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每日牛股推荐,股票每日推荐,每日股票推荐,股票预测 - - 股票预测网!

海西(海西教育网远程培训)

2023-05-23 20:00分类:趋势线 阅读:

通过中国旅游地图来看中国的旅游景点,领略中国大好河山。

第二十九篇 青海

青海省,简称“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西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毗连,东南部与四川接壤,位于四大地理区划的青藏地区。青海省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截至2021年,青海省常住人口594万人。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驻德令哈市,是青海的8个地级行政区之一,地处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典型的高寒干燥大陆性气候区。全州总面积32.58万平方千米,共辖3个县级市,3个县。截至2020年11月,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市常住人口为468216人。

 

海西景点:乌素特雅丹地质公园、茶卡盐湖、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仑山地质公园。

 

一、乌素特雅丹地质公园

 

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的西北部,历经千万年的地质运动和时空苍变,孕育和形成一片世界面积最大、最为壮观的雅丹群落,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南八仙、俄博梁地区。乌素特雅丹位于南八仙雅丹群之中,区域内雅丹土丘高10-25米,最高可达50米。雅丹遍布于湖泊之中,是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处水上雅丹景观。

乌素特雅丹西临一里坪,东连马海,在大柴旦行委以西约240公里的东台吉乃尔湖和西台吉乃尔湖之间的鸭湖,这里本来没有水,有年山洪暴发,发源于昆仑山的那棱格勒河河水改道,淹没了这片区域,形成了水上雅丹地貌。一到春秋季节,成群的水鸟和野鸭,或翱翔在湛蓝的天空中,或戏水在微光波映的湖水里,或在雅丹之上奔跑追逐,因此,这里被当地人称为鸭湖,又被游客们称作“百鸟千岛湖”。

“雅丹”是维吾尔语,意为“具有陡壁的小山包”,也叫“风蚀林”,是一种奇特的风蚀地貌。由于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因褶皱而隆起和因断裂破碎的裸露第三级地层在外因力的长期作用下,吹蚀一部分地表物质形成的多种残丘和槽形低地。

二、茶卡盐湖

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湖面海拔接近3100米,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左右。其湖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美丽的令人窒息的天空景色,在摄影界和旅游界被誉为“中国天空之镜”。置身于盐的世界,漫步湖面如行走云端之上,仿佛翱翔梦中天堂,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5个地方之一”和“中国最美星空”,被青海摄影协会评为”摄影创作基地”,被携程网评为“大美青海目的地最佳人气景点”。景区盐雕被世界纪录协会认证为“世界最大的户外盐雕艺术群”;2015年景区荣获“中国极致自驾游中线自然类前三甲”。茶卡盐湖还因盛产大青盐驰名,成为中国首家绿色食用盐生产基地。

茶卡盐湖有古代文明与现代工业的碰撞,有自然风情与人文景观的联袂展演,有丝路圣湖亘古不变爱的述说……一趟趟观光小火车从历史久远的道轨(轨距只有60cm)上缓缓驶过,在银白色的世界里穿越……蓝天深邃,远山峥嵘,承载岁月的沧桑……云,伸手可及;水,共天一色;看,盐雕争雄;等,盐湖落日。遇见最美的自己,品一番年代久远的梦,惊一回旷世悠远的情!

三、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德令哈市西南部,西至大柴旦全集河,北与青藏铁路相连,南与东西走向的额木尼克山为界。保护区东西长114公里,南北宽54公里,保护区面积3105平方公里。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为梭梭林。

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地貌类型多样,有流水地貌,干燥剥蚀山地貌,湖积地貌,风成地貌等。风成地貌主要分为风蚀和风积地貌,在保护区西南靠近阿木尼克山一带有垄岗状,鼻状、覆舟状、泉状和锥状等类型的残丘,形成千姿百态,甚为状观的风蚀“雅丹地貌”,另外,保护区内还广泛分布有白刺和柽柳沙包及新月型沙丘,格状沙丘和流动沙丘等。

四、昆仑山地质公园

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公园面积1403平方公里。由纳赤台景区、西大滩景区、瑶池景区,三个风格各异的景区组成。

中国道教文化里,昆仑山被誉为“万山之祖”,也是“万神之乡”。昆仑山还是明末道教混元派道场所在地,后因变故逐渐隐出。

有大地震断裂带、玉珠峰、现代冰川、泥火山型冰丘、昆仑玉矿区等9个景区。园区内最高处为昆仑山玉珠峰,海拔6178米。

公园主要地质遗迹沿山一滩一沟呈带状分布呈带状分布。公园总体布局为“123”,即:一中心:青海格尔木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管理接待服务中心。建设公园的管理机构办公场所等设施。两轴线:野牛沟-西王母瑶池游览线;纳赤台-西大滩-昆仑山口科考线。三景区:纳赤台景区、瑶池景区、西大滩景区。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中国第一个最大的蒙古族自治区,也是全国历史古城最多的省份之一。全省海拔为3000多米,国家素有蒙古族天堂之称,其优美的自然风光、融蒙古文化与藏族文化的民俗文化令人惊叹不已,更令旅游者爱不释手而叹为绿洲。

青海海西特有的美食各具特色,令人垂涎欲滴。其中青海炖羊肉、青海擂茶鱼、青海牛肉、青海驴肉都是当地著名的美食,其中蒙古族饮食特色最为显著,有草原之味羊肉酥、肉脯、驴肉脯等美味,深受当地游客和旅行者的喜爱。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区拥有许多自然名胜及历史古迹,被誉为“百岁风景”,其中有珠穆朗玛峰、林芝巨石峰、海子激流、西柯恩湖、双峰九曲等热门景点。此外,当地还拥有多种藏传佛教寺庙,如临隆仁波切祈愿寺,藏传佛教寺庙被誉为“朝圣天堂”,现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区有丰富的历史,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许多古代建筑和帝王纪念碑,见证历史的变迁。其中的珠穆朗玛峰、卓尼古城、苗族彝族古窑、林芝巨石等更是旅游胜地。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青藏高原腹地,是传承和发展古老蒙古文化的地方,大片的草原被蒙古人用短暂的安营却活跃的生活填满着,以蒙古族的口头文字沿用至今的不失原有韵味的“戈壁之书”成为海西本土文明中重要的一笔。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区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如多彩繁花的牧民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牛蛙节”民俗节日、蒙古医学、蒙古佛学等等,人文气息浓郁,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原因,看到穿着传统服装的当地民众,充满民族特色的音乐、表演更令人感动不已。

总体而言,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区有着自然风光秀丽的景色,美味的特色美食,珍贵的历史文化以及各代的传统文化,这里都非常值得探索!

 

2018-06-21 20:18 | 青海日报 | 马振东

自2010年中央作出对口支援青海省藏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浙江省伸出饱含真情的援建之手,“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的浙江援青队伍,从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对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八个地区展开了全方位支援,一项项民生工程、一批批产业项目、一个个工业园区,凝聚着千里之外的“浙江力量”,成为连接西子湖畔与瀚海戈壁的真情纽带。

产业援建,浙江力量助推海西经济转型

海西的产业优势是什么?是资源——农牧资源、日照资源、盐湖资源……“柴达木聚宝盆”名不虚传。但是,一个地区产业要发展、要腾飞,光有资源还远远不够。

结合海西资源优势,浙江发挥自身在人才、资金和技术上的长处,帮助海西发展特色产业,为腾飞插上翅膀。

八年来,浙江与海西共签订投资协议130个,投资额1166亿元。柴达木浙江工业园建设全面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产业、装备制造、商贸物流等一批浙商投资项目落地实施,目前,有十三家企业入驻格尔木园区,实现产值20亿元。

八年来,海西的红黑枸杞、福牛、藜麦等高品质、无公害、有特色的农牧产品,依靠浙商投入,种植加工越来越规模化、现代化,产品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全州农牧业发展跨上了新台阶。

近年来,浙江企业陆续参加“青洽会”“百名浙商海西行”“浙商走进格尔木”等项目推介会,支持海西在杭州、宁波等地成功举办产业对接、项目推介、经贸洽谈等活动。

其间,柴达木枸杞还走出青海,在浙江开设了枸杞一条街,入驻嘉兴市现代综合物流园“多德福”食品城,为柴达木枸杞进一步丰富产销对接渠道,走向长三角乃至全国市场提供良好推介窗口。

今年,浙江援青办还将围绕“海西州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浙江电子商务技术和平台优势,计划年内培训电商人才1000人次,新建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乡(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5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25个;大力发展休闲农牧业等产业,促进农牧民稳步增收;助推产业援青发展,重点做好绿朋集团2万吨特种功能纤维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力争早日落地开工;加快茶卡小镇、德令哈农垦风情小镇建设,形成信息共享、客源互通的合作机制。

人才援建,浙江经验在海西大地落地生根

援建工作开展以来,浙江省组织了一批精明强干的援青干部来海西援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和部门,工作上各有优势和专长,每位干部在援青规划、招商引资、智力援建、项目建设、创新创业就业等方面出谋划策、主动作为、默契配合,更是将支援省市先进的思想、文化、技术等引入受援地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涌现出以许德清、徐善燧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成为推动海西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精神动力。

自对口援建以来,浙江省安排智力援助资金3972万元,实施智力援助项目324批次。在浙江大学、浙江省委党校等院校设立了培训基地,培训、挂职和进修各类人才22549人次,有力促进了海西干部人才培养。

中石油、中化、铁路总公司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形式,加大对受援方的医疗、教育等薄弱环节人才培养,通过人才智力援助,积极培养海西本土专业技术人才。

根据海西州实际需求、行业特点及海西的就业形势,按照“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突出重点、立足长远”的工作原则,两地开展了市县医院学校结对帮扶、年轻干部双向交流挂职、干部人才两地进修培训、骨干医院远程网络传教、高校学生定点定向培训等人才培育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培养海西人才。

利用“互联网+医疗”,实现医疗系统的远程会诊,提高了海西卫生医疗水平。通过“互联网+教育”模式成立浙江省名师德令哈工作室,两地师生可借助远程视频互动教学系统,教学水平进步明显。不仅如此,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在大柴旦设立分校,实现对口援建工作中的一项创举。

技能人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人力支撑。浙江省有针对性地加大技能人才就业培训工作,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满足海西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同时,还安排专项培训资金100万元用于就业培训,设立海西州青年创新创业基金,提高海西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建设柴达木青年创业街,全力打造柴达木星空梦想小镇,为青年创业发展提供平台。

一个人才,就是一颗未来发展的种子。援建工作开展以来,通过智力援建,海西有了一支“带不走”的专业队伍,也让海西未来发展有了坚实支撑。

文化走亲,让两地情更切意更浓

在高层互访的带动下,浙江省以及各对口市县与海西州各地区、部门、行业、单位间开展了全方位的互访对接工作。一次次互访如同走亲,大大促进了两地各方面的交流融合。

格尔木市昆仑山地质公园与雁荡山地质公园结成“姊妹”公园;援受双方共同举办浙江师大附中藏族班、藏族学生“民族团结进步”夏令营赴浙江游学等活动,成功举办以“美丽柴达木、相约西子湖”“醉美昆仑·梦回钱塘”“心手相牵援建情”等为主题的文化走亲、旅游推介活动,浙江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介绍海西,进一步加深两地人民深厚感情。另外,浙江海亮集团收养16名海西孤儿直至大学毕业,宁波市在天峻县开展“千人筛查、百人复明”医疗援助工程,嘉兴市开展的“红船关爱”及铁路总公司发起的“心起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助等一系列活动,受到海西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

浙江与海西,原本相隔千里,但在党中央的关怀下,两地通过援建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格尔木机场旁的一片“浙江援青林”深深扎根在戈壁滩上,这一抹绿荫不仅是城市周边防风固沙的屏障,更是见证浙江青海两省友谊的一张绿色新名片。

共建“浙江援青林”植树造林活动,是第三批浙江援青干部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巍巍昆仑山下的生动实践。“浙江援青林”为浙江和青海两地干部群众、青少年志愿者、企业家搭建了一个为高原添新绿、让戈壁景更美的平台,使之成为见证两地友谊和对口支援“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亮丽名片。

同样的,为了表达对浙江援青的感谢,浙江籍游客游览海西州各旅游景区景点可免门票,各星级酒店将对浙江籍游客在住宿方面给予最大优惠。

对口援建,为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找到了一个支点,加快了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的步伐。西子湖畔与巍巍昆仑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共同谱写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篇章。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教育局获悉,日前,海西州教育局印发《海西州教师培训三年规划(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全州计划完成省级名教师名校长研修计划30名、骨干教师成长计划150名、专业能力提升计划300名;通过州培计划力争完成1080名州级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通过对口支援帮扶培训力争完成600名教师培训任务,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规划》要求,全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全省、全州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建设总要求,实施省级教师培训计划、落实州级教师培训计划、深化对口支援帮扶培训等项目。

《规划》强调,要认真落实《海西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办法》,建立完善“全员培训—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海西名师”五级培养平台,建立州、县(市、行委)、学校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三级培训管理体系;培训内容重点突出教师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注重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水平训练;创新培训方法,采取集中培训、跟岗学习、远程培训、送教上门、校本研修、组织名师讲学等多种有效途径进行教师培训研修。

《规划》还要求,市、县、行委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将教师培养培训纳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工作,列入办学治校和教育教学发展议事日程。严明培训经费管理、教师选派、过程管理、绩效考评等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对不按培训要求安排教师、不严格遵守培训纪律的地区、学校和教师,实行问责通报。

https://www.shideke.com

上一篇:富人思维系列28(理财名言富人思维)

下一篇:底部缩量十字星选股公式(底部双十字星)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