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每日牛股推荐,股票每日推荐,每日股票推荐,股票预测 - - 股票预测网!

炒股为生1314是谁以及靠炒股为生

2024-03-23 11:16分类:短线技巧 阅读: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日前,蚂蚁财富发布一份95后理财报告,揭示了95后理财的一些很有意思的“秘密”数据,例如开始买基金的年龄、人均持有基金数量、买入基金前平均思考时间等等。

年轻的95后已经成为投资理财新生力量,为基民群体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投基”习惯。面对日趋年轻的客户,基金管理人和代销平台也需针对他们的投资特征加码投教力度,帮助基民养成更好的投资习惯。

平均22岁买入第一只基金最多同时持有3115只

日前新鲜出炉的《支小宝95后财富报告》(数据均源自蚂蚁基金),透露出95后基民买基金的一些重要数据,我们一起来围观下吧。

余额宝仍然是基民进行闲钱理财的重要工具之一。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余额宝共为95后赚收益超23亿元。

“长江后浪推前浪”。比起90后,这一届95后成为基民的年龄更小了。他们平均22岁买入第一只基金,要比90后早5岁开始理财。

按照这份报告,巨蟹座的95后最热衷于理财,2022年人均访问理财页面达99次。不愧是最居家顾家的星座,理财意识这么强。

95后人均持有基金2.72只,数量比较合理。当然,其中仍有不少基金“海王”,其中最多有小伙伴同时持有3115只基金。基金君比较好奇,买了这么多基金,这位“海王”总共持有多少金额呢?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合计达25.52万亿元;公募基金数量合计9761只,距离破万只的历史性数据仅一步之遥。计算下来,这位95后基民一口气就买下了其中的31.92%。

手持国内公募基金超三成产品,堪称 “篮子比鸡蛋多”。如果只统计购买基金的数量,这人绝对是一位金融巨鳄。”连之前那位买1314只基金的小哥见了他,估计都要称一声“大哥”。

在买入基金产品前,深谙选择大于努力的95后也会精挑细选、“货比三家”,人均浏览基金数量达到12只。但是一经拿定主意,95后还是“该出手时就出手”。他们平均思考220秒后买入基金,比90后要快24秒。

下跌行情中,“闭眼”是一种智慧。面对市场走跌和基金净值回撤,有6%的人选择“闭上眼睛”,不再看自己的财富变动情况。当然,更多的人选择勇敢面对。

作为年轻的一代,95后对人工智能的兴趣浓厚,今年有位95后和智能理财助理支小宝一来二去聊了2197句,距离资深网友只差一个“奔现”。

95后成基金理财新主力这届年轻人理财很绝

近两年基金赚钱效应明显,许多年轻人跑步入场,不乏95后。事实上,95后已经悄然成为基金理财的一股新势力。在90后和95后中,基金是仅次于定期储蓄的热门理财方式。

基民年轻化的结构变化也为基金交易市场带来一些新特征。相比听取某家机构基金经理电话推荐理财产品,年轻人更愿意从专业理财社区或社交平台上搜寻消息,最终由自己作出最佳决策。

为了挑选一只“包赚不赔”的基金,有年轻基民们甚至奉出一套选基金经理的玄学——不看收益、不看行业、不看机构往年成绩,只看基金经理“有没有眼缘”。名字、颜值、胖瘦、发量、面色光泽与否,都能成为他们选一只基金的理由。

不可避免,很多刚入门的新基民尚未形成科学的投资理念,把基金当股票一样高抛低吸、快进快出、超短线操作。

深圳一家中小型公募市场部人士此前透露,“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基民持有科技基金的平均期限是41天。由于多数基金对持有不超过7天的申购和赎回操作设置较高手续费,一些基民持有基金超过7天‘惩罚期’后便卖出。事实上,基金短线操作顽疾由来已久,新进入的年轻投资者更是将这种跟风炒基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过经历了今年的市场大幅波动后,一些年轻基民的心态和投基方式已有所转变。尽管其中仍有很多在短期快速买卖的基民,但部分年轻投资者已经逐渐成长,在努力存钱的同时,还投向了长期投资与定投的怀抱。

支付宝数据也显示,无论是基金定投还是投顾,“95后”都是主力投资人群。有业内人士直言,此前“春春、兰兰后援团”等年轻人的基金圈“追星”现象,让大家产生了“95后”投资不理性的观念,但若只从一段时间的投资行为来概括其总体投基水平,显然是不公平的。

其中,今年一季度的一组数据显示,定投基金的用户中超四成是“95后”,六成“95后”稳定持有单只基金超一年。

年轻人也在摸索中前行,他们愿意去尝试更多的基金投资形式,而善于接受与学习新事物是他们最大的制胜法宝。在拥有较为相似的理财误区的同时,年轻基民逐渐呈现出更为理性的一面。

Z世代陆续加入投教全民化进行时

面对蜂拥而至的年轻基民和快速发展的公募行业,创新投教形式,推动投教全民化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随着越来越多Z世代陆续加入,年轻人必将成为投资理财的主力群体。与此同时,许多年轻人偏爱基金,想大赚又不能承担亏损的矛盾特性,也恰恰显示了年轻人的理财观念仍然处在尚未成熟的阶段。因此,针对年轻人推出有特色、有趣又潮流的投教活动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在完善投资者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如何提升投教效果,让投资者真正地付诸实践也是投教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为此,契合客户触媒习惯和喜好,各基金公司的投资者教育形式日趋多元。多家基金公司打破传统单一的投教方式,采用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丰富投教内容和渠道,以满足投资者个性化的投教需求。

针对市场上不断涌现的投资热点和理财焦点,有公司推出原创投教短视频栏目,通过情景剧形式等为投资者讲解基金理财知识,运用现实生活场景来演绎,让投资者可以切身感受,更为理性正确地认识资本市场。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投教工作一直在路上,但实施难度并不小,需要监管层、第三方平台以及基金公司等各方共同努力。公募基金管理人将扎实推进投资者教育,不断夯实投资者保护的基础性工作。

编辑:小茉

 

2005年12月8日,日本股民像往常一样,集中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内,紧张地盯着大盘。

突然,一道绿光急转直下,股票市场崩盘,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不明所以的股民,急忙大量抛售自己的股票,生怕慢一点,就会将全部身家赔进去。

只有主力和少量散户,从中嗅到一丝异样的气息,小手川隆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在股票暴跌的时候,他并没有选择大量抛售。

而是疯狂抄底,将市面上能买到的股票,全部搜刮一空。

事实证明小手川隆是对的,凭借这次交易,他在短短16分钟能,狂赚20亿日元。

成为日本金融历史上,日交易额最高的散户,没有之一。

凭借这次抄底,小手川隆在日本彻底声名大噪。

他的抄底行为,也被日本金融界誉为“神之一手”,小手川隆也有了“日本股神”的称号。

那么问题来了,2005年的日本金融圈,到底遭遇了什么,为何会出现大崩盘?

小手川隆又是通过怎样的运作,在16分钟内狂赚20亿日元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日本股神”小手川隆颇为传奇的人生。

1978年,小手川隆出生于日本千叶县,一个普通人家。

从小,他性格内向,不太愿意和别人接触,各方面都普普通通。

唯一出彩的,就只有他那还算不错的学习成绩。

大学时期,小手川隆搬到东京居住,并就读东京某私立大学法学部。

在同学眼中,他性格内向,没有朋友,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是个性格孤僻的人。

每天除了上课,便是到附近的便利店打工,休息时间,几乎全窝在出租屋内看书。

因此,也被同学们称之为“超级大宅男”。

此时,所有同学都将小手川隆当成一个异类,鲜少同他来往。

殊不知,正是这种孤僻的性格,为小手川隆之后的成功之路埋下伏笔。

推动着他,最终成为日本的“股神巴菲特”。

放弃无用的社交,让小手川隆得以拿出更多时间,去思考未来做个什么样的人。

大学时期经常打工的他,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到公司上班。

处理人际关系,让他感觉非常累,而且他也并不认为自己能处理好。

因此,大三临毕业之际,所有同学都在忙着投简历。

只有小手川隆一个人,在苦苦思索,未来该如何养活自己。

思前想后,小手川隆最终决定,当个职业按摩师。

因为这份工作,不需要在外跑业务,只需要和顾客进行少量交流就可以了。

在他看来,这无疑是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他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直到偶然间,他看到一本跟股票有关的书籍。

立刻更改了自己的志向,以此立志靠炒股为生,以散户的身份购买股票。

不仅不用和任何人交流,而且在家就能工作。

这对宅男来说,毫无疑问是梦想中的职业。

在股票界,小手川隆毫无疑问是个传奇人物。

只看过一本入行指南的他,在业内很少赔钱,还因此攒下大量的身家。

毕业之初,他身上只有大学时打工存下的160万日元。

这些钱,全部被他投入股票行业,短短八年时间,便赚到200亿身家。

能以散户的身份,达到如此高度,小手川隆真正做到前无古人,相信也是后无来者。

其最传奇的经历,毫无疑问,当属2005年的“JCOM股票错单”事件。

2005年12月8日,东京证券交易所中,工作人员和往常一样,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

上午9:27分,日本瑞穗证券的一名作业员,接到散户的一通电话。

让他以610000元的价格,卖掉自己持有的JCOM股票一股。

但也许是因为粗心,在操作的时候,作业员将数额给填反了。

直接以1日元的价格,卖出610000股。

即使在操作时,电脑已经弹出大大的警告提醒,但被这位作业员给直接忽略。

9:29分的时候,日本瑞穗证券的另一名作业员,发现了该问题,并试图取消交易。

但一切来得就是如此巧合,在他准备撤回时,整个东京证券交易所的系统,突然全部崩盘。

就这样,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本股市呈现灾难性的暴跌。

由于JCOM股票刚刚上市后不久,在市面上流通的股票数量并不多。

这次大量抛售,直接让JCOM股票价格跌到谷底。

不明所以的散户,见到直线下跌的绿线,直接吓傻了。

他们其中的绝大部分已经停止思考,大量抛售手中的JCOM股票。

只有大公司和少量散户,从中嗅到一丝异样的气息,觉得股票暴跌的背后,肯定藏着蹊跷。

因此,他们并没有急着抛售股票,反而大量抄底股市里的散户。

短短十一分钟,JCOM股票便被交易13万股。

为及时止损,瑞穗证券只能自掏腰包,买下46万股,将股价紧急拉到77.2千日元。

该事件,直接导致日本股市大崩盘。

当日日经指数从15484.66点,暴跌到15183.36点,共下跌301.3点,跌幅巨大。

而当日JCOM股票一共成交708124股,总交易额达4213亿日元。

得知这一消息后,JCOM株式会社的社长冈本泰彦,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在当天下午出席公证记者会时坦言。

“我对这件事感到相当困惑!”

当天下午,瑞穗证券当着记者的面承认,这件事是由人为疏忽导致的。

第二天早上7:50,东京证券交易所宣布,JCOM股票停止交易。

2005年12月9日,东正社长鹤岛琢夫和董事吉野贞雄,还有IT系统的系长天野富夫。一起召开记者发布会,宣布为这件事负责,并集体辞职。

至于该事件的始作俑者瑞穗证券,亏损总共超过300亿日元。

如果不是背后有强大的集团势力撑腰,恐怕会当场破产。

事件曝光后,在网上掀起极大的舆论风波。

平白遭受巨大损失的股市散户,自然不肯就这样善罢甘休。

一时之间,故意拔网线、阴谋论、暗箱操作等说法接踵而至。

在社会舆论的干预下,日本政府无奈,只能站出来为这件事提供解决方案。

政府表示,只要在“大量保有报告书”上签字,就能合法地保有事件当中的所有获利。

也正是因为这项政策,让小手川隆横空出世,成为日本证券界最牛的散户。

日本政府将“大量保有报告书”公开后,网友惊奇地发现。

有个名叫小手川隆的散户,短短16分钟内,在跌停板上大量挂单,抢购7100股JCOM股票。

之后,又在瑞穗证券将股票价格拉到77.2万日元后,将手中的JCOM股票卖掉1100股。

剩余的6000股,后来被东京证券交易所,以每股91.2万日元强制清算

一进一出,小手川隆净赚20亿日元。

这件事,将名不见经传的小手川隆彻底捧上神坛。

甚至有人表示,他就是“JCOM错单事件”背后的始作俑者。

但事实上,小手川隆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宅男。

虽然每天经他手的资金有70—80亿日元,但喜欢独来独往的他,每天都过着朴素的生活。

每天早上7点半,小手川隆准时起床,吃过早饭后,9点准时出现在自己的工作室内。

到中午之前,他会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从不分心。

每天经手的资金,常常超过百亿,一进一出,日赚几十万对他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与庞大的交易相比,小手川隆的私人生活寒酸得让人落泪。

每天中午,他什么豪华的食物也不吃,只会吃一碗极其普通的泡面。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吃太饱的话,会让思维变得不够灵敏!”

这样的生活,小手川隆一过就是八年。

周末或不工作的时候,他也不会过度放纵自己,而是窝在家里打游戏,或出门散散步。

他从不开车、滴酒不沾,从未出国旅行,只穿便利店的廉价衣服。

为自己买过唯一的奢侈品,就是两台任天堂主机,一台放在楼上,一台放在楼下。

出门的时候,他钱包里的钱从来不会超过3万日元,也从不逛奢侈品店,买用不到的东西。

在接受采访时,他还对记者表示。

“我还从来没有交过女朋友。”

看得出来,小手川隆是个十分自律的人,即使经历一夜暴富后,依旧没有过度放纵自己。

也许正是这种沉稳的性格,才让小手川隆拥有异于常人的观察力,最终坐上“股神”的位置。

虽然小手川隆对自己十分抠门,但对家人,他却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大方。

他买过的唯一奢侈品,就是两栋房产和一辆豪车。

其中一栋房产,是留给父母居住的,唯一的豪车,也是买给父亲的生日礼物。

另外一栋房产,则被小手川隆大概多少拿来投资,这栋房产就是大名鼎鼎的秋叶原大厦。

为买下这栋大厦,小手川隆总共花费90亿日元。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手中持有的股票太多。

虽然是散户,但已经能达到影响股市的地步,这让他十分不安。

他并不希望是有这么多现金,于是将手中的半数股票,用来投资房地产。

目前这栋大厦的5楼,经营着非常著名的火锅品牌,“海底捞秋叶原分店”。

2008年,日本媒体,为小手川隆拍摄了一部纪录片。

看得出来,这位30岁的年轻小伙,并不喜欢站在聚光灯下。

因此,纪录片播出后不久,他便从互联网上销声匿迹了,不再接受任何访问。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网上针对他的传闻不断。

有网友表示,他已经隐退,不再玩股票,还有网友表示,他已经破产,如今已经一贫如洗。

但更多的人相信,在依旧在隐匿在东京的某个地方,过着和之前一样的生活。

每天炒炒股,吃吃泡面,玩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

或者已经组建家庭,过生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

回顾小手川隆的一生,绝对称得上是传奇。

以白手起家,在30岁坐拥200亿身家,在日本历史上绝无仅有。

是什么将他推上成功的宝座,在我看来,毫无疑问是性格。

在大众眼中,小手川隆也许是个性格孤僻,无法与社会接触的性格。

但正是这种内敛,才让小手川隆观察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从而在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集中一点,登峰造极”吧。

https://www.shideke.com

上一篇:关于股票的书籍以及学股票的书籍推荐

下一篇:人工智能低价股票与3元低价股票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