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每日牛股推荐,股票每日推荐,每日股票推荐,股票预测 - - 股票预测网!

医改龙头股(三明医改具体内容)

2023-04-11 21:59分类:短线技巧 阅读:

【证券之星编者按】近年来,政府选择100个城市进行试点,推进破除以药补医改革,把药品加成费用减下来,把医生的劳务费用提上去,并以此为杠杆,试图撬动医药利益链,减轻老百姓看病负担。相关股票存在投资机会。(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做买卖建议。)

深化医改 力破“世界性难题”

盼大医院看病便宜些

我来成都务工很多年了。平时经常会陪农村老家来的亲戚到成都各大医院看病,常听他们聊起看病就医的事。他们说,现在全村人都有新农合,个人每年只要交几十块钱,看小病就不犯愁了,在县里看病报销很多,这是村里人最满意的事。

但是赶上大病,老家人就得到成都等大城市看。我经常陪着他们去排队、挂号,进城看病就是想找专家听个说法,但专家号一般是挂不上的。看病也比较贵,老家人往往要向村里人借了钱,才敢去看病。期盼大医院看病能便宜一些,药价低一些,让农民们不至于“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

——四川省成都市农民工 杨 露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破除以药补医,降低虚高药价,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医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费用,努力减轻群众负担。

医改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公立医院改革又是难中之难。我们如何通过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蹚过医改“深水区”,破解世界性难题? 这引起不少代表委员热议。

以药补医助推“看病贵”

卫生总费用增速超过居民收入增速

“看病贵指的是过度医疗,药品、检查费用虚高,医保不能够有效保障。”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锋委员说,减轻群众负担,医改就必须破除以药补医,让医疗回归服务的本质,彻底杜绝过度医疗。

以药补医现象是如何产生的?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翁国星代表说,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财力有限,对医疗事业投入不足,为了弥补医院的成本,政府允许医院有15%的药品加价。之后,医院卖药加成收入逐年增加,目前普遍占总收入的50%以上。“以药补医危害很大,造成医生多开药、开贵药,群众看病贵,医疗体系畸形发展。”

湖北武汉协和医院院长王国斌代表说,这几年政府对医疗的投入以每年18%左右的速度在增长,但药价上升速度更快,尤其是进口药、化疗药。此外,现代医学技术的应用和更新拉高了看病费用,比如说胆囊切除手术,以前手术开一个大口子,要花近2个小时。设备更新后,只需要打几个小洞就可以了,风险降低,时间缩短,但设备购置、维护和医生的培训成本大大增加,导致病人支付的药费水涨船高。

“这些因素让医药费绝对数迅速增加,即使报销额度提升,老百姓自费的部分也没有明显减少,所以大部分人觉得没有从政府的投入中得到实惠。”王国斌说。

以药补医助推“看病贵”。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3万亿元以上,三四年时间飙升了1万亿元,增速超过居民收入增速。

简单取消药品加成不能解决问题

改变定价体系和医保付费方式,提升医疗服务价格

近年来,政府选择100个城市进行试点,推进破除以药补医改革,把药品加成费用减下来,把医生的劳务费用提上去,并以此为杠杆,试图撬动医药利益链,减轻老百姓看病负担。王国斌认为:“这个改革理念看上去很简单,但在现实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比如药品牵涉到药企、医药公司、经销商、医院、医生等,已经形成利益共同体。破除以药补医,就要打破这个利益共同体,在不减少医院收入的情况下,降低药品的虚高成本,切实缓解看病贵。”

国家已确定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取消药品加成。“当前,取消药品加成已在县级公立医院逐渐推开,但这只是医改破冰的第一步,仅靠简单地取消药品加成,并不能解决问题。”凌锋说。

据凌锋介绍,公立医院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政府投入,这部分只占8%—10%;二是药品加成收入,曾经占到利润的一半以上;三是医疗服务收入。如果砍掉药品加成这部分的收入,由于政府投入显然不可能短期大幅增长,难以弥补这部分削减,那么就必须相应提升医疗服务价格,合理体现医生的价值,而不是靠过度检查、耗材来获取利润。

凌锋说,提高医疗服务价格需要改变定价体系和医保付费方式。比如,一个阑尾炎手术平均费用在1万元左右,但医生却拿不到1000元。如果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医保相应变成按病种打包付费,医生的价值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体现,而病人的费用不变甚至还会下降。此外,还要配合建立完善多层次的医保结构,以基本医疗保险兜底,发展商业保险,满足多元化需求。

翁国星认同凌锋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观点:“一台心脏搭桥手术,需要3位医生、2位护士,政府规定的价格上限是3500元,但实际估算要1.5万元才能保障医生劳务成本。”

让医生收入与药品收入完全脱钩

推行医药分开、药品招标采购、分级诊疗等配套改革

深化医改,需要配套推行医药分开、分级诊疗、降低虚高药价等措施。“仅靠单纯地取消药品加成,并不能解决医药倒置的问题。必须让医药真正分开,让医生的收入阳光化,与药品收入完全脱钩,并从源头上斩断药品招标、采购的利益链,铲除腐败产生的根源。”凌锋说。

翁国星认为,破解看病贵,应该通过政府药品采购,降低药品和高质耗材的价格,从源头解决药价虚高问题。当然,也需要我国医药工业奋起直追,加快研制新药,改变药品定价权掌握在少数跨国医药公司手中的现状。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也是配套改革之一。凌锋说,最关键的是要合理配置人和资金,引导医疗体系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对各级各类医院的区域布局、功能定位进行规划,区分小、中、大医院不同的职能定位,建立县、乡、村联动的管理体制。基层看小病,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大医院做科研,承担大病救治。另一方面,不要再盲目地扩大公立医院规模,应该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在确保公立医院提升办医质量的基础上,向社会资本开放公立医院,发挥市场对医疗资源的配置作用。

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中,还要大力培养基层人才。“这些年国家大力投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并调整报销比例,希望将患者留在基层医疗机构。但老百姓最在意的还是医生的水平,如果基层仍没有人才,老百姓还是会选择去大医院看病。”凌锋建议,要与医生教育体系联动,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同时提高他们的待遇。

“改革存在不少难度,要持续而坚定地深化,才能彻底消除以药补医现象。”王国斌说。(人民日报)

宝莱特

公司主要从事医疗监护仪及相关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医疗监护设备的专业供应商,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公司主要产品为多参数监护仪,主要包括掌上监护仪、常规一体式监护仪以及插件式监护仪等三大系列的监护仪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庭保健、社区医疗、普通病房、急诊室、高压氧舱、ICU、CCU、手术室等领域。公司开发的插件式监护仪产品采用自主研发的一系列监护新技术,所研制出的带显示且可独立使用的多参数插件式模块,填补了中国监护仪生产企业在该领域的空白,实现了病人转运过程中的有效无缝监测。公司被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评为“2009年度广东省医药工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10强企业”和“2009年度广东省医药工业综合实力50强企业”。

鱼跃医疗:由设备制造商向平台型品牌运营商和医疗服务提供商的转型

研究机构:平安证券 分析师:邹敏,魏巍,叶寅 撰写日期:2015-03-06

事项:

我们近期调研了鱼跃医疗,与公司董亊长、副董亊长、董秘,就慢性病远程健康管理、上械集团整合幵购、电商等収展做了交流。我们认为公司通过行业整合逐渐成为家用器械和医器械领域的平台型品牌运营商,通过云联网医疗拓展慢性病远程管理,逐渐成为平台型的医疗服务提供商。

平安观点:

参股苏州医亐:布局糖尿病远程健康管理平台,凭借多重优势预计未来将胜出。

近期公司公告与鱼跃科技、吴群、张勇、姜迅、母剑明等共同投资设立苏州医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从亊云联网健康管理服务、智能硬件的研収及云联网药品交易等业务。其中公司出资500万元占比10%股权,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鱼跃科技、吴群分别占比30%、20%。

公司以做硬件产品起家,在云联网浪潮下,通过医亐不仅提供慢性病远程健康管理服务,而且将产品投放给更多用户,云联网提高了运营效率。

商业模式方面,1)价值主张及解决方案:慢性病需要诊后持续的健康管理,而目前医院基本没精力做诊后健康管理,借助远程手段可以协助医院做诊后管理。医亐目前在糖尿病领域,有15位各地大牌内分泌专家加入(与专家签订排他协议),每个专家拥有自己的亐诊所,同时每个大牌专家又会带多个内分泌医生加入形成社区。慢性病患者全部由医生专家在患者就诊时导入,形成区域性社群(传统云联网模式聚集用户的粘性小)。医亐提供后方平台支持,终端用户的糖尿病或血压数据会实时传递给相应的医生。80%患者通过智能辅助系统制定方案进行管理(觃则库仅次于welldoc),15%患者是助理级别医生提供解答,5%是专家医生解答。

医亐预计3月下旬上线。

2)盈利模式:收入来自公司血糖产品及专家咨询服务收费,会考虑代理药品及保健品。具体会考虑通过收购小型药厂形式,考虑收购电商牌照,远程医疗处方权会考虑收购小医院来解决。幵且后续可能横向扩张进入呼吸、妇科、儿科等领域。

3)关键资源及关键流程:a)目前医疗价值在医院和大牌医生,远程医疗也如此。

医亐通过医生切入诊后管理,会充分保证医生利益最大化,增加医生收入来源。

每个亐诊所产生的产品利润6成归医生,服务收入8成归医生,会通过产品上的事维码识别是哪个医生产生的收入。此外对医生还有股权激励形式,张勇持有的股权为后续医生持股做准备,贡献大的医生在医亐层面持股多。另外提供数据给医生以供临床研究之用。目前有150位医生意向加入,后续地推逐步大觃模开始拓展。b)医亐是一个创业团队,股权激励充分,动力十足。包括以姜迅首席架构师为核心的技术团队,十几个医生创业团队,以副董亊长吴群为核心的管理团队。

c)自有产品优势,通过自有产品销售具有较强的掌控力,实现利润最大化。d)公司具有深厚的医疗行业积累,而传统云联网公司不具备医疗背景。

我们认为在云联网医疗特别是远程慢性病管理领域,2015年下半年各种模式的収展趋势会明朗,公司凭借多种优势预计将胜出。通过云联网医疗拓展慢性病远程管理,逐渐成为平台型的医疗服务提供商。

上械:整合提供增长动力。

经营情况:根据目前进度,上市公司将在年中完成上械集团幵表。上械集团今年也主要以整合稳定为主,预计2015年实现利润约5000万元。2013年上械集团实现利润约4000万,其中主要利润来自上手、上卫、两家合资公司、贸易公司联众,亏损业务为九厂、上海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骨科公司。2014年上械集团利润有所下滑,其中计提部分坏账,上卫GMP改造影响只生产5个月,另外GMP改造费用(700万费用化)导致亏损。2015年在幵入上市公司之前,会剥离出亏损业务。

2013年上手厂净利率14%,上卫10%,预计2015年恢复到2013年水平。

整合:2015年最重要工作是融合,事是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三是提高利润。其中,上卫预计保持快速增长。医用卫生材料市场体量大,另外上卫销售团队已经到位,团队来自国内知名OTC企业。上卫现在正常收入1亿,计划每年增长50%,快速达到3-5亿的觃模。竞争对手收入觃模一般都亿元以上,但利润率低,主要因为没品牌,只做OEM代工。此外上卫药械结合产品受益于药价放开,之前每年也可以提价20-25%,但由于基数只有1元,因此价栺仍较低,而竞争对手达到3元,差距较大。上手收入维持稳定增长,主要通过单价提高提高利润率。此外会通过海内外幵购进入微创手术器械领域。

后续围绕上手上卫持续幵购,公司逐渐成为平台型品牌运营商。

经营情况:原有业务稳定增长。

公司近期公布2014年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收入16.86亿元,同比增长18.35%;实现营业利润2.94亿元,同比增长16.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亿元,同比增长16.42%;实现EPS0.57元,略低于预期。整体收入方面在没有新大品类产品明显贡献情况下,靠既有产品增速符合正常觃律。其中电商渠道增长迅速,实现收入2亿,同比增长230%,预计2015年收入翻倍增长,电子血压计2015年有望超于欧姆龙实现仹额第一;血糖产品收入6000万,预计2015年收入超过1亿元;制氧机保持20%以上快速增长;高端轮椅、雾化器等战略产品亦保持了较快的增速。研収费用增长较快,为不断提高公司竞争能力,公司不断加大研収团队建设和研収经费投入,研究成果显现,医用电子血压计、真空采血管、睡眠呼吸机、留置针等一批新品经过研収测试,大部分新品已取证幵符合觃模化生产的条件,2015年各新品将根据市场情况陆续推广上市。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40元。公司通过行业整合逐渐成为家用器械和医器械领域的平台型品牌运营商,通过云联网医疗拓展慢性病远程管理,逐渐成为平台型的医疗服务提供商。维持前期盈利预测,预计2015-2016年EPS为0.74、0.94元,若考虑2015年上半年上械集团幵表,预计2015-2016年EPS分别为0.79、1.03元,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40元。

风险提示。业务整合风险。

和佳股份:加码医疗信息化布局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证券 分析师:胡博新,丁丹 撰写日期:2015-03-10

事件:

以1亿自有资金设立珠海和佳医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医疗信息”。

评论:

加码医疗信息化布局,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盈利预测2014~2016年EPS0.40/0.59/0.82元。公司加码医疗信息化投资,积极抢占市场蛋糕,提升承接整体订单的盈利能力。2015年预计新承接10亿以上订单,医疗信息化将是重要部分。公司战略布局移动医疗、血液净化和康复医疗三大平台,2015年战略布局举措值得期待,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32元。

积极抢占医疗信息化市场。医疗信息化是医院整体工程必不可少,且利润率较为丰厚的项目,而且医疗信息化市场正在快速扩容,据IDC预测2015年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随着政府医疗卫生信息化投入增加,移动医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我们预计未来3年市场增速超过15%。公司从2013年收购四川思迅科技软件知识产权开始布局医疗信息化市场,此次再度加码投资1亿设立珠海医疗信息,加强销售拓展力度,快速拓展市场。

整体订单打包+自主市场拓展。公司承接新建医院整体订单基本包含医疗信息化项目,如重庆合川和河南睢县中医院项目,信息化部分约占总单10%。公司承接整体建设订单强,2014年承接订单近20亿,2015年预计新签过10亿元,带动医疗信息化订单过亿。此次投资1亿设立珠海公司,将在销售上加大对自主市场开发力度。公司依托制氧和肿瘤微创设备业务,已经积累丰厚的医院资源,为公司自主开发市场提供重要客户基础,融资租赁也为市场拓展提供资金支持。

全方位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力。公司拟打造“北京研发集成中心、珠海营销支持中心、成都开发测试中心、细分产品事业中心、区域销售服务网络”一体的战略协同体系。围绕数字医疗、智慧医疗、大数据医疗等方向,公司还将继续加大研发布局。

风险提示:应收账款风险;整体订单确认低于预期;移动医疗拓展低于预期;

爱尔眼科:2014年全年度业绩符合预期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 分析师:余文心,周锐 撰写日期:2015-02-28

2月26日晚,公司披露2014年业绩快报,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24.02亿元,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01%、38.22%,实现EPS0.47元,与我们之前的预测一致。

点评:

2014年EPS0.47元,符合预期。公司披露2014年业绩快报,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24.02亿元,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01%、38.22%,实现EPS0.47元,与我们之前的预测一致。14年业绩符合预期。14年白内障和视光业务维持了较高增速,预计14年白内障、视光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8%、20%,两者的收入增速分别为19%、32%。

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净利率稳步提升。公司采用分级连锁的商业模式,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管理体系的成熟,管理费用率将逐渐下降,由此带来净利率的提升。公司2014年净利率为12.86%,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60个百分点。

布局远程医疗,充分发挥分级连锁的模式优势。公司打算发展远程医疗,通过远程医疗增强中心医院与各级医院之间的联系,提高下级医院的诊疗水平,并节约县级医院雇佣名医的成本,充分发挥分级连锁的模式优势,实现医院的降本增效。

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未来业绩,15-16年将维持高增速。主要原因:1)简单化、标准化、专业化使爱尔眼科的连锁模式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统一模式下不同地区的爱尔眼科发展历程高度同质化,盈利确定性高。2)并购基金的建立减少了新开分店对业绩的冲击,确保了爱尔利润的高速增长。3)合伙人制度的建立进一步激励了医院核心人才的主观能动性,解决了传统股权激励大锅饭的问题,使医生收入与所在地分支机构业绩高度相关。4)公司作为医疗服务的龙头代表,其网络的深挖与延展性都很强,公司打算利用远程医疗进一步增强中心医院与各级医院之间的联系,提高下级医院的诊疗水平,节约县级医院雇佣名医的成本,充分发挥分级连锁的模式优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6年的EPS分别为0.64元、0.88元,同比增长35%、38%。考虑到医疗服务主题投资的趋势以及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我们认为可以给予2015年60倍PE,合理股价为38.40元,结合当前股价32.80元,给予“买入”评级。

主要不确定因素。估值风险,医疗事故的风险。

迪安诊断:外包高歌猛进 平台化发展求新求变

研究机构:国金证券 分析师:燕智,李敬雷,黄挺 撰写日期:2015-01-21

投资逻辑

公司是我国诊断外包行业的领导者:自2011年上市至今,公司诊断外包主业保持45%的年复合增长;实验室数量从上市时的8家增长到19家,盈利实验室从6家提升到10家,2015年达到13家。盈利实验室的大幅增加证明了公司的异地复制能力,同时也使得公司的经营稳健性大幅提升。

大股东大幅增持,彰显股价信心:公司公告拟非公开发行2600万股,募集资金10亿元,发行价格为38.69元/股。发行对象为董事长陈海斌(1500万股)、杭州迪安控股(500万股)、迪安员工共赢1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300万股)。增发完成后大股东持股比例从37.64%提升至42.05%。

战略投资博圣生物,夯实母婴检验细分市场:公司以2.325亿现金收购母婴检测市场龙头博圣生物25%股权,并公告有权在2015年度继续增持博圣生物股权比例至不低于55%,收购估值相当于2015年11倍。我们预计博圣生物2014年实现收入3.5亿,实现利润7500万左右,公司未来三年对赌净利润保持30%复合增长。通过此次收购,公司获得华东6省妇幼领域优质高端渠道和技术平台,为弯道超车无创唐筛基因检测市场打下基础。

打造大健康闭环,平台化布局打开长期成长空间:2014年公司先后在诊断试剂生产、CRO中心实验室、体检中心、海外产业基金、商业医保、智慧医疗等领域作出布局。在迪安诊断迎来检验十周年之际,公司除了专注于主业独立实验室连锁外,将通过平台化、国际化运作打造大健康闭环,这为公司的长期成长性和市值打开空间。

投资建议

我们假设公司2015年完成博圣生物55%股权收购;保守预测公司主业保持40%高增长,预计2014-2017年净利润为1.25亿,2.25亿,3.10亿(存超预期可能),同比增长43%,80%,40%,考虑增发摊薄后对应2014-2016年EPS0.60元,1.00元,1.40元。公司是我国医疗服务民营化浪潮的绝对受益者,鉴于公司独立实验室确定性高增长,博圣生物主业成长与基因测序试点弹性,以及公司其他大健康领域布局均存在超预期可能,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70元。

风险

发改委对诊断服务价格下调对短期利润产生压制,估值风险。

通策医疗:扩张加速 进入业绩释放期

研究机构:上海证券 分析师:张凤展 撰写日期:2015-02-04

估值与投资建议.

公司的主要看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政策配合下,公司的口腔医疗连锁获得有利发展良机,在中心医院+分院的模式下,未来几年进入快速扩展期,尤其是新杭口的正式运营会带来较大的增长。儿童口腔业务三叶医院和隐形正畸隐秀带来新的增长点.

2、 切入辅助生殖领域为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预测公司2014-2016 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11 亿元、1.64 亿元、2.10 亿元,EPS 分别为0.69、1.02、1.31 元,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10.62%、48.33%、28.04%。

我们看好公司医疗连锁业务的发展,2014 年后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但是鉴于目前较高的估值水平,我们给予“谨慎增持”的评级。

核心假设或逻辑.

根据分析,对销售收入做如下假设:

1、已有存量医院按照平稳增长.

2、每年新建5-6 家分院,1 家中心医院。

3、辅助生殖医疗2015 年能够顺利落地。

核心假设或逻辑的主要风险.

1、扩张速度低于预期.

2、新业务辅助医疗生殖业务发展低于预期.

 

近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通知》,要求各省份结合实际制定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医改经验、深化医改的工作方案。

在2009年启动新医改十周年之际,三明和福建医改的模式被推到了新的高度。12月6日,在三明市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一级巡视员朱洪彪说,福建省和三明市医改已成为全国医改的“标杆”。

他表示,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门为此发文,是要通过典型带路和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痛点堵点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医改任务落实。

三明医改到底改了什么?对未来的全国医改走向有何影响?

12月6日,医改专题新闻发布会在三明市举行。

“三明医改的第一阶段是一个反腐败的阶段”

国务院在2018年的机构改革过程中,设置了三大医保合一的“国家医疗保障局”,直属于国务院管理。同时,国家医保局还整合此前人社部、卫计委、民政部、发改委掌管的医疗和生育保险管理监督、医疗救助、医疗服务定价、药械采购职责。

这一改革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三明医改的地方经验探索。早在2013年6月,三明就将三大医保(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职能整合进“三明市医疗保障资金管理中心”,将各县区的24个医保经办机构整合为一个市级经办机构,在各个县区设立管理部,并成立“三明市医疗保障管理局”,与财政局合署办公。2016年,三明的医保管理模式拓展至整个福建省。

改革启动后的最大动作在于斩断药品流通过程中的利益链。“三明医改的第一阶段是一个反腐败的阶段。”三明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志銮介绍,当时医保局建立了第一个信息系统——药品耗材的联合限价采购系统。

徐志銮还记得,最初,三明对用药目录做了“瘦身”,坊间议论纷起,说“三明人用不上好药了”。

过去,一个省的招标采购目录中,少的有至少2万个药品品规,多的甚至有6万个药品品规,一个药品平均有7-8家生产厂家,给回扣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现在,除了凭证采购的“精麻毒放”类药物,三明市的常用采购药物目录只有2287个品规,这一目录汇总自各家医院上报的药品通用名。医院如果发现一些特殊的药品要用,可以随时备案采购,也可能之后就加入采购清单。

2011年,三明市22家公立医院的药品和耗材招标,一共花掉了10.15亿元。到了2018年底,这个数字不仅没有上涨,反而经过7年时间下降到了10.02亿。

“这在全国可能都是很少见的。”徐志銮颇为自信地说。根据以往的经验,医药总费用的增幅大概4-5年就会翻一番。在同一时期,福建全省的药品耗材增长幅度是16%,按照2011年三明市10.15亿的花费水平,按照平均16%的增幅计算,三明市2018年的采购花费大约相对节约了73.6亿,“节约下来的钱,都是药品耗材价格中虚高的水分”。

三明市三大医保合一的系统还对医疗机构的医师和药师赋码,开始对医疗行为开始监管。

医生给72岁尿失禁老奶奶开了前列腺药,被医保系统发现了

省下来的费用,用到了哪里?徐志銮告诉记者,节省出的70多个亿,大约有39亿元转移给了三明市的各大公立医院。还有一部分钱用来弥补过去基金的亏损,“填补了过去的窟窿”。

在挤出药品耗材招采水分之后,三明市的医改进入了“以治病为中心”的第二阶段。三明市医保局也开始建立他们的第二套信息系统——三大医保合一的系统。

过去新农合有一套系统,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又各自有一套信息系统,三个系统互不相通,这就会有非常严重的重复参保问题。除此之外,不同的医保面对不同的群体,由于信息不通畅,导致了医保待遇“同病不同价”的现象。去看同样的病,但农村人和城里人的价格却是不同的。

此外,系统还对医疗机构的医师和药师赋码,开始对医疗行为开始监管。

一个案例是,三明市一名72岁的老奶奶因为尿失禁去一所县医院就诊,医生给她开了一款名叫“爱普列特片”的男性前列腺用药,该药物说明书的适应症中明确写着——适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改善因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关症状。

医院的临床药师也没有发现用药可能存在的问题。但是三明市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发现了,并将医生的这一诊疗行为列入了“医疗机构疑点就诊记录”中,原因是出现了性别限制。类似的疑点筛查准则在三明一共有270条。

临床上确实存在可能需要超适应症用药的情况,不能一杆子打死。一旦发现这样的诊疗疑点,医保中心会通过平台向医院反馈,要求医院对医生的诊疗行为做出说明和解释,医保中心会根据解释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收到反馈后,医院方面解释,爱普列特对膀胱炎有疗效,所以给患者开了这一药物治疗,并没有“大处方”的主观意图。不过医保部门对于这一说法,并不认同。

据记者了解,通过违规行为“黑名单”惩戒、医保医师管理、举报奖励等多措并举,今年前三季度,三明市一共处理医药机构2807家,暂停医保协议服务534家,解除定点协议55家,追回医保基金2.02亿元,减少医保基金“跑冒滴漏”。

“以健康为中心”的医改

除了在需求侧对医保进行改革,三明医改在医疗领域的供给侧也有动作。

2017年4月,三明市几乎重塑了自己的公立医疗体系——确定一家区域范围内实力较强的综合医院为总医院主体,将其他的中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整建制划转为总医院,实行人、财、物和经营的统一管理。

以三明市的沙县为例,沙县原来的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以及1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统整合到一起,“成为一家人”,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县级总医院。

这一县域医共体模式目前已经拓展到了福建省的41个县。

组建县域总医院的目的是将过去以治病为中心的医改转向为以健康委中心的医改,为百姓提供整合型的医疗服务。

成立总医院之后,作为县级医疗的龙头,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成为一家单位,县医院开始帮卫生院提升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管理的质量。

县级医院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沙县总医院在二楼大厅一间腾出一间大办公室作为“全民健康管理部”,负责整个县域的基本卫生管理、公共卫生管、慢性病管理、基层医护管理、基层药品管理、基层健康教育指导、基层财务核算等职能。

对于慢性病的患者而言,他们在县医院接受了治疗之后,回到基层仍然受到的是总医院的连续性服务,疾病管理的情况,也在健康管理部的随访记录中。

“总医院已经不是一家简单的医院了,而是成为了三明市市民的健康保护组织。”徐志銮说。

医改的重要杠杆——医保支付方式

推动医疗供给侧改革的既有三明和福建医改行政层面的强力,也有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在其中的撬动。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指医保对定点医疗机构的付费方式由按项目付费(后付制)改为按人头总额付费、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等多元复合支付方式。

过去,医保对医院的支付主要是按项目支付,这是一种后付制。“后付制最大的弊端,是让医院和医生在补偿机制不合理的条件下提供过度服务,可能出现大处方、大检查”,因为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医保收入。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保研究院副院长应亚珍认为,支付方式改革可以遏制按项目付费下的过度服务问题;同时促进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通过科学设置激励机制,激发医疗服务机构控制成本费用,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诊治。

以沙县总医院为例,每年三明市医保局会核算一笔钱预付给沙县总医院(包括县乡村三级)。这笔钱差不多覆盖每年沙县地区患者医疗费用。如果在医疗过程中,医院有大处方、大检查的行为,不合理超出预算的钱,就需要医院自己来承担,但是如果医院用最节省的方式治好患者的病,管理好患者的健康,省下来的费用就可以变成医院自己的收入。如此,医院就会主动监管医生的诊疗行为。

支付方式改革的精髓在于“打包预付”,也就是“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共担”。

“老百姓健康水平越好,生病越少,医务工作者拿的工资才越高。”三明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志銮称,供给侧的医共体改革配合需求侧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使得原来不同层级和分工的医疗机构开始“利益共享、命运共担”。

去年一年,三明市的医保基金结余了1.36亿元。“有结余,就全部拨给医院了,医院怎么用这笔钱,就由医院自己决定。”徐志銮说。

不过,应亚珍表示,一个配套问题则是与新支付方式对应的监管策略调整,要从原来的防范“过度服务”转向“服务不足”、“推诿服务”和“高套病种”等行为。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的公立医院医药收入中有51.5%来自医保直接结算。“医保支付方式对医疗机构可持续健康运行、病人就医经济负担的杠杆作用越来越显著。”应亚珍说。

采写:南都记者 吴斌 发自福建三明

 

 

 

为进一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12月13日,河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并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推广福建省三明市医改经验的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推广福建省三明市医改经验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医改发〔2021〕2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四医联动”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加快推动实现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村解决,健全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新机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强化医改领导推进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要充分发挥医改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或一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由一位政府负责同志统一分管医疗、医保、医药工作,统筹协调“四医联动”改革。各级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专题研究1次医改工作,原则上各级深化医改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1次全体会议。
(二)落实政府责任。严格落实政府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按规定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六项投入政策。加大对公共卫生、基层等倾斜力度,提升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年度医改考核,把推广三明经验作为各级政府医改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三)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质性运作。做实人财物统一管理,实行医保资金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在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率先探索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基本药物制度补助等相关经费打包给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由牵头医院统筹管理。增强县级医院临床专科能力,稳步提高县域内就诊率。
(四)试点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选择2—3个设区的市开展试点,加强网格化布局管理,整合各层级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网格内居民提供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鼓励国家级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市创新对紧密型医疗集团的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方式,引导其更好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和水平。
(五)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制度建设。结合我省实际探索完善紧密型医联体管理体制和监管机制,理顺医联体与其举办方、监管方之间,以及医联体内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关系,形成权责清晰、管理科学、可持续的制度安排。强化举办方和监管方责任,充分发挥医联体管理委员会职能,加强对紧密型医联体的绩效考核和监督管理,确保其履行应有职责,保障医联体各成员单位的合理利益与积极性。
(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巩固提升乡村一体化管理成果,以准入退出、工资发放等为重点,加强规范管理,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建设,2022年新建10所社区医院,打造100个具有专科特色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构建15分钟就医圈。推进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省域内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支持打造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推动中医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支持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医联体,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所纳入医联体建设。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到2022年,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
 
三、持续深化“四医联动”改革
 
(八)落实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各地要及时跟进落实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力争2022年底前采购药品通用名数超过300个。“十四五”期末,国家和省级组织的集中带量采购药品通用名数超过500个。加强医疗机构采购和库存管理,适应集中带量采购要求。
(九)常态化开展我省集中带量采购。持续深化京津冀采购联盟、三明采购联盟、省际采购联盟合作,优先遴选省内用药量大、金额较高、竞争充分、临床使用成熟、覆盖面较大的药品开展带量采购,每年至少开展或参加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各1次。及时将省级和省际采购联盟、三明采购联盟等中选结果、交易信息、中选产品降价幅度和约定采购量等信息,上传国家医保信息系统。有序开展我省非一致性评价药品集中采购。
(十)推动中选产品优先使用。各医疗机构要畅通中选产品进入医院的渠道,合理优先采购和使用中选产品,完成中选产品的约定采购量。将医疗机构采购和使用中选药品耗材情况纳入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医疗机构负责人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并作为医保总额指标制定的重要依据。
(十一)落实集中采购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统筹地区医保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在一个采购年度结束后,3个月内完成对医疗机构落实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政策情况考核。完成约定采购量且考核合格的定点医疗机构,可按不高于结余测算基数50%的比例留用集采药品和医用耗材医保资金,并在考核结果公布1个月内,由医保基金通过医保经办机构一次性向定点医疗机构拨付。
(十二)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开展调价评估,各设区的市原则上每年上半年完成调价评估,达到启动条件的稳妥有序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以区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费用为基数,合理确定价格调整总量,在总量范围内重点降低设备物耗占比高的检查检验、大型医用设备治疗等价格,提高诊察、手术、护理等技术劳务服务项目价格。
(十三)改革医疗服务价格定价机制。依法依规改革优化政府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的行为规则,学习福建等先进省份经验,将医疗服务定调价和成本监审从《定价听证目录》和《定价成本监审目录》中移出。强化公立医院价格监测评估,建立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成本、费用、收入分配及改革运行情况的监测体系。
(十四)优化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简化新增项目申报流程,加快受理审核进度,对有利于降低费用、诊疗效果明显的项目,开通审核绿色通道,对其他省份已经公布的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主动公布。探索完善药学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根据医保基金承受能力,按照专家评审等程序,将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及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十五)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逐步减少医保基金按项目付费的比例,有序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按床日付费、门诊按人头付费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21年底前国家试点城市(邯郸、唐山、廊坊、保定、邢台)实现实际付费,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并在全省推广。有序扩大DRG、DIP付费覆盖范围,到2025年,按DRG或DIP付费的医保基金占全部符合条件的住院医保基金支出的比例达到70%。探索对优势突出、临床路径明确、诊疗方案成熟、治疗费用稳定的中医优势病种实行按病种付费。

 

四、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

 

(十六)改革编制管理。合理制定并落实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标准,建立动态核增机制。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事业编制内部挖潜、创新管理的有效方式。用足用好编制资源,按照“保基本医疗、保公共卫生、保学科引领”原则,逐步消化现有编外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对符合条件的,充分考虑其从医经历、业绩、贡献等,通过公开招聘等严格规范的程序择优聘用,纳入编制管理。
(十七)试点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每个设区的市选择1—2个医疗水平高、技术能力强、人事管理完善、具有自主评审意愿的三级医院试点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
(十八)全面深化薪酬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1〕52号),出台我省具体实施方案。
(十九)合理确定薪酬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借鉴三明做法,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薪酬总量核定办法,以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为基数计算医院薪酬总量,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充分考虑中医药医务人员收入情况,薪酬水平对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的中医医院予以适当倾斜。鼓励支持各地探索有利于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积极性的薪酬分配政策。
(二十)落实公立医院分配自主权。在核定的薪酬总量内,公立医院可采取多种方式自主分配,可自主设置岗位津贴、科研津贴、夜班津贴、加班补贴等体现医疗行业特点、劳动特点和岗位价值的薪酬项目。逐步提高人员支出占公立医院业务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固定薪酬占比。“十四五”期末,三级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达到当年度全国中位值。探索实行年薪制、岗位薪酬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薪酬形式,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
(二十一)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行为监管。组织完善医疗服务行为规范,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建设,定期组织诊疗规范培训和医疗质量分析评估。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将临床路径管理纳入科室及医务人员考核内容,2022年底前,三级医院50%出院患者、二级医院70%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把合理用药、规范诊疗情况作为医疗机构信息公开重要内容,定期向社会公布。
(二十二)强化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面组织开展二级、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公立医院财政补助资金投入、医保资金拨付、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医院等级评审、领导班子评价等挂钩。
(二十三)加强医药费用监测评估。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公立医院医药费用合理增长机制。充分发挥医改监测体系作用,定期监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药品、检查检验等费用增长情况。将医药费用控制情况纳入对公立医院院长的考核评价指标和医改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均衡有序发展,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增加服务供给。

 

五、加强组织实施

 

(二十四)深入学习三明医改精神。三明医改精神的核心是领导重视、履职尽责的民本精神,系统、整体、协同推进改革的突破创新精神,不畏艰难、持续改革的斗争精神和敢为人先、主动进取的团队协作精神。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学习三明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不回避矛盾,敢于触碰利益,真抓实干、动真碰硬,以先进为标杆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
(二十五)推动任务落实。各地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造性把三明经验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地医改办要根据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推广福建三明医改经验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任务台账,密切跟踪工作进展,加强定期调度和督促。
(二十六)坚持试点先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紧密型医联体试点地区、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样板等要对照本文要求,结合实际先行先试,大胆突破创新。“十四五”期间,中央和地方财政继续安排资金支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并对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成效明显的地区予以倾斜。
(二十七)注重宣传引导。各地要充分利用福建省三明市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推广基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加强政策解读,广泛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省直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及时总结遴选创新做法,加大典型经验的宣传力度,对工作滞后的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
 

编辑:康小北

 

热文推荐
  •  

 


  • 关于流感疫苗你需要知道这些

  •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敬老月”活动的通知

 

 

 
 

 

 

 

 

https://www.shideke.com

上一篇:股票行情(股票002112雪球)

下一篇:深港通标的股(深港通概念股最新消息)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