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重组最新方案(电信产业的重要地位)
行业专家:第五次电信重组思路确立,网业分离是突破口
来源 : 广电视讯
曾经发布过的国研中心“383改革方案”中关于电信重组的议题更是激起业界人士的广泛讨论。虽然多数分析人士表示,短期内电信重组几乎是不可能事件,而经历过前四次电信重组的电信行业作家尚晓蒲认为第五次电信重组是必要的,并预测电信再次重组不会太久,网业分离是突破口。
电信重组是必要的,第五次重组不会太久
近日,飞象网总裁项立刚在微博上表示,“我们为什么要电信重组?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利益,让消费者用上更好的技术,价格更加便宜。要让价格便宜,唯一的出路是采用新技术。而除了第一轮电信改革做到了促进市场竞争。此后的几次电信重组都是为了救要死的企业,大大延迟了新技术的采用。再重组只会害消费者。”
对此,尚晓蒲表示,“这也是困扰许多业内人士的大问题,也包括项立刚先生。他在3天前发微博对本次重组提出质疑,相信行业内没几个人能全面系统的回答这个问题。意识形态领域需要专家及时引导。在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探讨并回答这个问题很有必要。”
尚晓蒲对电信业再次重组持赞成态度,表示第五次电信重组是必要的。因为技术进步倒逼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十八大提出大部制改革转变职能走资源节约的集约化道路的需要。调结构转方式科学发展观需要。引入民间资本虚拟运营商以及广电网络副部级全业务运营需要。三网融合互相渗透与宽带战略的需要。
“电信业再次重组应感到荣幸,说明它对国计民生重要。之前北邮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也表达过一致的观点。”尚晓蒲进一步解释道,继续重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前四次重组遗留下的一些问题,如到目前为止有些方面不符合电信发展特征,比如监管存在缺位和越位,网络建设存在重复建设等问题。
未来的电信重组方案,可以考虑加入“网业分离”思路。所谓“网业分离”是指将基础网络独立出来,由国家行政部门或社会组织统一建设、管理、经营.可以具有垄断性,而业务向社会开放,实行自由竞争,业务运营商向网络经营者支付接入费用。
第五次重组不会拆分中移动,广电或成第四家运营商
国研中心“383改革方案”中提及,“再次重组电信企业,形成多家竞争实力相当的电信运营商”。据此,业内人士纷纷猜测国家广电网或成第四家运营商。
尚晓蒲表示,不排除这这种可能性,并认为,如果广电要成为全业务运营商,就必须让他们拥有基础用户,但拆分移动的可能性很小。本次重组整合不是拆分与合并,而是网运分离与三网合一。
自2008年电信重组之后,已过去十年了。但本次重组整合的套路与前几次完全不同,这次重组整合因为三网融合以及网运分离要实质性推进,互联网跨界融通协同互利开放共享的基因正在倒逼传统运营商加速转变发展方式和商业模式。
尚晓蒲分析认为:这次整成四家,下次就四合二,最终实行走集约化道路网运分离。预测分析7年后或为双寡头格局。现在欧美电信正在并购重组。15年前是慢慢拆分,现在是缓慢推进网运分离三网合一。尚晓蒲引用易经哲学及国学理论表示,“万物守恒,阴阳轮回,像股市潮起潮落,花开花谢。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只要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同时结合国际经济形势以及大数据区块链共享经济时代潮流,就不难判断未来发展趋势了。
尚晓蒲最后预测,中国广电网络公司或转型为全业务运营商,电信与联通以及移动与广电网络共建共享5G网络的可能性极大,同时也不排除中国铁塔公司或兼并中通服与中移铁通。该外包的就要大规模外包,该集约化的就要回归国家公共基础设施普遍服务的公益事业。
整个网运分离与三网合一以及混改需要大约十年左右的磨合期,并不是一夜之间能完成的。
未来广电与移动的关系,有点像移动与铁通的关系,既是独立的,也是合并的关系。广电有两亿有线电视用户,在频频与内容方面有优势,这样可以在5G时代与移动高质手机用户深度整合为智慧家庭高级融合业务。逐步实现三网合一。
第五次重组与前几次完全不同,前几次没有太多考虑三网融合与网业运离的因素,所以几乎没有过度期,今天下文见,明天就可能拆分或合并。
而本次重组整合的整个过程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就是成立铁塔公司,第二步就是将广电业务与移动业深度融合,将联通门店转变成腾讯阿里体验店,将电信业务与翼支付金融业务生态化以及橙分期与泛渠道的大规模深度合作。现在逐步进入第三步,给广电发放5G牌照,广电与移动既是恋爱关系也是竞合关系。电信与联通深度恋爱向未婚先孕发展。国家统筹社会资源,四家都可以跨界合作,共享终端与同一个基站,四家前后端都可以引入民资大规模外包。
异网漫游与携号转网全面开放的时候就进入网业分离与三网合一的高级阶段了。预计6G时代四家水到渠成自然可以领结婚证了。预计携号转网与异网漫游普及之时,也是四家资费标准与套餐制度基本统一之时。所以,四大通信运营商不会因为携号转网而导致存量用户大规模转网。
预测分析整个网运分离以及三网合一的过程会伴随四合二缓慢推进,至少要在6G时代四家才会领结婚证。
2月28日,中国电信与中兴通讯联合在巴塞罗那举办了MWC2023中国电信-中兴通讯云网核心能力创新成果全球发布会。
本次发布会以“云网融合 科创未来”为主题,既是对双方近一年来合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通信产业合作模式持续探索。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李峻,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CTO王喜瑜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李峻致辞照片
李峻表示:“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的关键力量,并为通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中国电信正在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推进云网融合,加快打造服务型、科技型、安全型企业,通过融云、融AI、融安全、融平台,加快数字化、场景化、融合化产品升级。中国电信与中兴通讯共同努力,在数字基础设施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推进技术共创和产业共赢,将共同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CTO王喜瑜致辞照片
王喜瑜指出:“在数字化转型时代,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联合攻关,是实现科技创新并取得商业成功的重要途径。
中国电信正以技术研发、应用创新为主轴,深化实施云改数转战略,锻造云网核心能力,向下筑牢云网底座,向上打开数字服务天花板。
中兴通讯长期服务于中国电信的基础业务、承载支撑和产数业务,愿意持续深化与中国电信的战略合作,加强科技创新协同,携手推进全面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进程。”
中国电信科技创新部副总经理罗锐分享双方合作成果
2021年,中国电信与中兴通讯签署了《云网核心能力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从传统的订单采购模式升级为新型的合作研发模式,2022年双方围绕云网基础设施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开展了多项合作创新。
会上,中国电信科技创新部副总经理罗锐、中兴通讯副总裁暨产品MKT及方案部总经理刘金龙向业界分享了双方2022年战略合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中兴通讯副总裁、产品MKT及方案部总经理刘金龙分享双方合作成果
在云网基础设施方面,双方开展了服务器深度定制、5G ATG技术研究、绿色低碳解决方案制定等合作,完成了现网应用与试验,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
在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共同进行了研发云平台升级、天翼云EasyCoding平台打造、5G定制网部署、政企M-OTN现网验证、XR新业务拓展等实践,合作打造了多个产数标品,完成了多项现网试点。
2023年云网核心能力创新合作启动仪式
会上,双方联合发布了“2023战略创新合作计划”,明确2023年双方将继续聚焦云网底座、业务创新、云网安全三大领域,在技术标准、产品研发、行业拓展等方面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研发合作与业务联合创新,共同夯实云网基础设施底座、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信证券,马成龙、袁文翀)
中国电信:全球领先电信运营商
全面数字化转型的综合智能服务运营商
中国电信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全业务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公司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战略,加快推动云网融合,目前已实现从基础通信服务运营商向全业务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转型,可面向个人、家庭、政企市场提供连接、云、应用、安全的全业务通信及信息化服务。
中国电信行业经历了三次大重组形成现在的“三足鼎立”的局面。1997 年,邮电部实施“邮电分营”,形成了“中国电信”主体。第一次是1998-1999年期间,为打破邮电行业垄断,中国电信进行业务分拆,并剥离了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第二次是 2002 年,为打破中国电信在固网领域的垄断,对中国电信进行南北业务分拆;第三次是 2008 年,正值 3G 发展前夕,6 大运营商重组合并为三大运营商,CDMA 制式归入中国电信,弥补了无线网络的不足;覆盖北部九省一市的中国网通并入中国联通,弥补了固网业务的不足;铁通并入中国移动,弥补了其固网业务的不足,至此,三大运营商进入电信全业务运营(移动业务+固网业务)的新市场竞争格局。
2008 年重组后,中国电信开始移动业务和固网业务的全电信业务运营,至今经历了 3G、4G 和 5G 时期。2009 年 1 月 3G 牌照发放,2013 年12 月4G 牌照发放和2019年 6 月 5G 牌照发放是区分三个时代的重要节点。中国电信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宽带互联网络和技术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具备为全球客户提供跨地域、全业务的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和客户服务渠道体系。 截至 2021 年底,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数为 3.72 亿户,用户净增连续四年保持行业领先,有线宽带用户数 1.70 亿户。
三大运营商现在形成的市场格局是重组过程和市场竞争叠加下的结果。例如,中国移动在移动业务上的绝对领先优势在 2008 年重组时已经显现,移动、电信、联通当时的移动用户数分别为 3.87 亿(GSM)、4192.6 万(CDMA)和1.21亿;早期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固网业务上占据先发优势,中国移动在铁通加入后开始布局固网方向,凭借移动用户的高基数,对应档位赠送宽带的模式迅速打开市场,后续中移动的固网份额明显提升;中国电信虽然固网用户数在2018 年被中移动反超,但在网络覆盖和宽带服务上仍占据优势。 中国电信当前业务主要面向三大领域,分别为移动通信服务(To C)、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To H)和产业数字化(To B/G)。
移动通信服务:主要针对个人信息化,公司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移动网络体验和差异化应用服务,持续拓展移动用户规模、提升用户价值。在持续打造个人云、视频彩铃、来电名片等个人信息化应用,不断推出 5G 特色应用。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主要针对家庭信息化,公司以云网融合为基础,充分把握娱乐、健康、教育、安全等行业对家庭信息化的升级需求,聚焦家庭数字化、智能化需求,围绕“五智”能力体系,增强家庭云网交付能力,为客户提供从传统固网通信向智慧生活升级的综合信息服务,持续提升家庭通信及信息化用户规模和价值。 产业数字化:主要针对政企通信及信息化服务,公司以客户为中心,充分发挥“云、网、物、数、智”融合资源又是,打造产业应用生态赋能千行百业;同时加快推进政企改革,不断提升自主研发的数字化产品交付和运营能力。公司拥有规模庞大的属地化政企销售、技术服务、运维团队,已经成为政企客户最重要的产业数字化服务提供商之一。
产业数字化营收占比稳步提升,2022H1 达到 27%。根据公司2022 年中报,2022年上半年中国电信移动通信服务收入为 990 亿元,同比增长6.0%;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为 599 亿元,同比增长 4.4%;产业数字化收入为589 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明显快于传统业务(移动和固网)。 以这三类收入合计口径衡量各业务收入占比情况,横向比较,2022-2022H1公司传统业务占比稳步降低,产业数字化收入占比从 23%稳步提升至27%,体现公司向B 端业务转型已有明显成效。
股权结构清晰,管理层经验丰富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中国电信集团为控股股东。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电信A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持有股权比例为63.9%。公司其他持股股东包括了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14%)、浙江省财务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 2.34%)等多个国有公司。
管理层行业经验丰富。中国电信核心管理层以 60 后和70 后为主,均具备丰富的管理及电信行业从业经验。其中,总裁邵广禄曾在中国联通任职高管,执行副总裁刘桂清曾经在中国联通任职分公司总经理。 三大运营商之间高管轮换是常见之事,此前 2004 年王晓初从中国移动调任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现在为中国联通董事长。中国移动现任董事长原来是中国电信董事长,现任副总高同庆也来自中国电信。
经营稳健,强调数字化转型
中国电信的营业收入持续保持稳步增长,2021 年盈利能力明显实现提升。2011-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 CAGR 为 5.7%;净利润呈现波动向上的态势,过去十年净利润CAGR为4.6%。2021年中国电信实现营业总收入4242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净利润 260 亿元,同比增长 24%,利润增速明显快于收入增速。
销售净利率角度,2010-2016 年公司的净利率保持稳中略降趋势;2016-2021年公司销售净利率实现稳定回升,一方面 5G 基站建设整体保持温和增长趋势,另一方面 5G 时期用户 ARPU 值也实现提升。2021 年中国电信的销售净利率较2020年实现明显提升,达到 6.0%。
费用率趋势稳定。整来看,公司各项成本和费用在总营收比重相对稳定,近五年维持在营业收入中占比约 91%-93%。细分项目来看,成本中最高的项目是折旧及摊销,主要跟着 5G 建设节奏变化,2019-2021 年占比呈现稳中略降趋势,2021年在营收中比重为 20.30%。5G 基站建设会带来运维成本的增加,所以2018-2021年公司运行维护及技术支撑费占比保持小幅提升趋势,2021 年在营收中比重为18.28%。
A 股上市,募投资金重点投向创新业务方向。2021 年8 月中国电信A 股上市,根据当时募投计划,所募资金将用于 5G 产业互联网建设项目、云网融合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及科技创新研发项目。三大募投项目未来三年总投资规模达到人民币1021 亿,其中初步利用募集资金投资额为人民币 544 亿元。
行业层面迎边际改善,数字经济带来价值重估
传统业务 ARPU 值企稳回升,推动收入上行
运营商的传统业务主要针对的是 2C 的移动业务和 2H 的家庭业务。收入端:新一轮收入提升周期或开启。 根据工信部统计,2021 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 1.47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增速同比提高 4.1 个百分点。按照上年价格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达1.7 万亿元,同比增长 27.8%。从历史看,运营商收入增速提振的年份,均是在基站建设的中后期,一般持续 2 年,2021 年运营商或进入新一轮提升周期。每一次提升后又下降,主要由于在用户数完成转化以及提速降费的趋势下,ARPU值又快速下滑,我们认为这在政策降费力度缩小背景下将有所改观,ARPU值长期将处于平稳水平,收入波动减小。
2C 业务:用户数已趋于稳定,ARPU 值企稳回升。目前我国移动用户数发展已经趋于稳定。3G 时期受益于移动终端和应用生态的快速发展,用户数实现快速增长,2014 年后进入 4G 时代,用户总数进入缓慢发展阶段,并在 2017 年就已突破 14 亿户(已高于 2021 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细看5G 时代近两年移动用户发展,增速小于 1%。 ARPU 值成为 2C 业务增长重要指标。运营商业务发展不再受限于“提速降费”影响,移动和家宽 ARPU 值在 5G 时代不再呈现下降势头,在提供更多增值业务和内容服务后(比如 VoNR 高清通话、智慧家庭等),ARPU 值呈现回升势头。
2H 业务:受益千兆升级,正快速发展
千兆用户升级和乡村覆盖渗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每月套餐费(ARPU 值)受益千兆宽带和智慧家庭服务持续改善。千兆宽带网络所提供的丰富内容服务也对家庭宽带 ARPU 值有积极推动作用。综合看,家庭市场受益量价齐升,正较快发展。家庭宽带入乡和智慧家庭是运营商家庭市场的主要发展战略。固网宽带网络已成为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国家先后发布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双G 双提”行动、“双千兆”计划等重大政策,为高带宽应用创新和推广提供基础网络保障。千兆网络时代催生了数字家庭丰富应用需求,运营商均将家庭宽带业务向智慧家庭方向演进。同时,拓展数字乡村成为了运营商在固网业务的新增量市场。
农村宽带仍有增量空间。我国农村宽带普及率仍然不高,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 2021 年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 58%,有较大提升空间。近些年运营商持续深化拓展数字乡村市场效果显著,推动宽带用户数稳步增长——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2021 年家庭宽带用户数同比分别增长2588/1118/895万户。 千兆网络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2022 年 6 月我国家庭宽带用户数5.63亿户,10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为 6111 万户,千兆升级空间仍然较大。
重视智慧家庭增值业务发展,家庭宽带 ARPU 值及业务收入呈上升趋势。运营商以千兆网络升级和智慧家庭增值业务为家庭宽带网络发展重心。2020 年以来运营商对套餐定价逐步由竞争走向竞合,无序降价逐步停止。三大运营商家庭宽带业务总和 ARPU 值逐步回暖提升,家庭宽带业务收入随之稳步增长。
成本端:资本开支增速趋缓,费用可控
5G 时期资本开支增速趋缓。资本开支是决定成本重要因素。每一轮新技术升级前期,运营商需要进行新一轮网络部署,投资加大,成为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我国 4G 牌照发放于 2013 年,2012 年开始启动建设,连续四年运营商资本开支同比增速超过 10%,之后进入下行阶段。相反,我国 5G 牌照发放于2019 年6月,5G基站建设从 2019 年开始小规模启动,2020 年是规模建设元年,资本开支同比增长 11%,但 2021 年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为 3393 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5G相关资本开支为 1849 亿元。
5G 基站按需建设,共建共享节省资本开支。4G 基站从2013 年开始建设,2014-2016年集中大规模铺设,迅速覆盖全国;5G 基站从当前的规划来看,速度低于4G,主要原因为 5G 基站造价较高,同时消费者下游应用生态不成熟,运营商从投资回报的角度,先在重点城市重点区域进行网络覆盖,后根据需求逐步补充。在这一思路下,运营商资本开支可得到有效控制,保证投入产出比。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 5G 基站建设上选择共建共享模式,并不断扩大共建共享范围,截止 2021 年年底,二者共享 4G/5G 基站达到 135 万站,累计节省资本开支超过 2100 亿元,预计每年节省运营开支 200 亿元。
资本开支稳健避免折旧成本快速上升,运营支撑成本整体可控。根据上文分析可知,折旧和运营成本两类是运营商成本中最重要两类。资本开支主要用于建设基站、购买房屋等形成固定资产,运营商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范围不同,对于通信设备一般在 5-10 年。以中国联通为例,用每年的折旧除以前一年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这一比例拉长来看反映了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速度,相对稳定。 运营商的网络运营支撑成本,主要包括铁塔使用费、网络维护费用和电费及其他等,其主要和所需运维的通信网络规模正相关,因此与收入规模正相关,如下所示,虽然不同运营商占比不同(口径不同),但整体保证在稳定的水平。2019年整体的下降与新租赁准则下的会计处理改变有关。5G 基站单基站耗电量增加,会使维护成本上升,但共建共享背景下,电信和联通各自只需要负责一半新增基站的维护,就可以使用全部基站用于创收,有助于抵消单基站成本的上升。后期随着 5G 基站耗电问题的逐步缓解,成本整体呈下降趋势。中移动后期引入广电共摊维护成本,亦有望实现先升后降趋势。
政策频出,数字经济成为重要发展新方向
数字经济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多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重要机构提出。2023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进一步提到,到 2025 年,我国要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加快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政务及企业数字化程度显著提高。
算力网络将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底座。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2020 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7.8%。到 2025 年,这一比重预计将达到 10%。由国际数据公司IDC、浪潮信息、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联合编制的《2021-2022 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 1 点,数字经济和 GDP 将分别增长3.5‰和1.8‰。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布局全国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构建国家算力网络体系。 算力主要为未来数据经济相关的应用提供计算、存储等基础功能,主要通过多维度分布的数据中心提供算力支持。按照国家统一规划,未来我国有望形成多层次的算力体系架构,形成“中心算力(东数西算节点)”、“基础算力(各地数据中心机房)、“边缘算力(边缘数据中心)”等多维度计算体系。数据中心是算力重要载体,2025 年我国数据中心机柜需求量有望超过750万架。根据 CDCC 统计,截至 2021 年,我国存量数据中心机柜数超过350 万架,其中华东地区超过 100 万架,华南华北地区分别达到 90/80 万架,未来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以及流量的增长,国内数据中心 2025 年规模有望超过750 万架。
政企应用有望进一步带动千行百业投资增长
数字经济相关发展规划中提出重点打造关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群,推动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政府、运营商、实体企业、互联网等在数字化方面投资有望持续增长。 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有望增加至 10%,(较 2020 年的7.8%提升约2.2pct)。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字时代治理现代化研究报告——数字政府的实践与创新》中提到的,我国政府数字建设的几个重要的方向包括:1)“互联网+”带动政务服务流程智能化;2)5G、物联网、AI 等技术推动城市智能化;3)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科学化、精准化等。 目前我国实体经济企业平均上云渗透率约 12%,其中零售业、制造业达到30%平均水平,其余企业尚不足 10%,数字经济有望全面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抓手,企业端对于设备以及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投资有望持续增加。
运营商积极部署,数字经济蓝海推动价值重估
产业数字化收入是当下运营商盈利模型的重要新增量。在没有进行数字化转型之前,运营商主要针对家庭和个人进行服务,收入形式主要表现为对每人每月收取固定的套餐费(ARPU),成本端主要为支撑通信网络运行的各项成本费用,具体如下所示。 数字经济时代,运营商新兴业务相关占比有望大幅提升,对相应的收入成本项或产生较大影响,是构成最终利润波动的重要关注点。
运营商积极布局算力网络,聚焦数据中心投入。为了更好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并利用好自身已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三大运营商均在战略上积极部署算力网络建设。
中国移动:数据中心“4+3+X”布局,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为代表的东部节点及成渝国家枢纽节点,与呼和浩特、哈尔滨、贵州三大跨省节点,进行算力互补对接。 中国联通:实施“5+2+31+X”数据中心布局体系规划。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大湾区)、川渝陕、鲁豫五大热点区域;以贵安、呼和基地作为南北两大备份中心;同步推进 31 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的省级数据中心及边缘数据中心建设。中国电信:进一步明确了“2+4+31+X”的云网融合资源布局,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陕川渝 4 个重点区域,积极推进大数据基地、创新孵化基地、数据中心、研发中心等一大批重点数据中心项目建设。
长期来看:算力网络部署平台可实现算力交易,市场化手段匹配资源。算网运营平台以网络为中心调度算力资源。该模式强调直接使用底层网络对算力进行整合、组织和调度,通过优化后的算力标识、路由协议与传输协议,来实现算力资源与网络资源的高度集成与协同调度。 算力交易系统包括算力消费者、算力提供者和算力网络控制层。交流流程商,算力消费者提出的业务需求,交易平台制定分配策略,算力网络控制层根据分配策略,建立算力消费者与算力提供者之间连接的一体化服务。
运营商是数据供应方和数据服务方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充分受益算力平台模式发展。运营商作为数据要素产业链中的重要参与者,基于企业自身资源禀赋,多方位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各环节的建设,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一方面作为数据的提供方参与数据要素市场交易。基于其独有的用户数据、业务数据、网络数据和位置信息等数据,运营商在安全合规前提下的创新开发利用,挖掘商业价值,推动数据要素价值的产品化和服务化。一方面作为数据服务方深度参与数据处理、数据交易等环节。运营商在数据处理各环节为数据产品化提供全价值链数字化能力及运营服务,依托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数字技术为数据资产化提供可信流通底座,积极参与地方性大数据交易平台建设和运营,并发挥技术优势助力数字政府建设,在建设多边模式的数据要素市场生态中承担关键角色。
近年三大运营商大数据业务实现高速增长,成为运营商增收新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工信部数据,2022 年三家运营商大数据业务增速达到58%,增长势头强劲。2018-2022Q3,中国联通大数据收入分别达人民币 6/12.3/17/26/27.3 亿元,2021年同比增长 48.7%,业绩连续三年位居运营商首位;中国移动2021 年梧桐大数据累计价值数据规模>6 亿 GB;2021 年中国电信数字化平台和大数据收入224亿元,大数据收入同比增长 35.5%。
我们认为,在数字经济的大时代背景下,运营商在算力网络部署环节和算力交易平台的落地方面均是重要的参与方,充分受益行业未来发展,而产业数字化作为运营商转型的长期推动力和数据资产交易带来的潜在明显增量,有望带来对于运营商行业价值体系重新估值。
公司优势:传统主业趋势向上,算力规模行业领先
移动&固网业务:用户数和用户价值稳步提升
移动业务:中国电信与时俱进,积极应对政策和技术变化,推动用户数和用户价值走向提升。2016 年,中国电信采取进攻型市场策略,全面推进4G 业务,推进全网通成为国家标准;2017 年,4G 发展进入快车道,公司采取多业务融合,全网通终端引领,翼支付红包等活动的组合策略;2018 年,公司紧抓流量需求升级窗口期,移动用户规模发展全面提速;2019 年,公司聚焦客户感知和客户需求,套餐端打造“5G+权益+应用”的新模式,推出 5G 会员体系。2020 年,公司以“5G+天翼云”为用户提供优质网络体验和差异化的应用服务,率先在业界推出5G云手机“天翼 1 号”,促使 5G 用户快速渗透,用户价值进一步提升。
2021 年公司持续提升 5G 覆盖和网络质量,创新天翼云手机终端生态,丰富5G应用和权益体系,推出 5G 云套餐,以极致融合优化用户业务体验,促进个人新兴信息消费需求升级,持续释放新一轮流量红利,驱动移动用户规模和价值持续提升。
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总数在三大运营商中排名第二,用户ARPU 值稳步回升。电信早期专注于固网业务,移动业务垫底。中国电信于2008 年收购联通的CDMA网络(包括资产和用户)后,开始提供移动服务。4G 时代,中国电信以家庭宽带用户为抓手加强移动客户拓展,逐步在移动业务领域超越联通,但两者之和仍小于移动。 2021 年公司移动用户达到 3.72 亿户,净增超过 2000 万户,5G 用户快速渗透,5G套餐用户达到 1.88 亿户,渗透率超过 50%,天翼超高清、云游戏、云VR等5G应用用户快速增长。
在用户价值方面,随着 5G 用户的渗透,ARPU 值逐步企稳回升。2022 年上半年,公司移动用户达到 3.84 亿户,净增 1179 万户,用户份额稳步提升。5G 套餐用户达到 2.32 亿户,渗透率达到 60.3%,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移动用户ARPU达到人民币 46.0 元,继续保持增长。
中国电信固网收入稳定增长。中国电信的固网 ARPU 过去几年在价格战压力下持续下降,得益于固网用户的增长,中国电信在固网业务方面的收入始终比较稳定,2020 年突破新高。智慧家庭与宽带接入互为促进。2021 年,公司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135 亿元,同比增长4.1%,有线宽带用户达到近 1.70 亿户,全屋 WiFi、天翼看家等智家业务用户渗透率快速提升,智慧家庭收入达到 139 亿元,同比增长 25.1%,宽带综合ARPU 达到人民币 45.9 元,同比增长 3.4%。
固网用户数保持稳健增长,固网接入ARPU 值企稳回升。当前,中国电信有线宽带客户数和 ARPU 均处于三大运营商中等水平,截至2021 年底有线宽带客户数达到 1.70 亿户。2021 年宽带接入 ARPU 为 38.9 元/月,宽带综合ARPU 为45.9元/月,随着智慧家庭等创新业务的推进,未来用户数有望持续增长,固网接入ARPU值也企稳回升。
中国电信发展固网的优势主要在于优质稳定的网络质量、快速响应的服务质量以及智慧家庭产品的营销。 优质稳定的网络质量:中国电信拥有全球规模最大ROAM 全光骨干网。整个骨干网分为五大区域,系统总长达 22 万公里,包括470 个ROADM 节点、2357个 OA 节点,网络总容量达 590T;5039 条 100G,区域WSON 控制,恢复时间小于 2 分钟;基于 20 维 WSS 的 CD 主导;光层直达,时延最小; 快速响应的服务质量:中国电信的固网服务承诺“当日装、当日修、慢必赔”; 智慧家庭产品营销:天翼智慧家庭科技有限公司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中国电信从事智慧家庭业务研发运营一体化的集团级专业公司,成立于 2018 年 12 月 24 日。公司主要产品应用涵盖小翼管家、全屋WiFi、天翼高清、天翼看家、家庭 DICT、云网超宽、家庭云、安全管家、云游戏、云 VR/AR 等,服务 1.87 亿宽带用户、1.34 亿天翼高清IPTV 用户以及6450万家庭云用户,智家平台智能设备连接数超 1.89 亿。
推行“云改数转”战略,加大产业数字化投入
中国电信始终紧密跟踪行业趋势变化,积极推行战略转型,并在2020 年提出面向未来云网系统的“云改数转”新战略。 2004 年,中国电信顺应互联网发展新趋势,率先提出战略转型(转型1.0),将企业定位为电信全业务提供者、互联网应用聚合者、企业ICT 服务领先者,大力拓展 ICT 应用、互联网增值等非话音业务,收购 C 网开展全业务运营,开展固网智能化改造,发展 CN2 等。 2010 年底,中国电信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适时提出深化转型(转型2.0),将企业定位为智能管道主导者、综合平台提供者、内容应用参与者、大力推进光进铜退,发展 3G/4G,推进产品、渠道服务的互联网化运营,同时深化改革,在基础业务领域开展划小承包和倒三角变革,在新兴业务领域开展隔离运营、公司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
2016年6月,中国电信顺应智能服务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进转型升级(转型3.0),将企业定位为领先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着重推进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引领数字生态。在此基础上提供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包括智能连接、智能平台、智能应用,以及三者深度融合形成的业务生态。2020 年中,中国电信顺应数字化浪潮,确立“云改数转”战略,“数转”指代数字化转型,包括基础设施、数据、API 等几个维度。中国电信坚持“网是基础、云为核心、网随云动、云网一体”的战略方向,提出从云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开放合作、内部数字化四个方面“加快云改数转、推动高质量发展”。“云改”是战略和执行的结合,核心是构建面向未来的云网系统。
聚焦“云改数转”战略,中国电信在云网融合布局上具备四大独特优势:优势 1:云的层次化布局,并加大产业数字化投入。根据2020 年财报,中国电信拥有 IDC 机架数 42 万个,上架率约 70%,一线城市IDC 占比50%左右。中国电信正在实现“2+4+31+X+O”的云资源池布局。2021 年中国电信的IDC 机架数增加至47 万个。
中国电信的资本开支结构向产业互联网业务倾斜。根据中国电信2022 年资本开支规划,在产业数字化方面的资本开支继续增加,在总计划capex 中占比从2021年 19.9%进一步增加至 30%,对应绝对值为 279 亿,同比增长62%,主要用于云和IDC 基础设施的布局。
优势 2:云边协同。中国电信依托全国超 6000 个的边缘机房及5 万个综合接入局所,部署广泛覆盖的边缘基础设施,按需就近部署边缘计算节点和UPF 设备,充分发挥云边各自优势,打造便捷可靠的边缘服务能力,协同提供综合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时,中国电信还自研 MEP 管理平台,满足各类能力接入,赋能各类行业应用。 以人工智能应用为例,AI 的实现包括两个环节:训练、推理。根据承担任务的不同,AI 芯片可以分为训练芯片和推理芯片。用于构建神经网络模型训练芯片,受算力、经济效率考虑,一般在云端部署,天翼云可部署强大的训练算力,基于云端海量数据进行模型训练。相比训练芯片,推理芯片需要平衡单位功耗算力,时延,成本等因素,一般部署到边缘。天翼云可将训练生成的模型推送的边缘MEC,使得在边缘侧仅需要轻量级部署就可以实现 AI 应用,从而可提供云边协同的视频内容分析、人脸识别等多种人工智能服务。
优势 3:网随云动。中国电信依托天翼云广泛分布的云资源节点和通达全球的丰富网络资源,为用户提供快捷组网、专线入云、多云互联的云网融合服务,具有广覆盖、易接入、高性能、安全可靠、灵活组网、简便运维的特点。目前中国电信已在全国 31 个省及境外日美欧等热点地区部署pop 节点,支持企业通过Internet、专线、4G/5G 移动网络等多种方式就近接入,提供基于IPsec技术和CN2 客户专网的高安全通道,实现应用级别的七层流量精细化管控及全网的智能流量调度,可满足百万量级、单租户上万节点规模的并发承载需求。优势 4:云网一体化安全。中国电信基于运营商网络安全优势,推出了“云堤”抗 DDOS 产品,打造了涵盖终端安全、网络安全和云内安全的云网一体的安全能力。
算力网络规模行业领先,强化 B 端业务开拓
中国电信的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规模位居三大运营商第一。当前创新业务主要面向 B 端客户为主,中国电信的网络和客户基础较好,目前创新业务收入规模和份额业界领先,2021 年公司的产业数字化收入达到 989 亿元,同比增长19.4%。根据年报披露的产业互联网业务明细统计,横向对比其他两家规模,中国电信收入规模明显领先。
中国电信 IDC 收入,机架数均为国内行业第一。以前的运营商数据中心比较分散,中国电信从 2005 年开始集中建设大规模数据中心,IDC 产业逐渐从最初的资源消耗型产业转换为应用服务型产业。公司的 IDC 收入在国内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根据信通院统计,截至 2019 年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共占我国IDC 市场约60%的份额,其中中国电信最高占比约 30.6%,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分别次之。
截止 2021 年,中国电信对外可服务的机架数达到 47 万个,超过中国移动的40.7万个,中国联通的 31.2 万个,继续保持行业第一的为主。2022 年根据公司规划,中国电信有望继续新增 4.5 万个机架。
云网资源上,中国电信具备行业领先的规模优势。对比云厂商和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电信运营商建设数据中心起步早,拥有多年的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客户积累,在全国拥有较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各数据中心间的信息传输网保障成为其跨区域的服务优势。 电信拥有云网优势。22 年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预计分别采购18 万台和16万台与服务器,截至 21 年移动、电信、联通的云资源池分别为33/59/51 个,规模行业领先。
中国电信在政企市场部署领先。云计算行业的下半场是政企的数字化转型,运营商在政企市场具备市场优势。政企客户业务复杂、技术能力弱,需要更完善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相比于互联网企业需求更具差异化。根据中国信通院《中国政务云发展白皮书(2018)》预测,到 2021 年政务云将以813 亿元规模占到国内云计算市场总规模的 43.8%。中国电信已经与 31 个省、236 个城市建立了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关系,构建省级政务云平台 11 个,地市级政务云平台100 余个;中国移动政务云则覆盖了20 多个省份,部署超过 100 多个城市。
结合算力网络。云网资源优势,中国电信加快推进B 端业务进展。5G 行业应用方面,公司整合内外资源,深入实施 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开展“强基行动、引擎行动、护航行动、共创行动、绽放行动”五大专项行动,以5G 应用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持续打造并迭代5G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医疗、教育、文旅等行业基线化解决方案;夯实5G 行业融合标准研制,做大 5G 应用创新联盟,优化 5G 生态开放平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双碳物联网、5G+车路协同、5G+北斗、智慧法务、智慧养老等领域开展产品孵化。 截止 2021 年公司行业客户超过 1000 万家,以自研为核心实施8000 多个行业应用项目,拉动行业应用收入 60 亿元,并通过设立12 产业研究员和2 大创新中心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天翼云行业地位领先,助力国云建设
天翼云市场地位不断提高,综合实力目前已经跻身行业第三。根据IDC 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 第三季度)跟踪》报告显示,在中国公有云IaaS+PaaS 市场中,中国电信天翼云以 10.2%的份额排名再进一位,升至行业第三。报告显示,在中国公有云 PaaS 市场中,天翼云以100.8%的增速取得较大突破,份额占比达 5.1%。与此同时,在中国公有云 IaaS 市场中,天翼云市场份额占比达 11.6%,继续保持行业第三位。 2022 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天翼云收入达到 281 亿元,同比增长100.8%,天翼云市场份额稳居业界第一阵营,保持政务公有云市场的领先地位。
天翼云担纲国云建设,并顺利完成增资扩股。2022 年7 月12 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其中提到中国电信引入多家中央企业战略投资者建设“国云”。 2022 年 7 月 24 日,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云生态大会上,国资监管云正式启动,国资监管云由中国电信牵头,中国电子、中国电科等多家央企参与。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大会上提出:“坚定不移成为国家基础公有云的运营者,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国资央企,致力于打造开放协同、绿色安全、自主可控、高效可用的国家级基础公有云平台。” 中国电信积极开展“央企上云专项行动”,会同云计算研发和运营能力领先的中央企业共同开展国资央企云的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基于“云网融合、安全可信、绿色低碳、生态开放”的天翼云底座,打造了“国资央企云”,配套一条服务热线、一套咨询服务、一次技术讲座的“三个一”上云服务。
天翼云增资扩股落地。根据企查查最新数据,天翼云进行了多项工商变更,公司注册资本从 40 亿元增加至 47.64 亿元,增幅超 19%,股权结构从原来的中国电信100%持股,变更为中国电信持股 83.96%、中国国新持股5.25%、中国电科持股5.25%、中国诚通持股 5.25%、中国电子持股 0.29%。标志2021 年12 月中国电信与四家央企签订的《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框架协议》完成。天翼云战略地位提高,有望成为中国电信新增长点。2021 年3 月16 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发文:“胡志强任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关丽莘任副总经理,李云庄任副总经理,冀晖任副总经理(三级正)。以上领导人员原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分公司职务随公司注销自然免去。”此次新成立的天翼云科技公司是独立法人,整合了中国电信云计算分公司、中国电信上海信息化研发中心、中国电信广州信息化研发中心以及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分公司和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分公司这五家专业公司。2020 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期间,中国电信党组副书记邵广禄表示:“我们将把云计算服务打造成为中国电信的主业。” 我们认为,云网融合是信息基础设施的演进方向,云计算业务独立经营是中国电信推进“云改数转”战略的重要一步,未来有望以更加市场的方式运作,成为中国电信新的业务增长点。
财务分析
资本结构及偿债能力分析
公司资本结构稳健,资产负债率保持下降趋势。回顾过往10 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稳中略降低的趋势。公司 2021 年资产负债率为43.3%,持续新低。公司2021 年有息负债率为 3.98%,横向对比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盈利能力分析
中国电信的净利率水平保持稳定,利润规模处于行业中间水平。回顾过往十年,中国电信的净利率水平基本保持稳定在 5%-6%之间。2021 年公司的净利率水平为6.02%,高于 2020 年。绝对值角度,中国电信利润规模一直处于行业中间水平。
公司 ROE 保持基本稳定。过往近十年,中国移动的ROE 处于下滑趋势,中国联通ROE 波动较大,中国电信是唯一一个保持 ROE 基本稳定的公司。2021 年中国电信的 ROE 水平为 6.55%。
从人均产出角度看,中国电信处于居中水平。中国电信2021 年人均创收为155万元,居于中国移动 188 万元和中国联通的 135 万元之间。中国电信2021年人均创利 9.3 万元,中国移动人均创利为 25.7 万元,中国联通为2.6 万元。
成长性分析
中国电信收入增速重回上升趋势。公司过去十年收入稳步增长,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4341.59 亿元,同比增长 11.34%。从收入增速角度来看,行业整体波动趋势相对趋同,中国电信从 2019 年增速触底后持续保持上升趋势,并在2021年取得行业领先的增速水平。
分结构看,中国电信目前转型进度最快,针对个人的移动过业务三家占比最低,2021 年为 42%,家庭、政企和新兴市场业务发展增速较快。增速角度,移动市场中国电信是三家运营商中近三年唯一实现每年均正向增长的公司,2021 年公司移动业务市场增速为 4.89%。 家庭市场,中国电信的增速水平居于行业中间;政企市场,2019-2021 年中国电信业务增速保持稳步向上趋势。
政企业务规模居于行业中间。中国电信在有线业务端的资源位居首位并重点强调企业数字化转型,当前中国电信政企业务整体规模已经取得明显进展,2021年产业数字化收入达到 989 亿元。
成本费用分析
资本开支占收比稳中有降,资产周转率将逐步提升
中国电信占营收比控制较好,稳重有降。回顾过往十年,三大运营商资本随4G和 5G 建设周期有所波动,中国移动资本开支超过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之和。中国电信资本开支占营收比重呈现逐年递减趋势。
中国电信资产周转率高于行业水平,且不断提升。2022 年为5G 建设峰值,5G建设步入中后期,网络折旧摊销费用或逐步超过资本开支,资产规模将得到管控良好,总资产周转有望提升。受益于共享共建节约资本开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近几年总资产周转率高于移动。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成本费用持续优化
重视创新业务发展,中国电信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整体费用管控良好。横向比较看,研发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总和占营收比,中国移动近几年一直控制在16%左右,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费用占收比略超出 20%。中国电信研发投入近几年显著上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彰显其在创新业务侧持续发展壮大的信心。
现金流量分析
公司现金流充裕。公司 2021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92 亿元,同比增长 2.9%;自由现金流为 525 亿元,同比增长 4.2%。公司经营稳健,抗风险能力较强。
盈利预测
假设前提
基于以下假设对中国电信核心业务进行预测: 参考上文移动通信业务分析,假设 2022-2024 年的移动用户数分别为3.88/3.93/3.96 亿户,移动业务 ARPU 值分别为44.0/44.0/44.2 元。对应2022-2024 整体个人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2.7%/2.6%/0.4%。 参考上文固网及智慧家庭业务分析,假设 2022-2024 年的有线宽带用户数分别 1.78/1.81/1.83 亿户,宽带用户综合 ARPU 值分别为47.6/49.3/51.0元。对应 2022-2024 整体固网及智慧家庭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3.2%/2.8%/1.4%。 参考上文产业数字化业务分析,公司在云计算、IDC、5G 行业应用方面拥有明显优势,并在持续发力,假设 2022-2024 产业数字化业务增速分别为25.0%/23.6%/23.7%。此外销售产品收入增速分别为50%/35%/20%。
主营业务成本假设如下: 网络运营及支撑成本以及折旧摊销费用随着网络规模变大逐步提升。 出售商品支出保持小幅增加,人工成本占比小幅上升但能耗费用占比保持稳中略降趋势。 和中国电信继续保持共建共享合作模式,有利于各项成本控制。综合评估,各项成本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可控,预计未来三年总成本在营收中占比基本保持稳定。
三项费用假设如下: 随着运营商间价格战趋缓、管理经营效率提升,预计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将有所优化,占比小幅下降。 考虑到收入端保持稳定增长,未来三年预计研发费用率占比基本保持稳定。
盈利预测的敏感性分析
影响公司收入比较大的业务为移动业务(占比最大)和产业数字化业务(增速最快),2021 年两块业务占营收比超过 70%。假设个人业务增速变化幅度为1%,政企业务增速变化幅度为 3%,得到公司营收在乐观和悲观情况下的变化幅度约1%。
针对盈利预测进行情景分析,乐观预测将营收增速和成本分别提高1%;悲观预测将营收增速和成本分别降低 1%。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
(记者 杜峰)近年来,中国电信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撑。2021年中国电信发布了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从现在起到2035年,中国电信将分三步打造科技领军企业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2022年度工作会上,中国电信明确了2022年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持续打造科技型企业。
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中国电信最新公布的2021年业绩显示,2021年,中国电信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各业务板块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达到989亿元,收入规模行业领先。
中国电信为提升产业数字化核心能力,促进DICT业务高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研究、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能力,打造科技型企业,2021年起成立众多专业公司,重点布局“云大物智安”,推动云计算、安全、交通、量子、医疗健康等众多领域创新业务发展。
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6 月 18 日,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成立,注册资本 9 亿元,从经营范围来看,物联网相关的服务,包括应用服务、技术服务、技术研发是重头戏。当前公司已在雄安新区布局数字道路、数字社区等项目。
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7月成立。是中国电信面向数字生活领域设立的全资子公司, 负责提供数字生活领域中产品、综合解决方案和生态的场景化应用运营。
公司融合中国电信云网、客户、渠道、品牌等资源优势,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共建开放、完善的数字生活基础平台,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一站式智能数字生活服务。
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
2021 年 7 月 1 日,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整合了中国电信云计算分公司、中国电信上海信息化研发中心、中国电信广州信息化研发中心以及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分公司和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分公司,成为集团集约开展云业务的科技型、平台型公司,是一家集建设、研发、运营、生态合作和销售服务一体化的专业云公司。
公司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打造成为规模和能力国内领先、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的千亿级云服务商。中国电信2021年度业绩显示,2021年,天翼云收入达到人民币279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翻番,稳居业界第一阵营,保持政务公有云市场的领先地位。
天翼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天翼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电信、中智行和苏州市相关国资平台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2022年9月在苏州揭牌成立,注册资本20亿。公司定位于车路协同技术研发及运营,旨在攻克5G+北斗融合定位、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全域协同控制、5G/V2X融合网络等关键技术,构建“深度感知、可靠通信、智慧决策、高效运营”的国家级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打造中国引领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路协同规模化验证与应用。
它是一家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兼顾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合资公司,服务苏州并逐步向全国推广。
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9月2日,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公司是中国电信集约开展网络安全服务的科技型、平台型专业公司,以研发运营一体化方式,整合全集团云网、安全、数据等优势资源和能力,进行统一运营,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云网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等各类安全产品和服务。
天翼安全公司多次入围权威机构评选的网络安全百强企业,已为政务、金融、企业等全行业超过8000家客户提供了运营商级网络安全服务。
中电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9月18日,中电信量子公司在合肥正式揭牌,由中国电信与国盾量子合资成立。致力于提供量子安全通信组网、量子安全通话、量子安全物联网、量子安全云服务,整合量子安全通信技术、国产商用密码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最终成为全球一流量子安全通信服务提供商。
目前已成功研制了量子密话、量子安全网关、量子安全物联网、量子安全对讲、量子安全视频会议终端等产品,并形成量子城域网、量子安全组网、量子安全移动办公等解决方案。
中电信智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1月26日,中电信智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国电信研究院牵头,与四川电信等单位共同出资在成都成立,注册资本9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互联网数据服务;大数据服务等。
公司以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掌控为支点,积极支撑集团提高网络定制能力,降低部署运营成本,实现效能效益提升,促进自主研发成果规模推广。
天翼乡村科技有限公司
1月28日,天翼乡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增值电信业务以及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农副产品销售等。
中电信医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1月30日,中电信医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
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3月1日,中国电信集团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更名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设立了卫健、应急、社会治理大数据、乡村振兴、住建、文旅、工业、智慧教育、交通物流、金融、要客、互联网等12个产业研究院,加强承接国家前瞻性技术和集团重点技术研究,同时通过市场化实现研究成果落地,一并设立政务、商客2个产业创新中心。
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 2020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行动”的企业。目前,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包括中电万维、中电鸿信、理想信息等13家子公司。
从数字城市到数字生活,从交通安全到智能网络,从农业智慧到医疗健康……中国电信以创新为发展引擎,以数字化发展为方向,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越走越远。
本文来自【通信信息报社】,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上一篇:600368资金流向(股票)
下一篇:大盘拐点位置详解(拐点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