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每日牛股推荐,股票每日推荐,每日股票推荐,股票预测 - - 股票预测网!

丝绸之路 概念(丝绸之路)

2023-04-25 09:05分类:技术指标 阅读:

 

“莽昆仑,把汝截为三截,一截赠欧,一截遗美,一截还东国”。环顾全球,如今世界上能够有潜力发挥跨洲运作的恰是这三股力量

张信刚/文

欧亚大陆的地理和气候适于交通,因此人类很早就能逐段贯穿整个大陆并进行分段贸易。

公元14世纪,在蒙元帝国的统治下形成了连通东亚与西欧(也包括东非海岸)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复杂而庞大的交通网络之建立可以说是人类历史的地理宿命(相关报道见《财经》2016年第30期“古丝绸之路:人类历史的地理宿舍”)。近500年来,世界各大洲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很不均衡;展望未来,重新崛起的中国将发挥重要作用。

欧亚大陆上的各国(以及一些非洲国家)将在互利互惠的原则下建成促进人类进一步发展的新丝绸之路。

这是欧亚大陆的历史宿命,也是“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

西欧勃兴,海权领先

大约3500年前,地中海东部克里特岛上的居民受到埃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的双重影响,创造了米诺斯文明。3000年前,米诺斯文明北传到希腊半岛,成为欧洲文明的源头。希腊文明西传到意大利半岛,形成了罗马文明。

公元1世纪-2世纪,罗马帝国最为强盛,控制莱茵河以南和多瑙河以西的欧洲,以及地中海周边地区,东达高加索。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的首都东迁到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形成了日后的东罗马帝国。而罗马帝国的西部边疆从这时起连续遭到来自亚洲的匈人(Huns)和欧洲北部的日耳曼人的侵袭与占领。

公元476年,罗马城陷于日耳曼“蛮族”之手,帝国秩序被摧毁,西欧因此陷入六七百年的社会混乱与文明停滞。这段时间里,东罗马帝国形成了使用希腊文的基督教东方正教和后世历史学家所称的“拜占庭文明”。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半岛,在短短数十年间灭亡了文明古国埃及和波斯,也重创了东罗马帝国。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跨亚、欧、非三洲,西达大西洋,东至印度河。公元10世纪-11世纪是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黄金时代,从西班牙到阿富汗的穆斯林学者经过200年对希腊、波斯与印度文明的学习与综合,创造出辉煌的中世纪文明;数学、天文学、医学举世无双。

11世纪,欧洲农民用新式的铁犁进行深耕,因此粮食增产,人口激增。各地建立了以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为基础,以大小封建主之间的依附关系为政治架构的社会秩序。随着农业的发展,西欧出现了不少以商贸和手工业为主的村镇(bourg),因此也出现了不依赖土地的市民阶层(bourgeois; 一般汉译“布尔乔亚”)。

此时,西欧人充满自信与活力。在西部的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和葡萄牙),基督教政权开始了它们的“再征服”,逐步驱逐自8世纪以来就统治伊比利亚各地的北非穆斯林。在东部,遭到塞尔柱突厥人进逼的东罗马皇帝向罗马教宗求援;罗马教宗乌尔班二世于公元1095年倡议欧洲基督教徒组成十字军前往东方,夺回被穆斯林占领了400多年的圣城耶路撒冷。怀着宗教狂热和偏见,以及对东方财富的觊觎,西欧各地大小贵族(主要是法兰克人;包括被教会封为殉道圣人的法国国王路易第九)和不少小市民在12世纪至13世纪组织了七次十字军东征,占领耶路撒冷,又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建立了几个拉丁王国,维持了100多年的统治。

将近200年后,十字军逐渐失去动力,于13世纪中叶被穆斯林军队驱逐。恰在此时,蒙古大军从东方来到叙利亚,曾试图与十字军合作打击穆斯林,但没有达成协议。1260年,蒙古大汗蒙哥去世,蒙古军西征首领旭烈兀(忽必烈之弟)为参与大汗的选举而率军东返,只在叙利亚留下小量部队。结果这部分蒙古军被埃及的马木留克(奴隶)军剿灭,几十年间声势浩大的蒙古军锐势尽失。

在12世纪-13世纪两个世纪里,无论是在利比里亚还是在地中海东岸的西欧人接触到了先进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于是大量翻译阿拉伯文的数学、天文学、哲学、宗教、医学、航海、地理学著作,也从阿拉伯文转译古希腊文的典籍。这可说是欧洲文艺复兴的萌芽期,为停滞了多个世纪的西欧社会补充文化养分。

与西欧文艺复兴密切相连的是东罗马帝国的覆亡。塞尔柱突厥人的一支(奥斯曼人)于14世纪进入东罗马帝国的欧洲地区;1453年,奥斯曼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第195位皇帝战死在城墙上。这100多年里,大批希腊人逃散到西欧各地,许多人成了西欧贵族和上层市民的家庭教师。也有许多希腊匠人进入西欧,提升了西欧的手工业水平。最重要的是,古典希腊人本主义的传入使西欧社会得到“再生”(“Renaissance”;一般汉译为“文艺复兴”)。

另一方面,素来对基督教徒颇为宽容的伊斯兰社会在12世纪受创于十字军后转变为保守,敌视“法兰克人”(阿拉伯人对西欧人的统称)并抗拒他们的文明;这种心态在16世纪西欧勃兴之后对伊斯兰文明的发展很是不利。

由于阿拉伯穆斯林和突厥穆斯林长期阻断欧洲人与东方的直接贸易,西欧人在文艺复兴时期也开始寻找通往亚洲的新路径。

在利比里亚半岛,获得胜利的基督教徒一面用宗教法庭迫害穆斯林和犹太人,一面又学习阿拉伯人的科学和航海技术。葡萄牙皇室连续100年奖励本国海员沿非洲西岸向南试探新航路;西班牙皇室则资助哥伦布从大西洋的西端找寻亚洲。法国和英国经过彼此的百年战争后,也开始寻求海外贸易和殖民的机会。

1492年,哥伦布到达他以为是印度的中美洲。1534年,法国探险家卡尔提叶进入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竖立了一个高大的十字架,声称这片土地是法国国王的领土。

此时,蒙古帝国早已衰落,自认是成吉思汗继承者的帖木儿所建的大帝国也已分裂。于是欧亚大陆上陆权至上时代告一段落,海权逐渐取代了陆权,成为欧洲国家日后称霸世界的基本条件。

工业革命,海外帝国

公元16世纪上半叶,西欧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大量占据海外殖民地。二是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传遍西欧各地。三是莱茵河以北日耳曼贵族统治地区的宗教改革运动。

这三个事件发生在西欧的不同地区,但彼此有相当的关联。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蒙古人在13世纪至14世纪创立的交通系统成为欧亚大陆历史上最为便捷和安全的通道,使欧亚大陆两端的商业、科技、思想交流都变得迅捷而方便。这个时期,东方的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在西欧开始普及,一般人的文化程度得以提高,军事力量也大为上升。

1517年,德国教士马丁路德在他的教堂门口贴出95条论述,抗拒和谴责罗马教廷,掀起了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他鼓励信众阅读《圣经》,主张个人可以直接和上帝交往,不必借助于教会认可的圣人。这项主张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的体现,而它的物质基础则是《圣经》通过纸张与印刷被许多人所拥有,不必再以人手抄在羊皮上。马丁路德曾说,上帝对我们最大的恩宠就是赐给我们印刷术。由此可见,西欧的全面勃兴不是一个偶发事件,而是若干因素的积聚效果。人类文明素来是通过互相学习与借鉴而发展的。16世纪西欧勃兴包含着中国、阿拉伯和希腊人的智慧。

西欧的勃兴可以这样总结:作为动物界一员的人类意识到,通过自己的理性可以认识客观世界。从对理性的重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西欧人在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取得了飞跃;在人文和社会方面,宗教改革运动说明欧洲人已经脱离了中世纪的迷信和愚昧。

宗教改革运动中,不少新的教派主张个人不只要期盼死后的天堂,也要通过勤俭努力求得在现实世界上的美好生活。因此,大多数欧洲人既没有摒弃对上帝的信仰,又体现了文艺复兴的基本精神——人本主义。

在这一个物质逐渐丰裕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先是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继而有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纷纷外出探险,寻求个人的满足和财富。西欧勃兴的主要外在表现是攫取海外殖民地,而海外殖民和由之而起的海外贸易令大量黄金白银流入西欧。黄金和白银在西欧大量流通刺激了更多的商业活动,贸易越加重要。经济学家所称的“重商主义”于焉开始。

与此同时,西欧各国皇室眼见海外殖民地带来的丰厚利润,主动组织力量支持并鼓励国民出外贸易、探险、占据殖民地。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是早期的例子,之后法国和英国各自建立了特许的公司进行贸易和经营殖民地。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一直是英国在印度的统治者,直到1858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式成为英属印度的元首。这种由皇家特许公司统治海外殖民地的做法,正是因教育普及而注重法治的西欧国家采取的变通办法:国家赋予这些公司特殊的法律地位,默许它们在海外进行本国不容许的奴隶买卖和鸦片贸易。

一次大战,北美超前

19世纪中叶,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加拿大成为英国的自治领,自此北美洲出现了两个主要由欧洲移民组成的新兴强国。两国都从大西洋地区修建通往太平洋海岸的铁路,并且在过去鲜有欧洲人居住的地区开发矿产和发展大规模高效率的农业。

美国和加拿大虽有明显的不同之处,但是大多数人的语言、宗教、社会习俗和经济发展程度相同。在长达6000公里的边界上两国都不驻兵设防,双方公民不需要护照,仅凭驾照即可通过边境。美国和加拿大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友好的两个相邻的大国和强国。

20世纪初,老牌的殖民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已经式微。当时全世界最有力量的殖民国家是英国、法国和俄罗斯;19世纪末期才统一的德国和意大利正在追赶,工业化的速度极快。德国在东非和西南非各拿到一块殖民地;意大利也在非洲之角夺得两块殖民地。

就工业能力而言,美国和加拿大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显出非凡的创造力。电话、电影、留声机、发电机、电冰箱、交流电网和飞机的发明者都在北美洲。另外,美国和加拿大是全世界最早实现十年义务教育的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英、法、俄三国合力对付德国,德国仅得到日薄西山的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支持,居于战略弱势;但是德国初期士气旺盛,战绩辉煌。在这次大战中,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充分利用在战争中。飞机发明仅仅十年之后,交战双方就各自成立了空军,把战争由往日不脱离地球表面的二维空间延展到空中。

本文意在论述“新丝绸之路”;因此德国飞行员“红男爵”李希特霍芬(M. von Richthofen)值得一提。他出身贵族家庭,11岁入军校。一次大战开始时,他任骑兵,在东线作战;1915年被调到西线,开始学习飞行。当时的空军战机主要是双层机翼的单人小飞机,驾驶员用身上的佩枪射击敌机人员;也有部分双座的飞机,有一名驾驶员和一名使用机关枪的观察员。李希特霍芬先任双座飞机的观察员,不久转任单人飞机的驾驶员。他智勇双全,飞机漆成红色;据德方统计,“红男爵”总共击落敌机80架,是一次大战中最著名的英雄。1918年4月21日,他击落第80架敌机的次日,李希特霍芬被地面的机关枪击中,坠机身亡,年仅25岁。“红男爵”与丝绸之路有特殊的渊源——1877年首先提出“丝绸之路”这个名词的德国地理学家李希特霍芬(F. von Richthofen)是他的伯父。

“一战”中美国始则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继而宣布参战,出兵打败德国。战争中间,俄罗斯发生革命,退出了大战。法国在战争中人员伤亡十分严重,但国力没有倒退。英国也受到严重冲击,但是仍维持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美国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在战争没有结束前提出了“民族自决”的口号,鼓励殖民地在战后争取独立;但战后却保留了1898年从西班牙手中夺取的殖民地——古巴的一部分、波多黎各和菲律宾。

二次大战,美国霸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奥斯曼帝国损失最为惨重。德国被迫制定魏玛宪法,付出巨大的赔款,备受战胜国的摆布;奥斯曼帝国完全解体,在北非和西亚的领土被英、法分别接管。德国因为受到战胜者的羞辱而民族主义盛行,促成1933年纳粹党获选执政。意大利虽然是一次大战的战胜国,但痛感自己没有赶上殖民主义的早班车;法西斯党人执政时,于1934年入侵东非古国埃塞俄比亚,成为最后一个试图在非洲建立殖民地的国家。

1939年,德国入侵捷克,英法无奈地出面干预,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次与德国结盟的是法西斯党人执政的意大利和早已入侵中国的军国主义统治下的日本。中国在1937年全面抗战以后以及二次大战在欧洲爆发后,美国仍然不愿直接卷入“他人”的战争,一直到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才对日宣战,同时参加了欧洲的战争。战争结束,美国主导新的国际秩序。

冷战期间,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曾经给美国以及西欧各国造成了威胁。但是由于苏联总体经济力量薄弱,农业落后,重国防工业而轻民生工业,它的颓势很早就已经显现。在里根任美国总统时,就有美国学者预言苏联会在10年-15年内解体,主要原因将是波罗的海和中亚的加盟共和国闹独立。1989年,柏林围墙倒塌。1991年苏联正式解体,世界霸权完全落在美国手里。

这个霸权的取得与巩固,当然有赖于军事力量和政治运作。但是支撑军事和政治力量的是经济和文化力量,而经济和文化力量的来源是社会的良好管治和个人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从二次大战前到今天,美国在经济和文化创造力方面确实在全世界领先。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七八十年是人类历史上科技进步最为迅速的时期。原子弹、电视、半导体、激光、电脑、互联网、手机、纳米技术、卫星、空间站、基因技术、干细胞等等把人类的生活方式带入全新的时代,而这些创新都是在美国出现的。文化上,从20世纪中叶开始,美国式的衣着、音乐受到全世界的喜好;好莱坞的电影受到各国的欢迎和模仿。

然而在地缘上,美国的国土安全既受到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保护,又因为相对隔绝而不能在欧亚大陆(以及非洲)随处任意发挥力量,必须在各地寻求同盟与基地。

丝绸新路,须靠东国

20世纪下半叶,美国的航空力量傲视全球,构成远途投射美国军事力量和发挥文化影响的基础。1969年美国登陆月球,此后继续发展了许多空间技术,包括空间穿梭机、各类卫星和长期空间站等。70年代,美国首创互联网;40年之后,全世界都成为互联网的天下。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理解越来越广阔和深刻,也越来越精微细致。

20世纪最后20年,世界上影响最深远的发展就是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成为今日欧亚大陆上最为突出的力量。40年来,中国已有超过6亿人口(美国人口的两倍)脱离了贫穷并接受了现代教育;全国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比例从70年代的8比2 改变为今天的大约5比5。这么多人口的智能开发是任何人类社会所未曾有过的。而这些成就的基本原因是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政府的调配下所修建的屋宇、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电网、光纤,也包括水渠、水坝、电站、海港、机场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兴建是几千年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建设最大规模、最快速的总演练。

回顾欧亚大陆人员、思想、货物的交流情况,是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要进一步发展当前的世界,让人类文明结晶以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惠及当代的大多数人类,就需要建立欧亚大陆上(以及一些非洲国家)新式的交通大动脉。

不论飞机和互联网多么便于交通,大量物资的运输和众多人员的来往仍然需要陆上和海上的通道。中国提出来“一带一路”的概念,特别注重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这是基于中国自身发展的经验,又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要。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论者褒贬不一。

中国历史与丝绸之路关系密切,因此中国的倡议有天然的吸引力。其次,中国有怀柔远人的历史传统及援助亚非国家的现代经验;这些既可以使中国得到“长时段”的参照系,避免急功近利的行为,也会使“一带一路”的概念更容易被有关国家所接受。再者,中国既是海洋大国,又是陆地大国,具有陆海两方面的地理纵深与历史经验;因此“一带一路”有如一首协奏曲,两者既必须相互配合,又可以各自发挥。同时,中国目前具有强劲的经济动力,丰沛的金融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实力。以上这些优势对新丝绸之路的建设以及建设过程中所必须的广泛国际合作都十分重要。更何况,中国与任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没有过文明或是宗教冲突;而欧洲十字军、欧洲殖民主义和当前欧美国家以我为准的心态和反穆斯林的情绪会使相当多国家的人民对欧美再度直接进入自己的家园有心理抗拒。

1935年,毛泽东写道:“莽昆仑,把汝截为三截,一截赠欧,一截遗美,一截还东国”。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能够有潜力发挥跨洲运作的恰是这三股力量;而对众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最好的情况莫如这三股力量协调与合作。美国现在是世界霸主,但霸主也不可能什么都必须牵头。欧洲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科技力量雄厚;但欧洲的内聚力正在涣散。这三股力量中,最有动力,又最没有阻力地从事建设21世纪新丝绸之路的应该就是毛泽东笔下的“东国”。然而,没有欧美的合作,“东国”的倡议也很难顺利推行。

盼望发展中和发达国家都能支持“一带一路”,以互助、互信、互惠和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达到各国集体繁荣的目标。古代丝绸之路将被赋予新生命;欧亚大陆将实现促进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历史宿命。

作者为香港城市大学荣休校长、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名誉教授,编辑:王延春

(本文首刊于2016年12月19日出版的《财经》杂志)

 

 

 

陆上丝绸之路

 

1860年里希特霍芬受普鲁士政府派遣去中国,但由于当时中国发生“太平天国”运动,无法从海上靠岸,他只好沿着古代中国向西方运输丝绸、瓷器的漫长的通道前行。

1868年至1872年期间,他考察了清王朝统治下十八个省份中的十三个省份。1873年回国后,先后担任柏林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柏林大学校长,撰写了五卷本《中国—亲自旅行和据此研究的成果》这本书,在书里,他首次提出“丝绸之路”概念,并且在地图上对丝绸之路进行了标识。

 

 

海上丝绸之路

 

 

文 | 泉涌君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本巨著通古今。

丝绸之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

熟悉的是,这是一个从小学课本到新闻中频频出现的字眼;

陌生的是,除了知道丝绸之路是条古商路,我们好像就没有更具体的认识。

似乎,我们对这条神秘的商路充满了好奇,比如:

丝绸之路从哪里出发?到达哪里?连通哪些国家?这条路连接的区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是“新丝绸之路”?

为何中国要大力推动“一带一路”政策?什叶派、逊尼派的分歧点在什么地方?这些历史过往对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样的影响?全球化是个新兴现象吗?

这一切问题的答案尽在各位书友手中这本厚重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

是的,这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正如作者在前言中写道:“人们已经习惯于接受一部内容沉闷的文明史:古希腊之后出现了罗马,罗马之后出现了基督教欧洲,基督教欧洲之后出现了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之后出现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政治民主带来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和民主思想的碰撞反过来推动了美国的出现,其中蕴含着追求生命、自由和幸福权利的真理。”

可是,作者意识到这些他熟悉的故事——西方政治成功、文化优势、道德胜利的颂歌——是存在误区的,让人很难再从新角度审视人类千年的文明史。

实际上,不仅如此。

西方文明胜利的光芒太过耀眼,到2016年似乎有了些衰退趋势,政治黑天鹅一个接一个;东方文明在饱经摧残后迸发巨大的发展活力。

东西方赚足了全球媒体的眼球,却忽视了东西方中间地带上发生的历史。这片区域自地中海和黑海东岸至喜马拉雅山脉。

事实上,数千年来,连接着欧洲和太平洋,坐落在东西方之间的这片区域,才是地球运转的轴心。

是的,是时候跳出我们固有的认知范围。

跟随着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重新出发,走进中西方文明的中间地带,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丝绸之路区域的过往,借此观察整个世界的当下以及未来。

通读此书,我们会了解到:

这连接东西方的纽带,5000年前就建成了伟大的城邦;

这里是世界上主要宗教的发源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印度教在这里相互碰撞;

这里是各语言群体竞争的熔炉,印欧语、汉藏语、突厥语、高加索语在此汇集;

这里见证了一个个帝国的兴盛和衰败,文明的冲突和战争如蝴蝶效应般波及中西方各国。

这里,正是审视过往历史,观察当下,预测未来的最好窗口。

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泉涌君为大家领读《丝绸之路》,以下是本书的内容划分和进度规划:

1. 丝绸之路从这里诞生

第1-23页

2. 宗教传播的信仰之路

第24-87页。

3. 皮毛与奴隶贸易之路

第88-116页

4. 天堂之路

第117-135页

5. 地狱与重生之路

第136-171页

6. 黄金与白银之路

第172-205页

7. 帝国之路

第206-238页

8. 战争与危机之路

第239-307页

9. 纳粹之路

第308-343页

10.冷战与中东乱局之路

344-435页

11.总结:新丝绸之路

436-447页

 

中新社乌鲁木齐10月17日电 题:“地下运河”坎儿井何以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生命线?

——专访吐鲁番学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李刚

作者 孙亭文 马晓东

在中国集中于新疆的坎儿井,为何能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与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并列成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作为丝绸之路上少数还在延续利用的“活的文化遗产”,千年坎儿井里流淌的天山雪水至今仍养育着这片沃土。

地处干旱区的坎儿井何以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生命线?坎儿井的出现对世界水利发展史有何意义?新疆坎儿井的现状如何?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李刚,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作出解答。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什么是坎儿井?它为何多出现在荒漠干旱地区?

李刚:坎儿井是一项古老的水利设施,是人工开凿的地下暗河,可把高山的雪水融化后渗入地下的水流引到地面上来,用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又被称为“地下运河”。

坎儿井的流水。受访者供图

林则徐途经吐鲁番时,曾这样记述坎儿井:“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

坎儿井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竖井、暗渠、明渠和蓄水池。在吐鲁番,从需要用水的村庄逆向往天山高处挖暗渠,为了方便施工,每隔20至50米,需要挖一个向下的竖井,为挖掘暗渠运输泥土、通风供氧。当暗渠不断接近山体时,就可连通地下水暗流,形成一个引水通道,大量渗入戈壁的天山冰雪融水就通过暗渠,流向村庄,到达村庄以后再通过明渠接入蓄水池,供灌溉和生活使用。

游客参观坎儿井暗渠。刘新 摄

坎儿井多出现在荒漠干旱区,比如中亚、中东和北非,欧洲也发现了坎儿井遗迹。荒漠干旱区的降雨量很小,蒸发量很大,如吐鲁番年均降水量16毫米,蒸发量却达3000毫米以上。这种气候条件下极其不利农业发展,但高山上有丰富的雪水融化入地,地形又有盆地。人们为了种植农作物及生存,就开凿坎儿井,从北部的博格达峰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引来水流,灌溉农田,让原本应是荒漠的地方形成了绿洲。人们因此常把坎儿井誉为“生命之泉”。

坎儿井明渠。张富 摄

中新社记者:坎儿井为何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生命线”?

李刚:坎儿井的出现使干旱的荒漠出现了生机,同时也为动植物创造了生存生长环境,为人们生活的绿洲形成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人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众所周知,吐鲁番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东西方文化交汇地,处在四大文明体系的十字路口,是古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绿洲之一。吐鲁番历史上至少使用过18种古文字、25种语言,是世界上影响深远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萨满教、祆教、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七大宗教的交融交汇点。

正是由于坎儿井千百年来源源不断地将冰雪融水,从高山之地运送到吐哈盆地里灌溉绿洲,荒漠戈壁之上才有了载歌载舞的生活,才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吐鲁番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的家园、各种文化交融碰撞的枢纽。

正是因为坎儿井和绿洲的原因,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商贾、学者、探险家、传教士、僧侣等东来西往,频繁经行、驻留此处。他们既将灿烂的华夏文明传往西方,也将不同国度的宗教、科技、文化传入中国,留下了大量生动记述和传奇故事。比如在吐鲁番出土了大量的汉文文书,也出土了粟特文书和梵文文书,甚至有些是汉文和梵文混写的文书,这也体现了东西方文明在此交汇融合。

因此,坎儿井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生命线”非常合适。也进一步阐明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荒漠干旱地区文明之间的密切联系。

坎儿井蓄水池。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关于新疆坎儿井的起源众说纷纭,目前学界主要存在哪些观点?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坎儿井,那么它在世界水利工程对话中又扮演何种角色?

李刚:关于新疆坎儿井的起源,目前学界有三种看法。

清末学者陶保廉(又作“陶葆廉”)首倡新疆坎儿井源于汉代关中井渠。王国维在《西域井渠考》中明确提出,坎儿井源于汉代关中井渠法,黄文弼也支持王国维的说法。

另有“波斯传入说”的拥趸。该看法兴起于20世纪初,与西方探险家考察新疆活动密切相关。1906年,美国人埃尔斯沃思·亨廷顿提出吐鲁番坎儿井大约是在1780年从波斯或特兰斯卡斯皮亚引入。部分国内学者如张之毅、黄盛璋等也持类似看法。

由国内学者提出的“新疆各族人民所创”之说认为,坎儿井的产生是新疆内部发展变化的结果。柳洪亮认为,吐鲁番坎儿井产生于1782年之后,迟至1807年已完全取得成功。张席儒强调,新疆坎儿井是在综合条件下形成的,坎儿井一词可能由新疆传入波斯。

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但根据当地有关部门联合科研机构进行的坎儿井碳十四测年取样分析结论来看,吐鲁番的坎儿井最早大致在明代中期左右。新疆坎儿井研究会2006年宣布,在对吐鲁番坎儿井进行普查时,发现一条相对比较古老的坎儿井,该井位于伯什哈千佛洞附近。

目前,世界各地对坎儿井的称谓也不尽相同,如阿拉伯语称其为Qanat,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被称作Fugara,在北非地区则被称为Foggara。在新疆维吾尔语中坎儿井被称为Kariz,与波斯语的发音相近。

此外,在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也发现了坎儿井的遗迹。可见,坎儿井在世界各地都是一种相对稳定有效的灌溉系统。坎儿井的存在,帮助人类在一片片的绿洲中抵御风沙,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生活环境,同时对改善局部生态环境,调节小气候亦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意义除了体现在吐鲁番外,另外一个较为知名的就是伊朗喀山。吐鲁番坎儿井的开凿工艺跟喀山坎儿井大体相同,且都是将坎儿井运用于农业生产和保障人民生活,与其所处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都发生着紧密联系,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新社记者:为何坎儿井被称为“活的文化遗产”,吐鲁番的坎儿井现状如何?

李刚: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加之农田机井增加过快,地下水位下降,导致不少坎儿井干涸甚至消失。进入21世纪,随着坎儿井开凿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坎儿井又重新得到重视和保护。

为让这一古老的水利设施恢复生机,2009年起,中央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投资1亿多元人民币,对新疆的200多条坎儿井进行抢救性保护加固,加固竖井1.9万个,掏捞清淤明渠、暗渠近900公里。其中,吐鲁番抢救性保护加固坎儿井165条,加固竖井1.4万个,掏捞清淤明渠、暗渠近700公里。已加固维修的坎儿井出水量有不同程度增加,极大地延缓了坎儿井的消亡。

施工人员在新疆吐鲁番的一条坎儿井里进行暗渠加固。受访者供图

在今天的吐鲁番茫茫戈壁上,还能看见一串接一串的蜂窝状土堆。每个土堆不过一人高,土堆实际上就是一个竖井口,下面流淌着高山融水,经暗渠、明渠等流向村庄、农田,浇灌着葡萄、西甜瓜、番茄、辣椒等农作物,滋润着被称为“火洲”的吐鲁番。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在使用坎儿井进行农业生产。

空中俯瞰吐鲁番戈壁滩上的坎儿井竖井景观。蔡增乐 摄

此外,坎儿井在吐鲁番还是热门景区,海内外的游客感受完火焰山的炙热后,一般都会到坎儿井里,去感受天山雪水带来的清凉与惬意。(完)

游客捧起坎儿井的水品尝。刘新 摄

受访者简介:

李刚,中央民族大学博士,新疆大学博士后,吐鲁番学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中国古文字协会会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研究会员,新疆文献研究中心会员,长期从事回鹘文献的研究与整理以及坎儿井的保护研究相关工作,主持国家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参编学术著作3本,先后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多篇。

https://www.shideke.com

上一篇:机场安防概念股(安防概念股雪球)

下一篇:股票(600135 乐凯胶片股票)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