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每日牛股推荐,股票每日推荐,每日股票推荐,股票预测 - - 股票预测网!

抄底价是违禁词(抄底价近义词)

2023-06-13 06:23分类:SAR 阅读:

醉象称,从未授权过清仓处理等操作。

文丨肖红

5月11日,资生堂旗下品牌醉象Drunk Elephant发布声明,回应了近期在网络平台中流传的“醉象清仓”“倒闭”等言论。

醉象在声明中表示,从未授权进行例如清仓处理等操作,关于淘宝和社媒上的相关行为,均为非官方授权的违规行为。对于各类账号主体关于“清仓”“倒闭”等不实言论的发布,品牌将保留采取法律维权手段的权利。

对此事件,《化妆品报》记者联系了资生堂集团,对方回复称,2019年醉象正式进驻中国市场,在天猫国际开设了品牌海外旗舰店,并不断深化跨境电商平台业务。此外,资生堂方面还强调,DrunkElephant海外旗舰店是醉象唯一官方店铺,正在有序运营中。

近期更换了中国大陆市场代理商

所谓的“醉象清仓”事件起因于今年1月。当时,醉象官方公众号发文,称将暂停线上渠道的销售,进行店铺的升级改造,并于3月18日重新开启天猫海外旗舰店。

对此,资生堂中国曾回复称,醉象中国大陆市场的确处于经销商更换期间,按照平台规定,店铺需要暂停销售,为期1-2个月,并表示此后醉象的线上渠道运营仍会交由代理商运营。但资生堂并未确认具体更换成了哪家代理。

随后,某电商平台便出现了多个集中低价销售醉象产品的个人店铺,销售价格在三折左右。目前,醉象天猫海外旗舰店已重新开启,但仍有个人店铺在售醉象产品,价格低于官方售价的30%-50%。

以官方售价666元/50ml的醉象婴儿肌面膜为例,醉象天猫客服告诉记者,此款商品由于之前店铺经营调整下架,目前暂未接到上架通知。然而,记者发现,部分个人店铺却在销售同款商品,售价258元-460元不等。对此,一位私人店铺客服称,低价原因包括保税、清仓、店铺打折促销等。

被博主、C店瞄准的清仓生意

针对此事件,河北某代理商告诉记者,品牌更换代理商后,原有的经销商为清空库存、维护利益,将货品低价出售是正常的商业现象,“特别是相比于传统代理商,多数线上渠道的代理商,不再有区域限制,而只基于合同规定的销售量和销售方式完成销售任务,所以一些C店才会出现所谓的抄底价。”

除个人店铺外,记者在社交平台键入关键词“醉象清仓”发现,该词条出现在不少博主的“省钱速报”中。部分博主强调自己的“经销商”身份,并宣称自己“知晓清仓内幕”,不仅在视频中展示清仓的醉象SKU明细表,还详细对比产品原价和清仓价,计算出具体折扣。

“某些博主、达人可能有自己的个人店铺,或者他们是为其他的合作C店站台、宣传。”某业内人士指出,“不过这些所谓的清仓、抄底价产品是真是假,消费者很难分辨,渠道来源也存在疑点。”对于品牌而言,“尤其是更换新的代理商后,这些低价产品或将扰乱市场秩序,同时也可能为品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上述人士补充道。

进入中国第四年,醉象在谋划什么?

客观上,此次清仓事件的乌龙,再次引发了行业对于作为纯净护肤代表性品牌——醉象的关注。

醉象2012年成立于美国,2018年销售额近1亿美元,2019年9月进驻中国香港丝芙兰,并上线天猫平台,同年10月正式被资生堂收购。资生堂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鱼谷雅彦曾将“醉象”称作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护肤品牌之一”。

当时,谈及以60亿元收购醉象事宜,资生堂曾指出,醉象能够借力资生堂的产业资源和全球平台进一步扩张现有美洲市场,还能快速扩张至欧洲、亚洲等新市场。

2019年底,醉象品牌中国区总经理苏佳妮曾对媒体表示,“当代消费者关注性价比,要求高功效,需求精准护肤,这都是我们的机会。”

2020年,醉象推出维生素F电解离子晚安面膜,2020年1月1日起在其官网和丝芙兰出售。在中国市场,醉象也发起了新品试用活动。

2021年,醉象在第四届进博会上完成了其中国大陆线下首秀,展出了其护肤、洗护线产品。

今年,受疫情影响等因素影响,醉象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32%。记者看到,醉象2022年在天猫海外旗舰店的年度新品为一款售价600元/30ml的抗老精华油,销量前列的产品包括售价318元的醉象水饱饱精华、售价168元的嘟嘟润唇膏等。

目前,醉象在售产品分类逻辑以成分为主线,包括多肽紧致系列、A醇抗皱系列、VC抗氧化系列、神经酰胺保湿修护系列、多酸焕肤系列。同时,店铺自播也已成为醉象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常规销售方式。

中国金融机构鲜有机会在国际资本舞台显山露水,为数不多的几次都是以巨亏被载入史册,近期中国银行原油宝在美国原油期货 5 月合约暴跌至负数的历史事件中记下了浓重的一笔,而更加悲剧的是,这次中国银行拉上了成千上万对原油期货风险认知严重不足的小白散户。如果你是其中一个倒霉鬼,在原油跌到 1 块钱的时候拿出 1 万块去抄底中行原油宝,第二天就面临不仅亏掉 1 万块,更严重的是你将倒欠中行 265 万,你是该怎么办?

不得不说段子手刻画热点事件真是挺有菜的,以上这张图把中国散户抄底原油的过程还原的淋漓尽致,根据原油宝的交易设计,当出现结算价为负值的极端情形时,看似无杠杆的产品反而会呈现杠杆无限放大的情形。

那你到底会亏多少钱呢?最极端的例子:假设有人以 0.01 元的价格投入 1 万元 " 抄底 ",结果结算价却是 -266 元,倒欠银行 2.66 亿,实际杠杆达到了 2.66 万倍。

但不得不说,精准地在 1 分钱的时候抄底原油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 1 块钱的时候买入,确实是有可能的。那么如果有个倒霉鬼在 1 块钱的时候买了 1 万块的原油宝,结果倒欠中行 265 万,这个时候他绝望地去找中国银行问怎么办,会发生什么呢?雪球哥根据目前中国银行就原油宝事件发布的相关公告以及原油宝相关产品说明,以问答形式尝试解答,雪球哥不得不先强调:魔幻的现实往往比段子更残酷!

Q1:我就买了 1 万块钱,现在倒欠 265 万,这太离谱了,中国银行作为国内知名银行,能否发发慈悲取消这笔交易?

不好意思!你太天真了。

4 月 22 日中国银行发布了关于原油宝业务情况的说明:原油宝产品挂钩境外原油期货类似期货交易的操作按照协议约定合约到期时会在合约到期处理日依照客户事先指定的方式进行移仓或到期轧差处理。

雪球哥直译下:中国银行按规办事,投资者风险自负!

Q2:我就买了 1 万块钱,现在倒欠 265 万,我实在还不起啊,不还你又能拿我怎么样呢?

不好意思!欠钱不还,是会有代价的。

首先,根据原油宝投资协议,保证金不足部分,中国银行可扣划投资者其他账户资金用于抵偿该行损失。这意味着,当投资者不主动弥补 " 倒欠 " 原油宝账户的钱,存款账户也将不保。

但是如果你的钱不够不想还,银行能拿我怎么办?这个已经有人帮你问了中行客服,回答如下:

Q3:你们这个 "-266.12 元 " 还有 "-37.63 美元 " 的价格到底是怎么定的?

根据中行原油宝产品规定,美国 WTI 原油期货的结算价不是按收盘价来,而是按照半夜 2:28-2:30 那 3 分钟的平均价来结算的。中行参照 CME 公布的官方结算价进行轧差或移仓。虽然只有那三分钟里价格被砸到 -37.63 美元,但按规则来说,就是要按这个价结算。

Q4:美国原油期货只有 5 月合约在北京时间 4 月 21 日凌晨短暂跌到过负数,此后很快转正,同时 6 月合约并未出现负数并且出现了反弹,请问为什么我的持仓为什么没能抗过那几分钟?为什么没能移仓至 6 月享受此后的原油反弹?

不好意思!还是太天真了。

根据公告,中行在 4 月 21 日为多头客户进行轧差交割;为空头客户进行移仓处理。同时,中行自 4 月 21 日起已经暂停了原油宝新开仓交易。

雪球哥直译:这是因为如果你持有多头仓位,按照 4 月 21 日 -37.63 美元的结算价进行轧差,也就意味着你已经在这个价位被强平了,你的本金已经亏完了,并且被穿仓,变成欠银行钱了,那个时刻起你已经没有多头仓位了,更没办法移仓 6 月合约,当然也就没法吃到后续原油的反弹。

空头仓位之所以仍然能移仓处理,那是因为空头是赚钱的,如果没有平仓,按照产品规定,自然可以进行移仓。

Q5:工行农行都是提前几天移仓,为啥就你中行选择最后一天移仓?

根据中行相关披露," 原油宝 " 产品的美国原油品种挂钩 CME 的 WTI 原油期货首行合约,于期货合约最后交易日前一日(即倒数第二个交易日)北京时间 22:00 停止交易。

雪球哥直译:合约规定移仓在结算日前完成即可,并没有规定必须提前多久,虽然工行农行以及基金公司等都选择了提前几天移仓,但是中行可以用行情波动来解释,如果抓这点,只能说是中行对原油期货交割和结算等或许不如其他金融机构专业。

Q6:这产品风险这么大,我都不知道,为什么你要卖给我这种小白?

中行可以回答你的的至少不仅限于以下三点:

(1)买之前须签署协议。产品准入方面,为满足对客风险揭示等需要,客户在开展原油宝产品前须签署中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场个人产品协议》,协议在专门章节中向客户提示了业务相关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交易成本风险、系统风险、通讯风险等。

(2)该产品不带杠杆所以被中行视为平衡型。考虑到客户叙做原油宝产品虽然面临一定本金损失的风险,但该产品并不带杠杆,中行在产品设计之初评定客户准入标准为平衡型以上投资者。中资大行中,工行、建行、交行等主要同业类似账户原油产品客户准入风险等级也均为平衡型。

(3)出现较大波动的时候中行会提示。中行在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时,分别于 4 月 16、17、19、20 日等时间分别在手机银行、E 融汇等原油宝产品对客渠道入口进行精准弹窗提示和公告提醒。

雪球哥直译:1、投资有风险,买银行理财请认真阅读产品书;2、原油宝设计的时候并是要求 100% 保证金的,所以设计时并没有杠杆,只是没想到原油期货会出现负数,破天荒出现负数以后才有了利润上的风险;3、原油行情波动大,虽然这是款 T+0 的产品,但是中行也会通过弹窗和公告提醒风险,投资者得注意留意行情风险提示自行决策。

但中行如果只是这么解释,估计很难令人信服,在银行理财创新过程中,向低风险承受的投资者推销高波动高风险的原油期货挂钩产品是否合适?

Q7:22 点停止交易,银行处理移仓,市场从 11 美元下跌至-37 美元过程中,银行有无盈利?

中行 " 原油宝 " 产品的美国原油品种挂钩 CME 的 WTI 原油期货首行合约,于期货合约最后交易日前一日(即倒数第二个交易日)北京时间 22:00 停止交易。

22:00 以后银行仅会根据客户头寸数量和方向,报 CME 进行轧差交割,并参考 CME 官方结算价格,指定 " 原油宝 " 合约结算价。

雪球哥直译:这是款挂钩美国原油期货的衍生品,是银行理财的品种创新,但根据相关监管规定,中行不太可能私设资金池和客户做对手盘,否则是严重违规。

中行原油宝到底有没有错?

如果你在 1 块钱的时候买了 1 万块的纸原油,倒欠中行 265 万,那么理论上来说,你只能还钱,不然中行有权向人民银行申请将欠款记录纳入其征信。目前而言,根据中行原油宝相关产品说明以及公告来说,投资者将承受巨额损失。但是中行是否完全不应该为本次事件承担任何责任呢?昨日雪球哥在文末发起了针对该事件的投票,截至现在,共有 2.2 万人参与投票,其中 75% 认为中行有错,产品设计有严重缺陷。

中国银行在原油宝巨亏事件中到底有什么样的错误呢?目前公众对中行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是否涉及不恰当宣传,将以原油期货为底层资产的高风险产品进行了过度宣传,以及在宣传该产品时是否进行了足够的风险提示?此前中行原油宝借中国银行强大的全国网络渠道,对原油宝进行了推广,比如 3 月底中国银行江西分行、株洲分行等在微信公众号进行的 " 原油比水还便宜,中行带你去交易!" 宣传:

比如宣传中过度强调收益:

比如中国银行微银行 2019 年 3 月份在其公号做的原油宝科普:科普视频

然后是中行原油宝在产品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比如关于产品交易时间的问题,中行原油宝时挂钩美国原油期货走势的,但是交易时段却和底层资产错开了,对于原油期货这类高波动产品,交易时间错开会导致极端行情下的极端风险,在这次原油跌到负数的过程中该风险被放大到了极致,尤其是 4 月 21 日美国 5 月原油期货合约最后结算的那 3 分钟,该合约被打到负数,但是原油宝由于在 20 日晚 22 点已经停止交易,国内投资者只能干瞪眼。

还有就是抛开本次穿仓事件,原油宝产品由于移仓产生的重大损耗,此前就已经被相对专业的投资者指出,比如雪球用户 @没驾照的代价在 3 月 23 日即对此进行了分析,幸好该用户已经提前结束了原油宝的投资。

此外,中行原油宝在整个产品运营过程中的风控机制也是一大诟病,尤其是在原油剧烈波动的行情下,在主力合约已经从 5 月份调到 6 月份的时候,中行没有像类似工行、农行以及国内基金公司、国外基金公司等那样提前进行移仓操作,而是持有 5 月合约到最后时刻,没有考虑该合约的流动性风险,而且在 4 月 15 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ME)已经进行了原油期货负价格的测试情况下,中行仍然没有进行提前移仓,没有就原油期货价格可能出现负数这种极端情况的对应风险控制。

4 月 22 日晚,中国银行作为上市公司对原油宝事件发布了最新公告:

不过这么一个公告,或许真的只能引起社会各界更高的关注,很难得到 " 支持 ",对此你怎么看?

 

导语:投资最重要的是投在你真正懂的东西上。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投在你真正认为会赚钱的地方(公司)。

 

这是一篇老文章,但是里面的方法却是100年不过时的绝招,可以说是价值投资者的圣经,写得如此详细,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如此好,如此深度的内容。

你们第一遍读到的时候可能觉得很虚,就像我第一次跟芒叔交流的时候,觉得他好虚,讲的东西都是冠冕堂皇的,结果后来我看到这篇文章后发现,他的很多思想也来源于此,这是价值投资真正的本质内容,当然这文章也是前年芒叔推荐给我看的。

而本文作者段永平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实业家,小霸王学习机开始到步步高,包括vivo和oppo的幕后老板,上市的拼多多都有他的身影。2006年62万美金拍下巴菲特的午餐后,他与全世界最顶级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有了交集,所以他的思想很多也是源自巴菲特,文中有很多提到。

请大家耐心看完本文,一定要静下心来看,完全投入进去,会给你豁然开朗的感觉,也是对一部分人来说从此宗教般信仰价值投资,对价值投资有里程碑式的认识。

正文:

老实讲,我不知道什么人适合做投资。但我知道统计上大概80-90%进入股市的人都是赔钱的。如果算上利息的话,赔钱的比例还要高些。许多人很想做投资的原因可能是认为投资的钱比较好赚,或来的比较快。作为既有经营企业又有投资经验的人来讲,我个人认为经营企业还是要比投资容易些。

虽然这两者其实没有什么本质差别,但经营企业总是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犯错的机会小,而投资却总是需要面临很多新的东西和不确定性,而且投资人会非常容易变成投机者,从而去冒不该冒的风险,而投机者要转化为真正的投资者则可能要长得多的时间。

投资与投机的区别

投资和投机其实是很不同的游戏,但看起来又非常像。就像在澳门,开赌场的就是投资者,而赌客就是投机者一样。赌场之所以总有源源不断的客源的原因,是因为总有赌客能赢钱,而赢钱的总是比较大声些。作为娱乐,赌点小钱无可非议,但赌身家就不对了。可我真是能见到好多在股场上赌身家的人啊。

以我个人的观点,其实什么人都可以做投资,只要你明白自己买的是什么,价值在哪里。投机需要的技巧可能要高很多,这是我不太懂的领域,也不打算学了,有空还是多陪陪家人或打几场高尔夫吧。

即使是号称很有企业经验的本人也是在经受很多挫折之后才觉得自己对投资的理解比较好了。我问过巴菲特在投资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他告诉我说:不做空,不借钱,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东西。这些年,我在投资里亏掉的美金数以亿计,每一笔都是违背老巴教导的情况下亏的,而赚到的大钱也都是在自己真正懂的地方赚的。

作为刚出道的学生,书上的东西可能知道的很多,但融到骨子里还需要吃很多亏后才行。所以,如果你马上投入投资行业,最重要的是要保守啊,别因为一个错误就再也爬不起来了。这里唯一我可以保证的是,你肯定会犯错误的。

我个人的理解是缺什么什么重要。投资最重要的是投在你真正懂的东西上。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投在你真正认为会赚钱的地方(公司)。我对所谓赚钱的定义是:回报比长期无风险债券高。一个人是否了解一个公司能否赚钱,和他的学历并没有必然的关系。虽然学历高的人一般学习的能力会强些,但学校并不教如何投资,因为真正懂投资的都很难在学校任教,不然投资大师就该是些教授了。不过在学校里可以学到很多最基本的东西,比如如何做财务分析等等,这些对了解投资目标会很有帮助。

无论学历高低,一个人总会懂些什么,而你懂的东西可能有一天会让你发现机会。我自己抓住的机会也好像和学历没什么必然的联系。

比如我们能在网易上赚到100多倍是因为我在做小霸王时就有了很多对游戏的理解,这种理解学校是不会教的,书上也没有,财报里也看不出来。我也曾试图告诉别人我的理解,结果发现好难。又比如我当时敢重手买GE,是因为作为企业经营者,我们跟踪GE的企业文化很多年,我从心底认为GE是家伟大的公司。

我说的“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投资”的意思是我认为并没有一个“只有‘某种人’才可以投资”的定义。但适合投资的人的比例应该是很小的。可能是因为投资的原则太简单,而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难的吧。顺便说一句什么是“简单”的“投资”原则:当你在买一只股票时,你就是在买这家公司!简单吗?难吗?

我想再简单地把我目前对投资的基本理解写一下:

1、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所以同样价钱下买的公司是不是上市公司并没有区别,上市只是给了退出的方便而已。

2、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就是公司的内在价值。买股票应该在公司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买。至于应该是40%还是50%(安全边际)还是其他数字则完全由投资人自己的机会成本情况来决定。

3、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不是算法,是思维方式,不要企图拿计算器去算出来。当然,拿计算器算一下也没什么。

4、不懂不做(能力圈)是一个人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必要前提(不是充分的)。

5、“护城河”是用来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不是唯一的)。

6、企业文化是“护城河”的重要部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很强企业文化的企业可以有个很宽的“护城河”。

保持平常心

“理性”地面对市场每天的波动,仔细地检查每一个自己的投资理由及其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好像我对投资的理解就是这么简单。但这个“简单”其实并不是太简单,事实上这个简单实际上非常难。

在这里有很多问题是关于估值的,所以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我个人觉得如果需要计算器按半天才能算出来那么一点利润的投资还是不投的好。我认为估值就是个毛估估的东西,如果要用到计算器才能算出来的便宜就不够便宜了。

好像芒格也说过,从来没见巴菲特按着计算器去估值一家企业,我好像也没真正用过计算器做估值。我总是认为大致的估值主要用于判断下行的空间,定性的分析才是真正利润的来源,这也可能是价值投资里最难的东西。

一般而言,赚到几十倍甚至更多的股票绝不是靠估值估出来的,不然没道理投资人一开始不全盘压上(当时我要知道网易会涨160倍,我还不把他全买下来?)。

正是由于定性分析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多数情况下人们往往即使看好也不敢下大注,或就算下大注也不敢全力以赴。当然,确实也有一些按按计算器就觉得很便宜的时候,比如巴菲特买的中石油,我买的万科。但这种情况往往是一些特例。

巴菲特确实说过伟大的公司和生意是不需要卖的,可他老人家到现在为止没卖过的公司也是极少的。另外,我觉得巴菲特说这话的潜台词是其实伟大的公司市场往往不会给一个疯狂的价钱,如果你仅仅是因为有一点点高估就卖出的话,可能会失去买回来的机会。而且,在美国,投资交的是利得税,不卖不算获利,一卖就可能要交很高的税,不合算。

无论什么时候卖都不要和买的成本联系起来。该卖的理由可能有很多,唯一不该用的理由就是“我已经赚钱了”。不然的话,就很容易把好不容易找到的好公司在便宜的价钱就卖了(也会在亏钱时该卖的不卖。)买的时候也一样。买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但这只股票曾经到过什么价位最好不要作为你买的理由。

我的判断标准就是价值。这也是我能拿住网易8-9年的道理。我最早买网易大概平均价在1块左右(相当于现在0.25),大部分卖的价钱大约在30-35(现在价)左右。在持有的这8年到9年当中,我可能每天都会被卖价所诱惑,我就是用这个道理抵抗住诱惑的(其实中间也买卖过一些,但是很小一部分。)我卖的理由是需要换GE和Yahoo。我会一直保留一些网易的股票的。

巴菲特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可以学,当然可能只有很少人能学会。事实上,我发现只有很少人会去真正认真地学,所以能学会的人很少就很容易理解了。

巴菲特反对的和他做的衍生品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我自己用很多金融衍生品,和巴菲特的用法一样,所以比较理解他说得是什么。很难一句话解释清楚,但可以用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来说明。很多人用衍生品就好像去赌场当赌客,希望能够快点赚钱。巴菲特用衍生品就好像在澳门开赌场,长期而言是稳赚的。不是每个人开赌场都能赚钱,但会开的人就行。也许赌场的例子不一定合适,但道理确实一样。

投机,我也不是没有过,但就是为好玩,justforfun,只是玩玩而已。人家要跟我讨论股票,我都要跟人说清楚,是讨论投机还是投资?是forfun还是formoney?如果forfun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买你喜欢的就好了,反正你也不会把房子卖了扛着钱去拉斯维加斯。我曾经在邮轮上用两百块钱玩了三个晚上,赚了两千块钱。如果你作为投资的故事来讲,三天翻了十倍,这叫什么故事!但你敢拿几百万这么赌吗?不敢。所以投资是另外的讲法。

选择一家好的公司,拿得住我从头到尾真正投资过的公司最多五六家,卖掉了一些,我持有的公司一般在三家左右。巴菲特的哈撒韦一千多亿美元市值,也才投十来家。我不怕集中,我不是一般的集中,我是绝对的集中。

创维和我们算是同行了,他们这个公司到底怎么样我们多少还是了解的。由于体制的因素,我个人一直认为创维是中国彩电行业里最健康的企业了。

虽然当时出了些事,但公司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因此改变。我们买创维时创维的市值好像还不到20亿(我不太记得了,也有说20出头的),我怎么想都觉得便宜,就买了。我们是买到差一万股到5%的时候停的,因为再买就要公告了,所以很想在公告前和黄宏生沟通一下,怕人家以为我要去抢人家那一亩三分地,呵呵。结果当时由于不太方便,最后我们就没有再买。一直到前两个礼拜才和黄老板通了个电话,道个谢,问个好啥的。

对创维而言,我并没有一个很清楚的到底值多少钱的概念,对他们现在的业务情况了解的也不细,所以涨上来以后就一直在陆陆续续减持,现在可能还剩不到最高持有量的20%了。我觉得现在买的人可能比我更清楚创维的价值,后面的钱应该是他们才能赚到的。

封仓10年是个很好的思路,选股时就该这么想。但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持有苹果10年或以上。实际上我买股票时还真没有想过要拿多少年。我一般会给我买的股票定个大概的价钱,比如买GE时我就认为GE至少值20块,但我确实没想过要多少年才会到。

苹果所处的行业确实是个变化很快的行业。虽然我认为苹果在竞争中已经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但我还是会很关切哪些变化有可能会改变苹果的地位。如果非要我给苹果定个价的话,我大概认为苹果也许某天会到600块。

理由是:以我的理解,苹果的盈利在两到三年内大概就可以达到每股40-50块/年(现在的盈利能力大概在每股25-6块/年),也就是说苹果的盈利能力会在两三年内接近double一下,再加上那时每股现金100多块(现在大概每股60多),给他个600的价钱应该不算太过分吧?当然,苹果也是有可能掉回到100多块的,反正到时大家就知道了。

今年的第一个投资的大决策就是在一月二十一号买进了苹果,把去年赚的钱都放进去了。从很久以前就开始或多或少地关心苹果,但就是没认真分析过,大概是因为自己老是满仓的缘故。1.21由于股权到期日,要释放了不少资金出来,在压力下突然想明白了。

买苹果的灵感其实是来自博友的提问。记得前段时间我在这用苹果举过一个什么股价叫便宜的例子:如果你觉得苹果值5000亿的话,那3000亿就是便宜,虽然他曾经只有50亿的市值。其实我个人认为,苹果有可能会是地球上第一家年利润过500亿美金利润的公司(过多少不敢说)。也许苹果会是第一家市值过万亿美金的公司(这个取决于市场会有多疯狂)。

说说我喜欢苹果的一些理由。这不是论文,想到就说,没有重点和先后秩序。

1、苹果的产品确实把用户体验或消费者导向做到极致了,对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难以超越甚至接近(对喜欢的用户而言)。

2、苹果的平台建立起来了,或者说生意模式或者说护城河已经形成了(光软件一年都几十亿的收入了)。

3、苹果单一产品的模式实际上是我们这个行业里的最高境界,以前我大概只见到任天堂做到过(sony的游戏产品类似)。

单一产品的模式有非常多的好处:

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将产品做得更好。比较一下iphone系列和诺基亚系列(今年要推出40个品种)。苹果产品的单位开发成本是非常低的,但单个产品的开发费却是最高的。

材料成本低且质量好,大规模带来的效益。苹果的成本控制也是做到极致的,同样功能的硬件恐怕没人能达到苹果的成本。

渠道成本低。呵呵,不是同行的不一定能明白这话到底有什么分量(同行也未必明白),我是20年前从任天堂那里学会的。那时很多做游戏机的都喜欢做很多品种,最后下场都不太好。

4、苹果的营销也是做到极致了,连广告费都比同行低很多,卖的价钱却往往很好。

5、苹果的产品处在一个巨大并还有巨大成长的市场里。

智能手机市场有多大?你懂的!

pad市场有多大?你也会懂的。

总而言之,我认为苹果现在其实还处在其成长的早期,应该还有很大的空间。扣掉现金的话,苹果的今年的未来pe只有12-13倍啊,明年可能要到10以下了。当然,以上我说的这些点中的任何一点的改变都可能或多或少地改变苹果,如果有苹果的股票的话,就要留心这些变化了。我想的只有一个东西,就是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不过,要认为苹果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自己也很遗憾为什么以前一直没花功夫去想一想。

我认为Jobs如果真请长假的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苹果的业务不会有大影响。长期而言,没有jobs的苹果可能会慢慢变成和别的同行一样的公司。但苹果的平台已经搭好,就像当年3大战役已经打完一样,jobs在不在影响都不大了。

apple还有不少特别厉害的地方,比如:品种单一,所以效率高,质量一致性好,成本低,库存好管理等等。我从做小霸王是就追求品种单一,特别知道单一的好处和难度,这个行业里明白这一点并有意识去做的不多,我们现在也根本做不到这一点。比较一下诺基亚,你就马上能明白品种单一的好处和难度了。诺基亚需要用很多品种才能做到消费者导向,而苹果用一个品种就做到了,这里面功夫差很多啊。

做产品和市场,往往喜欢很多品种,好处用于不同细分市场,用于上下夹攻对手的品种。坏处搞一大堆库存,品质不好控制。单一品种需要很好的功力---把产品做到极致。难啊。因为难,大部分人喜欢多品种。就跟投资一样,价值投资简单,但很不容易。做波动,往往很吸引人。

苹果现在手里有600亿现金,去年4季度的盈利已经过60亿了。如果苹果达到500亿以上的年利润,5000亿以上的市值是非常合理的。一万亿只是一个说法,要看苹果后续的发展情况。

我决定买苹果以前主要想的是他们是不是还有可能成长,有多大的空间可以成长,威胁都可能来自什么地方,等等。我不去想他现在的股价和过去的股价,尽量用平常心去看这家企业。以我的观点看,苹果年利润有一天达到800亿或更多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觉得我买的价钱还很便宜。

苹果的上升空间当然远不如当年的网易,可当年的网易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现在就算碰上了,对我的帮助也不大。苹果这样的公司难道还要去公司看?那能看到什么?我只是somehow突然想起来要认真看看苹果,以前老觉得Jobs个人太厉害了,是个报时人,后来突然想明白其实现在他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至少在未来几年里。毕竟我们是同行,虽然差距还比较大,但有些东西容易搞懂一些。

巴菲特说过,他一生当中有很多次很集中,甚至达到100%。碰上一个是一个,反正赚钱也不需要有很多目标(巴菲特讲一年一个主意就够了)。有时候你感兴趣的目标会自己跳到眼前的。如果你只有一只股票,而且还是满仓的,如果你真正了解你投资的东西的话,那下跌就和你无关了。

没目标时钱在手里好过乱投亏钱。如果一有钱就乱投的话,早晚都会碰上个亏大钱的目标的。有合适的股票就买,没有就闲着。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以看得更好些。

其实我知道的东西少的可怜。我就知道巴菲特这条路很好,肯定可以到罗马,可老是有一堆朋友问我索罗斯那条怎么样,还不许我说我不知道。我是真的不知道。总的来讲,看准了出手就要狠。似懂非懂很难下手狠。耐心等待总是有机会的。

价格合理的股票不一定非买不可。我的观点是只有价格不太合理的时候才是机会啊。有时候可能会等得很难受,尤其是大牛市的时候。Buffett说过,最难的事是什么都不做。呵呵,他都觉得难,我们觉得难也就很正常了。

买股票当然要做定量分析,不然怎么搞?比如一个公司有净资产100亿,每年能赚10亿,这个公司大概值多少钱?大概就是你存X的钱能拿到10亿的利息(长期国债利息),再把x打6折。

如果买200亿长期国债的收入有10个亿/年,我会花200亿去买个年利10亿的公司吗?国债是riskfree(无风险)的,所以买公司就要打折。越觉得没谱的打折要越厉害,和我们平时的生意没区别。这大概就是巴菲特讲的marginofsafety的来源吧。长期利率会变,我一般就固定用5%。

企业价值是未来现金流折现。这未来的玩意有点模糊。通俗的讲,假设先不谈折现率。假设我确切的知道这个企业的未来。企业的价值=股东权益+未来20年净利润之和。然后再进行折现。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毛估估算下就行。这种算法其实把成长性也算在内了,如果你能看出其成长性的话(这部分有点难)。

若买的公司PE是10,那即使退市,每年有10%的利润(没有计算公司的增长)。利润拿来分红也好,投资也好,比国债也高多了。这样分析对不对?问题是PE是历史数据。你如果相信他未来一定有10%就可以。巴菲特买的高盛以及GE的可转换债券就是10%加option,非常好的deal。

我在投资里用定性分析确实比较多,这也是我和华尔街分析家们的区别,不然我怎么有机会啊,不能简单的单纯看数字,除非账面净现金多过股价了。pe=10意味着要10年才能赚回股价,如果你想买的话,你必须认为10年内的平均年利润要达到或超过现在的年利润。在我眼里看来,盛大游戏好像有点强弩之末的感觉。

我一般的目标是买我认为价值被低估50%或以上,价值应该是现在的净值加上未来利润总和的折现。

老巴成功的秘诀是他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归根到底,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无论你看懂的是长久还是变化,只要是真懂,便宜时就是好机会。我有时也这么说:投资很简单,不懂不做。但要能搞懂企业就算看一吨的书也不一定行,投资简单但不容易!

我非常同意DCF(生命周期的总现金流折现)是唯一合乎逻辑的估值方法的说法,其实这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意思,不过是量化了。对投资,我想来想去,总觉得只有一样东西最简单,就是当你买一个股票时,你一定是认为你在买这家公司,你可能拿在手里10年,20年,有这种想法后就容易判断很多。

不懂不做。我始终没完全搞懂银行的业务的风险到底在哪儿。美国的一些大银行隔个10年8年就来一次大动荡,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索罗斯的东西不好学,至少像我这样的一般人很难学会。老巴的东西好学,懂的马上就懂了,不懂的看看最上面那一句话。

巴菲特有很多保险和金融的投资,我基本没有,因为我还不懂,总觉得不踏实。我投了一些和internet相关的公司,巴菲特没投过,因为他不懂。他认为可口可乐是人们必喝的,我认为游戏是人们必玩的。航空公司还是不碰为好。航空公司的产品难以做到差异化,没办法赚到钱,长期来讲没投资价值。这是巴菲特教我的,省了我好多钱。

便宜就买了。如果连老巴都不信,你还能信谁?对自己觉得真正了解的公司,很少细看报表,但了解以前会看(至少是应该看)。我一般会先了解企业文化,如果觉得不信任这家公司,就连报表都不会看的。

我只是做我认为我能懂的东西(以为自己懂也不一定就真懂了),有些可能也许正好是大家说的所谓科技股吧。我分不清什么是科技股。任何人要买的话必须自己明白自己在干什么,不然你睡不好觉的。其实当我说一只股票有投资价值时,最希望有人来挑战而不是跟进。我希望看到不同的观点。我投资不限于某个市场,主要取决于我是否有机会能搞懂。

如果A股有便宜我又了解的股票的话,我也可以买。不过现在我不太了解A股。要是那时就明白巴菲特,你就已经发达了。如果你现在还不明白,你还会失去很多机会。买一只股票往往要很多理由。不买的理由往往就一两个就够了。价值投资者买股票时总是假设如果我有足够多的钱的话我是否会把整个公司买下来。

有人问过芒格,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的成功?他的回答是:“rationality”(理性),呵呵,有点像我们说的平常心。问题是不用闲钱对生活会造成负面影响啊。我从来都是用闲钱的。老巴其实也是。至少你要有用闲钱的态度才可能有平常心的,不然真会睡不着觉。

我觉得对所谓价值投资者而言,其实没有那么考验。他们也就是没有合适的东西就不买了,有合适的再买,就和一般人逛商场一样。我想每个人逛商场时一定不会把花光身上所有钱作为目标吧。我的建议就是慢慢来。慢就是快。

本分我的理解就是不本分的事不做。所谓本分,其实主要指的是价值观和能力范围。赚多少钱不是我决定的,是市场给的。呵呵,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呵呵,如果你赚的是本分钱,你会睡得好。身体好会活的长,最后还是会赚到很多钱的。最重要的是,不本分赚钱的人其实不快乐。

关于市场:呵呵,再说一遍,我认为抄底是投机的概念。眼睛是盯着别人的。价值投资者眼里只看投资标的,不应该看别人。不过,作为投资人,我认为对宏观经济还是要了解的好,至少要懂一般的经济现象。

我个人认为大多数基金都很难真正做到价值投资,主要是因为基金的结构造成的。由于基金往往是用年来衡量考核,投资人也往往是根据其上一年的业绩来决定是否投进去。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往往在最应该买股票的时候,很多基金却会在市场上狂卖,因为股东们很恐慌,要赎回。而往往股价很高时却有很多基金在狂买,因为这个时候往往有很多股东愿意投钱进来。基金大部分是收年费的,有钱时总想干点啥,不然股东可能会有意见。

不要想去赌场赢钱,但开个赌场赚钱还是可以的。我卖puts和他做的事情是一样投机是会上瘾的,不好改。这个是芒格说的。巴菲特早就不看图看线了。看图看线很容易错失机会的。其实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巴菲特,不过大部分人都拒绝而已,唉。

绝大多数人是不会改的。再说,这个做法也不一定就亏钱,亏的是机会成本,所以不容易明白。我见过做趋势很厉害的人,做了几十年,但依然还是“小资金”。用芒格的“逆向思维”想一下,你也许就对“趋势”没那么感兴趣了。其实投机比投资难学多了,但投机刺激,好玩,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喜欢投机。

我认为一个人认为自己可以战胜指数的时候,他可能已经失去平常心了。我觉得好的价值投资者心中是不去比的。但结果往往是好的价值投资者会最后战胜指数。在任何地方投资真的都一样的,你不认真了解你投的是什么都会很麻烦。价值投资只管便宜与否,不管别人的想法,找自己懂的好公司,别的不要太关心。希腊发生的事和大家有点八杆子打不着吧?

我也不知道啥时候卖好。反正不便宜时就可以卖了,如果你的钱有更好的去处的话。顺便讲一句,我个人认为抄底是投机的概念(没有褒贬的意思),价值投资者不应该寻求抄底。抄底是在看别人,而价值投资者只管在足够便宜的时候出手(不管别人怎么看)。

对我而言,如果一只股我抄底了,往往利润反而少,因为反弹时往往下不了手,所以容易失去机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买万科时我们就正好抄到底了,郁闷啊(其实没那么郁闷,总比亏钱好),买的量远远少于我们的原计划。

对大盘的判断很简单。如果你有足够的钱把所有股票买下来,然后赚所有上市公司赚的钱,如果你觉得合适,那这个大盘就不贵,不然就贵了。(这里还没算交易费呢)分不分红和是否有投资价值无关。如果你认为公司每股收益可以长期高过长期国债利率,这个公司当然就可能成为投资目标。投不投取决于有没有更好的目标。

实际上,我买的时候是不考虑是不是有人从我手里买的。我要假设如果这不是个上市企业这个价钱我还买不买。你如果明白这点了,价值投资的最基本的概念就有了,反之亦然。不能单靠PE去推测公司未来的收益,不然会中招的。举个例子,GM(通用汽车)的PE一直都很低(以前老在5倍左右),但债务很高,结果破产了。你如果能想想一个非上市公司是否有价值(或价值是否能体现)可能就能明白你想问的问题。

宁要模糊的精确,也不要精确的模糊,呵呵,真是老巴说的?还是老巴说得清楚啊!我觉得这就是毛估估的意思。很多人的估值就有点精确的模糊的意思。毛估估。意思就是5分钟就能算明白的东西,一定要够便宜。我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自己觉得便宜才买。比方说我认为ge值20,我可能到15才开始买一点,但到10块以下就下手重很多了。重仓买到便宜股票是多少要些运气的。天天盯住股市时好像会比较难做到。

找到被低估的公司本身是一件很难的事。我做投资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来自马克恩的“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就是这家企业TheWholeLife能够赚的钱折现到今天,价格就是现在市场表现出来的那个过高或者过低的玩意儿。怎么去评估一家企业是否被低估,团队我认为当然是重要的,还要看你这个公司有没有很好的文化,一个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文化。

所以我买公司的时候,我有一个很大的鉴别因素就是,这家公司的行为跟华尔街对他的影响有多大的关联度?如果关联度越大,我买他的机会就越低。华尔街没什么错,华尔街永远是对的,它永远代表不同人的想法。但是你要自己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如果自己没了主见,你要听华尔街的,你就乱了。

我的逻辑就是巴菲特的逻辑,原则上没有什么差异。差异是他熟悉的行业不等于是我熟悉的行业,所以他投的股票不等于是我要投的。去年他投了一家公司,我看了半天都没有看懂,果然,他投了以后,那支股票可能涨了50%、60%。人家问我是否着急,我说不着急。为什么?因为这不是我能赚到的钱。

反过来讲,比如我投网易这样的公司,这也不是他能够赚得到钱。再比如Google,巴菲特也没买。因为他对这个生意不了解,不了解没有赚到钱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好后悔的。如果你不了解也敢投,第一你也守不了那么久,80块买的,可能100块、120块也就卖了,其实你也赚不了钱;其次如果你四处这么做,可能早就亏光了。正因为没有在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和企业身上赚到钱,说明你犯的错误少。

我的很多成功的投资,好象行业根本不搭界,但是对我来说是相关的,就是因为我能够搞懂它,知道管理层是否在胡说八道,企业是否有一个好的机制,竞争对手是否比他强很多,三五年内他会胜出对手的地方在哪里……无非就是这些东西。看懂了,你就投。

比如我也曾赚过松下股票的钱,7块钱买的,涨到20多块卖了,放了大概有两三年的时间。就是因为我是做这行,我做企业的很多理念来自于松下,我也拜访过他们公司,也知道他们的缺点和优点,觉得这个公司不可能再低于7块了,而20块让我觉得可买可不买、可卖可不卖。所以,你作的投资都是跟你过去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你能搞懂的东西有很大的关系。你的判断跟市场主流判断没有关系,两者可能有很大的时间差。我判断的是它的未来,而市场是要等企业情况好了才会把价格体现出来。

成长率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投资的定义在我来讲就是拥有一家公司的部分或者全部,最简单的概念就是“拥有”。假设某家公司去年每股赚一块,今年赚两块钱,成长率百分之百,有人说明年可能还会再涨。后年呢?后年不知道。你如果是你自己的钱,把这家公司买下来,你会买吗?你说只要后面有人买我的股票,你就会买。这就叫投机。

对于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我有一个最简单的衡量办法,我没注意到是否巴菲特也这么讲过,就是以现在这样的价格,这家公司如果不是一个上市公司你还买不买?如果你决定还买,这就叫投资;如果非上市公司你就不买了,这就叫投机。

就像我当时买网易我为什么能够在那个价格买到(那么多量),因为NASDAQ有个规定,一块钱以下的股票超过多少时间就会下市,所以很多人害怕下市,就把股票卖出来。在一块钱以下就卖了。因为他们怕下市。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怕呢?这就是我投资的道理。我买它跟它上不上市无关,它价格低于价值我就会买。步步高就没有上过市,但我因此就把公司卖了,这没道理啊,很荒唐,你说我创立公司后只是因为它不上市就卖了,那我开公司干嘛?

我自己懂一些基本财务常识,觉得大致够用。本分即自然,道法自然。克制不了自己的人如果不玩游戏也会玩别的的。借钱是危险的,没人知道市场到底有多疯狂(向下或向上)。我记得巴菲特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如果你不了解投资的话,你不应该借钱。如果你了解投资的话,你不需要借钱。反正你早晚都会有钱的。

投资不需要勇气,也就是说当你需要勇气时你就危险了。老巴的教导千万别忘了:不做空,不借钱,不做不懂的东西!做空有无限风险,一次错误就可能致命。而且,长期而言,做空是肯定不对的,因为大市一定是向上的。价值投资者是会犯错误的。做空犯错的机会可能只有一次,只要你做空,总会有一次犯错的,何苦呢?

其实每个人都多少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往往不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如果每个人把自己干过的不应该干的事情不干的话,结果的差异会大大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可以看看芒格讲的如何赚20000亿美金的例子。芒格也许真的心里素质好,传说曾经因为用margin两年内亏掉大部分身价(大概70年代的时候)。所以有了只需要富一次的说法。芒格大概可以算富过一次半的人了。

危机大概5-8年来一次,希望下一次来的时候你记得来这里看一眼,然后擦擦冷汗,然后把能投进去的钱全投进去。千万别借钱哦,因为没人知道市场疯狂起来到底有多疯狂。

巴菲特追求的是产品很难发生变化的公司,所以他买了后就可以长久持有。但他也说过,如果你能看懂变化,你将会赚到大钱。他说他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学会付高一点的价格去买未来成长性好的公司,据说芒格帮了很大的忙。

我们也不负债。负债的好处是可以发展快些。不负债的好处是可以活得长些。反正你借不借钱一生当中都会失去无穷机会的,但借钱可能会让你再也没机会了。

在理解的安全边际内,如果还有钱,当然可以再买。要注意的是,加码和想买的人多了(股价涨了)没关系,只和价值和机会成本有关。我认为Buffett花钱买BNI好过把钱放在长期国债上。BNI有很好的现金流及一定的成长和大片的地产,长期而言年回报应该能超过8%。

找到优秀的管理者和企业文化

我非常在乎企业管理层的人品!刚刚进他们网站看了一眼。居然一家中国公司没有中文网站,好像是给投资人设计的。另外,也没找到任何有关企业文化的描述。由于我不太懂这个行业,前面两点看完我就不会再往下看了。我可能又失去了一个赚钱的机会。一般而言,太把“华尔街”当回事的公司我都很小心。

好企业在哪儿的经营理念都是很相近的。美国急功近利的公司也很多,中国公司也不都是急功近利。我本人很多年前就很反对没事加班加点的。我一直认为老是强迫加班加点的部门的头的管理水平有问题,老是强迫加班加点的公司的老板的管理水平有问题,呵呵。

我终于找到巴菲特说的傻瓜能经营的企业的说法,其实是Peter林奇说的,巴菲特在讲话时引用过,为的是说明巴菲特投资时还是要买信得过的管理层。江湖传言好厉害啊。

头几年到处讲讲没啥坏处,企业文化是要不停的宣讲才能慢慢深入到大家的骨髓里的。当年尼克松好像讲过类似的话。现在好像马云出来的机会已经少多了。有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往往应变能力要强很多。

我们小时候不敢愤青啊!能愤青就是社会的大进步。你要觉得随和吃亏那可就说明你骨子里不是随和的人,世界上哪里都一样,最后成事的人都还是正直的人。这也是我喜欢GE的原因。GE的integrity是在所有东西之上的。

我记得去上中欧的第一天,前院长张国华训话里讲过一个故事。他说有个著名商学院(我不记得名字了)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想知道非常成功的人都有什么共同特性,结果发现什么特性的人都有,但他们唯一共有的特点就是integrity。

阿里文化不如步步高文化的地方是,阿里要成为最大,步步高要本分。一百年老店不意味着他就一定活到101年。这就像不能用pe去预测明年的利润一样。雷曼好像就有150多年的历史。但你只要注意到雷曼后期的企业文化都变成什么样了的话,你就不会对他们的结局感到惊奇。

把“企业文化”真正印到企业上上下下的干部的骨子里又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了。韦尔奇的《赢》里讲了不少GE是怎么做的阿里巴巴这方面做得非常好。这是一项几十年或更长的工作,应该和企业的寿命一样长,是一项重要但往往不那么紧迫,常常被人忽略的工作。

巴菲特的意思是,如果生意模式好的话,庸才都不怕(老巴自己是很看重管理层的),出入总是有的。我在公司里是个反对派,几乎做什么我都会提反对意见。如果连我的反对意见大家都不怕时,做什么我都会放心一些。

我最怕的就是当老板说什么大家都说“好”。那时公司就危险了。当然,这里的前提是我认为我们同事很多都在许多方面比我强。如果认为自己是公司里最聪明的人的“老板”是很难认同我这个观点的。

其实是不是第一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消费者在买东西时一般并不在乎谁是第一,他们在乎的是买的东西是什么(消费者导向)。我记得当年我们买万科时就有人问过我,说万一万科假账怎么办。我说,以我认识的王石而言,他绝不是会关在房间里和财务商量个假账来蒙股东的人。其实那时和王石不熟,现在也不算熟,就是直觉而已。

从做实业与投资是有很大差别的,做事情就是要做对的事情,从做对的事情的角度来看,首先你要确定你做的是一件对的事情,再就是做对一件事情还要看你的能力,但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无论是做实业还是做投资要想取得成功的基本法则是做事情不求快,但关键是找到对的事情,把它坚持下去。发现错,马上就改。比如,有的事情现在有钱赚,但本身是错的,那你就得马上改,如果不改,那你赚的越多最后损失也越大。

广告是效率导向的,就是把产品本身用尽可能高的效率传达给你的目标消费群。最不好的广告就是夸大其词的广告,靠这种广告的公司最后都不会有好下场,因为消费者长期来讲是个极聪明的群体。广告能影响的消费者大概只有20%左右,其余全靠产品本身。

营销对公司来讲只能锦上添花,千万别夸大其作用。怎么打广告我认为主要取决于你的目标消费群在哪里。其实瞄得最准的广告大概就是搜索类的广告了,阿里巴巴这方面好像现在也挺厉害的。

本分和最大本身并没有任何矛盾!事实上,我们公司做的产品大部分最后都是国内“最大”的,只不过我们罕有提起而已。我们不提的原因是认为这不是我们用户关心的东西,但这往往是我们关心用户而产生的自然结果。

我个人认为,追求最大确实有点问题,因为他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方向,而且有可能和核心价值观产生矛盾(比如有时可能不符合用户导向等)。不过,阿里巴巴作为公司还比较新,等他真到了第一以后才能明白我说的问题何在,那时再改也来得及。

“敢为人后”的经典例子很多:苹果的iPod算是吧(之前mp3早就满大街了)?iPhone算是吧(手机不用说了)?Xbox算是吧(之前有任天堂,PlayStation等等)?Playstation算是吧(之前有任天堂,世家等)?微软的几乎所有产品,国内的例子就不举了,太多了,相信你仔细想想就能明白了。(有多少人真明白了?)

品牌溢价我觉得是一种误解。品牌只是物有所值而已。当一个品牌想当然认为其有溢价时,会很容易犯错误,大多数人买有品牌的东西时肯定不是冲着“溢价”去的。所谓品牌其实就是某种(些)差异化的浓缩。早年我开的车就是属于特别便宜的车,觉得都是代步,没必要多花钱。后来偶尔有一次试了一下“好车”,第二天就去买了一部,因为发现确实差别好大。

我们认为消费者是理性的意思是从长期来看的,套用一句俗语叫“童叟无欺”。也就是说无论消费者眼前是否理性,我们都一定要认为他们是理性的。不然的话,你经营企业就可能会有投机行为,甚至会有不道德行为。

卖股票和成本无关,不知道当时的pe,也不知道什么是pb,想的就只有所谓未来现金流的概念(连折现都好像没算过)。只有能看懂公司和生意才能做到这一点。一般买股票时会有个基本判断,就是最少值多少钱(有点像巴菲特评中石油),到了以后应该看看到底应该是多少钱。

这些年有经验也有教训。以前网易每一次到目标后我都认真重新评估一次,不然不会拿了8年多,正好一个抗战。万科到了基本价以后就没有重新评估就卖了,少赚了很多。股票掉的时候也是一个动力去重新评估自己持有的股票,看看买的理由是不是有变化(比如买过UNG,认真看过后发现买错了,就斩仓了,不然的话,留到今天要多亏几千万。)

一般来讲,“市场形势”很好时,大概就是卖股票的时候了。不过,如果真是特别好的公司,稍微贵一点未必应该卖,不然往往买不回来,机会成本大。我不知道老巴是怎么判断的,但我判断的是一般来讲,当我买一只股票时,一定会有个买的理由,同时也要看到负面的东西。当买的理由消失了或重要的负面东西增加到我不能接受的时候,我就会离场。太贵了有时会成为离场的理由。如果所有的理由不变而只有价格掉到10%的话,当然是个好机会。但如果理由发生巨变的时候,也许有可能是要离场的。

我也不是很理解他这话是啥意思。我猜他大概是认为没有人会真的出个夸张的价格的吧?我觉得如果有人出个Google的价格买步步高的话我就说服全体股东卖给他了。不过我还没出过价呢。有一次在BUffett的brunch上有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有人问我如果巴菲特要买你公司你卖吗?我说我不卖,因为价格高了对不起巴菲特,低了对不起我们股东。

卖的都是因为对公司还不够了解。买的时候认为至少值得价钱,到了以后应该很认真地再研究一下。创维我们赚到不错利润的原因是因为不太好卖涨的还挺快。现在吸取教训,开始好好研究一下GE和Yahoo,看看是不是可以永远持有的股票。(YHOO换了新的CEO后其实风险增加了,我自己的策略还是继续卖option,但不会增加投入,实际上是慢慢在减少YHOO)。

当时还在想的就是可能买银行的机会到了。可惜对银行业务不太懂,下不了重手。下次如果有机会再和老巴吃饭,一定专门请教这类问题,怎么才能搞懂银行和保险公司。老巴当年好像就是谁指点了下就明白了。

有时买之前花得多时间,有时买后还要花很多时间,尤其是当目标的已经达到基本目标价以后,对其价值的判断还是挺重要的。比如,我对网易后来的发展就花了很多时间,不然没可能大部分拿到120-140倍才卖。我认真研究了网易,发现它股价在0.8美元的时候,公司还有每股2块多的现金,当然面临一个官司,也可能被摘牌,这里面有些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多做一些咨询。就官司的问题,我咨询了一些法律界人士,问类似的官司最可能的结果是什么,得到的结论是,后果不会很严重,因为他们的错误不是特别离谱。很重要的是,这家公司在运营上没有大问题。做足功课后,我基本上把我能动用的钱全部动用了,去买它的股票。敢大量买入网易的股票最重要的是对企业花了足够的工夫,对公司、产品都有深刻了解。

我在美国买了一家做租车业务的公司,当时它的股价跌到了5美元,我花了半年时间去调查研究,发现这家公司股票每股净资产有50多美元。我算了一笔账,就算把净资产打5折,还有25美元,最后我们买了100多万股,这只股票最高到过100多美元。

能够取得投资成功在于对巴菲特的理解,更在于坚持执行巴菲特的理念。“0.8美元买网易股票的不单是我一个人,但坚持持有到100美元的就不多,所以发现价值有时候要靠运气。”

投资不在乎失掉一个机会,而是千万不要抓错一个机会。在投资的对象价值大于价格时出手,这不叫大胆,而是理性。花5元钱去买10元的东西,能说是大胆吗?很多人在这个时候缺乏的是理性,而不是胆量。

投资就是找到一个最好的公司,然后把你的钱投入进去。既然你认为最好,不把钱投到这样的公司里,而把钱投到不好的公司里,在逻辑上就是错乱的。投机和投资很大区别就是:你是在动用大笔钱还是小笔钱;其二,当股价下跌时,投机和投资的态度正好相反,投资者看到股价下跌,往往很开心,因为还有机会可以买到更便宜的东西,而投机者想的是这公司肯定是出什么事情了,赶紧走人。

问巴菲特如果他买的股票一路买一路涨怎么办?如果买的股票下跌的话,还可以找到钱再去买,但后来它涨上去了,这样你就买不到更多了。他甚至认为投资的时候买到底部是一个很糟糕的事情。“你买到底部后,股价就会一路买一路涨,这样你就买不到最多的量。”真正的投资者,其实是希望,在允许的价值波动范围内,在股票一路下跌的时候一路跟着买进,也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更多更便宜的筹码。

 

 

 

“趋势”这个词我相信很多朋友都不陌生,市场对于趋势的认知有很多派系,今天我给大家解析一下趋势的深层次逻辑,让大家更好的理解趋势,认知趋势。

 

现在的市场对趋势的认知分为三种,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分别是1、趋势上涨。2、趋势下跌。3、震荡趋势。

看起来简单吧,但是实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真正操作起来,你必须明白它的深层次逻辑你才能真正地掌握趋势。

 

趋势上涨有什么特点,就是当行情出现一轮趋势上涨过程当中,价格上去了,涨的次数和空间都要大于跌的次数和空间,这就是别人经常说的,趋势上涨,任何一次回调都是买入的机会。

 

趋势下跌就跟趋势上涨反过来的,当一只股票处于趋势下跌的过程当中,任何一次上涨都是反弹,因为最终还会下跌的。

 

至于震荡趋势,这就是一个修复的过程,不管是高位震荡还是地位震荡,都是为了修复,很多人不理解这个修复,其实修复的内在逻辑就是,当行情经历了一轮炒作后,情绪退潮了,从高位跌下来,这个时候左侧被套的筹码太多了。

 

因为你被套了,当你解套的一瞬间,你想到的就是卖掉,所以这个时候资金不会去运作这种股票,一般要等被套的人耐心快磨的没有了,自己选择止损走人。

 

有的股票连续震荡一两年时间,这里面很多被套的是抗不住外面的诱惑,选择最终止损走掉的,这就叫技术修复,要修复成,大家持股成本都相近,这个时候才容易产业一致性,一旦上涨,不会轻易有抛压。

三种趋势,可以理解成一个情绪周期演化,可以应用在指数,板块,以及个股上面,任何一个热点题材经历了一轮炒作,最终的结果就是这样。

 

从情绪发酵到疯狂看多,股价不停的上涨,然后见顶后情绪退潮,再到跌下来很多人被套,而且下跌的过程当中任何一次反弹都是高位,如果不小心参与情绪退潮的趋势下跌阶段,反弹就是割肉的最好卖点。

 

最后开始市场见底,这个底部代表就是市场真正的底部,不是这个位置震荡修复后它就能再涨回去,一旦没有基本面支撑,没有事件推动,很多人持股很久股价却不涨就会选择卖,一旦出现破位可能会产生一致性的再次下跌。

 

这是对于低位震荡,还有种叫高位趋势震荡,这种股票在一轮上涨当中没有出现下跌趋势,只有震荡,这种股票基本上都出现在行业龙头这些基本面很好的股票当中。

它的逻辑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当行情经历了一轮上涨后,很多资金有套现需求,就是获利了结,这些获利了结的资金出去,有人承接,价格就不会下跌,不会步入下跌趋势,通过一段时间的对高点尝试,完成了高位筹码的深度交换,大家持股价格都相近,这些资金都是进来赚钱的,所以就会开启第二轮趋势上涨,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大周期,大周期不会很快就经历一轮趋势上涨到下跌再到地位震荡的。

 

其实,我为什么一直给大家强调,大家尽量去参与中军龙头,而不要过多参与先锋龙头的原因其实就是如此,先锋龙头周期太短,很容易在段时间完成一轮上涨趋势到下跌趋势,但是中军不一样,中军的的容错率要高很多,哪怕买在高点,也只是给你来个高位震荡,而不会让你的财富大幅缩水。

 

我们再来讲讲,上涨趋势当中,为什么任何一个回调都是买点,因为随着股价上涨,很多资金参与进来了,但同样随着股价的上涨,不可能所有资金都一致看好,不产生任何分歧的,获利了就会有人想卖,有人想卖就会产生分歧,但是因为有赚钱效应,趋势上涨的过程当中有人卖出后市场会有很多场外资金愿意过来承接,因为是上涨趋势,承接的资金吃了肉,又会有更多的资金愿意来接它的浮盈,直到接到一个大家都觉得价格比较高的心理价位,这个时候才会停。

 

停下后会出现大分歧,这个时候就要考验一只股票的基本面能否支撑自身的股价了,一旦能支撑,有承接,那么就只会分歧进入震荡趋势,反之则进入下跌趋势。

再说下跌趋势当中为什么每一次的上涨都是反弹,其实最简单的逻辑就是大资金都不是雷锋,除非出现行业拐点,出现大利好,不然谁也没有义务来解套被套的人,甚至会出现任何一个反弹都不过前高,因为前高往往都套了很多资金在里面。

其实在A股有些大资金特别喜欢这些趋势下跌的股票,它们可以进去做短期套利,而且一直在做,就是做超跌反弹套利,在里面的不会卖,外面的被低价所吸引给大资金来接盘,如果货出不完,那就继续拉,吸引人进来它就给跑了,一般来说一个超跌反弹板,大概盈利3-4个点左右,因为它的筹码不是全部是最低点进来的,第二天还要花钱竞价做高开,不高开无法吸引资金进来接力,所以做得好的就赚参与资金的3-4个点,做不好的,亏钱的都有,其实他们也不容易。

 

当然这都是做超跌反弹涨停板才有这个利润,一旦封板失败,基本上就要考虑是要继续玩,还是自己割肉走人了。

 

不过这段时间由于指数涨的很好,市场情绪摆在这里,现在的A股有很多股票都处于下跌趋势或者震荡趋势当中,这个时候资金很容易去操作超跌反弹,而且成功率非常高,收益率也提高了,目前这样的环境连基金公司都参与这样的割韭菜游戏了。

 

大家可以去看看嘛,这么多涨停当中,有多少超跌反弹板,明天就能看见有多少“韭菜板”了。市场是越来越复杂了,大资金割韭菜都要考虑市场情绪的,不能瞎割,不小心就自己割自己。

 

其实游资割韭菜,最怕就是遇到老庄股,最后自己止损走人,一些一线游资可以和机构大战,但是真没有和庄家大战的勇气,你要不想割肉走人,庄家直接可以让你举牌。一旦举牌那就不是你想出来就出来的了,减持都要公告,而且,你永远不了解你对手盘有多强,所以一般游资遇到庄股只能怪自己修为不够深。

 

一线游资基本上很少会遇到庄股,因为他们识别庄股的能力是很强的,但是一些新生代,不大的游资是有可能遇到庄股的。

 

比如在黄河X风游资就吃过大亏, 9月24日,其实这个股票完全可以走豫金刚石的补涨逻辑,但是游资没有运作成功,因为里面太复杂了,9月24那一天10个亿成交量,然后又连续跌2个板,最后又拉上来,没办法,参与进去的游资只能割肉走人。

豫金刚石今年的炒作逻辑,其实就是金刚石对第三代半导体的应用,再叠加创业板出妖,黄河X风号称国内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产量全国第一,当时的游资来炒作它也是有很强的逻辑的,凭着豫金刚石的空间,如果成功必然也是一个高位连板股的诞生。

 

很多人都认为当时的下跌是因为股权被淘宝拍卖有关,实际上这早就明牌了,不至于有这种杀伤力,而且拍卖成功还是利好的,仔细观察,市场总会有很多信号的,也有很多趣事。我个人就喜欢去思考任何一件事情的深层次逻辑,因为市场永远会是最好的老师,某些事情可以让你举一反三,只要逻辑是对的,而且能让你印象深刻。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知识点,今天有人问我,什么是左侧交易,什么是右侧交易,左侧被套盘是什么意思。

至于左侧被套盘,就是下跌趋势当中参与进去的资金大部分都是被套的,等着解套,如果套得多,套得深,可能永远都解不了套了,比如中石油!!这些被套盘不洗出来,会给股价的上涨带来很大的压力,这个前面就讲过了,所以也叫左侧被套压力盘。

 

短线交易,大部分都是做右侧交易的,左侧交易只有两种人会做,一种是自信盲目抄底的,另一种就是价投玩家,因为价投买的是心理价位,很多时候他觉得价格合适了,估值合理了,就开始买,这个买的点位不要求最低,很多买进去都会被套,因为左侧交易被套概率非常大,所以价投玩家称之为“买套”。

 

其实价投的终极奥义是,我想做这门生意,但是我现在市场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市场,在没有核心优势的情况下,我再进场是竞争不过别人的,所以我选择买核心企业的股票,当它的股东。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很少,很多价投玩家都是以价投的名义在行投机之事,而非是真正的投资。

 

好啦逻辑猫今天就分享这些,希望对大家有用,记得点赞+关注哦!谢啦。

https://www.shideke.com

上一篇:二胎概念板块(二胎概念股票龙头股一览)

下一篇:猴痘最新消息(猴痘是什么病)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