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每日牛股推荐,股票每日推荐,每日股票推荐,股票预测 - - 股票预测网!

浙江省医改新政策(医改概念股红日药业)

2023-07-28 07:52分类:炒股技巧 阅读:

图源 视觉中国

“个人账户划入少了,吃亏了。”近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在国内部分省份落地,引发广泛关注,许多人担忧个人账户现金“缩水”的问题。

多地医保部门在政策解释中明确表示,改革后大部分参保人个人账户当期计入会减少,同时也用具体数据和病例来向公众说明,对于门诊需求多、长期患病的参保人来说,门诊共济获益远超个人医保卡减少金额。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过去,职工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费的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剩下的划入统筹账户。统筹基金保障住院和门诊大病,个人账户保障门诊小病。这是职工医保政策的大体架构,但是各地有所差异。

现在,按照新的改革办法,单位缴纳的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而是全部划入统筹账户,看起来个人账户“缩水”了。

那么,这一轮医保改革,为什么要改?

先来看看个人账户的历史。过去,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城镇职工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在这两项保障制度中,个人无需缴费,分别由企业和财政负担保险费和医疗费。

1998年,我国取消了这两项制度,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由此建立了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的社会保险责任分担机制。

考虑到过去职工完全无需缴纳保险费,缺乏参保意识,国家需要建立一种能够让民众顺利接受缴费制度的机制,因此“统账结合”的模式诞生了,个人账户应运而生。

20多年过去了,出现了什么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有病的不够花,没病的用不了”。

以武汉为例,一方面,全市60%以上的个人账户沉淀资金趴在年轻和健康群众的账户中;另一方面,退休和患病群众的个人账户结存不够使用,门诊个人自费负担较重。

“多缴多得”的心理是人之常情,但在基于互助共济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中,也许并不适用。不管是从我国的医保实践来看,还是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纯粹的积累式个人账户都难以发挥保险大数法则的功能。

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后,便将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提上日程。如今,城乡居民医保已没有个人账户制度,职工医保改革也在持续推进。

202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明确提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增加的统筹基金主要用于门诊共济保障,提高参保人员门诊待遇。这进一步推动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步伐,也是这次导致参保人质疑个人账户钱变少了的原因。

国家发文已有两年,为何现在才引发热议,是因为各地实施步骤和时间表不同。按照顶层设计,自2021年12月底算起,各地有3年左右的过渡期逐步实现改革目标。有的地方针对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分别实施,有的地方分步骤实施,例如家庭账户共济就是最早在各地推行的,叫好声一片。

在浙江,2022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发布,不过实施细则目前尚未出台。

总之,不管各地改革进展如何,开弓没有回头箭,这场25年来最大、最谨慎、也几乎是最必要的医保改革,还将继续考验政策执行者。

 

消费日报网讯(牛夏风)2019年7月17日,浙江省县域医共体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会上公布了《关于推进全省县域医共体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意见》出台的相关情况,标志着浙江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医共体支付方式改革。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浙江将要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总额预算管理下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住院医疗服务,主要按DRGs点数法付费;对长期、慢性病住院医疗服务,逐步推行按床日付费;对门诊医疗服务,探索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行按人头付费。

据了解,从2017年9月开始,浙江省就启动了医共体支付方式改革试点,为全面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局长杨烨说:“11个试点县(市、区)大胆探索,积极创新,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为我省全面推进改革奠定了实践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将重点对住院医疗服务实施 DRGs点数法付费,激发医共体和医生控制医疗成本的内生动力。与医保现行对医院按项目付费的结算方法不同的是,DRGs点数法是先把疾病分为若干组,根据历史数据设定每组的点数,医院每收治一个病人就能得到相应点数,每一个点数的价值(即点值)是根据医保基金年度支出总额除以本统筹区所有医院的总点数得出的,年底医保部门根据各家医院得到的总点数乘以点值,计算得出每个医院实际应得费用,就相当于以前生产队计工分,“医保定工分、医院挣工分”。

浙江也将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范围内推进住院医疗服务主要按DRGs点数法付费的省份。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副处长许伟表示,DRGs点数法付费改革更有利于医生回归到门诊,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节约医疗成本,激励医生成为人民群众健康和医保基金的“双守门人”。

浙江通过改革,要实现“控基金”和“提质量”的双目标。医保基金支出年增速原则上不超过10%,到2022年,群众就医满意度不断提高,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建成医保基金预算更加合理、分类方法更加科学、协同保障更加有力、资源配置更加有效的医保支付体系,为全国医改提供浙江样本。

 

中国网财经11月3日讯(记者里豫 邓玉蕊)近日,红日药业(300026.SZ)发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09亿元,同比增长30.7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4亿元,同比增长16.05%。

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本次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医疗器械海外销售增加,以及医疗器械配送业务迅速扩张所致。据川财证券报告数据,2020年上半年上市医药企业中,医药行业结构分化,医疗器械、原料药、医疗服务收入增速居前。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医疗器械公司营业收入提升较大,同比增长39.61%。

尽管红日药业三季报告中并未对医疗器械销售做出具体披露,但从2020年半年报中可以看到,公司医疗器械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9.63亿元,同比增加355.69%,由此带来总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1.61%,涨幅接近行业水平。

三季报告还显示,公司全资子超思电子销售订单创历史新高,开发国外新客户200余家,全球电商平台收入大幅增加。取得4个国内注册证共11款产品,海外取得2个CE注册证共5款产品。

由于三季度报告业绩暴涨,带来应收账款以及存货急剧增加。三季度报告显示,红日药业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8.78亿元,较年初增长41.50%。本期应收帐款虽出现大幅增长,但主要是随本期销售增长相应增加所致。从应收账款周转率来看,2020年三季度应收账款周转率为0.96,与此前2019年应收账款周转率0.97无太大差异,公司回款速度并未发生改变。

此外,公司存货期末余额13.42亿元,较年初增长50.47%,同样是由于本期销售增长,原材料及库存商品等存货储备相应增加所致。目前来看,海外疫情出现反弹趋势,公司存货消化或不成问题。

红日药业表示,近年来,医疗器械行业受到国产化替代、中国人均收入提高、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正迎来黄金发展阶段。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医疗器械行业销量出现高速增长。随着疫情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医院资源基本开放,市场需求日趋平稳。

另一方面,红日药业中药业务也迎来转机。

公开资料显示,红日药业主要从事现代中药、化学合成药、生物技术药、药用辅料和原料药、医疗器械、医疗健康服务等领域业务。近年来,公司逐渐从中药产品制造商向大健康产业服务提供商转型。

过去半年,疫情叠加医改政策影响下,医药企业业绩出现负增长,其中中医药行业承压较为明显,辅助用药控费以及新药申报审批等政策均需中药企业对原有经营策略进行较大调整,业绩和净利润出现双下降。

根据川财证券数据,2020年上半年上市医药企业中,中药方面营业收入下滑高达9.94%,净利润下滑25.51%。红日药业中药配方颗粒业务亦受到微弱影响,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同比减少7.17%,毛利率下滑2.07%,低于行业水平。

但下半年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医药行业防疫相关需求将保持旺盛。尽管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仍将持续深化,控费降价政策基调不变,但随着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逐渐常态化,行业虚高价格及落后产能或将被挤出。并且政策影响力度逐渐减缓,在企业严格成本管控下,业绩有望回升。

中医药行业长期向好趋势不变也将有利于行业估值修复。10月28日,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表示,国家卫健委同国家中医药局在中医服务体系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形成了共识,在“十三五”还有下一步“十四五”规划中,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将是重要部分和内容。下一步,也把中医药纳入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规划建设中,所以“十四五”期间将是我国中医药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除此之外,红日药业积极打造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亦有可能获得相关政策支持。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就提出积极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大力推进分时段预约诊疗、互联网诊疗、电子处方流转等服务。在国内疫情好转以及政策支持下,红日药业2020年各项业务或将迎来新的成长空间。

(责任编辑:赵融)

每经编辑:魏官红

成都兴城集团收购红日药业新闻发布会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胥帅 摄

继中化岩土之后,成都兴城集团又拿下了红日药业(300026,SZ)的控股权。1月21日晚,红日药业公告称,兴城集团将成为红日药业的控股股东。

1月22日下午5时许,成都兴城集团在成都召开关于收购红日药业控股权的新闻发布会。红日药业以中药注射剂为主,双方的产业交叉点如何?据悉,成都兴城集团旗下的成都医疗健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医投集团),将与红日药业一起侧重发展医疗服务。

就此,红日药业董事长姚小青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成都兴城集团的入主稳定了公司的控制权,上市公司将在未来发展医疗产业服务和医药制造等。

连线成都医投的四大产业

新闻发布会上,包括成都兴城集团董事长任志能、红日药业董事长姚小青等多名高管出席。

红日药业21日披露称,成都兴城集团通过受让姚小青6%的股份表决权,以22.195%的持股比例将成为上市公司红日药业的控股股东,成都市国资委变为实际控制人。

回顾成都兴城集团此番的资本运作,可以用“闪电战”来形容。去年年底先斥资逾18亿元受让红日药业16.195%股份,然后再通过受让表决权委托的方式,拿下控股权,整个运作时间不超过3个月。

几乎在同一时间,成都兴城集团还拿下了另外一家上市公司中化岩土(002542,SZ)的控制权。成都兴城集团董事长任志能由衷感叹:“红日药业是成都兴城集团第二笔资本市场上的股权收购,开创了成都市属国企的先河。”

如果说中化岩土基建技术尚与成都兴城集团的建筑业务有关,而能与红日药业一道协同发展的则是集团旗下的成都医投集团。成都医投集团是专注于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及健康城市建设的大型企业集团,2017年12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亿元。

目前,成都医投集团的产业布局主要是在“医疗、医药、医养、医美”这四大板块,具体包括打造高端医疗机构、研发高精尖药品、社区康养综合体建设、高端医美整合集群等。

“红日药业主营业务为药品研发和销售,兴城集团现有的医疗健康业务发展侧重于医疗服务,双方业务互补性较强,能够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成都兴城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任志能强调,通过此次股权收购,将借助红日药业成熟的技术、渠道优势以及海外市场,快速切入医药产业链核心。

姚小青:存量和增量上下功夫

对于红日药业,特别是董事长姚小青来讲,上市公司未来前景如何?1月22日会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采访了红日药业董事长姚小青。

过去两年,红日药业面临双重挑战:一是2017年公司净利润迎来上市以来首次同比下滑,另外就是长期存在的控制权问题。姚小青是红日药业的创始人,其长期与另一大股东大通集团存在控制权之争,有媒体曾称之为“楚汉之争”。去年6月底,姚小青通过与副董事长孙长海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总算拿下了控制权。但时间过去半年,姚小青便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控股权让予成都兴城集团。

在姚小青看来,成都兴城集团的入主很好地解决了红日药业长期悬而不绝的控制权问题,其表示:“那是当然(解决了控制权问题),现在成都市国资委已是实际控制人了,公司的控制权相对稳定了。”

姚小青虽不再是实际控制人,但根据各方安排,他仍将出任红日药业的董事长。如此来看,姚小青是否将在红日药业的公司治理里扮演“职业经理人”的角色?

“从某种意义来讲,既然是成都市国资委控股,相当于成都市国资委支持我当董事长。另外我手中还有股权,也是一名股东。”姚小青表示,这也就要求其要更好地治理上市公司。

“现在的重点是把企业发展起来,现在公司股价市值比较低,但红日药业近几年的成长性比较好。”姚小青说,在成都兴城集团入主之后,红日药业未来业务将在“存量”和“增量”上下功夫。所谓“存量”,就是红日药业中药配方颗粒、药品注射等传统业务市场。至于“增量”,这就需要发挥和成都兴城集团的协同效应。

“就是要把医疗服务跟上去。”姚小青表示,譬如成都兴城集团旗下五大医院的医疗服务,包括肿瘤和中医等各个领域,红日药业都会参与,其未来也想发展医疗产业服务和医药制造等。

事实上,根据任志能和姚小青的介绍,红日药业还将成立西南总部,加快拓展西部地区的业务。“这并不代表会放弃在天津的总部,红日药业将形成‘双总部’,西南总部主要协调西南(地区)的产业发展。”姚小青对记者称,具体的地点会根据成都兴城集团的安排。

姚小青还表示,红日药业将依托成都兴城集团,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

每日经济新闻

https://www.shideke.com

上一篇:销售二八法则(关于销售二八法则介绍)

下一篇:600779(600779股票)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