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每日牛股推荐,股票每日推荐,每日股票推荐,股票预测 - - 股票预测网!

银根紧缩债券(银根紧缩是什么)

2023-04-23 04:00分类:股票公式 阅读: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为了实现国家管理职能的需要,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国家与各有关方面之间的分配关系。一种观点认为,财政是由国家分配价值所产生的分配关系,这种价值分配,在国家产生前属于生产领域的财务分配,在国家产生后属于国家财政分配。再一种观点认为,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分配关系,它不是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是随着剩余产品的产生而产生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

 

一、财政收入的依据

财政收入是指国家财政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这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各项税收、各项专项收入、其他政府收入、财政投资企业利润。

中央财政收入是指中央财政的年度收入,包括中央财政本级收入和地方财政上解收入。概括讲,就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财政体制划属中央政府财政部门管理的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是指地方各级财政的年度收入,包括各级地方财政的本级收入和中央财政下拨给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概括讲,就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财政体制划属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管理的财政收入。

不论是中央财政收入,还是地方财政收入,其主要来源都是国家税收。而国家税收总额的货币量表示实质是国家公务劳动创造的社会生产条件及生存条件的交换价格。而这一通过市场确定的价格即国家税收总量,必然受市场交换关系客观限制。与国家公务劳动创造的劳动成果相交换的另一方的需求,客观上决定了以货币价格表现的税收总量的多少。若从社会经济活动的表层看,税制是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的,征税是政府专职机构的职责,国家征收多少税是由税务的立法与执法的相关组织和参与者决定的。但从深层的经济关系看,国家税收总量是由市场交换的价格决定的。在古代社会,除了军事劳动之外,国家再很少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而到了近代,各个国家的社会管理内容逐渐增多,以致现代国家中从事公务劳动的人数远远超过古代社会,这同时也使得公务劳动成果与社会的交换量显著增加,但客观地讲,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国家税收总量都体现的是市场交换价格。这种总量的确定不是任意性的,是因为:(1)社会需要公务劳动创造的社会生产条件及生存条件是确定的,即公务劳动需为社会提供何服务是确定的。(2)为此,国家设立多少公务劳动服务机关是可以随之确定的,包括军事劳动设置的多少也在这一确定的范围之内。(3)为完成各机关职责,各机关需要多少人员及办公设施也是能够确定的。(4)由于可以比较其他行业的工资及劳动成本,公务员的工资及公务劳动的工作费用也是大体上可以确定的。因此,每年国家税收总量就可依公务劳动与社会交换的成果的总量确定下来。在这其中,只是军事劳动设置多少即军费开支多少的规模可能存有较大的伸缩性,其他方面的公务劳动的创造基本上都可以保持必要性而不会有太大的出入。而军事劳动的设置一般应尊重历史继承关系,在社会没有大的变故时不应有大的变动,也就是说,是受历史客观制约的。

因此,从市场的交换关系讲,市场的生活资料价格可以确定,市场的生产资料价格可以确定,同样也是进入市场交换的国家公务劳动创造的劳动成果的价格亦是可以确定的,这就是各个国家的税收总量的客观依据。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总量是可以较为准确而客观地确定的。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建设目标之一,这是指政府依靠财政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均等的公共物品消费或公共服务消费。贯彻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过去,中国财政是建设性的而不讲公共性,直至改革进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阶段,才开始向公共财政的转型。当前,在这方面,由于观念守旧,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由此使得东中西部的地区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较大,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举个例子,具体地讲,由于政府保障性住房的提供未能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已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房价的过快上涨甚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只能为中低收入居民服务,更不是要求政府必须为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优质住房。在保障性住房方面,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应是现代政府追求的目标,毫无疑问必须是面向全社会的,而决不能只是照顾中下收入居民群体。如果是那样,就不是均等化,而是向一部分人的政策倾斜。对此,必须分清公共救助与公共服务的区别,不能将公共救助等同于公共服务。一般讲,公共救助的内容很简单,维持的生活水准比较低。由于尚未明确保障性住房的提供是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时至今日,中国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始终是公共救助性质而又给予了较好的公共服务待遇,这造成严重的政策性混乱,对于住房市场的价格过快上涨构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保障性住房应该是人人有资格享受的,这才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个方面的具体表现。让大部分人口脱离保障性的住房,那就是人为地对于商品房市场造成紧张气氛,让这大部分人无法感受到政府对于他们住房的保障性支持。因此,这些人只能对于商品房的价格过快上涨采取不得不接受的态度,甚至还有人忍受着高价提前消费大户型住房。如果能够贯彻保障性住房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那就会是另一番情景了。由于人人都可以入住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那就肯定要对商品房的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就能够有效地制止房价的过快上涨。

更重要的是,必须明确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下,保障性住房决不能转化为商品房,居民退出保障性住房只能将住房退还政府,继续发挥其保障性住房的作用。而目前的政策规定是,居民获得保障性住房几年后,就可以将低价购买的保障性住房转换成高价的商品房。于是,在这几年,有不少的人按高出购房时价格的3至5倍的价格甚至更高的价格出售自己获得的保障性住房,直接对房价的过快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到目前实施的保障性住房的公共政策的失误。

保障性住房的提供目的应是保障人们有房住,而不能是重在改善人们的住房条件。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原则的保障性住房对于房价的调控作用也正是体现在这一点上。首先,保障性住房的套内面积不能超过40平方米。其次,保障性住房的容积率要高于一般的商品房,即建筑留有空间较小,成本较低。再次,保障性住房地段略微偏僻,与市中心相距较远。总之,这种人人都有资格享用的住房并不是人人都愿意去住的。而且,只要入住了这种房,那就不论是谁,不能再有别的住房,更不能不在这里住。因此,实际上,在这种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下,许多人会放弃入住资格,选择购买商品房。一句话,保障性住房必须是人们有了经济条件谁也不住的房,人们没有购商品房实力时不得不住的房。只是,在保障性住房领域,明确贯彻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可有效约束商品房市场价格过快上涨;而缺少这一原则的贯彻,就会无形之中加剧商品房市场价的过快上涨。

 

三、财政信用

在复杂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债不仅在国内债券市场一枝独秀,成为债券市场的引领债券,而且可以走向世界,只要一国的货币是国际化的,那么,一国的国债就也可以国际化,面向世界发行,成为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国债的发行主要是实体经济中的活动,国债的使用也主要是实体经济中的活动,只是国债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同股票交易一样,属于虚拟经济中的活动。至于国债的期货交易活动,那就无疑更是与实体经济无关,统统都属于虚拟经济中的活动。所以,研究国债市场,也同研究股票市场一样,是虚实一体化的经济研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经济学对于国债市场的研究是远远不足的,并不是理论对于国债市场没有深刻的认识,而是已有的认识远远跟不上市场实践的发展。现时代的国债,就如同现时代的货币一样,相比久远,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时代的货币已是虚拟性货币,决不同于以前的实体性货币。现时代的国债,已经是重要的信用工具,连接着财政信用与银行信用两大信用,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决不同于以前的只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国债。成为重要的信用工具的国债,在资本市场上的作用举足轻重,已是复杂的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支信誉度最高的重要的资本力量。准确地讲,只有对已经成为重要的信用工具的国债进行研究,才是属于虚实一体化的经济研究。

国债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一方面在于国债在虚拟经济的资本市场上的特殊地位。作为重要的信用工具,国债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媒介,中央银行通过与商业银行之间买卖国债,达到宏观金融微调的目的。关键在于中央银行不能直接向国家财政部购买国债,只有商业银行才可以向国债的发行部门即国家财政部购买国债,而且,商业银行也并不是什么钱都可以购买国债,原则地讲,商业银行只能用法定的存款准备金购买国债。于是,虚拟经济的资本市场上的相当大的一种派生效应由此而产生。商业银行用法定的存款准备金购买国债,这在逻辑上就是将银行里原本不能动的钱给花出去了。仅此,就具有巨大的经济性。这将使经济理论上要求的投资等于储蓄成为了可能,将政府的信誉充分地发挥出来,派上了实际的用场。然而,这才是刚刚开始,真正的虚拟性还在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之后。中央银行是以基础货币发放的形式开展公开市场业务,购买商业银行用法定的存款准备金购买到的国债。由此,国债到了中央银行手里,一部分新的货币回到了商业银行手里。但商业银行手里的这部分货币还是存款准备金,不能放贷,只可以再购买国债,结果就使得这部分钱又动了起来。这样一来,商业银行的钱不多不少,致使国家可以动用的国债资金却是可以越来越多。这就是国家可以依靠自身的信誉进行筹资的机制。反过来,中央银行紧缩银根,不让国债使用的过多,中央银行就可以向商业银行卖出国债,收回货币,只允许商业银行持有国债形式的准备金,不允许其再发生派生的购买国债的行为。在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基础上,国债市场必然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所以,在现代经济中,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不是股票市场,而是国债市场。2008年,美国经济遇到金融危机,举步维艰,但是,各个国家或地区还基本上是一如既往地购买和持有美国国债,甚至有的国家比以往更多地购买和持有美国国债,这表明这些国家或地区对于美国经济还是有信心的,相信美国经济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垮不了,可以经过一定的努力后复苏。这就是美国国债市场的晴雨表作用。

国债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另一方面在于国债在实体经济的国民经济建设上的特殊作用。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积极融资,是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定规模的国民经济建设的。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规模越大,相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国民经济建设的规模就越大。反之,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规模比较小,相应,在全国范围内可能进行的国民经济建设的规模就也会比较小。中央政府利用国债筹资进行的经济建设的投资,主要是基础性设施建设和资源性的开发建设。一般说来,中央政府的经济建设投资兴旺,能够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兴旺。而要实现这种兴旺,在公共财政体制中,必须大规模地发行国债。而要是中央政府的经济建设投资不兴旺,那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很难兴旺起来。如此相关,国债市场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就能够这样体现出来。这次,美国经济遭遇金融危机,美国联邦政府积极地向全世界大规模地推销美国国债,就是要通过国债的发行筹集到巨额的资金用于国内主要产业的投资,由于美国的众参两院已经批准了奥巴马政府的救市计划,所以,美国能不能在全世界发行更多的美国国债,就显得非常地紧迫和重要。我们现在可以相信美国联邦政府一定会力挽狂澜,取得国债运用的成功。只是,国债的重要并不仅体现在国家经济的危难之际,即使是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国债和国债市场同样也对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工业化的腾飞阶段之后,中央政府通过大规模地发行国债,大规模地支持国民经济建设,几乎是每一个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或地区走过的必由之路。在迎接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中,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必须高度关注虚实一体化的国债市场,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发挥国债市场的重要作用。

其一,发行国债可起到弥补国民经济运行中投资小于储蓄的缺口的特殊作用,而银行储蓄仅仅是为了吸收社会民众手中暂时不用的资金。银行储蓄可起到将储蓄资金转换为投资基金的作用,也可以起到转移实现的消费能力的作用,将一部分人延期消费的资金转给另一些人用作现实的消费。这是银行信用所起到的作用。相比之下,财政信用是不应同银行信用起同一作用的,财政发行国债实质上应避免与银行储蓄雷同,因为只要将国债的发行等同于银行储蓄,那么财政发行国债就不如直接去银行透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是,生产等于消费,投资等于储蓄,即如果消费量小于生产量,社会再生产就会萎缩,如果投资量小于储蓄量,社会的消费量就会小于生产量,造成社会资金及生产成果的一部分闲置。因而,财政发行国债与银行吸收储蓄不同,其机理就在于国债可以起到平衡投资与储蓄的作用,可弥补投资缺口。这是由于在现行的金融体制下,银行吸收储蓄之后,除了转移现实的消费能力之外,不能将全部的储蓄资金转换成投资基金,必须将其中的一部分留作准备金,而实际上这部分准备金的存在就形成了一种社会资金在投资与储蓄之间不平衡的缺口。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财政发行国债主要是针对这一缺口的,即是针对银行准备金发行的。由于国债具有最好的信誉和可以最灵便地变现,所以是能够起到这一特殊作用的。财政像银行一样通过发行国债去吸收储蓄,不仅是对本身的特殊作用的丢失,而且也侵害了银行信用应有社会融资功能。

其二,发行国债是行使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而银行储蓄只表现为一种金融信用关系的存在。国家从事的经济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市场经济活动。在传统体制下,中国实行大一统的集权控制,即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控制在国家,这是改革的对象。现在,建立并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负责的经济建设仅限于基础设施和其他非竞争性领域项目,一般不涉及竞争性领域的内容,这是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的运用。发行国债就是为了发挥国家的这一经济管理职能的作用。国家通过国债投资,可以达到有效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目的。相对而言,国债的功能是银行储蓄不可比拟的。过去,在中国,号召人民储蓄,也是一种政治动员式的,并是经济集权体制的具体表现,永远强调的都是用储蓄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现在,转入新的经济体制之后,传统的观念早已改变了,银行储蓄已经回落到一般的市场经济行为之上,只是体现个人与银行之间的信用关系,并不具有直接投入国家经济建设的意义。

其三,国债利率应是资本市场的基准利率,而银行储蓄是无法起到这种信用工具作用的。国债是由中央财政发行的,是以国家信誉为担保的,所以有金边债券之美称,这是一种相对具有高度安全性、融资规模可以巨大且变现灵便的信用工具,或者说,国债与国家发行的货币相比,是仅次于货币的一种信用凭证,几乎能够起到准货币的作用。因此,由于国债的变现能力最强和最灵便,在所有的信用工具之中,国债的利率只能是最低的。因而,国债的利率客观上要起到基准利率的作用。在资本市场中,无疑,规范的市场运作应保持国债利率的基准利率地位,凡不能使国债利率成为基准利率的市场信用关系,必定是不规范的。同样,国债的这一信用功能也是银行储蓄所不具备的。在有国债存在的前提下,银行储蓄的利率不应该也不允许成为基准利率,除非金融市场的信用关系是扭曲的。这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国债利率高于银行储蓄利率的情况,是不正常的,是国债的发行不符合现代资本市场基本运作模式要求的一种明显表现。

2、规范国债发行的具体要求

在国债的非市场化发行时期,每年国家发行国债,都要层层进行政治动员,甚至还要使用行政摊派的手段。在国债的发行完全市场化之后,人们看到的情况又是,每年的国债发行都引起银行储蓄大搬家,有相当多的人是拿着银行储蓄存单去买国债的,所以,年复一年,每到国债发行期间,各大银行的营业点门前都挂出红色横幅,欢迎人们去银行买国债。这种现象直接地表明了中国的国债发行是不规范的,是不符合国债性质的。因此,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准确地界定国债的信用功能的基础上,今后中国的国债发行必须实现如下转变。

一是由主要面向居民发行转为主要面向金融机构发行。国债的发行要起到弥补投资缺口的作用,就必须是主要面向金融机构发行。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的国债是主要面向居民发行的,国债投资的特殊功能作用几乎是被丢弃的,国债的发行基本上是类同于银行吸收储蓄,而且,为了吸引居民购买国债,国债的利率又始终是高于银行储蓄利率的,相应也使国债的利率失去基准利率的地位。所以,规范国债市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改变发行对象,由主要面向居民个人发行,改为主要面向金融机构发行,特别是要向主要的商业银行发行。这种改变意味着银行不再是卖国债的机构,而是买国债的主要力量。就此而言,中止商业银行向居民出售国债,应是中国国债市场走向规范的一个明显的标志。我们不能将已经习惯了的事情当作已经规范了的事情。从传统体制时代走过来的国债发行,带有很强烈的旧体制特征,财政部门只关心是否完成国债发行任务,并不在意发行对象是否对头。当初的行政摊派主要是向居民个人发行国债,现在的市场化发行也主要是向居民个人发行国债,改变的只是发行方式,未改变的却是发行对象。因而,市场的规范是远远未到位的,若国债的主要发行对象转为金融机构,由商业银行来承担财政发行的债券,不再向居民个人转发,那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就可用于购买国债,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也可展开正常的公开市场业务,国家的宏观金融调控也就走上了正轨。这表明,改变还是不改变国债发行对象是十分关键的,不改变发行对象就只能沿着旧体制的路扭曲地走下去,永远不可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债市场;而改变国债发行的对象,主要由金融机构而不是主要由居民个人承受国债,主要由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而不是主要由居民个人的储蓄资金来购买国债,这是摆脱旧体制的影响和束缚,促使国债市场完善,为实施规范的宏观金融调控创造基本条件。

二是由发行与银行储蓄同样品种的债券转为发行与银行储蓄品种不同的债券。现在的国债发行品种基本上是与银行储蓄没有差异的,1年期国债、2年期国债、3年期国债、5年期国债,对应的就是银行1年、2年、3年、5年期的定期储蓄。而随着发行对象的转换,国债的发行品种也必须随之转变。根据开展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需要,针对商业银行准备金发行国债,应是1年期以内的短期国债,即应是4周、8周、3个月、6个月等期限的国债。如果发行对象转变了,由向居民个人为主转为了向金融机构为主,而发行的品种不变,那发行的对象的转变也是缺失意义的。或者说,发行品种的转变与发行对象的转变是相关联的,是此变彼亦变的关系。就国债市场讲,发行方式、发行对象、发行品种,全都必须规范到位,缺一不可。发行品种的确定是根据发行对象的需要而设定的。具体说就是,商业银行用准备金购买的国债只能是短期国债。美国是国债管理体制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国家,其面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国债均为短期国债,也称之为国库券。中国的国债市场走向并不是特立独行的,而是要遵守国际惯例的,因此,转向发行短期债券为主,应是市场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

另一方面,国债并非只可向金融机构发行,在主要发行对象锁定是金融机构之后,即由商业银行来承担购买国债的主要任务之时,并不排斥财政部门可直接向居民个人发行少量特殊品种的国债。这些特殊品种的国债期限一般是10年以上的,最长的期限可达30年。这是银行储蓄品种中没有的,是国债发行有别于银行储蓄的品种。在一些国债发行已有较长历史的国家,大多是面向居民个人发行这种长期债券的,而与银行储蓄期限相同的国债是回避的。这种国债可减免利息税,居民个人主要是买来用作子女的教育费用或个人的资产储备的,对于稳定居民生活是很有好处的。中国国债发行品种的改变,在取消与银行储蓄品种相同的债券的前提下,除了要增发面向金融机构的短期国债,还应当开发新的面向居民个人发行的长期国债。

三是由委托银行向居民个人发行转为财政部门自设国债发行机构。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的国债主要是向居民个人发行的1年期至5年期债券,财政部门不得不委托银行系统代为发行,同时支付高昂的代理发行费用。各大商业银行也是冲着这笔巨额的代理费,而不惜搞储蓄大搬家的。人们从银行取钱买国债,是因为国债利率高于银行储蓄利率,并且国债的利息收入不用纳税;银行卖国债,是因为有固定的发行费可入账;在买方与卖方都是有利可图的,只是就社会而言,是付出了不必要的筹资成本的,因为这些用于买国债的钱原本就好好地呆在银行,是社会可集中使用的资金,实在是没有必要再空转一圈,徒增利息和发行费用。因此,改变发行对象之后,国债并不主要面向居民个人发行,那种银行储蓄大搬家的情况就不会再出现,银行发行国债的历史就将结束了。在这种前提下,财政部门必须自己常设发行机构。这种国债发行机构既不同于行政摊派时期的国债管理部门,也不同于作为代理发行商的银行营业机构,而是直接隶属政府财政部门的具体办事机构,其本身不是经营机构,只是起到发行国债的作用。这一机构发行的短期债券面向的是金融机构,发行的长期债券面向的是居民个人,即并不是只面向金融机构,也不是只面向居民个人,但其主要是面向金融机构的,面向居民个人的国债还可委托发行。时至今日,中国的财政部门还只是设立了国债管理机构,并未设立专门的国债发行机构。曾经有过的财政证券公司都是经营性的,并不属于政府的办事机构。而中国的国债市场要走向完善,要改变发行对象和发行品种,走世界上各个市场经济国家发展国债市场的共同道路 ,就必须尽快设立财政部门的专门发行国债的机构,以此作为规范国债发行的基本组织保障。试看中国国债市场的未来,国债的规范发行和国债发行机构的规范设立必将在其完善之中起到重要的基础条件作用。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1933年,是整个西方世界,都在恐怖的全球经济危机里,挣扎到水深火热的年头。

虽说都水深火热,但具体到各个国家,反应却也不同。英法这类欧洲国家,国民都在罢工闹抗议。至于意大利之流的法西斯国家,早已将刀子磨的飞快,就想着朝别人宰一刀找补损失:日本已经开始行动,德国也眼睛通红。而家底最厚实却也被折腾到最惨的美国,好些有钱人却正在4月5日这天骂娘。

骂什么呢?1933年4月5日,在经济危机的凄凉场面里就职的新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下面简称罗斯福),发布了一条震惊全美国的命令:所有手中持有黄金的美国公民,都必须在5月1日之前,将手中的黄金出售给银行。这些银行回收的黄金,也将转交给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说白了,就是用没商量的强制措施,把民间的黄金回收到国家手里!

这命令一发布,美国全国炸了锅,确切说有钱人都炸了锅。照好些美国人的回忆材料说,各路富豪们听到了消息,好些人还咬牙切齿剁手,捶胸顿足后悔不该投他选票。这位刚就任一个月多一点的新总统,竞选时说的比唱的都好听,拍胸脯保证要带美国走出经济危机,让所有美国人都有钱赚。谁知总统交椅还没坐热,大家也没见着钱,就先放了个抢钱的大招!

当时美国一些金融报纸的嘲讽说:这就好比一家农场刚刚被灾害毁掉,我们的新总统就当了趁火打劫的强盗!

要是看看此时美国经济的惨状,这个嘲讽确实形象,那画面简直比遭了灾还惨:自从1929年起,疯狂的经济灾难已经肆虐了四年,八万多家企业倒闭,一千七百多万美国人失去工作。罗斯福宣誓就职时,银行又送来份“见面礼”——五千五百多家银行倒闭,银行业近乎瘫痪。

美国的社会民生,更是满眼凄惨。职业介绍所永远排着长队,工资天天暴跌,仓库里货物积压成山,家家都为温饱发愁,好些原先出了名富庶的州,现在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美国小孩子都在街头唱儿歌: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而跟下地狱一样恐怖的事实是:美国政府的公信力严重降到冰点。上一任总统胡佛先生,竞选时到处演说拉选票,走哪都被人扔臭鸡蛋。艾奥瓦州的农民们干脆拿起枪来反抗,还有农民激动高呼口号:我们需要像俄国(苏联)那样来场革命。各地的法西斯势力更是精神抖擞到处煽风。好些老于世故的参议员们都认了命:美国什么时候最需要法西斯?就是现在!

也就是说,如果这场经济灾难持续下去,美国极有可能踩着意大利和德国的步点,以类似的套路轻松换马甲,变成一个狂热的法西斯国家。

如此悲惨状况下,钱当然变成了废纸,稍微有点余钱的家庭,保住财富的最靠谱办法,就是拿钱兑换黄金。这就好比灾难里的定心丸。可罗斯福总统这次一声令下,定心丸也要统统收走!这何止是强盗打劫?简直是嫌美国乱的还不够!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就得说说这位罗斯福总统了。

在美国生死存亡的节骨眼上,美国新总统罗斯福,早早就站了出来。他先在之前的大选里口吐莲花,把正挨臭鸡蛋砸的胡佛总统和一群财阀,轮流骂了个体无完肤。接着给全体美国人做出郑重承诺:美国不需要革命和法西斯,就需要我,需要我的全新的经济政策,将美国带上高速的经济复苏。果然在举国欢呼里就任总统,高调扛下了这口大锅!

但扛这锅的可能后果,他自己心里也门清。在刚就任总统时,他就给身边助手微笑着说了句恐怖预言:如果我失败了,我就是美国的末代总统了!

带着这美妙的许诺和细思极恐的失败后果,就任后的罗斯福总统,果然甩开膀子大干。好些新政策不但颠覆了美国传统,更在后世好评如潮,至今被经济学家们掰开了研究。比如之前的强力整顿银行,叫银行恢复信誉重新开业,之后的国家强力干预经济政策、以国家计划和以工代赈的模式、全力增加美国的就业消费,样样立竿见影。但相对不出名的,就是1933年4月5日这天,这件“强盗”命令:强制收黄金!

可是罗斯福知道,如果没有这个强盗命令,接下来那些强力提振美国经济的大招,一件都使不出啦。原因很简单:他的办法,核心就是国家强力输血,可血从哪来?美国之前的货币政策,就是金本位制,这政策曾经有用,但由于银根紧缩,等于就给国家经济套了缰绳,再赶上经济危机年月,反而是越捆越紧。于是整个美国经济,当然就断血到歇菜地步。

更加可恶的是,也正是这金本位制度下,多年来美国货币不足,卖空买空的投机生意反而泛滥,掌握着美国经济命脉的财阀们,更是从中大捞好处,待到美国经济崩盘,好些人却是脚底抹油立刻跑,把个糟蹋后的烂摊子甩给了国家。到了罗斯福就职后,金融业几乎成了空壳子,这就好比一个患病的人,心脏都濒临衰竭,哪里还谈康复?

于是,顶着全国富人的骂声,有了罗斯福这个没商量的“强盗”命令:先禁止一切黄金交易,之前所有通过黄金完成的交易,统统都是非法无效。然后强制收黄金,这是整个新政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国家有了充足黄金,已经坑爹的金本位货币制才能被废除,国家才有本钱增发货币。死气沉沉的美国经济,是死是活就靠这个了!

当然,对于可能发生的隐瞒黄金的现象,罗斯福不声不响,用一个办法就解决了:谁不交黄金,名字就会公布在媒体上。这可是民间正怨气冲天的美国,后果可以自己想。

就在这样的软硬兼施下,大批的美国人排起长队,陆续把黄金交给了国家。美国,也就像一个被抢救的病人一样,开始了输血治疗的过程。金融业救活了,美国经济又可以造血了,罗斯福的新政策略,这才源源不断使出,大量的公共工程全面铺开,国家破天荒的强力刺激经济,上千万的美国人有了工作。眼看朝地狱奔的美国,真的被强力拽回到了正轨。所谓革命,所谓法西斯,当然全成了浮云!

如果再参考一下接下来的二战史,更不得不感叹,这何止救了美国,更给二战的西方国家史改了道。这样的改道,不止来自于罗斯福敢于担当的勇气,更有精准的眼光。这一天的价值,任何年代都不会过时!

 

(本文由公众号越声攻略(yslc688)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 风险自负。)

股市没有常胜将军,没有不败的神话,只有正确认识市场的风险,并对市场存有敬畏心理,才能时刻保持警惕,设置好止损位就是给自己一个警戒线,炒股如何止损呢?止损有什么方法以及技巧呢?股市其实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致命。所以一个懂的投资的人,在计划实施之前,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设定一个止损位。

止损,也叫“割肉”,是指当某一投资出现的亏损达到预定数额时,及时斩仓出局,以避免形成更大的亏损。而止损价是一种保护机制,避免越套越深,当到达设定的止损价格时,系统自动平仓出局。

股价跌到你能够承受的最低价位时,就断然卖出,减少损失。有些人把止损也叫做“割肉”,但是止损和割肉也是有区别的,相对来说选择止损的投资者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操作策略,会选择在适当的点位及时卖掉股票,亏损可以降到最低;而选择割肉的投资者一般来说都是比较盲目的,没有操作策略,当股票已经严重亏损后才后悔没有早卖,大都数会选择在亏损比较严重的时候才卖掉股票,亏损幅度会比较大。

止盈(Stop-Profit/Stop Profit),也称停利、止赚 。----就是在你的目标价位挂单出货,止损就是在你能够承受的风险损失的价位挂单出货。止盈的概念在见好就收,不要盈到最高。思想的中心在一个“止”,思想决定行动,炒股的方法就有本质的区别了。盈的关键在寻找好的机会,机会出现了第一时间扼住,错过了就让它错过(能否打出续费的关键),去找另一个机会,机会到手了要紧紧扼住,当机会有转化信号时,就要第一时间放手了 ...

下面以6个简单的小图例来给大家讲解一下止损小技巧:

1、假突破确认后止损法

通 常对于趋势交易者来说,需要做的就是寻找趋势的突破点并建仓。我们利用前期高低点、均线、期权仓位等技术能够预测市场共识的关键点位,使我们看到行情越过 关键点位时可以立刻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一次“关键点位的突破”。然而,“突破”这个东西,却得“突破了之后”才能够真正知道。

正由于假突破的存在,使得突破行情的建仓时机不好把握。

针对此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不考虑假突破的问题,只要价格突破关键点位就认定为突破,就要建仓。这种思路的问题在于,一旦遇上假突破,由于传统 止损手段的滞后性,随之而来就要承担不小的损失;另外一种则是以收盘价(可以是日线也可以是小时线或任何时段上的收盘线,当然时间长度越长越可靠)而非实 时成交价作为判断突破的依据,这样就可以规避许多上影线、下影线的假突破情况。

2、跌穿 60 日均线止损法

60日均线即是某支股票在市场上往前60天的平均收盘价格,其意义在于它反映了这支股票60天的平均成本。60均线一般是中长期走势,60日均价是最近三个月的收盘平均价,对个股后期走势有重要意义,很多技术指标已经明了,所以个股如果有效跌破60日均价,大多后市看跌。

3、MACD空中漏油止损法

4、纺锤线破位止损法

纺锤线是一种实体很小,影线很长的线形,它即可以是阴线也可以是阳线。纺锤线代表市场缺乏进一步上升和下跌的力量,处于一种均衡状态。在一波急涨之后出现的纺锤线代表多头后继乏力,先前的涨势因此停顿,在一波急跌之后出现的纺锤线代表空头后继缺力,先前的跌势因此停顿,但是否反转还需要市场走势进一步的证明。带有巨大成交量的纺锤线意义更加重要。

5、高位双阴线下跌止损法

6、经典头部形态止损法

第一天,市场在一片狂欢之中继续涨势,并且拉出一根长阳线。 第二天,继续冲高,但尾盘回落,形成上影线,实体部分窄小,构成星的主体。 第三天,突然下跌,间或出现恐慌性抛压,价格拉出长阴,抹去了前两天大部分走势。

炒股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股市是一个非常刺激的地方,很多人投身于股市是因为看到邻居家挣了钱,或者亲戚朋友因为炒股买了一套房子,等等。他们只看到了炒股的好处,没看到也会有人因为炒股而倾家荡产,跳楼等事件频有发生。一句话,入股市,必须有一个好的心态,多多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贪婪心理

牛市中趋势向上,这一次跑早了,下一次就不想跑,是贪婪的心理。贪婪还表现于明明已经被套还在幻想“短线会反弹”的侥幸心理。如果是遇到波段的头部,结局就很悲惨,大阴线放下来的作用就是突然套住了你,“好不容易把你套住”为什么马上给你解套呢?套住了就必须从一分钟的图表中去计算,先用调整浪模型,而不可贪婪地以为是推动浪,以技术为根基是解决你心理不成熟唯一方法。

盲从心理

新手不因懂股票,偶尔发财,便把偶然当成必然,形成固化思维的模式会形成盲从心理。其实不管是高价股、低价股,大盘股还是小盘股,因缘和合时机会才出现。银根紧缩,货币不充足,蓝筹等大盘就难以表现了,价格被低估是常态。受过金融教育本身是好事,但不能变成书呆子,以为“价值低估”就是“法宝”,这就大错特错了。价值低估,股价跌破发行价,跌破净资产是经常的事,跌破各种均线也没什么不可能。但进入了股市就必然受其牵引,多年沉浸其中,投资者必须寻找方法,增长经验,虚心学习才能走上正轨立于不败之地。

恐惧心理

这一次套住了下一次就早早落袋为安,是恐惧的心理。股价在没有任何问题时,我们的心理经常会出现问题,股价高企,势头强劲恰是获利最佳时机。指标没有转弱,仅因大盘跳水或相关板块跳水就落荒而逃是很不明智的。众所周知,全通教育、赢时胜和京天利都是创业板,整个板块跳水和日间跳水时有发生。利用技术把成本做成负数,那还有什么恐惧的呢?解决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你看好的并想持有的股票成本为零或成负数。

对于多数人来说,牛市熊市是在不知不觉中过渡的。多数人最受不了的就是坐过山车。就是因为这个思维模式最终与幸福擦肩而过。其中的秘密是你受不了的反而必须忍受。因为你不会计算,又不懂指标就必须吃尽苦中苦。

成熟的心理和坚定的信心是成为股市大赢家的重要因素。多了解一些股市心理学,就可以加强心理素质,从容应对股市变化。

如果你也是技术控,也在潜心研究股市里的技术操作,不妨关注公众号越声攻略(yslc688),你会有更多 的收获!

得之桑榆失之东偶

600587新华医疗 23.10

603719良品铺子 26.80

002650 加加食品 4.44

603969 银龙股份 5.18

002561徐家汇 10.23

000068 华控赛格 4.14

603200 上海洗霸 17.27

003000 劲仔食品 12.67

002634 棒杰股份 5.71

002952 亚世光电 15.47

https://www.shideke.com

上一篇:精艺股份股票诊断(股票)

下一篇:600210股票今日资金流入(股票)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