”的,将是“怎么做”,即如何让“牌子的含金量”转变为“发展的含金量”。

这就要求,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结合地方实际,大胆先行先试,下好金融改革“先手棋”,抢占金融改革“制高点”。通过金融改革和创新,有效解决发展中的“短板”与“软肋”,精准解决“堵点”“痛点”与“难点”,真正凸显金改试验区的内涵与价值。

令人欣喜的是,从获批到现在仅仅半年多时间,泰州市金改已悄然驶入“快车道”,年度重点金改任务正在加快推进。

为改革财政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投入方式,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泰州市财政局牵头组建了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聚焦重点和优势产业,实施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所有权、管理权、托管权分离,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加入。

此外,全国首个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兑换便利化试点可望落地泰州医药高新区;设立产融综合服务中心;征信系统已列上人行泰州中心支行的重要日程;泰州市中院金融及破产案件审判庭成立……此类的改革之举比比皆是。

与此同时,泰州各市(区)也积极参与金改工作。

譬如泰州医药高新区,以中国医药城大健康股权投融撮合平台为载体,进行精准的股权投融撮合。截至目前,平台已入驻融资方近100家、投资方近40家、服务方近20家,累计成功撮合3对,投融资额达3100万元。

泰兴市出台了绿色金融工作实施方案,靖江市正加快银企e融服务平台建设,兴化大力打造“阳光征信惠农”升级版,姜堰区全力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

此外,泰州农商行转型发展、金融控股集团筹建、“百企上市(挂牌)”工程等均“跑步前进”、齐头并进。

一个崭新的立体金融格局正在泰州不断铺陈。泰州人正以先行先试的魄力、敢作敢为的担当、善作善成的实效,为泰州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新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澎湃新闻记者 陈卓

9月11日,江苏省昆山市金融支持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改革创新试验区正式(以下简称“昆山金改区”)揭牌。

作为全国首家以两岸为主题的金改试验区,江苏昆山日前正式对外发布金改区总体方案。

9月11日,在《江苏省昆山市建设金融支持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新闻发布会上,昆山市委书记吴新明表示,对台合作将是昆山金改区的最大特色和主要任务。

昆山台资企业密集,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1%、工业总产值的56%、利用外资的61%、进出口总额的67%,来自于台资企业的贡献。

截至2020年7月底,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5299个,其中增资项目2490个,投资总额637.83亿美元,注册资本326.83亿美元。

昆山金改区总体方案共有25条措施,主要内容是深化两岸金融创新合作,提高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扩大对台金融业开放等。

目前跨境人民币政策在某些方面不如外币结算便利。昆山金改区方案中提出支持在试验区内探索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对于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的便利性。

“优质企业在办理相关业务时,无需事先准备大量的交易背景材料,仅凭收付款指令就可以在经办银行办理资金收付业务,这一政策大大简化了银行单证审核的流程,手续更加简便、结算效率更高。”中国人民银行昆山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推动两岸金融合作方面,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投资参股金融业,依法合规设立相关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支持两岸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在试验区进行相关股权投资、金融创新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保险机构依法合规在试验区内设立营业机构,支持台资机构在昆山设立证券期货经营机构。

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方面,昆山金改区方案支持试验区探索以资本项目可兑换为重点的外汇管理改革。允许试验区开展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试点、推进开展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以及推进服务贸易对外付汇税务备案电子化试点等业务,并积极推动金改区方案落地开展,传递外汇局“越合规越便利”的管理理念。

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资深专家、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昆平表示,银行是金融支持的主力军,应重点支持台资龙头企业及光电显示、电子信息、半导体高端设备等昆山主导产业的融资便利,另外,昆山金改区应以人民币跨境业务为重点内容,加强两岸之间人民币跨境的使用。

昆山对台产业合作其来有自。2013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在一些领域进行先行先试。比如开展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业务——昆山是大陆唯一享有这一政策的试点区域,即区内台资企业可以在集团内部成员间进行跨境人民币借款和放款业务,运用企业盈余资金支持整个集团业务发展,实现集团内人民币资金的优化配置,减少外部借款。

昆山市副市长宋德强表示,这一业务试点使得台资企业集团不仅获得了更大贷款规模,而且有效降低了财务成本。已有193家企业累计办理跨境双向借贷216.3亿元,为参与试点的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近10亿元。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昆山意识到,两岸金融合作现状制约了产业合作,如金融改革创新力度还不够,金融工具利用不足,金融政策碎片化情况突出,昆山于是在2017年正式提出申设以两岸金融创新合作为主线的金改区。

基于当时对各地设立金改区“清存量、控增量”的要求,昆山申设进程受到影响。2019年7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深化区域金融改革试点,为金改区申设释放出有利的信号,昆山将方案重新上报,终于今年8月正式获批。

责任编辑:李克诚

温州在改变。

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0万户,银行贷款不良率降至2012年温州金改以来最低水平,企业家信心指数不断上升……发展态势正变得越来越好。

温州没有变。

全国率先规定企业家参与涉企决策、全国首例“个人破产”试点、全国首个以立法程序确定的民营企业家节……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从未变。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面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挑战,作为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温州在不变中坚守,在求变中前行。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过去一年,温州紧紧抓住获批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契机,打造“温州服务”新品牌,既放得到位,又管得有效;既有求必应,又无事不扰;既供给制度,又改进执法;既立足温州,又跳出温州。

今天,一个有速度、有温度、有尺度、有高度的营商环境,正在为温州这列“民营经济高铁”持续赋能。

一座城向一群人致敬,11月1日,旨在给予民营企业家高礼遇的首届“温州民营企业家节”开幕。拍友 吴昱燊 摄影

改进服务有速度

——放得到位,管得有效

从提交材料到领取营业执照、从公章刻制到税务发票申领……2小时,能新开一家企业吗?

温州,可以!10月25日下午,在温州市民中心,温州安能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先生亲身体验了“温州服务”的速度。

温州把简政放权作为改善营商环境的突破口,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整合资源窗口,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刷新企业主创业体验。

图为温州市鹿城区“三服务”小分队送惠企政策到浙江新邦远大绿色建筑产业有限公司。拍友 徐杰 摄影。

企业所盼,服务所向。2018年,温州出台减负“42条”政策。2019年,温州又出台新一轮减负降本政策,预计全年减负200亿元以上。民营企业负责人大呼“给力”。

简政放权,不是放手不管,而是要“放管”结合,该政府管的要管好、管有效。

10月23日下午,温州市鹿城区商务局副局长董胜坤找到温州港集团生产业务部经理李一坤,第一句话就是“增加线有没有消息”?

鹿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进一步畅通温州小商品出口市场,图为忙碌的出口现场。拍友 婷玮 摄

原来,鹿城市场采购贸易提前实现出口额超30亿美元。温州海关统计显示,前三季度,温州出口增幅居全省第一。“出口占比最大的是菲律宾,所以我们希望增开直达菲律宾的航线。”董胜坤说,围绕企业需求,才能有效管理。

2018年,温州市级部门行政权力精简幅度居全省前列、“最多跑一次”改革满意度名列全省榜首。

细化服务有温度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采访中,一位温州民营企业家打了这么一个比方,“温州服务”好比“空气”,平时你似乎感觉不到她的存在,但需要时,她无处不在、不可缺少。

前不久,温州市兴科皮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美波遇到一个大麻烦。一边是生产需要加大投入,一边是250万元的银行贷款到期了。传统的“先还再贷”,需要“过桥”借钱,不仅成本增加,而且风险较大。

得知企业的困难后,平阳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市场科科长郑勇带着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确认黄美波是因为生产投入导致现金短缺,符合“无还本续贷”的条件。银行主动帮助其办理了续贷手续。“这样的服务让人心里暖和和的!”黄美波说。

金融改革试点以来,温州不断创新招数,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送上了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今年上半年,全市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19.2%,比全省平均增速高6.34个百分点。

“无事不扰”并非被动的坐等求助,而是精准有为。

温州公安围绕服务民营经济推出的“警务专员”制度,企业有需求,民警随时上门服务。

去年以来,温州创新常态联系、分类化解、精准帮扶、重点攻坚等四大机制,主动推进服务落细落实,仅前三季度就化解问题4418个。

由于过去的“野蛮生长”,很多历史遗留问题触及企业的切身利益。为此,温州搭建民营企业家维权服务中心,主动帮助协调解决。“我们对问题逐一进行交办解决,对一些纠葛复杂的,通过召开多部门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温州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忠宝说。

“亲”是责任,“清”是规矩。温州率先推行“三清单一承诺”制度,推出政商交往“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和清廉民企建设“引导清单”。在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方面,温州先行先试。

拓展服务有尺度

——供给制度,改进执法

制度是最好的“定心丸”。温州坚持“供给制度,改进执法”,努力打造一个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10月24日上午,永嘉县商务局副局长虞振卯没有去办公室,而是走进了县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的会议室,他要就《永嘉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19—2023)》征求企业家的意见建议。

11月2日《浙江日报》头版大篇幅报道“温州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

这并非偶尔为之的“作秀”,而是一项制度安排。过去,不少涉企政策都是职能部门“闭门造车”而来,难执行、难起效。今年3月,温州率先出台规范性文件,把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作为一个“硬性”要求。“企业家对此评价很高,既有利于提升政策精准度,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温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贾焕翔介绍说,企业家的获得感增强,发展信心也更足了。

制度“固定”,企业“放心”。目前,温州已经形成涉企服务的责任清单制度、例会制度、工作流转制度、督考制度等4个制度体系,其中,仅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痛点难点,温州就制定“41条意见”“80条新政”,并细化为146项具体责任清单。

既要严肃执法,又要防止简单粗暴。

温州市检察院在海外建立联络点,更好地提供司法咨询服务。

温州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全面改进执法。对民营企业经营中的违法行为,审慎研究、妥善处理,对3290项涉企轻微违规行为实行“首次不罚”。

今年1月,温州有19家鞋服企业因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立案,即将进入起诉阶段,而企业本身也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希望通过补缴税款减轻处罚。“因为技术性难题,开票方无法代为补缴税款。”为此,温州市检察院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协调税务部门专门开辟账户。企业及时补缴税款,并被认定为具有认罪悔罪情节。“我们在涉企刑事案件办理中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对重大涉企案件举行听证会商,为规范办理涉企案件提供‘精细路径’。” 温州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

最近,外资企业温州海嘉建设有限公司又增资4亿元人民币。公司负责人米翔说,落户温州6年来,温州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发展很“安心”、有“信心”。

提升服务有高度

——立足温州,跳出温州

当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引领温州企业转型升级,考验的不仅是服务意识,还有服务水平。

今年初,环大罗山科创走廊被写入2019年省政府工作报告,这条类似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走廊,立足温州,精准对接五大传统产业。已经落地的有:浙大、国科大温州研究院等13个高能级创新平台,中国眼谷产业园、国家北斗产业基地等44个创新型重大科技项目,实现了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向撬动。

今年10月,2019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温州举办,促进科学家与企业家、创投家融合创新,让更多科技成果在温州落地生根。本报记者 殷诚聪 摄影

国际工业与能源物联网创新发展大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中国新时代“两个健康”论坛……一场场高级别盛会,正为温州注入创新发展新动能。

“跳出温州,发展温州”,是温州寻求的新高度。

日前,在距离温州市区400多公里的上海嘉定,一个由6幢大楼组成的科技创新园,迎来了首批入驻企业。至此,温州市规模最大的“科技飞地”在上海起航。“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不仅让我们零距离接触最前沿科技,更招揽到优秀的专业人才。”温州海尚集团负责人介绍说,“科技飞地”实现了“他”科技为“我”所用的目标。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温州抓住机遇,主动与上海嘉定深化战略合作,充分利用世界温州人资源,合力建设长三角南大门区域中心城市。“作为长三角联动海西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我们要抢抓战略机遇、积极主动作为,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真正在融入服务国家战略中发展自己。”温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接轨长三角,就是接轨机遇、接轨创新、接轨国际化、接轨高质量发展。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栖。图为浙南科技城招商局副局长王扬(左三)向投资商介绍项目。本报记者 尤建明 摄影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温州民营经济新动能日益壮大。规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占比84.1%,同比增长8.0%;纳税占比88.7%,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民间项目投资也同比增长30.9%。

走出低谷,跨过拐点。

世界温州人家园成为内外温州人互动融合的情感地标。本报记者 蒋超 摄影

续写创新史,温州动力强劲。

 

从17岁迈进社会开始,他有过当木匠的艰辛,做包工头的烦恼,办皮鞋厂的困惑,直至登上中国房地产事业佼佼者的巅峰,33年风雨路铸就了他美好的事业和豁达、甘愿吃亏的性情。

 

他叫倪明连,1994年创办中城建筑工程公司。仅仅10多年,他将这个原本只有四级建筑资质的“包工头”公司发展成一个拥有特级建筑资质、施工产值近50亿元、业务遍布全国的大型集团,并获得建筑行业的最高荣誉“鲁班奖”,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一路来顺风顺水的倪明连怎么也没想到,2011年温州的一场区域“金融风险”会将这个已然庞若航母的建筑企业引向破产重整的命运。

为何破产?

企业互保、银行滥贷、盲目扩张

 

在温州,随处可见中城集团的影子,新国光商住广场、中瑞·曼哈顿、华盟商务广场等标志性建筑都是其作品。

对于中城集团来说,2007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年,它获得了国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中城集团董事长倪明连曾将该资质形容为建筑行业的“特别通行证”。

从此中城集团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2009年,倪明连当选浙江省建筑业协会副会长,为温州建筑界首位。2010年,中城集团资产总额达到了36亿元,年产值39亿元,在建工程合同值148亿元。

除了做好建筑业,中城集团还涉足房地产、酒店、建材等行业,参与开发了杭州钱江国际时代广场等项目。

在中城集团的网站上,最后两条消息是关于上市的。去年9月18日,中城集团和国海证券正式签约启动“新三板”挂牌,已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这也是温州建设行业首家拟上市的企业。

这家温州的明星企业是如何走向破产的?追溯源头,或许并不是简单两语可以概括。

中城第一次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是在2011年温州那场突如其来而又迅速蔓延的“担保链风险”中。彼时,由于信泰集团资金链断裂,作为其担保公司之一的中城背上了代偿5000万元的负担,致使公司自身经营资金出现紧张和随后的一系列资金链紧绷。

在2008年之后的4年宽松货币政策中,企业担保成为了银行审批贷款中最常见的增信方式。在大量贷款额度寻求出口的压力下,银行放款的条件一度放宽至“见担保书就放款”的程度,而担保企业的资产情况却未被准确调查。贷款门槛的大大降低和对资金的渴求使得许多企业迅速涌向这一捷径,导致企业之间互相担保、企业资产多重担保的情况普遍。在后来法院的统计中,中城为其他企业担保3亿多元,其他企业为其担保8亿多元。

“5000万元的代偿是中城破产的导火索,但仅仅这件事不足以使整个中城陷入困境。”中城副总经理、高级会计师潘雪平认为,中城破产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公司盲目扩张,而管理方式落后导致资金链断裂。他举出的例子是2010年公司提出“走出温州”的思路和随之而来的在安徽项目上的失败。

尽管现在已很难分辨到底是中城“走出温州”的战略促使它对银行贷款的提议照单全收,还是充裕的资金喂养了中城扩张的野心,但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城存在信贷合作的银行最多时达到14家,占到温州各类银行业机构数量的近1/3。

 

如何破产?

整体平移、拍卖股权、留下资质

 

温州“炒房团”曾风靡大江南北,而今年国内多数城市房价普降时,温州房价早已连续下跌了30个月。于是,这个区域的机构、资本动态,又成中国楼市风向标。

中城建设是这批投资资本的龙头。事发前,拥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温州市二十强”等多道“光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中城就遭遇了一次危机。后来,国家“四万亿”刺激下,银行贷款宽松,房价急涨,使一向稳重的倪明连产生了错觉,再度举债投资。

2013年9月,中城集团宣布与国海证券签约启动“新三板”挂牌,成为温州建设行业首家拟上市的企业。这是该公司网站更新的最后一条消息。

也正是这一年,中城集团在安徽芜湖的一笔投资宣告失败,该事件导致安徽一些民工不远千里来中城集团讨薪。有一个讲法是,中城集团承包的安徽芜湖工程项目被套资金达到2个亿。由于房地产行业形势不好,此后又有几个项目受困,此外,加上银行放贷情况不容乐观,各种原因造成中城集团资金紧张,直至资金链断裂。

“管理团队不仅接管财产,接管后接受申报债权,还接管经营。”中城破产重整案合议庭成员、温州瓯海副院长叶建平介绍,启动司法重组后,机构经营依然正常。

这是温州金改区内的一场特殊重组试验,此前比较成功的运作个案有胡福林“跑路”归来后“信泰眼镜”的司法重组,至目前基本起死回生。

司法重组是一个严格的流程,经省高院指定,中城集团重组一案由成功处置信泰集团破产重组案的瓯海法院受理。经过激烈竞标,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浙江人民联合律师事务所及华明会计事务所三家机构,成为中城集团重组管理人。

据叶建平介绍,其公司治理结构复杂、债务数额庞大而资产数量有限——债务总计13.8亿元,而账面资产总计10.6亿元,其中可供清偿的资产总额2亿余元。

可以想见,如果直接破产清算,会造成连环性的社会影响。

在整体平移方面,中城集团全资设立较低注册资本的子公司,将除存留清单列明之外的原有股东权益、资产、负债整体平移。子公司由中城集团委派管理人员,监理治理机构,以清算债权债务为主要任务。新公司的运行,由债权人会议参与决定,债权人委员会、管理人监督。

在反向利用方面,将原有公司的100%股份进行拍卖,股份包含约定的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而无形资产中就包含了其作为特级建筑企业的资质。拍卖所获收益将计入公司资产中,减轻了债务负担。

对于上述做法,倪明连心中是充满感激的。“中城做到现在,最宝贵的就是这个温州唯一的特级建筑资质。政府能帮我把这个资质保下来,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他说。

为何破产?

拖垮温州建筑“航母”的三根稻草

 

有人说,中城集团拟上市是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今年5月7日,就在公布上市计划半年后,中城集团向瓯海法院提交了重整申请书。

在重整申请书里,中城集团是这样描述重整理由的:“近年来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企业资金已无法周转,出现严重资不抵债。”

综合各方说法,压垮中城集团的有三大因素:

互保拖累

 

温州眼镜大王胡福林出走后,曾心怀愧疚,因为一大批的互保企业将受拖累。这些互保企业里面,就包括中城集团。

据瓯海法院初步统计,中城集团为别的企业担保了3亿多元,别的企业为中城集团担保了8亿多元。

楼市低迷

 

对于中城集团这艘“航母”来说,3亿多元的互保金也许并不能让其伤筋动骨。但接下来的楼市寒冬给了它沉重一击。

用官方的话来说,中城集团摊子铺得太大,有些项目管理不善,出现亏损,有些项目运作周期太长,资金无法回笼。

银行断供

 

在重整申请书里,中城集团曾提及遭银行断供,公司所有银行账户已被查封。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6月5日,温州市银行业协会召集中城集团的债权银行开了个协调会,当时参与的银行总共有24家。

在中城集团前期统计的债务中,包括银行贷款8.9亿元。

 

破产之后?

隔离风险、保护优产、重整待发

 

如今的倪明连自己还经营着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这个中城的分公司与总部集团曾有着担保关系,如果没有此次集团重整,也必然会随着中城的破产而倒闭。

控制风险、保护优产,蓄力待发,是温州政府积极介入企业破产重整的初衷。

当时,温州全市存在重大风险企业担保圈20多个,涉及企业超200家,贷款余额420多亿元。如果任由这其中的优质企业因担保链条相继倒下,那么温州的这场“金融风险”将迅速蔓延至实体经济领域,直至一败涂地。

为了及时隔离风险、保存地方发展动能,温州市政府专门从金融办、经信委、公安、法院等多个系统抽调队伍,组建风险处置办,目前形成了五大类、15种风险处置方式:包括运用政府应急转贷资金等以时间换空间;协调银行对涉保企业分类对待;引导企业重新配置资产;对有必要的企业加快重整清算;鼓励企业自身通过抱团增进信用等。

上述中城集团的案例就是采用了司法重整的办法,意在保留核心资产,达到拯救企业和清理债务的双重目的。

据温州金融办介绍,过去几年,温州已处置重点风险企业130多家,对3000多家企业落实帮扶措施。

“虽然我已经60岁了,但我还不老。只要有机会,我还会再起来!”倪明连拍着胸脯说。

上海中和正道总裁王永斌先生指出,作为全国首例特级资质建筑企业破产重组案件,中城集团破产重整案中的一些新做法:

1.首次以竞争方式选任破产管理人

瓯海区法院针对案件特点,提出管理人在实力基础、团队规模、管理经验、工作业绩、保障条件以及专业能力等方面严格的要求,首次申请温州中院采取竞争方式+电脑摇号结合选任管理人。

2.以公开方式征选战略投资人

为最大化挖掘中城集团无形资产、经营规模、品牌效应等方面资源潜力,发挥资源优势,实现价值最大化目的,管理人对中城集团以全部股权、未履行完毕的合同以及少量资产为主要标的资产进行转让,采用公开、透明、竞争的方式,最终比选、引入了较为合适的战略投资人。

3.试行清算式重整

将重整与清算有机结合,在重整计划中包含清理内容,剥离不良资产债务,避免了情况继续恶化以及可能性负面影响。引进战略投资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债权人等各方当事人以及社会利益最大化。

4.平移式不良资债剥离处理

为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价值,瓯海区法院按照无损各方、有利几方的原则,探索性对特定资产留存处置,对中城集团的不良资产债务进行了剥离处理。

上海中和正道凭借多年债务重组经验,一直在帮扶企业“活下去”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多年来, 通过首创的一整套系统性、用于突破企业债务死局的“救治体系”,解救民营企业于危难!

 

https://www.shideke.com

上一篇:土壤净化概念股(土壤治理与修复)

下一篇:敞口风险金额(敞口风险什么意思)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