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每日牛股推荐,股票每日推荐,每日股票推荐,股票预测 - - 股票预测网!

深海风电概念股(风电概念股一览表)

2023-04-20 15:27分类:股票理论 阅读:

10月21日,风电概念股集体飙涨。截止收盘,振江股份涨停,新强联、天能重工、海力风电、大金重工、金雷股份等纷纷跟涨。

此番风电板块因何涨停?目前整个风电产业链是什么格局?又有哪个环节是盈利较为稳定的?

业绩催化板块行情

此番风电板块的大涨离不开业绩的支撑,近期多家风电企业公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或前三季度报告,均为预增。

其中三峡能源前三季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74.06亿元,同比增加48.27%;归母净利润61.70亿元,同比增加36.53%。

大连重工,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2.2亿元-2.50亿元,同比增长138.44%-170.96%。

因物料搬运设备产品及冶金设备产品中的环保智能焦炉机械产品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明显,带动公司整体产品销售利润上升。

还有湘电股份预计归母净利润将同比增长141.3%到175.58%;金开新能实现归母净利润6.44亿元,同比增加75.87%。

这些风电企业的业绩表现亮眼与原材料价格下调不无关系。今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行业装机需求下滑以及产品销售单价下降,使得风电零部件企业盈利能力普遍承压。

但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持续大幅回调,铜、铁、铝等价格均重挫30%左右,使得风电板块盈利能力改善。

产业链需求有望快速提升

风电板块的大涨,与装机需求高企也是关系密切。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风电装机量表现平平,尤其是7、8月份。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风电累计新增装机16.8GW,同比增长14.63%;7月、8月份装机量分别仅为2GW和1.2GW。

与同为绿色能源的光伏行业相比,远不及光伏的新增装机量。数据显示,光伏1-8月累计新增装机规模44.78GW,同比增长106.4%

不过,从招标情况来看,上半年风电招标需求强劲,下半年装机有望高增。

数据显示,截止9月末,今年国内风电装机量累计公开招标了67.6GW,同比增长118%,这也就意味着风电企业已经积压了大量的订单。

按照历史经验来看,我国风电装机量历来也是以下半年尤其是年底为主,在今年招标需求超标需求超出预期的情况下,下半年装机有望高增,全年装机并网有望创新高。

有机构预测指出,今年风电招标规模有望超过100GW,按70%—80%的项目于明年落地,预计2023年装机规模有望达80GW左右,将出现大幅的补偿性增长。

另外,近期还有多个海上风电项目进展公布。

10月20日晚间,海力风电披露,拟10亿元投建高端海上风电设备项目,实现北部区域市场布局。10月13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金风科技13.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

在双碳战略与能耗双控背景下,近年来国内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决策,“十四五”期间预计国内新增海上风电并网装机量有望超过60GW。

近日,海南正积极正积极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大唐海南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儋州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接连获批。

风电板块有哪些机会?

机构普遍认为,下半年将迎来风电的密集交付期,产业链需求有望快速提升。

中银证券就指出,长期来看,海风成本下降经济性提升有望超预期,各地海风规划陆续落地进一步夯实海风高景气度。

国泰君安研报则认为,海风加速落地,设备厂商充分受益,2023-2030全球海风装机高景气,利好出口型企业。

风电的产业链上下游可分为零部件制造商、中游整机制造及配套商、下游风电运营商。那么风电产业链有哪个环节是盈利较为稳定的呢?

从成本分布上看,粗略上是40%的风机(含零部件),11%的塔筒,10%的海缆,20%的施工费用。未来随着深海化的发展,海缆和塔筒桩基的初始投资比例有望提高,其他各环节都有降低成本的空间。

从国产化程度看,除主轴轴承外,其他环节基本实现国产化,而主轴、轮毂等铸锻件已实现优质企业出口。

更需要指出的是,海上风电比起陆上风电更具发展潜力。相较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被认为具有风机利用率更高、单机容量更大等显著优势。

平安证券建议,关注海上风电以及陆上风电两条主线,海上风电有望迎来国内外需求共振;陆上风电受益于分散式风电等应用场景的打开,风机及零部件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中泰证券指出,政策加持下中长期看风电新增装机量将保持快速增长,短期看成本预期下降,预计上游零部件企业出货有望在下半年快速释放,业绩环比改善。建议重点关注东方电缆、新强联、大金重工、天顺风能、恒润股份、明阳智能、金风科技等。

风电持续景气的基本逻辑

从基本面看,逻辑主要有三个:招标量高增长,装机将加速;风机价格有望企稳;原材料价格回落,零部件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其中核心观测指标是招标量和装机量的增长情况。

招标量已经高增长,装机量加速将紧随其后

从招标量来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2年9月底,风电项目招标(不含框架)规模达到66.7GW,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招标总量,其中陆上风电54.6GW,海上风电12.1GW,预计全年招标量有望超过80GW(去年招标量88GW),其中海风超过15GW,对23年乃至24年的装机提供有力的支撑,根据近两年的招标量预计2023年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超过75GW,实现同比50%以上的增长。

受疫情影响,一二三季度情况不太理想。2022年上半年风电新增装机量12.94GW,同比+19.34%。其中,一季度新增7.90GW(同比+50.19%),二季度新增5.04GW(同比-9.68%,环比-36.20%),装机量需求释放较为缓慢,主因去年底抢装以及疫情导致关键零部件运输受阻。电建能源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8月国内新增风电装机16.14GW,同比增长10.32%,增速依然较低。

风电行业本身的产业链比较长,从6月份疫情改善以来,交付水平恢复需要时间,目前8、9月份的交付量已经很大,但是客户拿到货再到并网还要经历一个半月左右时间,交付和并网之间存在时间差。9、10月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并网口径已经有极大改善。今年整体按照年初目标进行,交付问题不大。九月份调研了很多零部件厂商和主机厂商,相应供应链都在迅速释放产能,所以明确讲10月份一定会有比较大的改善,对今年整体交付量比较有信心,9、10、11三个月每月都有10GW以上交付量。

目前进入四季度,可以说已经进入了今年风电的旺季,无论是装机还是招标,整体持续处于提速状态,已经进入景气加速的拐点了。

今年全年来看,交付口径应该在55GW左右,但如果算上并网口径可能稍微少一点,介于50—55GW之间。海上大概在7GW左右。陆上在40多GW左右。风电行业一般集中在第四季度交付,加上疫情影响,今年年底的数据会可能格外大一些。明年交付量很大,第二季度一定很忙,第一季度相对同期来说会忙一些

第一,资金层面,这是新能源最被诟病的方面。看2022年Q3的机构持仓。

1)光伏和风电

锂电池和光伏分别位列第五第六位,分别持仓6451亿和4514亿,总计持仓10965亿。

2)风电持仓

而风电持仓仅为963亿,排名32名,远远落后于光伏和锂电池,仅为光伏和锂电池的不足十分之一。

3)结构调仓

新能源定向和信仰资金充足,让新能源资金特别是机构资金大规模买地产消费显然不可能。

哪怕锂电和光伏调仓十分之一(1097亿)就足够风电板块持仓资金增加一倍。

4)结论

显然风电的交易并不拥挤,机构持仓并不多,且潜在新进资金多。

第二,行业和市值属性

1)锂电

全球高度领先甚至垄断,基本所有的锂电中下游环节,国内的领先和产能都处于垄断级别。

锂电下游为新能车和储能,有最大的市场之一。

机构和资金认可程度较高,从市值和估值的角度就能看出。比如宁德时代,虽然PE估值的角度不贵,但是从总市值的角度,从未来总市场 和市占率的角度,显然市场预期相对乐观

锂电虽然估值相对较低,但是受制于渗透率问题和相对乐观的市占率问题(未来长期由国内保持高市占率),市值空间潜力相对较小。

已经具有万亿级别的 比亚迪 和宁德时代,千亿公司十余家,总市值最高,累计5万亿以上

2)光伏

光伏具有半导体属性,技术变革快,行业爆发力强,同时全球市占率极高

受益于组件价格不断降低,组件的发电效率不断提高,导致光伏最新能源中优势越来越明显,同时装机量也是指数级提升,增速最为迅速,有望成为成本最低的电

特别是18年退补后,十倍股辈出,总持仓相对锂电较小,但仍旧有10余家千亿公司

3)风电

A,机械结构,降本速度相对光伏较慢,特别过去一段时间技术相对停滞,国内公司市场基本为本土

B,海外市场被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和通用三强占据。刚完成了国产替代

C,同时国内的优质风场开发相对充分,陆风潜力相对较小

导致市场预期风电为周期股,不论市值和估值角度都给得很低。

风电的市值规模都极小,行业总持仓不足万亿,无千亿公司,行业龙头基本为500亿以下

A,风机大型化引领新的技术变革,风机叶片大型化带来新的降本空间

B,风场规模化带来降本大幅度降低,风电运输,安装运维占比高,大型化也带来了降本空间

C,出海化明显,无论 金风科技 还是明阳智能 中天科技 东方电缆 远景能源 都开启出海之路,因为无论是风机还是海缆 相对海外都有极大的成本优势,短期受制于安装和运维,运输条件受限

D,海风空间巨大,打开成长空间。虽然陆风条件最好的风场开发充分,但是海风国内优渥,可开发资源达到3000GW,目前只开发30GW

按最新的海风大会指引,十四五国内海风装机100GW,十五五海风装机300GW(目前仅10%)

按2022年国内海风装机5~6GW,到2025年满足累计装机100GW,国内2022-2025海上风电CAGR可达90.7%。

显然无论从市场空间和估值的角度(10X-15X左右)

风电都有巨大的潜在增长空间

第三,相对于光伏和新催化

另外虽然机械结构相对半导体结构带来的科技属性较低,没那么耀眼,也是新能源控最诟病的,未来潜在降本成本低

但是

1)新能源是相对于煤电和现有电价带来的收益

所以无论哪种新能源只要平价化(相对于煤电平价就有极大经济性),新能源渗透率和潜在的替代率非常低,相对煤电都具备显著替代性

2)风电现有IRR高于光伏

目前光伏电站基本是微利情况,但是很多风电的电总IRR高达20%以上,基本为12%以上,风电目前相对光伏优势明显,所以风电招急剧扩大:

3)光伏的发电时间问题难以解决(新的大催化),导致IRR相对风电降低

对于业主(电力公司)而言,他们并不痴迷于技术变革和进步,对他们而言唯一指标就是IRR,项目投资收益率

山东开始改革电价,市场一边倒认为利好储能,但是

山东为例,开始调整电价的波峰波谷,山东河北等地因为分布式光伏发展快已经出现了消纳问题,按模拟电价为例,光伏相对风电特别海风,项目IRR或下降。

比如10-16点为光伏发电高峰期,但是此时电价低于0.4元,但是峰值电价或达到1.2元以上,光伏难以享受,但是风电特别海风极大受益(夜间海风明显)

图表为例,显然光伏的出力时间点,电价为谷电,但是海风的发电时间为峰电价格,风电特别海风的卖电价高于光伏,未来很可能出现类似于水电的情况,目前发电成本最低的为水电,但是水电并网价非常低。

业主是卖电赚钱,卖电金额=卖电量*并网价

不仅考虑发电量,更在乎卖电价格。

4)光伏的消纳和运输问题

A,分布式光伏面临消纳问题

山东河北河南为例,因为消纳问题,暂缓了分布式光伏的发展。需要大力的电力建设和储能

B,集中式光伏

多为国内的中西部地区,需要特高压和储能建设,储能成本高,特高压经济差建设周期长

陆风也面临此问题,但是海风无。

C,时段和季节问题问题

光伏只能日间发电,除非未来储能经济性极高,否则风电仍旧占极大比例,否则难以解决晚间用电高峰期和冬天纬度越高,日照时间越短的问题(极端假设北欧俄罗斯地区,风电资源丰富,但冬季基本无光照)

5)半导体发展快,机械结构稳定

高科技不一定带来利润,光伏或者半导体技术变革快,导致设计领域公司迭代极快,技术骤变式的,经常让过去的大额投资归零,反而机械领域因为结构稳定,技术进步是渐变式的带来了稳定利润。

半导体(光伏领域)最赚钱给更高估值的是设备公司,光伏设备就是好生意,迈为股份 引领了HJT发展,同时新的硅片公司 比如上机数控 竟然成本能和隆基绿能 TCL中环一样

同样的半导体领域最高估值也是 阿斯麦 (40X)显著高于 制造和设计领域的(5-15X)台积电 (15X )英特尔 (6X)

摩尔定律日新月异固然让人彭拜,但是带来的商业模式的崩塌,最好的生意模式还是 贵州茅台 以不变应万变

所以你会发现机械领域的大公司不仅不输半导体领域,而且企业寿命更长,给的估值更高

反而高科技领域很容易一代版本一代神,迭代非常快。只要技术骤变,沉没投资归零。

巴菲特不投科技公司(巴菲特不少投机械公司)仍是如此,他投资苹果也是把苹果当成消费品公司而非科技公司

看世界的光伏和风电历史也会发现,风电的竞争格局相对越来越好,而且龙头公司的壁垒越来越大,但是光伏领域的公司迭代非常快,王者破产率极高。

6)摩尔定律也有极限

光伏成本/效率边际变化最快的蜜月期将至,目的的电池技术进步带来的发电效率的增加和成本的上升,显然边际在放缓

类似的集成电路领域,摩尔定律放缓,半导体设计公司,开始被成为牙膏厂,挤牙膏,Chiplet和先进封装(类似于机械领域)也开始大行其道。

未来半导体和光伏领域效率的提升越来越难,效率提升带来的成本上升越来越大,相对于半导体领域,新能源TOB,业主显然不在乎你什么高科技,项目IRR(投资收益率)越高越好

第四,明年行业

1)锂电池

明年锂电池面临

A 锂价过高影响需求。

B 渗透率拐点,增速边际放缓。

C 2年的扩产来到达产周期 供应增加。

总之锂电面临供应大于需求增速,同时成本提高的问题,部分板块可能面临业绩增速下滑的问题。

所以锂电的调整最为激烈,或面临供应,需求和成本三杀

产业链环节很可能面临以量难以补价,增收不增利的问题,特别是二三线公司。

2)光伏

光伏相对锂电来说,需求增速或确定(面临边际增速下滑),成本是显然降低。更多问题来自于供应。

明年光伏面临

A 扩产潮来临(硅料扩产2年,电池片1年,组件2-3个季度)

B 欧洲增速放缓

C 今年高基数的问题

D 新进跨界玩家变多,内卷严重,光伏的新进者是新能源中最多的,跨界最多,扩产最多

E,分布式光伏的消纳问题

光伏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来自于供应急剧扩大(产业内扩产+新进者),仅上市公司就有超50家跨界光伏

等等,其中不乏大牛股 沐邦高科 钧达股份 金刚玻璃 聆达股份 宝馨科技等等

虽然成本下降(硅料价格下降)和需求较为确定(明年随着硅料下降国内集中式光伏增速)

但是供应的急剧扩大,或面临内卷严重,以量补价(难以补价)的情况

3)风电

A,供应层面

各大环节格局比较稳定,面临最后厮杀。基本无新进者,同时部分环节海外占比高,面临国产替代环节。各环节扩产速度慢,扩产进度相对克制。

B,需求方面

今年待装机量大约40+GW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1-10月总计有91.13GW风电项目招标(含框架竞配)

陆风有望达到100-110GW,海风达到20GW以上

风电相对今年装机增长100%左右,海风装机相对今年增长300%以上。

风电相对今年装机增长100%左右,海风装机相对今年增长300%以上。

风电相对今年装机增长100%左右,海风装机相对今年增长300%以上。

或成为业绩增速最快的行业和板块。

C,成本方面

全球面临滞涨和衰退周期,同时国内基建和地产见顶,面临下滑,钢铁等大宗或保持低位运行。

相对而言,明年风电是供需和成本结构最好的

第五,新能源最大的贝塔为新技术

虽然光伏和锂电领域都面临短期的供需问题,但是新技术或成为最大赢家。

1)新能源总资金多,配置资金多,市场关注度敏锐度高。哪怕交易拥堵,但是总量大,新技术很容易被爆炒。

2)市场相对喜新厌旧

3)新能源市场大,如果技术更替,短时间内渗透率和需求将带来指数级提升。

4)新技术供应有限,但需求指数提升,容易带来技术溢价,利润高。

所以今年赛道股也有大机会

比如 复合集流体PET铜箔等 三孚新科 东威科技 不断新高

比如钠离子电池 维科技术 传艺科技 华阳股份

比如CTX的 江苏北人短期 3倍

比如一体化压铸的 广东鸿图 文灿股份等

比如光伏领域的 TOPCON的 钧达股份

ABC 的 爱旭股份

HJT的 宝馨科技 金刚玻璃 迈为股份

第六,风电的新技术或为海风

海风的优势明显,陆风的大规模技术进步有望应用于海洋场景。

1)靠近消费地,世界和国内范围内,沿海领域经济和人口占比超7成,海风天然距消费地近,不需要大规模特高压(海外还没特高压技术)

2)优质电,海风夜间发电相对强,同时全天均有发电,没明显的季节变化,对电网的冲击和消纳小,需配置储能比例低(目前储能高价,极大利好海风)

3)不占据陆地资源,无论光伏还是陆风,都忽略了土地成本,但是海风不占陆地成本

海风目前综合成本低于光伏,低于光伏IRR为 土地+发电+运输+储能成本。

4)渗透率低,随着开发海洋资源技术的进步,海风渗透率和渗透速度 有望大幅提高。

第七、施工船下水如下饺子,2023年海上风电施工成本将大幅下降。

还记得2021年海上风电国补退潮前的抢装年吗?由于安装船严重供不应求,租赁成本成倍增长,并且一些项目无法在年底前完成全容量并网。在暴利的驱使下,各大海洋工程企业纷纷投资建造新船。今年就有三峡集团的“白鹤滩”、“乌东德”,龙源振华的“龙源振华六号”,温州博浩的“博浩海工”,舟山勇建的“勇建3000”等五艘1000T以上级的海风安装平台及全回转起重船下水服役。加上2021年底前现役的27艘,目前共用33艘。

根据行业公开资料,目前有34艘新船建造计划,其中30艘在建或已签约,2艘在招标或谈判中,2艘为船东计划(未有更多进展)。有26艘新船将于2023年下水服役,6艘2024年,2艘未定。此处说明一下,限于文章篇幅及个人精力,本文中所提施工船均为1000T以上级别,不再统计大量1000T以下施工船,因为十五五后,16MW以上级风机登台后,老旧的小吨位施工船基本都将退出历史舞台。目前现役、由海油平台改装及正在建造的少量800T级安装平台(如瓯洋800),1000T以下级的海风施工船约有40余艘。

2021年,全行业所有施工船不到50艘,吨位在600-1600T,当年海风装机容量16.9GW。2023年,全行业施工船近100艘,新船吨位1200-4000T,实际可提供的产能较2021年增加2-3倍,完全可满足40-50GW/年风机安装能力。预计23-25年,海风并网15-25GW,施工船严重供过于求,红海拼杀在所难免。这对三峡、华能等业主来说是利好,开发成本又要下降不少。

海上风电施工企业数量重多,其中不乏三峡、龙源、中广核等海风开发商及其相关企业,其次是中交三航局、中铁建、广州打捞局、上海打捞局等央企及地方国资,最后三十多家民营企业。毋庸置疑,前两者优势明显。至于民企,除了极少数可以通过属地优势取得的海工订单外,大部分企业与施工船将为总包商提供外包服务

第八,最后结尾

2022全球海上风电大会一致通过《2022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倡议》。

倡议指出全球海上风电未来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预计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到“十四五”未将超过100GW,“十五五”未将超过300GW、到2050年至少达到1000GW。

预计到2022年底,国内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约30GW,以此计算2023-2025期间国内海风新增装机量将超过70GW,年均可达23.3GW。

海上风电景气向好,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按2022年国内海风装机5~6GW,到2025年满足累计装机100GW,

国内2022-2025海上风电CAGR可达90.7%。

按1GW对应100亿估算,"十四五”后期23-25年期间,中国海上风电市场规模将超7000亿。(不包含出口和海外市场)

海风将成为长期大空间,短期高增速(明年行业增速前2)的板块。同时海缆也成为新能源领域少有的量价齐升(海缆作为新增领域,陆风不用,随着深海化长度,技术壁垒,高压,柔性化),壁垒极高,竞争格局良好的板块。

对于电力设备产业链来说,技术提升可以提升行业空间,但却难获取到这部分的增量收益。
这可能是因为下游的用电方过于强势,光伏由于有海外出口的影响,可以很好的对冲这种持续低盈利的模式,但风电的机械特点和大型化导致出口较难。换句话说,未来的增量在“量”,而很难在“价”,技术提升的收益会流向下游(发电厂),创造增量利润而难结余利润,这也符合我国民生国情。但这并不说明风电股就不好了,这个巨大的“量”仍然值得期待,符合成长股的逻辑。持续看好海风龙头
明阳智能(SH601615) 和海缆个股。

我会在 公众号:海涵财经 每天更新最新的医疗新基建、一体化压铸、 汽车智能化,自动驾驶,激光雷达,HUD,车规芯片,空气悬挂、激光雷达、PET铜箔,纳电池,800V高压,光伏HJT、TOPCON、钙钛矿、光伏XBC、BIPV、IGBT芯片、碳化硅、CTP/CTC/CTB电池、4680电池、工业母机、海风柔直高压、高压快充、高镍三元、碳纤维、电池铝箔、空气源热泵、新材料、中药创新药、中药配方颗粒、乡村振兴、锂矿、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户用储能、集中式储能、等最新题材热点挖掘,未来属于高预期差的结构性市场,把握核心赛道以及个股的内在价值逻辑预期差才是根本所在。

— END —

先赞后看,养成习惯

免责声明: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仅用做交流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中国电建宣布,中国首个规模化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12月26日在海南省万宁市开工,这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化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二级市场方面,今日风电板块继续走强,截至发稿,日丰股份(002953.SZ)涨停,新特电气(301120.SZ)涨超6%,中科三环(000970.SZ)涨超4%,阳光电源(300274.SZ)、振江股份(603507.SH)、大金重工(002487.SZ)等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据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消息,12月26日,由中国电建投资开发的全球最大商业化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海南万宁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举行开工仪式。万宁项目是全国首个规模化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也是中国电建首个投建营一体化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由电建新能源公司投资开发,中南院EPC总承包。位于海南省万宁市东部海域,规划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42亿度。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装机规模20万千瓦,二期装机规模80万千瓦。

政策面上,按照《扩大内需战略实施纲要(2022-2035)》的要求,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将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

随着四季度供应链逐步恢复,多地开启招标,地方也纷纷出台补贴政策,风电装机继续回暖。2022年国内风电招标达到96GW,同比增长了79%;其中,陆风招标81GW,同比增长52%,海风招标15GW,同比增长420%。预计2023、2024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分别约70GW、85GW,同比增速分别达到45.83%、21.43%。其中,风电设备、电网设备,以及海缆、桩基等相关产业将迎来较快发展。

中信建投指出,各地“十四五”能源规划出台,海上风力发电需求展望乐观。按目前各省市十四五能源规划的统计与预测,预计2025年我国海上风电将累计并网72.5GW,则2022-2025年至少还需新增装机46GW。江苏、广东等省份可能还存加码可能。根据WindEurope数据,截至2021年末,欧洲海上风电装机量为28.3GW,预计到2025年达45.7GW。海上风电行业高景气全球共振,有望迎来更加确定的发展空间。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的优化,制造业和运输业将逐步恢复,因此2023年的新增风电装机量有望迎来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在2022年积压的部分风电存量订单也将逐步释放,预计2023年全行业风机交货量可达到80GW,其中陆风约70GW,海风约10GW。此外,近期的风机平均中标价格已出现触底信号,随着风机价格回归至合理区间,以及下游风电项目的需求释放,整机厂商的业绩表现有望显著改善。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在需求大幅释放的过程中,风电整机厂商和上游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是主要获益者,整机环节推荐明阳智能、三一重能,受益标的:金风科技、运达股份、电气风电;关键零部件环节主要是轴承和锚链等,受益标的:新强联、长盛轴承、亚星锚链。

相关概念股:

日丰股份(002953.SZ):公司主营业务是电气设备和特种装备配套电缆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东方电缆(603606.SH):中标多个海缆产品及敷设施工项目 总金额约5.8亿元,约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6.5%。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6.65亿元,同比减少1.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6亿元,同比减少23.43%。

大金重工(002487.SZ):公司产品主要供应于风力发电场,用于承载风力发电主机舱、叶片等大型部件。公司作为全球风电装备制造产业第一梯队企业,是SGRE、GE、金风科技、上海电气等知名主机厂商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并与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中广核、中国能建等大型电力投资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金风科技(002202.SZ):该公司与三峡集团联合研制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于11月23日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单位兆瓦重量最轻的风电机组。

运达股份(300772.SZ):三季度中标国电电力象山1海上风电场(二期)500MW工程项目,未来公司将基于浙江本省的地域优势,全力提升市场份额;目前公司已推出“海风”系列平台化机组,包括低风速区大叶轮的非抗台型7MW平台机组,中高风速区大容量的抗台型9MW平台机组,高风速台风区抗台型抗台型大容量15MW平台机组。

 

 

数据是个宝

数据宝

炒股少烦恼

 

国家能源局表示大力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开发。

 

11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四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能源形势、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表示,“十四五”期间将推动可再生能源实现高质量跃升发展。在生产方面,优化发展方式,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在“三北”地区大力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开发,在中东南部地区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在西南地区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一体化开发,在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

 

今年前三季度,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9400万千瓦左右,占新增总装机的82%。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已全部开工,第二批项目正在陆续开工,目前正在抓紧推进第三批项目审查。抽水蓄能电站累计装机规模达4360万千瓦。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作用,能源项目投资加速释放。今年前8个月全国能源领域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12295亿元,同比增长16.7%,较上半年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显著上升

 

数据显示,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幅显著高于火电、水电。以累计装机容量同比来看,2021年2月以来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累积同比增幅保持在15%以上,其中太阳能发电同比增幅始终超过20%,且今年以来增幅还在持续扩大,超过了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长率。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展望明年,硅料产能的增加有望使得硅料价格松动,并带动组件价格下降。从各省“十四五”规划来看,光伏或将贡献新能源发电项目的主要增量。未来随着组件价格回落,光伏装机有望放量,并带动新能源运营商规模快速扩张。

 

光伏设备板块估值处于近两年最低位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经过前期回调,目前电力设备板块部分上市公司估值处于阶段性底部。以整体法计算,光伏设备行业滚动市盈率于2021年8月达到峰值,最高为89.5倍,远高于当前的29.5倍,处于近两年来最低位。风电设备最新滚动市盈率为26.84倍,离一年前的峰值33.65倍也有一定的距离。

 

数据显示,10月以来滚动市盈率刷新近两年最低值的可再生能源概念股共有20只,其中包括7只千亿市值概念股,如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等。光伏设备类个股占比最高,细分领域中硅料硅片、光伏辅材、电池组件、逆变器中均有个股上榜,风电设备中仅三一重能上榜。

 

隆基绿能11月14日下跌2.05%,最新滚动市盈率为28.7倍,低于行业整体估值,刷新公司自2020年8月以来的最低估值。公司近期在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表示,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进步,不断加大新技术研发投入和推动先进产能的建设。自2021年4月以来,公司已经11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2022年9月,公司西咸乐叶年产 15GW 高效单晶电池项目投产,标志着公司新型电池技术 HPBC 正式进入量产阶段。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编:谢伊岚

校对:陶谦

数据宝

数据宝(shujubao2015):证券时报智能原创新媒体。

 

 

https://www.shideke.com

上一篇:期货如何开户(现货交易技巧及盘面知识)

下一篇:现货交易技巧短线(现货原油交易技巧)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