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每日牛股推荐,股票每日推荐,每日股票推荐,股票预测 - - 股票预测网!

医改龙头股票(三明医改概念股)

2023-04-12 03:32分类:WR 阅读:

  星辉环材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系受海外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2022 年度石油价格总体上涨带动主要原材料苯乙烯、顺丁橡胶等价格提升;受国内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下游工厂开工率不足,新增需求不达预期,公司原材料上涨幅度无法完全转价到下游客户,导致公司产品价差缩小,毛利率下降;公司预计 2022 年度非经常性损益约为 2,454.09 万元,上年同期金额为 628.88 万元。 为此根据相关数据,整理出以下信息。

 

健康中国概念股涨幅排行榜

 

  以下是部分龙头企业简介

  美年健康:上市公司拥有超过100家控股体检中心,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余个主要城市,是国内规模较大、分布较广的专业健康体检机构。上市公司网点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已多点布局,并已下沉到四线城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检网络。

  华润三九:公司核心业务定位于自我诊疗和中药处方药领域,致力于成为“自我诊疗引领者”与“中药价值创造者”。自我诊疗业务主要包括OTC和大健康相关业务,核心品类包括感冒、胃肠、皮肤、儿科等。公司在中药处方药行业享有较高声誉,产品覆盖心脑血管、抗肿瘤、消化系统、骨科、儿科等治疗领域,拥有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华蟾素片剂及注射剂、茵栀黄口服液等多个中药处方药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建有多个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公司为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之一,生产640种单味配方颗粒品种。公司处方药业务还涵盖抗感染领域,拥有新泰林(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等抗生素产品,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并购浙江众益,增加了阿奇霉素肠溶胶囊、红霉素肠溶胶囊等优质口服抗生素产品。

  卫宁健康:公司自成立至今一直集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等解决方案,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医疗健康信息化的上市公司,致力于提供医疗健康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不断提升人们的就医体验和健康水平。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自主研发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业务覆盖智慧医院、区域卫生、基层卫生、公共卫生、医疗保险、健康服务等领域,是中国医疗健康信息行业最具竞争力的整体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

  九安医疗:公司主要从事家用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凭借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及品牌优势, 电子血压计的年销售量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是一家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个人健康管理 产品供应商。 公司围绕中长期战略目标,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移动医疗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制定并 实施了“以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硬件为入口进入移动医疗和健康大数据领域,进而围绕用户建立 健康生态系统”的战略。

  皓宸医疗:公司主要从事永磁开关及高低压开关成套设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及口腔医疗服务业务。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公开挂牌转让的方式将全资子公司智容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江西堉瑞大数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办理完成智容科技55%股权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本次过户完成后,公司持有智容科技45%股权,智容科技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形成了“口腔医疗服务+实业制造”双主业运营的产业格局。

  创业慧康: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业务,在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具有较大的领先优势,主要业务分为医疗卫生信息化应用软件和基于信息技术的系统集成业务。医疗卫生信息化应用软件是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医院与公共卫生的管理系统和各项业务功能系统中,对医院、公共卫生系统进行流程化管理,实现特定的业务功能,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具体包括医院信息化应用软件和公共卫生信息化应用软件。公司系统集成业务主要包含两类:计算机信息设备系统集成业务、智能化网络布线工程集成业务。

  以上就是为读者们带来的健康中国概念股涨幅排行榜的相关信息,本文是根据有关数据及近期事件所撰写分析文章,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文属于非商业性文章)

 

 

 

本文共1611字

阅读完约3分钟

金融投资报记者 刘庆华

近期上市公司年报不断披露,一些市值较高的行业龙头股的业绩及机构持股情况获投资者关注。
例如在市值千亿以上的公司中,中兴通讯在去年四季度获得“国家队”全国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增持,宝丰能源获得证券公司、保险机构以及社保基金的增持,两家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幅度均超3成,相关机构获利丰厚。而“医美茅”爱美客仍是多家基金青睐的对象。
中兴通讯今年股价走势强劲。
“国家队”增持中兴通讯获利
 
中兴通讯日前公布了2022年年报,从流通股东的变化来看,“国家队”在去年四季度对中兴通讯的进行了增持。
全国社保基金113组合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802组合在去年四季度双双增持中兴通讯,分别增持了1929万股和1003万股,持股总数分别增至6748万股和4780万股,位列第4和第5大流通股股东。两只基金出现在中兴通讯前十大流通股东席位上的时间不算长,分别是在去年二季度和去年三季度。而另一个“国家队”的代表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仍然持有4217万股,持股数未变。
与“国家队”增持相反的是,去年四季度,来自海外的北上资金去年四季度减持了中兴通讯,减持数量为1052万股,持股数量降至1.13亿元。
从股价表现看,去年四季度增持的“国家队”收获颇丰,中兴通讯股价自去年10月以来持续反弹,尤其是在今年以来市场震荡时仍然延续涨势,3月13日,中信通信股价刷新近一年来新高,年内累计涨幅已超31%。
年报显示,中兴通讯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229.5亿元,同比增长7.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8亿元,同比增长18.6%;扣非后的净利润61.7亿元,同比增长86.5%。
多路机构出手买入宝丰能源
 
宝丰能源在去年四季度也获得了各类机构的青睐,包括社保基金、券商、保险公司在内的多家机构在去年四季度新进入宝丰能源十大流通股东席位上。
中信证券、中国人寿旗下普通保险产品、全国社保基金502组合均在去年四季度新进入宝丰能源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持股数量分别为4963万股、2671万股、2390万股。
原本去年三季度在列的公募基金易方达供给改革在去年四季度减持了1655万股,持股数量降至4272万股。但宝丰能源仍然是该基金第7大重仓股,持仓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的6.5%。该基金在去年三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之列,当时以5927万股的持股量位列第3大流通股东。
险资方面,泰康人寿旗下普通保险产品则仍然持有2288万股,较前一季度末持股数未变。
今年以来宝丰能源股价掀起一波涨势,对于去年四季度买入的机构来说获利匪浅。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止3月13日,宝丰能源股价上涨超30%。
 
“医美茅”仍获多家基金青睐
“医美茅”爱美客仍然是多家基金青睐的对象,年报显示,去年四季度末,其前十大流通股东席位上有6席来自于公募基金,较去年三季度末的机构股东数明显增加。不过各基金股东的操作各有不同。
银华富裕主题、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广发医疗保健3只基金去年各自小幅减持了爱美客,分别减持了22.85万股、5.6万股、7.06万股,持股数量分别降至250万股、157.33万股、153.29万股,对比持股总量可知,这三只基金减持幅度不大。
而华宝中证医疗ETF则则增持了21.4万股,持股量增至155.67万股。交银施罗德阿尔法核心仍然持有110万股,持股数较前一季度末不变,交银施罗德优势行业则新进成为第10大流通股东,持有100.85万股。
此外,北上资金在去年四季度增持了26.19万股。
今年以来,爱美客股价先扬后抑,年内累计小幅下跌4%以上。2022年年报,爱美客实现营收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9.39亿元和12.6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9%和31.9%。
 
编辑|贺梦璐 校检|袁钢 审核|姚彦如

本文为|金融投资报jrtzb028(微信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金妹儿

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

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名,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1120180008

 

 

 

文:崔文亮

方正证券研究所

日前,方正证券发布医药行业研究报告《三明模式全国推广,推动零售药店成为处方药销售新通路,优选处方获取能力、药事服务能力强的零售药店》称,随着三明模式全国推广,处方外流已成为未来确定性趋势:

零售药店销售处方药发展空间巨大,新特药、慢性病用药、落标药将成为处方外流三大主要驱动品种。虽然当前零售药店处方药已有一定销售规模(绝对金额约800亿,占收入比例约29%,占处方药总销售金额约7%),但其发展空间仍非常巨大:1、从医院药占比角度看,当前40-45%药占比将至30%药占比将释放2000-3000亿处方药规模;2、国际对比角度看,美国零售药店处方药销售规模占处方药总体70%。处方外流大潮中,从处方药具体品种分析,新特药、慢性病用药、落标药将成为三大主要驱动品种:1、新特药,由于进院困难,新特药之前在药店已有部分销售(估算规模80亿),三明模式全国推广将推动其进入新一轮快速成长期,由于新特药对专业药事服务要求很高,DTP药房模式则是其最佳承接载体;2、慢性病用药,慢性病用药预计已占药店收入15%-20%左右(占药店销售处方药一半以上),处方外流背景下随着药企对零售渠道重视力度增强将有望实现持续增长,此外处方留存制度推广、药店慢病管理能力提升、以及特殊医保药店资格审核放宽将有望带来额外推动力;3、落标药,落标药为处方外流完全新增市场,未来对药店销售处方药贡献或有望超越其他品种。

药店销售处方药会受到医保报销政策的极大限制吗?有观点认为,由于绝大多数药店均没有医保统筹报销资格,其受益处方外流力度有限。我们认为,药店没有医保统筹资金报销资格主要影响住院用医保药品,其他药品则没有影响或影响相对较小:

1、自费药并不受影响;2、门诊用常规医保药(非慢性病用药)一般也是病人使用个人账户支付,与药店并无区别;3、门诊用慢性病用药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实际也较为有限。目前我国虽然规定慢性病人门诊开药可以使用医保统筹资金支付,但各地对于支付病种范围、支付上限金额(一般在每月500-1000研究源于数据2研究创造价值[Table_Page]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元)、支付前提条件(一般需要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为0)等均进行了严格规定,慢性病人实际受益较为有限。综上,我们认为药店与医院医保报销政策的差异在大方向上并不会影响处方外流进程。

药店销售处方会只增收不增利吗?有观点认为,当前药店销售处方药毛利率较低(药店销售处方药毛利率约15%-20%,其中新特药毛利率仅8%-10%,而销售OTC药品毛利率平均则达40%左右),即使处方外流成为趋势,也会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以下是报告原文:

三明模式全国推广,推动零售药店成为处方药销售新通路,优选处方获取能力、药事服务能力强的零售药店

方正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 崔文亮

三明医改模式全国推广正式开启,处方外流已成为行业确定性趋势,零售药房销售处方药面临历史性机遇。历史上,由于药品销售担负医院盈利重任,医院对处方外流限制非常严格,药店仅仅受益其便利性对处方药产生部分自然销售。然而当前时点,随着三明模式全国推广,处方外流已成为未来确定性趋势:一方面,三明模式要求“医院药品取消 15%加成”、“医院药占比严格控制 30%以下”,医院限制处方外流的动机已彻底扭转;另一方面,三明模式“招标严格降价导致药企弃标率很高”,药企将迫不得已为其药品另辟销售通道(即为零售药店渠道)。我们认为,受益于行业政策、医院利益机制的彻底反转,处方外流正面临历史性机遇。

零售药店销售处方药发展空间巨大,新特药、慢性病用药、落标药将成为处方外流三大主要 驱动品种。虽然当前零售药店处方药已有一定销售规模(绝对金额约 800 亿,占收入比例约 29%,占处方药总销售金额约 7%),但其发展空间仍非常巨大:1、从医院药占比角度看,当前 40-45%药占比将至 30%药占比将释放2000-3000 亿处方药规模;2、国际对比角度看,美国零售药店处方药销售规模占处方药总体 70%。处方外流大潮中,从处方药具体品种分析,新特药、慢性病用药、落标药将成为三大主要驱动品种:1、新特药,由于进院困难,新特药之前在药店已有部分销售(估算规模 80 亿),三明模式全国推广将推动其进入新一轮快速成长期,由于新特药对专业药事服务要求很高,DTP 药房模式则是其最佳承接载体;2、慢性病用药,慢性病用药预计已占药店收入 15%-20%左右(占药店销售处方药一半以上),处方外流背景下随着药企对零售渠道重视力度增强将有望实现持续增长,此外处方留存制度推广、药店慢病管理能力提升、以及特殊医保药店资格审核放宽将有望带来额外推动力;3、落标药,落标药为处方外流完全新增市场,未来对药店销售处方药贡献或有望超越其他品种。

药店销售处方药会受到医保报销政策的极大限制吗?有观点认为,由于绝大多数药店均没有医保统筹报销资格,其受益处方外流力度有限。我们认为,药店没有医保统筹资金报销资格主要影响住院用医保药品,其他药品则没有影响或影响相对较小:1、自费药并不受影响;2、门诊用常规医保药(非慢性病用药)一般也是病人使用个人账户支付,与药店并无区别;3、门诊用慢性病用药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实际也较为有限。目前我国虽然规定慢性病人门诊开药可以使用医保统筹资金支付,但各地对于支付病种范围、支付上限金额(一般在每月 500-1000元)、支付前提条件(一般需要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为 0)等均进行了严格规定,慢性病人实际受益较为有限。综上,我们认为药店与医院医保报销政策的差异在大方向上并不会影响处方外流进程。

药店销售处方会只增收不增利吗?有观点认为,当前药店销售处方药毛利率较低(药店销售处方药毛利率约 15%-20%,其中新特药毛利率仅 8%-10%,而销售OTC 药品毛利率平均则达40%左右),即使处方外流成为趋势,也会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我们认为,由于药店的固定成本(包括租金物业费、装修费等)已经分摊,药店销售处方药虽然毛利率较低,但成本端仅需增加部分人员费用,总体盈利增量仍非常可观。根据我们测算,在满足医院30% 药占比条件下,处方外流将有望新增零售药店60%+利润

什么样药店最为受益处方外流?处方获取能力、专业化药事服务能力最为重要。处方外流一般有两种主导方:1、药企(或代理商)主导,即药企(或代理商)针对自有品种选定院外合作药店,药店一方面作为其销售通道,另一方面也提供相应药事服务;2、医院主导,即医院对于适合院外销售的药品独家指定合作药店,该药店变相起到医院自有药房作用。与处方外流的药企、医院两种主导方对应,零售药店也将有两种方式获取处方:1、社会化零售药店通过与药企(或代理商)良好合作关系获取处方,核心在于其品牌、市场覆盖面、药事服务能力能得到上游药企的认可,我们看好益丰药房、老百姓、仁和药业(收)购京卫大药房);2、具有商业流通企业背景的药店通过其母公司与医院良好合作关系获取处方,核心在于其母公司医院关系资源,相对看好南京医药、国药一致。

投资推荐:处方外流背景下零售药店整体行业均面临重大投资机会,综合考虑处方外流增量受益程度以及部分公司原有主业的发展趋势,我们强烈推荐益丰药房(603939.SH),同时看好老百姓(603883.SH)、仁和药业(000650.SZ),另外建议投资者关注南京医药(600713.SH)、国药一致(000028.SZ)。

风险提示:1、三明模式全国推动进度不达预期;2、政策设限导致处方外流不畅

目录(略)

1、零售药店受益处方外流,面临历史机遇

1.1历史回顾:医院、药企不支持处方外流

历史镜头之医院:“以药养医”体制下医院限制处方外流成为共同选择。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下医疗服务收费非常低廉:以门诊诊疗费为例,目前城市三甲医院普通门诊诊疗费一般收费在6元左右(一般合计收费10元,另外4 元为挂号费;6 元诊疗费反映了医生门诊诊疗服务价格),以一个医生每日看40 名病人、每月工作22日计算,其月医疗服务收费仅为6*40*22=5280 元,同等条件下相比其他行业收入显然偏低。在此背景下,“以药养医”(药品实行15%加成,通过药品利润弥补医疗服务亏损)即成为政府、医院的共同选择,也正因为药品已成为医院最主要盈利来源,医院通过各种方式(如变相违反国家规定不给病人纸质处方、行政命令医生只能开医院有售药品品种等)防止处方外流也成为医院共同行为。

历史镜头之药企:从维护医院利益以及防止串货、稳定价格等角度对处方外流支持力度也不大。由于医院利益与药品销售密切挂钩,药企从保证处方来源稳定性角度一般也不支持处方外流(对药企而言,药品在医院卖跟在药店卖并无区别,药企没有必要刻意引导处方外流来损害医院利益)。此外,处方外流还会显著增加药企渠道管理难度,串货行为、低价促销等对药企全国价格体系也会造成极大干扰。基于此,药企对处方外流也并不支持。

总体而言,由于医院利益与药品销售密切相关,医院历史上严格防控处方外流;而药企为了维护医院利益、也为了防止处方外流下串货、促销等对价格体系的破坏,对处方外流也并不热衷(体现在绝大多数处方药公司并无专门处方药零售团队)。所以,虽然药品以前也有处方药销售,实际绝大多数仅是病人从便利性角度考虑产生的自然销售。

1.2 新医改彻底改变医院、药企利益导向,处方外流已成为行业趋势

新医改下三明模式已成为国家政策方向,驱动医院利益导向发生重大转变,处方外流将有望成为医院、药企主动选择。2009 年国家启动新医改以来,经过多方政策探索,福建三明模式已成为医改政策方向、并正获国家推动向全国范围推广(对三明模式的详细解读请见我们另一篇深度报告《三明模式开始向全国推广,看好OTC 药店、血制品和创新药CMO》)。三明模式“取消药品15%加成”在一定程度上斩断了医院与药品销售利益关联,“严格限制药占比(不超过30%)”内生驱动医院处方外流,“严厉招标降价导致大量品种落标”也在客观上要求药企开辟药店销售通道、从而部分弥补销量损失。我们认为,三明模式下医院利益导向已发生重大转变,处方外流将成为医院、药企应对政策变化的主动选择。

“取消药品15%加成”一定程度上斩断医院与药品销售利益关联。新医改下取消15%药品加成率先成为政策选项,截至目前所有县级及以下医院&部分城市公立医院已取消 15%加成。我们认为该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斩断医院与药品利益关联。

“严格限制药占比不超过30%”内生驱动医院处方外流。三明模式的一大创举就是严格限制药占比不超过30%,目前该政策已经得到部分地区响应。我们认为该政策将彻底扭转医院对于处方外流的限制态度。

“严厉招标降价导致大量品种落标”客观要求药企开辟药店销售通道。三明模式下招标降价、二次议价等举措使得药品价格承压极大,很多企业迫不得已选择弃标。在此背景下,药企(或代理商)客观上也有主动开辟药店销售通道的需求。

春江水暖鸭先知:大型外企已纷纷建立处方药零售团队,重点推进处方药在药店销售。随着处方外流逐步成为行业趋势,行业内政策敏感度最高的大型外企已纷纷开始建立专门“处方药零售团队(事业部)”,以重点推进处方药在药店渠道销售。辉瑞制药于2012 年即在行业内第一家建立独立处方药零售团队,目前主销万艾可、西乐葆、玫满、畅沛、立普妥、络活喜、希舒美、可多华等8 大处方药品种,2012 年药店销售额即过10亿,预计目前年销售额已达20-30 亿。此外,默沙东(2014)、阿斯利康(2015)、赛诺菲安万特(2015)等也于近年建立起自身独立处方药零售团队,专门负责零售药店渠道的开拓和维护。我们认为,政策敏感度最高的大型外企建立自身独立处方药零售团队也从侧面验证处方外流已成为行业趋势。

1.3 零售药店销售处方药现状:处方药占零售药店收入比例29%,其中慢性病用药、新特药为主角受益于药店销售的便利性,虽然当前医院、药企推动处方外流的动力仍相对较小,在自然销售模式下处方药已占药店销售比例的29%,处方药已成为药店销售重点贡献品类。根据中康资讯CMH数据,2014年我国药店总销售规模约2817 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非处方药(OTC)规模1211亿元,占比43%,处方药规模817 亿,占比29%,中药饮片规模169亿,占比6%,其他品种(包括保健品、医疗器械等)规模620亿,占比22%,处方药已成为药店销售贡献非常大的品类。

药店销售处方药内部品类结构显示,慢性病用药占比已超一半,新特药初露头角。健康网数据显示,在医院、药店还未大力推动处方外流的当前时点,2015 年12 月样本药店销售金额前100 大品种中处方药品种55 个(占前100 大品种销售金额50.08%),其中慢性病用药品种33个,占处方药金额比例约58%,新特药品种9个,占处方药金额比例约14%,其他品种13个,占处方药金额比例约27%。自然销售模式下零售药店处方药销售内部品类结构充分表明慢性病用药、新特药天然适合处方外流,我们认为,随着三明模式在各地的陆续推广、医院药企推动处方外流的动力不断增强,慢性病用药、新特药、以及落标药也必将成为未来处方外流的主角。

注:健康网样本药店覆盖国内27 省147市7395个药店,共含连锁及单体481个。

2、处方外流空间巨大,新特药、慢性病用药、落标药将成为三大类主要受益品种

2.1零售药店受益处方外流空间巨大

自然销售外流模式下零售药店渠道处方药销售占整体处方药销售额的8%,已有一定销售占比。中康资讯CMH 数据显示,2014 年我国处方药终端市场规模达10840亿元,同比增长13.9%,零售药店渠道处方药销售占整体处方药销售比例约7%。这表明,自然销售模式下,受益于药店销售的便利性等因素,药店已经成为处方药销售的通道之一。

中国7% VS 美国70%:零售药店受益处方外流仍有巨大空间。虽然当前药店渠道处方药销售已有一定占比,但与国际主流国家相比,我国药店渠道销售处方药占比仍非常小:以处方完全自由流动的美国市场为例,目前美国药店渠道销售处方药已经占处方药整体销售的70%左右,相比国内7%占比高10倍左右。我们认为,随着医院、药企主动促进处方外流的动力增强,我国处方药药店销售发展空间仍非常大。

2.2 医保报销政策对处方外流有一定影响,但主要局限于住院用医保品种

有观点认为,因为药店目前不能使用医保统筹资金(医院则可以使用医保统筹资金),两者在医保报销政策方面的差异将使得医院处方外流受到重大不利打击、甚至成为美好理想。我们认为,医保报销政策差异对于处方外流虽有影响,但影响将主要局限于住院用医保品种,其对于自费品种几无影响、对于门诊用药品种影响亦相对有限。

自费用药丝毫不受医保报销政策差异影响。由于大多数新特药都为自费药,故新特药受医保报销政策差异影响很小。门诊用药将受医保报销政策差异一定影响,但受制于统筹资金支付的两大条件,其影响亦较为有限;尤其当病人门诊用药金额较大时,该影响将最终消失。

当前我国医保报销制度支持针对门诊慢性病、特殊病使用医保统筹资金进行报销,但统观各地具体政策规定,我们发现针对门诊慢性病、特殊病使用统筹资金均有两大要求:1、病人需优先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仅在累计(或当年)个人账户余额为0 时才可享受统筹资金支付;2、门诊慢性病医保统筹资金使用有额度限制,一般在每月700 元左右,超过即必须使用个人账户以前年度余额或者自费。

基于该两点要求,我们认为慢性病病人享受门诊统筹支付的力度实际较为有限。考虑到慢性病病人很多是同时罹患多种慢性病,且每种慢性病需要用药品种超过一种,不少病人月实际用药金额将超过统筹资金报销上限,当慢性病人月用药金额超过该上限时,病人在药店买药与在医院门诊买药并无区别。

2.3 处方外流三大类受益品种具体分析

三明模式下处方外流已成为行业明确趋势,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认为,新特药、慢性病用药、落标药将有望成为处方外流三大最主要受益品种:1、对于新特药而言,由于其对药事服务要求相对较高,DTP 药房模式将成为其最佳承接载体;2、对于慢性病用药而言,处方药企对零售渠道重视力度增强、慢病留方制度推广、药店慢病管理能力提升、特殊医保资格药店放开或有望推动其持续快速增长;3、对于落标药而言,药店则已成为其唯一可用销售渠道。我们看好该三大品种将驱动处方药在药店渠道销售实现快速增长。

2.3.1 新特药:处方外流推动新一轮爆发成长,DTP 模式最佳承接载体

新特药对药店销售渠道需求强烈,自身非医保、高价值属性也非常适合药店销售。新特药主要指近年来新获批上市的、对于某种疾病具有特殊疗效的药品,一般单价较高,临床治疗领域主要包括抗肿瘤新药、器官移植抗排斥药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用药等。新药特上市后除了通过开发进医院在医院渠道销售外,其属性也非常适合药店渠道销售:

新特药本身对药店渠道需求远强于普通处方药品种。由于新特药一般上市时间都不长,上市后又适逢近年来由于医药大规模反腐导致医院进新药品难度倍增(医院进新药一般需要通过药事会讨论,近年来由于反腐等因素很多医院已经多年不开药事会,新上市药品开发进院难度倍增),新特药本身即需要拓展其他院外销售渠道,零售药店即为其最佳选择。

新特药自身非医保、高价格属性也非常适合药店渠道销售。通常而言,新特药由于其价格很高,一般均为非医保品种,非医保品种在药店销售跟在医院销售并无区别(即使是住院用药品种)。所以新特药自身属性也非常适合药店销售。

新特药目前在药店已有一定销售(我们预估绝对金额约80亿占药店销售额比例在 3%左右)。受益于新特药本身属性与药店渠道的契合,截止目前新特药在药店渠道已有一定比例销售。根据健康网样本药店数据,2015 年 12 月,样本药店前 100 名品种(销售额占样本药店药品总销售额 31%)中新特药品种 9 个,销售额占前 100 名品种销售额比例7%,考虑到新特药本身品种并不多,我们预计目前全国市场新特药占药店销售额比例约 3%左右,绝对金额约80-100亿。

新特药在零售药店销售仍有巨大发展空间。目前新特药在药店渠道销售主要还是药企在无法开发医院情况下的不得已选择,该销售模式并没有得到医院的充分认可,医生开处方并引导病人去院外药店购药也有不少顾虑。我们认为,随着三明模式的推进,“30%药占比”已成为医院核心考核指标,这种情况下医院将非常有动力主动推动新特药院外销售,医生也更放心引导病人去院外购药,新特药在零售药店渠道销售才刚刚进入爆发式成长期。从另一角度看,目前我国新特药终端销售额约 800-1000 亿(包含医院内、医院外,每年仍有约 20%增长),从静态角度讲,新特药在药店渠道销售理论上仍有 10倍成长空间。

DTP 药房模式为新特药处方外流最佳承接载体。DTP 药房兴起于美国,2008年前后该模式开始进入中国,目前国内 DTP药房模式已有一定影响力的主要有 5 家,分别为北京医保全新大药房、北京京卫大药房、国大药房、上海华氏大药房、百济新特药房。相比普通药店,DTP 药房最显著特征是在产品销售之外还能够为病人提供非常齐全的专业化药事服务,而另一方面,新特药本身对药事服务需求也远高于

普通类别药品,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DTP药房模式天然即为新特药处方外流最佳承接载体。

2.3.2 慢性病用药:已为药店销售主力品种,处方留存制度推广、慢病管理服务、特殊医保店发展促进持续快速增长慢性病用药已成为药店销售的主力品种。根据健康网数据,2015年12月样本药店前100名品种中慢性病处方药品种多达 33个,占前100 名品种销售金额的 29%(占前 100 名品种中处方药销售金额的58%),慢性病用药已在事实上成为药店销售主力品种。

慢性病用药目前在药店仍只是自然销售,未来随着处方药企对零售渠道重视增强、慢病留方制度全国推广、药店慢病管理服务能力增强、以及特殊医保店数量增加,其药店渠道销售额将有望在长时期内实现快速增长。虽然目前慢性病用药已占药店渠道较高的销售额比例(预计在15%-20%),但实际上目前绝大多数处方药企并没有针对药店渠道进行重点推广(部分处方药企为了防止串货或促销影响全国价格体系,甚至会限制处方药流入药店渠道),目前销售还只是自然销售为主。我们认为,未来至少有四大积极因素将驱动慢性病用药在药店渠道使用持续快速增长。

处方药企对零售渠道重视度趋于增强,让利增加、患者教育支持力度提高。目前行业敏感度很高的大型外企已建立专门处方药零售团队,并一方面对零售药店渠道适当让利(之前药店渠道销售外资慢性病药毛利很低)、另一方面在患者教育方面对药店进行重点支持(合作在门店内建立糖尿病患者教育中心等)。

慢病留方制度有望在全国更大范围内推广。目前国内浙江、济南、西安等地区已经推出“慢病留方制度”,慢性病患者首次买药需要提供处方,下一阶段复诊期之前再次买药仅需登记即可(类似美国长处方制度,美国慢性病患者长处方有效期一年,有效期内买药不需要再去医院开处方)。慢病留方制度全国推广将有效促进慢性病用药持续增长。

药店慢性病服务能力提升推动慢病患者客单价提升。以浙江九洲医药连锁为例,公司普通会员平均客单价约100元左右,一年前公司针对慢性病患者专门退出慢病管理服务,该类患者平均客单价已增长至 300元左右。

特殊医保药店数量有望增加。目前国内有极少数特殊医保药店(长沙8 家、常州11家、绵阳39家,占当地药店比例约1%-10%不等),该类药店可以像医院门诊一样享有慢性病、特殊病医保统筹资金报销资格(一般报销限额也相同)。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行以及国家放开医保定点资格审核,我们预计特殊医保药店数量也有望增加,从而在医保报销政策上推动慢性病用药处方外流。

2.3.3落标药:药店已成为唯一救命稻草,处方外流需求&发展空间最大

新医改下药品招标降价压力极大,各地落标药品种数量巨大,亟需通过药店渠道销售挽回部分损失。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尤其是三明模式的全国推广),招标降价已成为政策重点选项。以 2016年初福建九标为例,竞价品种平均降幅18.01%,议价品种平均降幅 8.28%,特定限价谈判品种平均降幅更高达22.59% (上一轮福建八标已经大幅降价,八标后福建药品已经为全国最低)。药品大幅降价压力下厂商(代理商)主动弃标品种也大幅增加,如 2015 年浙江招标,外企弃标率达60.5%,福建八标 20171个品规正式报价,最终中标仅 4000多个品规(正常情况下将有 10000 多个品规中标),主动弃标率同样惊人。对于弃标厂商(或者代理商)而言,药店销售渠道将成为其挽回销售损失的唯一救命稻草。

落标药对于药店几为完全新增市场,将对药店处方药销售产生巨大推动作用,未来市场规模或将有望超越新特药、慢性病用药在药店渠道销售规模。相比新特药、慢性病用药多年前已在药店渠道开始销售,落标药是近年来伴随医改深入新增的处方药类别,为完全新增市场。考虑到落标药巨大的市场空间,其拓展零售药店渠道也必将极大驱动处方药在零售药店渠道的销售。

3、药店销售处方药新增盈利非常可观

有观点认为,当前药店销售处方药盈利能力相对一般,未来即便处方外流市场规模较大,但零售药店也很有可能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我们认为,虽然处方药销售毛利率相对较低,但由于药店固定费用已被其他品种分担,处方药销售毛利减去新增人工费用外剩余均为纯利。零售药店完全可以通过增加处方药销售实现单店利润的大幅增长。

零售药店销售处方药毛利率相对较低。由于零售药店销售处方药主要起通道功能(辅以部分专业化药事服务),当前零售药店销售处方药毛利率并不高。据相关数据,目前药店销售处方药平均毛利率约15%-20%(由于竞争较为激烈,当前零售药店销售新特药毛利率仅约8%-10%),显著低于药店销售 OTC药品平均近40%毛利率水平。

零售药店销售处方药完全为增量市场,其已通过销售其他品种摊销房租费、装修费、水电费等固定成本,虽然毛利率较低,但减去新增人工费用后剩余毛利均为纯利,零售药店销售处方药新增盈利将非常可观。以益丰药房为例,2015 年益丰药房门店销售人员共 5779 名(平均单门店 5 名销售人员),销售人员薪酬共 3.5 亿元,平均每位销售人员薪酬约6 万元。保守假设处方外流成为行业趋势后药店新增2000亿处方药收入(当前医院药占比40%-45%左右,政策要求药占比降低至30%以下,医院将释放2000-3000亿处方药市场规模),我们预计益丰药房单家门店收入将有望增加200万(益丰药房当前收入占零售药店行业总收入约 1%,15 年底公司共有 1065 家零售药店),从而增加毛利约 30 万。假设处方外流后单家门店需增加 2-3 名药事服务人员,则公司单店将增加净利润=(30-2.5*6)*0.75=11.25 万元,相比目前公司16.74万元单店净利润增长 67%。

4、什么样的药店最为受益处方外流趋势?处方获取能力、药事服务能力非常重要

上文我们已经分析新医改下随着三明模式的全国范围推广,处方外流已成为行业长期趋势,而在处方药不同类别中,新特药、慢性病用药、落标药则将成为处方外流趋势下最先受益三大类品种。那么,从零售药店自身而言,什么样的零售药店才能最为受益处方外流呢?我们认为,处方获取能力、药事服务能力强的零售药店将最为受益处方外流。

处方获取能力是零售药店受益处方外流的第一前提条件,不同类型药店获取处方方式差别较大。由于处方药销售必须凭借医生处方,处方获取能力显然是药店受益处方外流的第一前提,在此方面,不同药店获取处方方式和能力差别很大。我们认为,药店获取医生处方的方式大致可分别两种:1、社会化 OTC 药店凭借与药企(或代理商)良好合作关系获得外流处方;2、药品流通企业下属药店凭借母公司与医院良好合作关系获得外流处方。

药店获取处方方式之一:社会化药店凭借与药企(或代理商)良好合作关系获取处方。在新特药院外销售过程中,社会化药店已与药企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药企选定合作药店授权销售,然后药企销售人员通过对医生学术推广影响医生开处方,最后由医生引导病人至合作药店取药,从而实现药企、医生、药店三方共赢。随着处方外流范围扩大,该合作模式亦可相应扩大至其他处方药品种。该模式下,我们认为药企(或代理商)选择合作药店的主要考虑因素有三点:1、品牌和口碑;2、市场覆盖面;3、专业化服务能力。老百姓大药房、益丰药房、仁和药业(下属京卫大药房)该模式下具有优势。

以老百姓大药房为例,公司目前已与阿斯利康针对慢阻肺用药布地奈德粉雾剂药店销售建立合作:阿斯利康在其药店内开辟专区建立慢阻肺中心,一方面凭处方销售阿斯利康专科处方药布地奈德,另一方面也为病人提供药品雾化等专业化药事服务。截止目前,老百姓大药房已建成 7家慢阻肺中心。

药店获取处方方式之二:商业流通企业下属药店凭借母公司与医院良好合作关系获取处方。当前,医院一方面为满足 30%药占比考核要求,另一方面又不想太多失去药品销售利益,于是一种由医院主导的处方外流即陆续发展起来:医院选定特定合作药店(通常是长期合作商业流通企业下属药店),然后由医生引导病人去该药店取药,药店盈利一部分需通过某种方式返还医院。该模式药店一般设立在医院周边,部分还会加挂医院标志、使用医院名字以示与其他普通药店区别(南京鼓楼医院近期与南京医药合作建立该模式药店,取名“鼓楼大药房”)。该处方获取模式下,药店的商业流通母公司关系资源至关重要,我们相对看好南京医药、国药一致。

药事服务能力是零售药店受益处方外流的深层次要求,将有望在长期内决定零售药店处方药销售的成败。由于处方药自身专业性非常强,相比普通OTC药品而言,药店销售处方药必然需要药店提供更多的专业化药事服务,包括用药指导、24小时咨询、健康信息建档、病友交流互动、协助医保报销、药品直送等方方面面(目前主要新特药需要提供该类服务,未来随着处方外流的发展,其他类别处方药对药店专业化药事服务能力也将增强,可以理解为 DTP 药房模式的广义化)。我们认为,随着行业内越来越多药品开始处方外流、越来越多药店开始主动深层次介入处方药销售,专业化药事服务能力重要性将越来越强,也必将在长期内决定零售药店处方药销售的成败。

5、 投资推荐 & 风险提示

投资推荐:新医改下随着“三明模式”的全国推广,处方外流已成为行业未来明确趋势,我们看好零售药店行业将在收入、利润两端均显著受益处方外流大趋势。更进一步地,随着参与处方外流行业机会的零售药店范围不断扩大,未来同时具备处方获取能力以及专业化药事服务能力的零售药店才能最终胜出。

根据处方获取方式的不同,我们认为零售药店受益处方外流大致可分别两类:一、零售药店通过与药企(经销商)良好合作关系获取处方,此类型零售药店以社会化药店为主,A股主要代表为益丰药房、老百姓、仁和药业(收购京卫大药房);二、零售药店与医院合作获取处方,此类型零售药店母公司一般均有商业流通业务,A 股主要代表为南京医药、国药一致。我们看好两类零售药店的投资机会,重点推荐益丰药房,建议关注老百姓、仁和药业、南京医药、国药一致。

2015 年 5月 12 日我们发布行业内第一篇零售药店行业深度报告《价值再发现,外延并购、新模式不断拓展的零售药店》重点推荐零售药店行业,后续亦持续跟踪并重点推荐益丰药房、老百姓,具体内容请详见我们此前持续发布的多篇深度报告及跟踪报告。

分析师声明

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公开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研究报告对所涉及的证券或发行人的评价是分析师本人通过财务分析预测、数量化方法、或行业比较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但使用以上信息和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特此声明。

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客户使用。本报告仅在相关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放,并仅为提供信息而发放,概不构成任何广告。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不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

本公司利用信息隔离制度控制内部一个或多个领域、部门或关联机构之间的信息流动。因此,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的董事、高级职员或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惟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方正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搜索更多财智热文

2020年12月,三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再次被央广网报道。几年间,DRG这个“舶来品”是如何在福建三明落地生根?它又为三明医改带来了哪些改变?

其实,我们从近四年的一些动态就可以有所启发。2017年,三明市被列入国家卫健委DRG收付费改革“三+3”试点城市之一,同年,武汉金豆医疗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豆公司”)带着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作为医保支付改革国家试点工作的支持单位入驻三明,协助三明市医保局开展DRG改革工作。经过探索与努力,金豆公司协助三明医保局建设了“收付费-医保监管-绩效评价”三位一体的DRG应用体系(DRG应用体系建设特点,)。

以下内容转自央广网:

一、医改寻根

C-DRG即《全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规范》。C-DRG的分组基本原理有三: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复杂程度、医疗资源消耗程度。结合这3组关键词,医院可对病人进行分类。

2017年,三明市被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列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DRG)收付费改革”三个试点城市之一,试点推行我国自主设计的C-DRG,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医保和患者与医院同时按病种定额结算。

推行按C-DRG收付费改革,实现医院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成本转换,改变医院的补偿和运行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医院管理水平的目标。

 

二、医改良方

(一)、实现基础工具本土化

制定三明市临床疾病诊断术语集,在全国临床疾病诊断术语集的基础上,收集和梳理本地区临床现行使用的疾病诊断,确定三明市临床疾病诊断术语。

对接医疗服务操作项目,将三明市医疗服务操作项目与国家医疗服务操作分类与编码(CCHI)进行对接。

对接药品和医用耗材编码,将试点医院药品和医用耗材编码与国家相关统一标准进行对接,并将所有试点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全国医疗服务价格和成本监测与研究网络”。

(二)、完成信息系统改造

改造病案首页,在国家2011版病案首页的基础上增加附页,实现满足C-DRG分组需要的数据提取。

改造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对医生录入临床诊断模块和医疗服务操作模块进行改造,满足病案首页填报要求和分组数据上报要求。

改造医院信息上传与结算接口,实现医院结算数据与地方支付平台的联通,完成患者端结算。

改造地方支付平台,对地方平台数据收集、上传和支付结算功能进行改造,顺利实现数据接收和上报反馈。

部署C-DRG专线,通过专线实现与国家分组平台的联通,保障数据信息安全。

改造智能审核软件,优化C-DRG患者院内出院业务流程,患者出院可当日结算并依需要提供住院清单。

(三)、制定费率及收付费标准

根据“住院服务打包定价”、“同级别医院同病、同治、同质、同价”和“多方协商谈判定价”三个基本原则,以2016—2017年实行全病种付费改革的全部出院病例数据为基础,结合过去3年医院收入平均增长率,考虑人口老龄化、新政策实际报销比例提高等因素,通过多方协商谈判,调整计算本市C-DRG组权重并确定基础费率,构建合理比价关系,最终确定796个病种组的医疗总价格。结合三明市医保基金实际运行情况,分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两个档次,制定不同保障人群政策。2019年8月,继续优化C-DRG分组方案及病种定额标准,将生育保险住院分娩的医疗费用纳入C-DRG收付费管理,推动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障的政策衔接,共优化800个病种组收付费定额标准。

(四)、确定医保基金与医院的结算方式

按照“定额包干、超支自付、结余归己”的原则,医保经办机构按统筹基金定额标准支付给定点医院。

(五)、确定参保患者与医院的结算方式

参保患者在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发生的医疗费用按C-DRG分组收费标准结算的,不设起付线,由个人和统筹基金按比例分担。

(六)、设立专项绩效考核奖励金

设7000万元绩效奖励金,按考核得分与按C-DRG结算人次各占50%方式计算奖金。同时,明确各总医院(医联体)C-DRG收付费工作绩效考核资金的50%可用于计提工资总额。

 

三、医改成绩单

(一)完善了医保支付制度。2019,三明市二级以上医院出院病例中按C-DRG结算的达74.8%,基本形成了总额控制下以C-DRG收付费为基础,按项目、按床日付费等多种支付方式共存的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

(二)提高了医保待遇水平。2019年,三明市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患者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就诊实际报销比例(含大病保险)分别达到72.5%和62.9%,较2018年的70.9%和61.2%,患者医保待遇有所提高。

是医保和医疗行业软件开发及运营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及DRG控费逾十年,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多个省市取得了实践成果。

https://www.shideke.com

上一篇:二胎概念龙头股(二胎概念股票)

下一篇:基金折算(基金折算的方法)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