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每日牛股推荐,股票每日推荐,每日股票推荐,股票预测 - - 股票预测网!

牛顿炒股票为什么破产与牛顿炒股亏掉10年工资

2023-12-18 22:01分类:心理分析 阅读:

 

全文共

4275

字,祝您阅读愉快!

营销活动无非是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增加客户数量,消费群体的增加意味着销售量的增加。二是增加消费频次,在消费群体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消费频次,让消费者重复消费。有一种重复消费的极端情况,就是让消费者对产品形成依赖,产生成瘾性消费。

成瘾性消费(Addictive Consumption)是一种超乎寻常的嗜好和习惯,成瘾的人会难以克制地反复从事某种活动,虽然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各种不良后果,但仍然无法控制。在《触发非理性消费》一书中,作者系统论述了成瘾消费的心理学机制,以下是部分节选内容。

我们更期待不确定的奖励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发现一些有趣的非理性行为。我有一位同事,属于宁静致远的学者型领导,但他有一个怪诞行为,每天坚持在电视台后面的彩票售卖点买两注彩票,期待着中大奖。十几年过去了,他连一次200元以上的奖励都没有中过,但依然坚持购买彩票。直到我们的办公室搬进东边的央视新大楼,周边没有彩票售卖点,他的这一行为才得以消退。

这种行为可以算是一种轻度上瘾,其行为背后的原因正是小概率偏好。

小概率偏好是指人类具有偏好小概率事件的倾向。所谓小概率事件,就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面对小概率的赢利,多数人是风险喜好者。我们更期待不确定性的奖励。

面对小概率的损失,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我们非常害怕不确定性损失。

买彩票的人期待自己走运,买保险的人则是担心自己倒霉。这两种行为都是基于小概率偏好原理。

很多人热衷于购买彩票,尽管中大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自己的钱99.99%的可能是支持福利事业或体育事业了,可还是心存侥幸地不断购买彩票,期待着“天上掉馅饼”的小概率事件发生。人们偏好小概率盈利的心理倾向,让彩票事业蓬勃发展,根据财政部统计,2016年全国彩票销售额高达4000亿元。

很多人都会购买航空保险和汽车保险,虽然出现航空或交通事故的概率极小,但人们还是担心这种风险,所以不断购买保险。人们对小概率风险的厌恶,正是保险公司经营的基础。

在小概率事件面前,人类对风险的态度其实是矛盾的。在买彩票时,一个人可以是风险喜好者;在买保险时,这个人同时又是风险的厌恶者。这种矛盾的非理性行为是传统经济学难以解释的。

如果获得奖励的小概率事件发生了,就会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强化,导致消费者高估自己的好运,从而产生控制错觉,变得更加偏好小概率事件。幸好我那位同事买彩票没有中过大奖,如果中了大奖,他购买彩票的行为得到强化,可能会买更多的彩票,就像牛顿炒股票赚钱后,加大股票投入一样。

大名鼎鼎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就曾做过一个疯狂的股民。18世纪初,英国南海公司成立,发行了最早一批股票。当时人人都看好南海公司,其股票价格从1720年1月的每股128英镑左右,很快增值,涨幅惊人。牛顿看到如此利好的消息,就投入7000英镑购买了股票。他的股票在两个月就上涨了一倍,牛顿把这些股票卖掉后净赚7000英镑!

刚卖掉股票,牛顿就后悔了,因为到了7月,南海公司的股票价格达到了1000英镑,几乎增值了8倍!牛顿决定加大股票投入。

然而,南海公司出现经营困境,公司股票的真实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脱节。没过多久,南海股票一落千丈,许多投资人血本无归,牛顿也未能及时脱身,亏了整整2万英镑!这笔钱对于牛顿无疑是一笔巨款,牛顿当时是英国皇家造币厂的厂长,属于高薪职位,其年薪也不过2000英镑。那次炒股赔了牛顿整整10年的薪水。

事后,牛顿十分感慨地说:“我能精确计算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性的疯狂。”

为什么中彩票的人,更容易破产?

购买彩票中大奖,未必是好事,往往会带来可怕的后果。2016年8月27日《春城晚报》报道,云南禄丰女子挪用公款350多万元购买彩票。李某曾在2015年中过双色球二等奖,获得100万元奖金。中奖之后,李某好像着魔一样疯狂购买彩票,幻想能中500万元的一等奖。李某曾经在一天之内花费10多万元购买彩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这一年多的时间,李某从公司账户共挪用资金350余万元,加上她先后中奖的150多万元,共500多万元在一年内全部用于购买彩票。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马上就要中一等奖了,就只差一个数字!”后来,总公司会计到禄丰公司来清理账务,才发现李某挪用巨额公款,李某想一夜暴富的梦想彻底破灭。

购买彩票上瘾,就是由小概率偏好造成。

买彩票中奖的人,往往更容易破产。美国彩票运营机构在201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赢得彩票大奖的人,有44%都在五年之内破产。也就是说,中奖者的情况比一夜暴富前更加糟糕。研究还表明,中奖者往往会疏远家庭和朋友,他们发生滥用毒品、离婚和自杀等行为的概率也高于一般美国人。难怪美国有个关于理财的笑话说,如果你有敌人,就给他们买彩票吧。

高明的营销人员深谙小概率偏好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力。2013年12月, 阿里巴巴集团花3600万元完全买断一期“双色球彩票”回报淘宝用户。网民可以在淘宝网站首页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淘宝客户端,即可获得彩票号码。彩票共有1800万注,一等奖高达500万元。网名像打了鸡血一样踊跃参与淘宝的活动,手机淘宝客户端获取用户的成本远远低于其他营销方式。

淘宝送彩票的做法放大了营销效果,所有参与者都觉得自己有可能中500万元的大奖。实际上,中奖的概率并没有变化,彩票还是那些彩票,奖金还是那些奖金。淘宝只是免费送了用户一张2元钱的彩票,但是,这2元钱的意义变了,不是简单的2元钱,而是一个500万元的希望。

游戏如何冲击现实生活?

游戏是一种典型的成瘾性消费,游戏上瘾正在冲击现实生活。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网络游戏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身边到处是玩游戏上瘾的人,那些拿着手机玩游戏的人,可以进入旁若无人的境界。网民改编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来描述这种现象:“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的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在美国,一个21岁左右的年轻人,平均花费1万小时玩各种电子游戏,而他们获得大学学士学位只需要4800小时,不到游戏时间的一半。游戏公司的经济效益好得惊人,2012年,游戏《使命召唤:黑色行动2》发布,一天之内的销售收入达5亿美元。2013年,游戏《侠盗猎车手5》发布,一天之内的销售收入更是高达8亿美元,三天之内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这比美国历史上任何电影票房收入都要快,就连《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和《阿凡达》也自叹不如。

在中国,2017年一款叫《王者荣耀》的游戏十分火爆,从创收效益看,《王者荣耀》第一季度收入60亿元,从用户规模看,半年之内,其注册用户就达2亿人,每日活跃用户超过8000万人。《王者荣耀》的成功拉动腾讯公司股价上涨,马化腾的个人财富在2017年8月攀升至362亿美元,超过马云和王健林,成为福布斯富豪榜中国大陆新首富。

但是,《王者荣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让人担忧,在游戏用户中,17岁以下用户占比超过20%,游戏引发的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玩40小时游戏诱发脑梗险些丧命……

人类的创造发明可以通俗地归纳为两种:

第一种能为人类节约时间,我们称之为物质文明;

第二种是把人类节约下来的时间浪费掉,我们称之为精神文明。

很多时候,我们花钱是为了节约时间,但是,我们却愿意在游戏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难道游戏是一种精神文明吗?

2017年7月,人民网罕见地连发两篇评论文章批判《王者荣耀》,指出《王者荣耀》虽然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却在不断释放负能量,认为“社交游戏”的监管刻不容缓。

游戏正在冲击我们的生活方式,网络游戏之所以让人上瘾,就是因为在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人,获得接纳、财富和地位,以及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只有付出艰辛努力才能获得的东西。网络游戏可以把虚拟的社交属性发挥到极致,你可以在游戏中拜师收徒,也可以在游戏中和别人建立情侣关系、闺蜜关系和死党关系等等。

角色扮演可以假戏真做

游戏对生活的冲击,与角色扮演带来的奖励感密切相关。

尽管游戏世界的角色是虚拟的,但是进入角色后人们同样会很认真,甚至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佘贤君在《触发非理性消费》一书中,用心理学家做的监狱实验说明了这个问题。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eorge Zimbardo,1933—)1971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就证明人们很容易进入扮演的角色。

津巴多是著名态度研究专家,传播学的奠基人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1912-1961)的学生。津巴多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时,把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的地下室改装成监狱,花15美元一天请来了一批学生参与实验。这批学生要参加实验必须先通过一次测试,以证明他们是“心理健康、没有疾病的正常人”。

一共有24名学生通过了测试,学生被随机分成两组角色:第一组的9名学生担任监狱中的“囚犯”角色,第二组的9名学生担任“看守”的角色,余下的6名作为实验候补人员。

实验开始后,这些学生很快就进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看守”表现出虐待狂般的病态人格,他们采取的惩罚措施日益加重,当“囚犯”反抗时,他们采取脱光衣服、强迫用手清洗马桶、剥夺睡眠、关禁闭等各种惩罚措施,羞辱“囚犯”。“囚犯”显示出极端被动和沮丧,精神状态接近崩溃。“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一步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越来越危险的边沿。

实验原计划进行15天,但是在第6天的时候,津巴多的女友,刚刚获得心理学博士的克里斯蒂娜的来访改变了一切。克里斯蒂娜看到发生在监狱里的残暴场景,与津巴多大吵一架,对津巴多的实验表达了强烈的愤怒和谴责,要求他立刻停止实验!津巴多屈服了,并在第二天早上终止了试验。津巴多和她的女友召集所有与试验相关的人一起,反省了整个过程:一场模拟的试验为什么会逐步演化成一个真正的监狱?参与者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疯狂的行为?

监狱实验让津巴多受到了许多批评。后来,津巴多还研究过害羞、精神控制与邪教行为等课题。最近,津巴多对青少年玩游戏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在他2015年出版的《雄性衰落》一书中,他注意到许多青年男性痴迷于虚拟现实,为了玩网络游戏废寝忘食,耽误学习,影响工作,甚至对谈恋爱都没兴趣。他十分担心游戏对生活的影响,并呼吁年轻男性从虚拟世界中迷途知返,重归现实世界。

……

《触发非理性消费》

编者按:本文内容选自央视广告中心市场部主任佘贤君博士2018年出版的新书《触发非理性消费》。该书在京东、天猫等各大电商都有销售,目前居市场营销类畅销书排行榜前5名。

作者简介:佘贤君,四川泸州人,1972年11月生,心理学博士,高级编辑,中央电视台广告中心市场部主任。国内从事媒体广告经营的第一个博士。2015年至2016年,负责“春晚微信摇红包”和“春晚支付宝集福卡”互动广告项目,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互动传播事件,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效应。他据此提出的互动传播“三因素模型”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END-

 

 

在普通人的眼里,伟大的科学家们如神一般为人类带来了知识与智慧,不过再伟大的科学家也终究不是神,他们也会有普通人的烦恼,这次我们为大家分享几个大科学家的八卦故事,一起吃个科学瓜。

1.牛顿是公认的最接近于神的人类。他几乎无所不能,可惜非常不善于炒股。1720年,他因为买了著名的南海公司的股票而巨亏两万英镑,这相当于一个大学教授好几十年的薪水。牛顿事后哀叹到:「我能计算天体的轨迹,却无法预测人性的疯狂」。

作为同时代的人物,胡克的名气虽然没有牛顿的大,但是,在科学方面的见解也非常有建树的。据了解,在引力的发现前期,胡克先发现引力的大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一重要理论,并且毫不犹豫的把这一观点跟牛顿分享,并且得到牛顿的认可。后来,牛顿无情地拒绝了胡克希望其在万有引力定律上提名的要求。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牛顿直接忽略了胡克的贡献,独自享受成果。更可怕的是在胡克死后,牛顿理所当然地被评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肆意妄为,不仅毁灭了胡克的实验室,而且销毁了其唯一的肖像,这也是后人无法描撰胡克的样貌的原因。

2.爱因斯坦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感情破裂后,常年处于分居的状态。为了让米列娃同意离婚,爱因斯坦开出了一张前所未有的空头支票:等他获得诺贝尔奖以后,所有奖金都归米列娃所有。由于这张空头支票,米列娃同意了离婚。后来,爱因斯坦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3.伽利略曾在威尼斯公国的帕多瓦大学任教18年之久。后来他接受了佛罗伦萨大公的邀请,出任佛罗伦萨首席宫廷科学家,这让很多威尼斯人都大为不满。比如说,有一个叫克莱默尼尼的哲学家,曾找伽利略借过一笔钱;当他得知伽利略要去佛罗伦萨以后,立刻大骂伽利略是威尼斯的叛徒,然后就耍赖不还钱了。

4.麦克斯韦从小就酷爱熬夜。在剑桥大学读书的时候,他养成了一个坏毛病,总在凌晨2点左右出去跑步。他钟爱的跑步地点是自己学院的宿舍楼,每次跑步都会把沿途寝室的同学吵醒。这个半夜跑步的扰民坏毛病,麦克斯韦坚持了一生。

5.波尔的前半生一直生活在自己弟弟的阴影下(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管波尔的弟弟叫小波尔)。小波尔的博士答辩堪称哥本哈根大学历史上永恒的传奇。为了能亲眼看他进行博士答辩,有好几千人从丹麦全国各地涌来。为何一个博士答辩仪式会如此受人瞩目呢?因为小波尔曾作为国家队的队长,率领丹麦男足获得过奥运会足球比赛的亚军。

6.卢瑟福是一个物理学帝国主义者。他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所有的科学,不是物理学,就是集邮」言下之意是,与物理学相比,其他所有的自然科学都和集邮一个档次。这句话得罪了很多其他领域的科学家,特别是一些化学家。他们甚至对卢瑟福进行了「报复」,给他发了一个诺贝尔化学奖。

7.钱德拉塞卡是一个匪夷所思的工作狂。1937年,他刚加盟芝加哥大学天文系的时候,是系里唯一的理论家,所以就承担起了为研究生制订专业课的任务。他总共制订了18门课,要在两年内上完,而他本人就要上12门。尽管如此,他的科研工作也完全没受影响。1937年,他总共发表了6篇科研论文,还写了一本学术专著。

8.埃拉托色尼是公认的地理学之父,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奸诈的图书馆长。在担任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期间,他向古希腊的一些大图书馆付了不少钱,把它们的大量藏书都借来临摹副本。这些副本临摹得特别好,完全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所以在还书的时候,埃拉托色尼就只还了那些书的副本,而把真品都留在了自己的图书馆里。

9.卡西尼是土星光环的发现者,同时也是一个有名的「乌鸦嘴」,以专门反对那些里程碑式的重要理论而著称。举几个例子。他曾经公开反对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罗默的光速有限理论。他的手下、荷兰大科学家惠更斯曾为此嘲笑他,说「台长大人只会整天抬头看星星」。

10.欧拉一生中最绝望的时刻是他59岁的时候。那一年,他因患上白内障而双目失明。很容易想象,对一个数学家而言,双目失明到底意味着什么:几乎就是末日降临。之所以要加上一个“几乎”,是因为有一个数学家从绝望中挺了过来,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依靠匪夷所思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继续从事数学研究,然后又发表了200多篇数学论文。没错,这个怪物,就是欧拉本人。

11.泡利大概天生不适合作实验。据说他出现在哪里,哪里的实验室仪器就会有故障。有次,实验物理学家弗兰克(J.Frank-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Franck-Hertz实验中的那位弗兰克)位于哥廷根大学的实验室仪器突然失灵。于是弗兰克写信给泡利,很欣慰地告诉他说你总算无辜了一回。后来过了不久,泡利回信很诚实地“自首”说自己虽不在第一现场,但事发当时自己乘坐的从苏黎世到哥本哈根的火车却恰好在哥廷根的站台上停留了一会儿!据说弗兰克在总结这次实验失败的原因时,一本正经地在其中加了一个备注——‘泡利经过此地’。

万有引力定律

https://www.shideke.com

上一篇:360股票行情大盘走势还有股票大盘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大智慧手机免费版还有大智慧手机版免费安装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