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晶公司(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福晶科技3月1日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11.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14.09%。报告期内,子公司青岛海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本年度业绩实现快速增长;汇率变动对公司本年度经营业绩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
这是一家全球最大的非线性光学晶体生产厂商,该企业的主营业务为激光及光通讯领域各类晶体元器件。
在元宇宙领域,公司目前正在开发VR、AR设备中的核心光学元器件。
并且凭借着在该领域的强大竞争力,这家企业竟也来了中科院的战略持股,目前中国科学院是其第一大流通股东。
而该公司的历史业绩已经连续两年实现了增长,并在2021年以1.91亿元的净利润创出了历史新高。
近期这家企业的股票在充分回调了46%以后,走出了一波短暂上涨的趋势。
(文章的最后翻译官会告诉大家该企业的名称和股票的代码,请先客观中正地了解完公司的基本情况,再去揭晓最终的答案)
主营业务及核心竞争力
接电话的董秘是位男士,说话声音不大,态度也很一般。
在交谈中翻译官了解到,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晶体元器件、精密光学元件和激光器件。
该企业精密光学元件的收入占比为31.82%,非线性光学晶体元器件的收入占比为31.56%,激光器件的收入占比为20%。
在公司的财报中翻译官了解到,这家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或者大股东涉及央企,所以其还具备央企国资改革的背景。除此之外,公司目前还为华为提供光学元器件产品。
而从董秘的口中翻译官还得知,该企业自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5.52亿元。
并在近5年里都为股东进行了分红,分红占净利润的平均比重在30%以上。这个比重并不低,说明公司对股东十分负责。
分析完这家企业的基本情况,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公司的业绩表现。
净利润表现
以下内容和财务数据均源自该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中,第5页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和第8页的合并利润表,并没有任何个人观点。
2021年第一季度,这家企业的净利润只有4,591万元。到了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的业绩就达到了5,265万元,同比增长了15%。
而这家企业目前的净利润,在A股元器件概念板块242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75位。这个名次不低,说明其规模相对来说很大。
在2022年第一季度,该企业的规模不仅大,赚钱的能力更强。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一家公司盈利能力最有效的指标,它是净利润和股东权益的比值。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4.11%。这说明只要该企业的管理层使用股东的100块钱,通过光学元器件的生产经营,三个月后就能赚到4.11元的净利润。
而到了2022年第一季度,这家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就达到了4.14%,同比增长了1%。
公司目前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就是赚钱的能力在A股元器件概念板块242家上市企业中,排名第23位。
我们发现这家公司赚钱能力的排名远高于净利润,这说明在A股元器件概念板块和该企业规模相当的公司中,其赚钱的能力是最出色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在今年第一季度,这家公司的规模不小,赚钱的能力更强。
业绩增长原因
下面进入本文最重要的环节,翻译官在本环节中将详细分析出这家企业净利润增长的原因,希望大家能认真阅读。
通过使用杜邦理论分析翻译官发现,公司今年第一季度业绩增长的原因是,光学元器件产品销售速度的加快,以及财务杠杆的放大。
光学元器件的销售速度,要使用该企业的存货周转天数这个指标来衡量。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销售一批已生产的光学元器件存货,需要231天的时间。而现在只需要185天,销售的速度加快了20%。
销售速度的加快,说明该企业生产的光学元器件变得十分畅销,这样就提高了收入,增加了业绩。
财务杠杆通常用权益乘数这个指标来表示,而翻译官认为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会更形象一些。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100元的资产里只有6.25元是借来的,资产负债率为6.25%。
而到了2022年第一季度,该企业同样100元的资产里,却有7.99元是借来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7.99%,同比增长了28%。
这家公司目前的资产负债率,也就是财务杠杆在A股元器件概念板块242家上市企业中,排名第8位。这个名次不低,说明其资产负债率并不高。
财务杠杆的放大,能提高公司的负债率。而负债率的提高,企业就可以向银行借更多的钱,进而扩大产能,提高净利润。
所以负债率合理地提高,是可以增强一家公司赚钱能力的,而该企业目前的负债率还不到10%,未来还有增长的空间。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在2022年由于行业风口加快了公司光学元器件产品的销售速度,同时管理层也提高了营运能力,放大了财务杠杆,这使得该企业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出现了增长。
不足之处
看完公司的优点,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该企业目前都存在哪些问题与瑕疵是值得我们注意的,翻译官来给大家做一个风险提示。
通过分析主要财务数据翻译官发现,这家企业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光学元器件的利润空间出现了下降。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销售100元的光学元器件,还能赚到56.55元的毛利润,销售毛利率为56.55%。
而到了2022年第一季度,该企业同样销售100元的光学元器件,却只能赚到52.93元的毛利润,销售毛利率降至52.93%,同比下滑了6%。
这家公司目前的销售毛利率,也就是利润空间在A股元器件概念板块242家上市企业中,排名第13位。
产品利润空间的下降,不仅会降低公司的销售毛利率还会减少其净利润,这对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十分不利的,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
如果把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从高至低分为A、B、C、D、E五个等级的话,翻译官个人认为该企业能维持C级的水平。
而这家企业就是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222。
请注意:基本面良好的公司,股票不一定会上涨。但是那些能持续大涨的股票,公司的基本面一定非常出色。
而本文既没有推荐 这只股票,也没有说 公司有多么的好,而是精炼翻译该企业的财报。
福晶科技2月23日公告,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印发第29批新认定及全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发改高技〔2023〕139号)文件,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2022年(第29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北证券,赵丽明,赵宇天)
1.公司概况
公司原为福建晶体技术开发公司,于 1990 年由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成立, 并获得 LBO 晶体的中国专利。1992 年,公司首先开发成功 Nd:YVO4 和 YVO4 晶 体,并开始批量生产。2001 年,公司改制为福建福晶科技有限公司,并于 2006 年 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08 年 3 月,公司于深交所主板上市。2016 年,对机 构进行调整,组建晶体、光学和激光器件事业部,并于 2019、2020、2021 年分别 获 ISO45001 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IATF16949 汽车质量管理体系与 CNAS 实 验室认证。
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福晶科技总股本 42750 万股,其中流通股 42368.494 万股, 占比 99.11%;高管股 190.753 万股,占比 0.45%;有限售条件的股本为 190.753 万 股,占比 0.45%。公司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 28.34%。中国科学院福建结构 物质研究所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持股 22.45%。此外,董敏持股 2.03%,皇甫翎持 股 1.2%。福晶科技全资控股参股公司包括华晶投资、睿创光电、海泰光电等,新 设子公司福建至期光子科技有限公司于 2022 年 12 月 19 日完成工商注册登记。
公司的主营业务属于光电子产业中的信息功能材料行业,为非线性光学晶体、激 光晶体、精密光学元件和激光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激光、 光通讯、半导体、AR/VR、生命科学、无人驾驶、检测分析仪器等诸多工业领域。 作为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公司现已成为全球知名的 LBO 晶体、BBO 晶体、 Nd:YVO4 晶体、磁光晶体、精密及超精密光学元件、高功率光隔离器、声光及电 光器件的龙头厂商。
技术方面,公司发展了熔盐法、提拉法、水溶液法、坩埚下 降法等多种晶体生长技术;拥有全息光栅、非球面数控研磨抛光、离子束抛光、 磁流变抛光、大型双抛、大型环抛等多条先进的超精密光学产线;以及 IAD、IBS、 MS、EB 等各类镀膜工艺,对不同细分市场的应用需求均有优异的适配性。公司的 检测技术和设备也处于业界领先地位,拥有 Zygo 干涉仪、PE 分光光度计、 Trioptics 中心仪等多台检测仪器。 公司为激光器厂商提供关键元器件,主要产品和业务均处于激光产业链的上游, 包括光学材料和光学元器件等各类核心部件。公司产品按形态可划分为晶体元器 件、精密光学元件和激光器件三大类,其中晶体元器件主要包括非线性光学晶体、 激光晶体、磁光晶体等,核心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15 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不断上升,归母净利润亦呈现总体增长趋势。2016 年 至 2017 年,公司进入加速成长期,营收连续两年实现近 50%增长,主因固体紫外 激光器在印制电路板、消费电子中脆性材料加工等应用领域的迅速扩展带动了对 晶体元器件的需求。近年来,受益激光器产业的快速增长与下游应用的不断拓宽, 公司精密光学元件、激光器件、激光晶体元器件等产品迎来快速增长,2021 年实 现营业收入 6.89 亿元,较 2020 年增加 1.42 亿元,同比增长 26.03%;实现归母净利润 1.91 亿元,同比增长 33.19%。2022 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 润 6.06 亿元、1.87 亿元,同比增长 11.25%、16.35%,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的增长、 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改善。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非线性光学元器件、激光晶体元器件、激光光学元件及激光器 件等。2022 上半年,公司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晶体、激光器件与激光光学元件 销售收入分别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 26.66%、17.13%、19.62%与 33.53%,其中非线 性光学晶体与激光晶体共同实现收入 1.72 亿元,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 43.80%。
从产品结构来看,非线性光学晶体毛利率稳定在 75%左右,为公司毛利 最高的产品,近年来收入规模、增速均趋于稳定。公司激光晶体营业收入逐年增 加,2022 年中收入同比增长 28.37%。除受整体激光器产业的景气度提振外,公司 控股子公司海泰光电在光电医美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激光脱毛仪的销量增长导致 海泰光电的盈利能力快速提升,从而带来激光晶体部分收入的增长。此外,公司 光学元件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并积极布局新兴高端市场领域,2022 上半年,实现 同比 21.73%的收入增长。
2.非线性光学晶体技术全球领先
2.1、公司非线性光学晶体市占率高
非线性光学晶体(NLO 晶体)是重要的光电信息功能材料之一,是指在强光作用 下能产生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晶体。作为激光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非线性光学晶 体是激光器的关键材料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对激光波长进行变频,从而拓展激光器可调谐范围。非线性光学晶体产品种类众多,且伴随着新产品的不断问世,技 术仍处于不断发展突破的阶段。目前我国非线性光学晶体的主要产品种类包括铌 酸锂晶体(LN 晶体)、磷酸氧钛钾晶体(KTP 晶体)、磷酸二氢钾晶体(KDP 晶 体)、铌酸钾晶体(KN 晶体)、偏硼酸钡晶体(BBO 晶体)、三硼酸锂晶体(LBO 晶体)等。
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是非线性光学晶体的主要生产国, 我国在全球非线性光学晶体市场中竞争力较强,特别是在可见、紫外波段非线性 晶体的研究方面一直处于领先水平。现阶段,国外已有的所有晶体生长方法我国 均有,且几乎所有重要的非线性光学晶体都已研发出来。公司凭借技术集成优势 等,是我国非线性光学晶体行业中的最大的企业,并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非线性 光学晶体供应商,其代表性的非线性光学晶体主要有 LBO、BBO 和 KTP 三大品种。
LBO晶体(三硼酸锂)与BBO晶体(低温相偏硼酸钡)均为由中国科学院物质结 构研究所于80年代发明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其中 LBO 晶体具有透光范围宽、离断 角小、损伤阈值高、接受角宽等特点,在医用与工业用途的Nd:YAG激光、科研 与军事用途的高功率 Nd:YAG与 Nd:YLF 激光、泵浦源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BBO晶体作为一种紫外倍频晶体,具有较大的相位匹配范围以及较宽的透过波段,倍 频转换效率比较高,并具有很高的激光损伤阈值,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 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用于众多非线性参量的应用。
此外,KTP 晶体具有优良的 非线性光学性能及电光性、优异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高的抗光损伤阈值, 已作为一种商业化的晶体广泛应用于中低功率密度的固体激光器、和(差)频、 光参量振荡和放大等领域。利用 KTP 进行腔内与腔外倍频的掺 Nd 晶体的激光器, 在逐步取代可见光染料激光和可调蓝宝石激光器。在许多的工业研究中,该种激 光器被广泛用做绿光光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 LBO、BBO 晶体及其元器件的生产商,其 LBO 和 BBO 晶体市 占率稳居全球第一,2021 年全球市占率约为 80%左右。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海泰 光电亦为全球较大的 KTP 晶体、Nd:YVO4+KTP 胶合晶体制造商。
2.2、固体激光器波长应用范围广泛
激光器作为产生、输出激光的设备,是激光及技术应用的基础,亦是公司产品最 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它主要由泵浦源(激励能源)、激光工作物质和光学谐振腔 等三部分组成。泵浦源为工作物质提供能量、产生激光,主要种类有光能源、电 能源等,如泵浦灯、激光二极管(LD);激光工作物质则是能够产生受激辐射的物 质,是激光器的核心,如激光晶体、半导体、二氧化碳、液体等;而光学谐振腔 由腔镜等激光光学镜片组成,能使受激辐射的光在光学谐振腔内多次往返、维持 振荡,并最终实现激光输出。根据增益介质的不同,激光器可分为固体激光器、 光纤激光器、气体激光器、染料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准分子激光器等。此外激光器也可按照输出波形、输出波长以及功率的大小等标准分类。
非线性光学晶体 LBO、BBO 及 KTP 主要作为倍频晶体用于固体激光器的生产。固 体激光器是以激光晶体等固体材料作为激光工作物质的激光器,具有激光质量稳 定、峰值功率高、结构紧凑、运转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 农业、医疗、科学研究等各领域。固体激光器的泵浦源主要有灯泵浦、半导体激 光器泵浦等方式;其中,以半导体激光器(激光二极管)作为泵浦源的固体激光 器,称为全固态激光器。相对于一般固体激光器而言,全固态激光器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性好和寿命长等优点,是固体激光器中发展速 度较快的产品。
LBO、BBO 等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效应通过“变频”丰富了激光波长范围,有效拓 宽了激光器的应用领域。由于激光器具有固定的工作波长,且激光工作物质种类 有限,因此仅应用激光晶体元器件的激光器产生的激光,即基频激光,应用领域 十分受限。然而,在应用非线性光学晶体后,非线性光学晶体对基频激光的倍频、 混频作用可以使激光器得以发射多种波长的激光,丰富了激光的波长,从而满足 了人类对多种波长激光的需求,拓宽了应用领域。非线性光学晶体也因此而具有 较大的商业价值。
以增益介质作为分类标准,使用 LBO、BBO、KTP 等非线性晶体的激光器均属于 固体激光器范畴。固体激光器因其峰值功率高、脉冲能量大、并能够通过非线性 晶体将泵浦发出的红外光转换为绿光、紫外光、及深紫外光等多种短波长激光输 出等优点,在军事、加工、医疗和科学研究领域均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中,固体 激光器作为改造传统技术的重要途径,广泛应用于切割、打标、焊接、微加工等 激光加工领域;在医疗领域,固体激光治疗仪已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医学专科;在科研领域,则广泛应用于激光等离子体、激光分离同位素、化学动力学等方面。 以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LD)为泵浦源的蓝、绿全固态激光器,正在逐步取代部 分传统的气体激光器。
3.公司多条业务线适配光纤激光器
3.1、TGG、TSAG应用于光隔离器
公司生产的磁光晶体包括 TSAG 晶体、TGG 晶体两种,主要应用于光隔离器的生 产,是光纤激光器的关键材料。作为光通信网络中的重要元器件之一,光隔离器 是一种无源光器件,利用法拉第旋转的非互易性原理制造而成,可以让激光只沿 着一个方向发出,阻挡激光从相反方向通过。光的照射范围广、且会产生反射光, 在激光器中,激光如果不按照既定方向发射,发射范围过宽,传输效果将会降低, 并且,反射的激光会对激光器中的其他元器件造成损坏,将会导致激光器无法稳 定工作。因此,在光纤激光器中,光隔离器起到避免光路中的回波对光源、泵浦 源以及其他发光器件造成干扰和损坏、保证激光器稳定工作、高效传输的作用, 是应用在光纤激光器中的重要部件之一。
磁光晶体具有磁光效应,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能呈现光学的各向异性,被用于制作 法拉第旋光器与隔离器。TGG晶体具有大的磁光常数、低的光损失、高热导性和 高激光损伤阈值,广泛应用于 YAG、掺钛蓝宝石等多级放大、环型、种子注入激 光器中,也用于制作法拉第旋光器与隔离器的磁光材料,适用波长400-1100nm (不包括 470nm-500nm)。而 TSAG 晶体是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的理想磁光晶体,具 有维尔德常数大,化学、光特性极佳的优点,适合高功率应用,主要用于400- 1600nm 的波长范围。公司 TSAG 晶体产品获得“维科杯·OFweek2020年度激光 行业激光元件、配件及组件技术创新奖”,并成功推向市场。
相比于 TGG,TSAG 具有更高的维尔德常数,具有较为优异的磁光性能、高激光 损伤阈值、低吸收损耗以及容易制备等优点,且可使隔离器更加小巧便捷,是高 功率下光隔离器的理想材料。目前,TGG 晶体(铽镓石榴石)是光隔离器中最常 用的磁光材料。随着光纤激光器技术不断进步,对光隔离器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 磁光材料的各项性能参数要求随之不断提升,TGG 晶体逐渐无法满足需求,且具 有生长过程中氧化镓挥发分解、晶体螺旋生长、组分一致性差等问题,大尺寸、 高均匀性生长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困难,并且具有较高的光学吸收损耗,在高功率 激光应用方面遇到瓶颈。相比之下,性能更优的 TSAG 晶体因此被称为“下一代 光纤激光器的关键材料”,但由于该晶体存在原料成本高、应力大易开裂、大尺寸 单晶生长困难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其应用领域。随着下游光通信等领域对激光器 的要求向超高频、超高速、超大容量方向发展,TSAG 未来应用比例有望持续提升。
光通信器件市场中,光有源器件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占比约为 83%,光无源 器件市场份额占比约为 17%。光隔离器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光纤激光器、光纤放 大器、光纤 CATV、相干光通信等。2020 年,全球光隔离器市场规模约 6.63 亿美 元,且在不断扩大,预计 2025 年接近 7.6 亿美元,其中光纤激光器是其重要下游 市场。2021 年中国磁光隔离器市场需求超过 5000 万只,行业内 TOP4 企业占据 超七成份额,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
除用于生产光隔离器的 TGG、TSAG 两种磁光晶体外,公司也主要为光纤激光器 提供激光器件,如隔离器、调制器、偏转器等。隔离器主要用于光纤激光器中保 持光学系统的稳定性,防止激光散射导致功率流失以及损坏器件;调制器可用于 动态控制光的强度;偏转器可用于控制光线在介质中偏转的角度,从而控制光线 角度。
3.2、Nd:YVO4泵浦性能应用
光纤激光器的结构类似于传统的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主要由泵浦源、增益 介质、谐振腔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泵浦源一般为高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器,增益 介质为掺稀土元素的玻璃光纤,谐振腔由耦合器或光纤光栅等构成。由泵浦源发 出的泵浦光通过一面反射镜耦合进入增益介质中,随之被稀土元素光纤的增益介 质吸收。吸收了光子能量的稀土离子发生能级跃迁并实现粒子数反转,反转后的 粒子经过谐振腔,由激发态跃迁回基态,释放能量,并形成稳定的激光输出。 最常用的光纤激光器泵浦为半导体激光器,又称激光二极管(半导体泵浦固体激 光器),是用半导体材料作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
公司生产的激光晶体之一:掺钕 钒酸钇(Nd:YVO4)晶体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激光晶体,适于制造激光二极管泵 浦特别是中低功率的激光器。Nd:YVO4 晶体与 KTP 等非线性光学晶体配合使用, 能够达到较好的倍频转换效率。公司的另一种相似产品:掺钕钇铝石榴石 (Nd:YAG)晶体是最早和最著名的激光晶体,具有高增益、低激光阈值、高效率 等优点,是使用最广泛的固态激光材料,应用于材料加工、焊接、切割及激光医 学系统等。因此,公司生产的产品可通过制造半导体泵浦,从而间接应用于光纤 激光器的生产。
在吸收系数方面,Nd:YVO4 最大的优势在于更宽的吸收带宽范围内,具有比 Nd:YAG 高 5 倍的吸收效率,且能够达到当前高功率激光二极管的标准。这意味着 激光器生产商可以利用更小的晶体来制造体积更小的激光器,同时激光二极管可 以用较小功率输出特定的能量,从而延长使用寿命。除了较高的泵浦效率外, Nd:YVO4 晶体在二极管的规格上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将为激光器生产商节省 更多的制造成本。另外,Nd:YVO4 在 1064nm 和 1342nm 波长处具有较大的受激发 射截面,因此连续输出效率要大大超过 Nd:YAG,这使得 Nd:YVO4 激光的两个波 长都可以更容易保持较强的单线激发。
目前,Nd:YVO4激光器已在机械、材料加工、波谱学、晶片检验、显示器、医学 检测、激光印刷、数据存储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Nd:YVO4二极管泵 浦固态激光器正在迅速取代传统的水冷离子激光器和灯泵浦激光器的市场。此外, 激光二极管泵浦的 Nd:YVO4晶体与LBO、BBO、KTP等非线性光学晶体配合使 用,能够达到较好的倍频转换效率。
4.光纤激光器下游规模稳步增长
4.1、光纤激光器全球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根据工作物质的不同,激光器可被分为主要四大类: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 气体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其中固体激光器用途比较广泛,在医学、生物学、 化学等领域均有需求,也可用于激光切割、焊接、钻孔等工业应用。光纤激光器 在工业加工领域中主要用于材料切割,光通信、传感、军事领域等也有涉及。气 体激光器主要在工业加工中起到切割材料的作用。
半导体激光器在各类激光器中 具有最佳的光电转换效率(工业用可达 45%,实验室已达到 70%),然而相对于光 纤激光器,其光束质量稍差,所以很少用于切割,唯一能够做切割应用的半导体 激光器厂商是美国的 Teradiode,已被松下收购。半导体激光器应用最广泛的是打 标、金属的焊接、熔覆、硬化,以及塑料焊接等应用。在材料切割的工业领域中, 光纤激光器与气体激光器的使用较为广泛,但二者的适用范围不同,不能相互替 代,而是共同存在。此外,光纤激光器与气体激光器在材料成本、电力消耗、产 生热量、切割速度等方面也有其他差别。
全球工业激光器市场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2013-2020 年,全球工业激光器市 场规模从 24.9 亿美元增至 51.6 亿美元,CAGR 为 11.0%,其中光纤激光器市场规 模从 8.4 亿美元增至 27.2 亿美元,CAGR 为 18.2%。近年来,全球工业激光器市场 规模增长较为稳定,2021 年市场规模为 53.5 亿美元,同比增长 3.7%,2022 年全球 工业激光器市场规模有望达 57.9 亿美元。同时,受激光材料加工的主要终端行业 如微电子、汽车、一般钣金加工的需求拉动,2021 年全球工业激光系统市场规模 达到 21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激光需求出现回升。
在工业激光器结构占比中,相比于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光 纤激光器凭借其较低成本、高功率等优势、及其不断拓展的应用领域(如钣金加 工领域),在全球工业市场的占有率稳定超过 50%,2020 年所占份额已达 52.7%。 长期来看,光纤激光器占比最高,由 2013 年的 33.8%增长至 2020 年的 52.7%;其 次为固体激光器,2020 年结构占比为 16.7%。
就地区而言,中国在激光系统市场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工业制造 业中贡献了很高的份额。作为迄今为止工业激光系统的最大市场,中国采用激光 技术的程度与欧洲和美国相当。在国内市场,目前我国光纤激光器行业正处于市 场高速增长期,规模从 2016年的5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 94.2 亿元,2021年达到125亿元的市场总规模,2022 年将会继续增长至138亿元,同比增加 10.6%;未来 或将成为全球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根据龙头公司锐科激光的数据,2021 年光纤激光器人工成本占 5.7%,制造费用占11.8%,直接材料成本占比 82.5%;其中上游核心器件占据光纤激光器约 80%的成 本,包括泵浦源、特种光纤、光纤耦合器、传输光缆、功率合束器、光纤光栅等 零部件等。因此,公司处于光纤激光器的重要上游材料行业中,随着国内及全球 的光纤激光器市场不断扩张,以及光纤激光器在全球工业激光器结构占比的增加, 光纤激光器将对上游的激光晶体、磁光晶体及激光器件等产品的市场需求起到正 向带动作用。
4.2、通用制造及定制化市场促进下游需求
激光设备市场的下游较为广泛,从传统加工领域到高端制造市场,各类激光器在 工业、通信、医疗、科研、商业等领域均具有重要应用。2020 年,中国激光设备 约 63%应用于工业加工领域,其中工业主要应用方向包括切割、打标、焊接等。 在光纤激光器市场,根据国际龙头企业 IPG 在 2021 年的收入结构分析,切割、焊 接、打标为目前最主要的下游应用,且根据激光行业规模与下游特点,预估在激 光切割、焊接、打标总体设备中约 58%~71%是标准化程度较高的部分。
因此,光 纤激光器的下游应用可分为两大部分:通用制造市场和定制化市场。通用制造市 场指激光器应用于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包括一般钣金加工、锂电、光伏等领 域;在这部分应用中,行业一般具有标准化需求,激光器国产化率较高。而对于 下游行业较为明确的应用,即定制化市场,激光器产业为下游提供的定制化程度 较高,如汽车、3C 电子、医疗、航空航天等;在这部分应用中,市场的绝对规模 与占比均较小,目前主要以进口激光器为主。
4.2.1、通用制造标准化程度高
作为光纤激光器通用制造中应用最广泛且普遍的领域,激光切割、打标、焊接的 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保证了光纤激光器下游需求的稳定增长。在激光切割领域,2021 年市场规模达 280 亿元,2016 年到 2021 年 CAGR 为 5%;其中标准化程度较 高的一般钣金切割设备占 56%~76%,其余设备则应用于金属、陶瓷、蓝宝石、玻 璃等的高精度加工,对产品定制化与精度要求较高。
在激光焊接领域,2021 年市场规模达 67 亿元,2018 年到 2021 年 CAGR 为 25%。 激光焊接的主要下游应用包括动力电池、汽车、消费电子、手持焊等,分别占据 43.6%、35.8%、11.7%、8.9%,其中手持焊应用为偏标准化的应用。近几年,激光 焊接在动力电池、汽车、消费电子等精细微加工领域和航空发动机、火箭飞行器、 汽车发动机等结构零部件高度复杂的尖端科技领域应用逐渐增多,渗透率将加速 提升。2021 年,中国激光焊接成套设备市场获 66.5 亿元收入,同比增 29.9%,预 计 2022 年将突破 80 亿元。在激光打标领域,我国市场规模约 90 亿元,2017 年到 2021 年 CAGR 为 2%。该领域终端应用丰富,在激光加工领域属于最为成熟的领 域之一,其中绝大多数为标准化的应用。
4.2.2、3D打印快速增长
光纤激光器除应用于切割、焊接、打标等传统工业加工领域外,其定制化市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激光医疗、激光雷达、激光显示、激光检测等新兴激光应用正 蓬勃发展,带来了广阔的行业增长空间。光纤激光器的新兴应用领域之一为 3D 打 印设备的生产,而 3D 打印作为科技发展和工业生产的前沿技术,正受到产业界的 广泛关注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增长迅速,有望进一步扩大光纤激光器市场规模。
3D 打印指由三维模型数据驱动、利用逐层添加材料的方式直接制造产品的生产过 程,工作原理与普通打印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打印材料不同。3D 打印机的打印材 料是金属、陶瓷、树脂等工业原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 3D 模型实现 打印材料的叠加。3D 打印本质上为一种加工方式。制造技术可分为三种方式;在 传统制造方法中,“减材制造”指利用刀具或电化学的方法去除不需要的材料, “等材制造”主要指利用模具控型,将材料变为所需结构的零件或产品。第三种 方式则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 3D 打印技术,是用材料逐层累积制造物体的方法,也 称为“增材制造”。
根据所用耗材和成型原理的差异,目前主流的 3D 打印技术可分为挤出熔融成型、 粒装物料成型、光聚合成型等三种类型;而每种类型按成型技术的不同又演化出 多个种类。而按照打印耗材种类的不同,3D 打印又分为非金属 3D 打印技术和金属 3D 打印技术(DMP)。其中,SLM、DMLS、EBM 等属于金属 材料 3D 打印技术,FDM、SLA、DLP、3DP 等属于非金属 3D 打印技术。
激光器为实现 3D 打印最精密的核心器件。3D 打印用主流激光器包括紫外激光器、 光纤激光器以及气体激光器(CO2 激光器),YAG 激光器也曾被应用。根据成型材 料的不同,3D 打印机会匹配不同的激光器,然而随着激光器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 激光器与 3D 打印工艺的匹配也在不断革新。现阶段光聚合成型技术普遍使用固体 紫外激光器,粒状物料成型技术则使用气体激光器对非金属材料进行烧结。在金 属材料打印领域,早期采用的二氧化碳激光器由于功率较高,已不再此领域应用, 而随着光纤激光器被逐步推向商业市场,YAG 激光器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目 前,虽仍有少量 YAG 激光器用于 3D 打印,但光纤激光器因其更高的电光转换效 率、更稳定的性能,已占据绝大多数金属材料打印市场,成为金属打印发展的一 大趋势。
金属增材制造市场,即金属 3D 打印市场,应用领域多元,近年来全球规模持续扩 大。由于 3D 打印技术具有结构精密、整体性好、具有均匀的微观结构等优点,已 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医药、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根据中国增材制造产 业联盟统计,由于工业机械、汽车制造、航天航空等领域对于构件质量要求、定 制化要求较高,因此,我国 3D 打印应用领域主要集中于工业机械、汽车制造、航 天航空等领域,三者合计占比超过 50%。
金属增材制造中 SLM、EBM、LENS 技术正逐步加大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增长潜力较大。由于 3D 打印技术满足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和研发的主要目标,且 航空航天领域更加注重安全与性能、价格敏感度较低,在主要应用于飞机、飞船 等精密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等方向,能够缩短设计和测试航空发动机的时间,减 轻零部件重量,提高燃料效率等。其中,SLM 技术是近年航空航天领域快速发展 的新型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此外,3D 打印也正在汽车、医疗等领域快速发展。作 为最早的应用领域之一,3D 打印在汽车工业的模型设计、复杂零件制造、整车模 型制作等方面相比传统工艺具有高精度、低成本、重量轻的特点,可满足汽车零 部件定制化需求。而医疗行业一直是 3D 打印技术主流应用领域,该技术可应用于 齿科、骨科甚至活体器官制作。
3D 打印的全球及国内市场规模正逐渐扩大、稳步增长。2021 年全球 3D 打印产业 规模达到 152.4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5%,过去四年平均增长率高达 20.4%,其中, 增材制造专用材料、装备和服务总产值达到 122.5 亿美元。预计 2026 年全球增材 制造市场规模达 445 亿美元。在国内市场,2017-2020 年,3D 打印规模逐年增加, 且增长速度略快于全球整体增速,我国 3D 打印占全球的比重在不断增加。2021 年, 中国 3D 打印产业规模增至 261.5 亿元,同比增长 34.1%;2022 年产业规模将达到 330.0 亿元,2024 年将突破 500 亿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增材制造规模以上 企业由 2016 年的 20 余家增长至 2021 年的 100 余家,57%为工业级企业,43%为消 费级企业,国内营业收入超过 1 亿元的增材制造企业数量已超过 40 家。2021 年我 国增材制造企业营收约为 265 亿元,近 4 年平均增长率 30%。
从产业结构来看,2021 年 3D 打印设备占据近一半的市场份额,3D 打印材料、打 印服务市场分别占据 24%、26.5%。此外,3D 打印市场正在经历从塑料打印到金 属打印的转变。激光器是金属材料打印过程中采用的关键零部件,因此,随着 3D 打印整体行业的繁荣、以及金属 3D 打印领域的发展,3D 金属打印设备市场规模 将进一步扩张,进而带动光纤激光器的发展。
4.2.3、激光雷达引领智能驾驶进阶
4.2.3.1、车载激光雷达推动L3+级别智能驾驶
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其以激光 器作为辐射源,是一种采用光电探测技术手段的主动遥感设备。通过向目标发射 激光束作为探测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反射回来的信号与探测信号作对比,在一系 列处理后,系统可以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如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 形状等参数,从而完成对目标的探测、跟踪和识别。激光雷达系统主要由发射系 统、接收系统、信息处理等部分组成。发射系统包括激光器以及光学扩束单元, 发射波长在 600-1550nm 之间;接收系统则采用望远镜及各种形式的光电探测器组 合。
相较于毫米波、超声波、摄像头等传感器,激光雷达的发射源具有能量密度高、 方向性好的特点,大多数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可达到 100m 以上,具有测距远的优 点;同时,激光雷达具有分辨率高、受环境干扰小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机器人、 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军事、3D 打印、VR/AR 等众多场景中。在汽车电子行业领 域,随着智能驾驶技术快速发展,激光雷达已经成为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探测方式的重要补充,是诸多主机厂迈向自动驾驶的必需品,产品正从概念快速跨越 至量产。
在智能驾驶领域,传感器需要满足成本、探测距离、抗干扰性等综合需 求,而由于各类传感器各有优劣,因此“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方案已成为大部 分智能驾驶系统的首选,通过有机融合完成更加优异的探测表现。对于智能驾驶 的感知层融合配制,市场上主要有两大技术流派:摄像头主导方案和激光雷达主 导方案。
“摄像头主导方案”的感知系统由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组成,轻感知重算法,采 用“摄像头+算法”来模拟人眼与人脑的纯视觉驾驶行为。该方案依赖大量的数据 训练来提高感知的精准度,在技术成熟度、成本等方面具备优势,但在精度、可 靠性方面具有局限性,尤其应对汽车高速行驶等场景时,需要人为的大量干预。 特斯拉为应用此方案的典型代表,在 L2 及以下的智能驾驶阶段,该方案优势较明 显。而“激光雷达主导方案”的感知系统由激光雷达主导,摄像头、毫米波雷达 作为辅助,重感知轻算法,能够实现三维的实时感知,避开了对算法和数据的高 度依赖,在探测精度、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具备优势。
该方案可以显著提 升智能驾驶系统的可靠性和冗余度,被认为是 L3 及以上智能驾驶的必备传感器系 统。“激光雷达主导方案”以 Waymo、百度等无人驾驶型企业和蔚来、小鹏、理想 等造车新势力为典型代表。因此,随着智能驾驶技术向 L3 进阶,高精度、高可靠 性的激光雷达将成为不可或缺的部件。
在竞争格局方面,三大车载雷达分别为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与超声波雷达。由 于超声波雷达主要应用于倒车辅助,无法形成环境图像信息,因此仅能在自动驾 驶方案中起到辅助作用。而作为两种主流自动驾驶方案的主导探测雷达,毫米波 雷达与激光雷达存在竞争替代关系。与较为成熟的毫米波雷达相比,车载激光雷 达这一新兴领域正在经历高速成长,市场规模不断提升。2022 年中国毫米波雷达 市场总规模 86 亿元,同比增长 24.6%,其中车载毫米波雷达拥有 70 亿元规模,工 业毫米波雷达、家用毫米波雷达分别为 11 亿元、5 亿元市场规模。在激光雷达方 面,2021 年我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为 4.6 亿元,2022 年达到 16.0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增长至 54.6 亿元,实现 85.7%的年复合增长率。根据 2022 年市场规模数 据可得,车载激光雷达与车载毫米波雷达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比率约为 16%、84%。
4.2.3.2、半导体、光纤激光器用于激光雷达
目前,激光雷达在测距原理、激光波长、收发元器件、光束扫描等部分均存在多 重技术方案,因此产品形态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激光雷达的主要种类。此外,按照线束来分类,即激光发射器的光源数,有 16 线、32 线、64 线、 96 线和 128 线及以上;按总体的技术结构来看,分为机械旋转式、混合固态及纯 固态。MEMS、转镜等扫描方式均属于混合固态的激光雷达扫描方式。Flash, OPA 则为纯固态技术。
激光光源作为激光雷达的核心器件之一,其性能将直接影响整套雷达系统的性能。 在激光光源的选择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实际应用环境、技术方案、性能需求、 成本等因素;在车载激光雷达这一应用场景中,需要多种类型的激光光源来适应 不同的道路环境。从性能角度出发,激光雷达的激光器应尽可能达到较高的发射 功率密度,从而使同样尺寸的器件实现更高的发光效率;同时,在光热效应的作 用下,温度的变化会造成激光波长的微小漂移,为提升激光雷达的信噪比,激光 器需要有较低的温升和较小的温漂系数。对于光束质量,即光斑的形状和能量分 布,最好是规整的圆形以便于测距。
目前,激光雷达所用的激光器主要有三种类型:半导体边发射激光器(EEL)、半 导体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光纤激光器。一般来说,905nm 波长的激光 雷达可选择半导体激光器,其中 EEL 产品技术与体系较为成熟、功率密度高;而 VCSEL 则在光束形状、光谱宽度、温漂系数等指标上略胜一筹,且制造成本较低, 配套的光学器件较为简单、无需单独调制。
EEL 因其较高的功率密度,在市场上 仍占据主流地位,而目前禾赛科技与 Lumentum 已尝试在 AT128 转镜式远程雷达 上搭载了 VCSEL 激光器,有望在市场上实现突破。在 1550nm 波段,需要采用铟 镓砷或磷化铟,而该材料所制备的半导体激光器的功率较低、无法满足要求,因 此该波段通常采用光纤激光器。与半导体激光器相比,光纤激光器的激光光束质 量高、功率高,但成本较高。此外,固体激光器也是激光雷达激光器的一种,是 闪光式车载激光雷达(Flash LiDAR)技术路线的激光光源方案。闪光式车载激光雷 达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固态激光雷达,然而目前用于车载的激光雷达中,主力仍为 混合激光雷达。
4.2.3.3、光纤激光雷达有望成为高端解决方案
由于 905nm 波长的激光雷达普遍采用半导体激光器,而 1550nm 波长则对应着光纤 激光器,因此激光雷达波长的选择对于激光器的使用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于车载 激光雷达来说,905nm 波长与 1550nm 波长的比较需要综合考虑安全规定、探测距 离、抗干扰性、功耗与成本等角度。 首先,车载激光雷达需要考虑到激光辐射的安全性问题,而影响安全性的是波长、 输出功率以及激光辐射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强光在通过人眼晶状体时会聚 焦到视网膜上,从而会给视网膜带来灼烧效果,对人眼产生一定的风险;而激光 雷达 905nm 与 1550nm 的激光波长已经超出可见光波长范围,因此,当高功率运行 的激光雷达发出激光时扫射到人的眼球,将对人眼造成一定的伤害。
出于保护人 眼的原因,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激光雷达的波长安全上限为 900nm 左右, 这也意味着 905nm 波长的激光雷达在车载安全规定约束下仅能保持较低功率运行, 安全峰值功率仅有 6W。然而,波长在 1400nm 以上的激光在到达视网膜之前就会 被眼球的透明部分完全吸收,从而避免对人眼的伤害,IEC 的规定并不涵盖 1400nm 以上的波长区间。因此,相比于 905nm 波长,1550nm 波长的激光雷达人 眼安全峰值功率有 6×10^6W,能够以 905nm 波长雷达 40 倍的功率运行,而提升 功率可带来更高的云分辨率、更远的探测距离、对复杂环境更好的穿透力。
相比 905nm 波长,1550nm 波长的激光雷达可以实现更远的探测距离。在高端测绘 领域,1550nm 波段在激光雷达的应用要早于 905nm 波段,因为 1550nm 激光雷达 的光束发散角比 905nm 小得多。950nm 激光器的发光面约为几百微米,而 1550nm 光纤激光器的发光面仅有 10 微米左右,更小的发光面意味着光斑的远场发散角可 以抑制得越小。较大的发散角会导致光束照在远处小物体上后返回的能量不够大, 从而导致探测不到,同时也会影响复杂场景下的点云精度。因此,1550nm 波长的 激光雷达相比 905nm 波长可以对远距离的小物体完成更准确的测量,实现更远的 探测距离。
一般来说,1550nm 波长的激光雷达在 10%反射率标准下的探测距离是250 米,最远探测距离可达 500 米;而 950nm 波长的激光雷达探测距离约为 150 米 左右,一般不超过 200 米。目前车规级 905nm 激光雷达探测距离(10%反射率) 约为 150m,而 1550nm 激光器探测距离(10%反射率)约为 250m,探测距离更远, 可提供更多安全冗余,正逐步获得市场认可。
在抗干扰方面,1550nm 波长的激光雷达具有更加优秀的表现。车载激光雷达需要 应付各种复杂环境,如在逆光、雨雪雾霜等场景下,需要尽可能减少环境对探测 准确性的影响。在抗日光干扰方面,由于 1550nm 波长的激光雷达采用光纤激光器, 发出来的光能量密度高,亮度极高。激光雷达发出的光需要在亮度上超过外部的 其他光源,才能抵抗后者的干扰,因此相较 905nm 激光器,1550nm 光纤激光器的 抗日光干扰能力更强。然而,由于 1550nm 波长的光更易被液态水吸收,在雨雾等 天气条件下,探测距离和探测能力会有所降低。针对雨雾天气下这一问题,目前 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将激光器的功率提升来克服,不过功率的提高也会同时导致散 热难度加大、可靠性降低及寿命缩短等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前视激光雷达遇到 的“雨水”通常是“雨点”而非“雨帘”,而雨点几乎不具备完全屏蔽 1550nm 激 光的能力。面向前向的雨水,1550nm 激光雷达和 905nm 激光雷达的探测差别并不 明显,而对于地面上成片的“水滩”,二者均会出现被致盲的情况。因此,在雨雾 条件下,二者的抗干扰性相差不明显。从大气散射方面考虑,光的波长越长,光 的穿透能力越强;因此 1550nm 激光雷达穿透力更强,抗干扰性也更优越。
1550nm 波长的激光雷达拥有的更远探测距离,是以其高功率作为代价的。905nm 波长激光雷达典型功耗约为 20W,而 1550nm 波长典型功耗约为 30W 以上,这是 由于 905nm 半导体激光器光电转换效率更高,约为 40%左右,而 1550nm 光纤激 光器由于其波长更长、激光器光纤耦合放大过程损失更多,光电转化效率仅有 12% 左右。同时,更高的功耗也会带来散热问题。
1550nm 激光雷达的另一个缺点在于其成本较高。目前,用于激光雷达的 1550nm 光纤激光器单价约为上万元,成本约为 905nm 半导体激光器的数倍,且使用的 1550nm 光纤激光器体积也很大。此外,1550nm 激光器对应的接收传感器的成本也 比 905nm 更高。905nm 波长的接收器可以用 Si 来做原材料,而 1550nm 波长所对 应的光纤接受传感器需要用到铟镓砷材料,而这种材料的成本是 Si 的 10 倍,且目 前无成本下降的趋势。此外,如前文所述,为保证 1550nm 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 激光雷达需要保持高功率运行,从而带来较复杂的散热问题,使综合成本进一步 上升。
总结来说,在目前占主流的混合固态车载激光雷达领域,相比于 905nm 波长, 1550nm 波长的激光雷达从安全规定、探测距离、抗干扰性等性能方面均有更加优 异的性能表现;然而采用 1550nm 激光雷达将面临更高的成本、更大的体积,高功 率运行下的散热问题也是光纤激光器的短板之一。目前,905nm 激光雷达的技术 集成度较高、供应链更为成熟,是车载激光雷达的主流波长选择,在 2021 年第三 季度约占 69%市场份额;而 1550nm 激光雷达由于其高成本等原因,约占市场 14%。 通过比较 1550nm 的光纤激光器及 905nm 的 EEL、VCSEL 两种半导体激光器,光 纤激光器因其输出功率好、光束质量高,是高性能系统的理想选择,有望成为高 端产品的解决方案。
4.2.3.4、1550nm车载激光雷达落地
目前激光雷达厂商的市场格局及应用车型,其中国际巨头包括法雷奥 (Valeo)、Luminar、Innoviz、Ibeo、Velodyne 等品牌,合计约占 46%全球市场份 额;国内领军企业包括速腾聚创、大疆、图达通(Innovusion)、华为以及禾赛科 技等,合计约占 26%,在全球范围内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其中速腾聚创已成为国 内排名第一的激光雷达厂商,全球市占率 10%,仅次于 28%的法雷奥,其生产的 M1 型号的激光雷达被各车企广泛应用。从激光波长方面来看,采用 1550nm 方案 的厂商包括 Luminar、图达通及华为,其余厂商均采用较为传统的 905nm 激光雷达。
目前 L2 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在电动车平台广泛搭载,渗透率逐年上升,在 2021 年达到 22.2%;2022 年作为 L3 技术的落地元年,由 L2 过渡至 L3 级智能驾驶 系统的车辆增速加快,各车企纷纷布局 L3 智能驾驶。相比于目前广泛应用于 L2 车辆的“摄像头主导方案”,“激光雷达主导”方案在探测精度、可靠性和抗干扰 能力等方面可以显著提升智能驾驶系统的可靠性和冗余度,将推动 L3 及以上的自 动驾驶快速发展。根据激光雷达出货量数据,测算 2025 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 规模将达到约 70.3 亿美元,至 2027 年有望达到 129.7 亿美元。在高级辅助驾驶市 场,预计至 2025 年全球乘用车新车市场 L3 级自动驾驶的渗透率将达 6%,即每年 近 600 万辆新车将搭载激光雷达。按照沙利文预计,2025 年高级辅助驾驶激光雷 达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46.1 亿美元,2019 年至 2025 年复合增长率达 83.7%。
在“激光雷达主导”方案中,承担主要传感任务的激光雷达每辆搭载数量在 1 到 5 颗之间。其中 1550nm 波长的激光雷达由于其探测距离相对较远,大部分车辆仅需 搭载 1 颗激光雷达即可完成满足 L2、L3 级别的有效探测;例如,蔚来于 2022 年 第一季度交付的 ET7 搭载 1 颗图达通猎鹰系列的 1550nm 光纤激光雷达,探测距离 最远可达 500m,在 NAD 蔚来自动驾驶技术的配套下,可达到 L3 的智能驾驶等级。
另一方面,尽管采用 1550nm 波长激光,华为的 96 线中长距激光雷达探测距离在 150m 左右,而选择增加搭载数量来强化探测可靠性,一般使用 3 颗,分别位于车 头前格栅处和车前左右两侧轮眉上方。阿维塔 11、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哪吒S 均搭载华为的激光雷达,数量为 3 颗;并且哪吒 S 未来将做到 6 颗激光雷达装车; 长城机甲龙也是目前激光雷达装车数量最多的车型,达到了 4 颗。在 905nm 波长 激光雷达领域,除应用于奥迪 A8、奔驰全新 S 的法雷奥 Scala 系列等高性能激光 雷达仅搭载一颗,大部分车辆均需搭载 2~3 颗激光雷达以满足 L3 级别的自动驾驶。 据麦姆斯咨询,自动驾驶对激光雷达的单位需求将由 L3 级的最低 1 颗提升至 L4 级的最低 2~3 颗和 L5 级的 4~6 颗。
短期来看,近年来车企普遍规划从 L2 到 L3+级别智能驾驶的进阶路径,从而增加 对激光雷达的需求总量;长期来看,随着自动驾驶向 L4 甚至 L5 等级迈进,每车 搭载的激光雷达数量也随之增加,将进一步扩大激光雷达市场。并且,随着技术 的进一步发展,性能方面、人眼安全方面占优的光纤激光雷达的成本有望降低, 进而增加 1550nm 激光雷达的竞争力。例如,华为已将其 1550nm 激光雷达的总材 料采购成本降低至 200 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 1349 元;Luminar 即将量产的 300 线 1550 nm 波长激光雷达,官方称软硬件打包的价格不超过 1,000 美元等。在激光 雷达需求总量增加的趋势下,作为重要的下游领域之一,1550nm 波长激光雷达在 L3 自动驾驶的应用亦将促进光纤激光器市场蓬勃发展,进而带动公司激光晶体、 激光及光学器件等产品的市场需求。
5.光学元件步入精密化阶段
除晶体元件与激光器件外,精密光学元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亦为公司的主营业 务之一。光学元件,又称光学零件,是光学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大部分光学元 件起成像的作用,如透镜、棱镜、反射镜等;还有一些在光学系统中起特殊作用,如分划板、滤光片、光栅用光学纤维件等。随着技术 的发展,一些新型光学零件也逐渐投入应用,如全息透镜、梯度折射率透镜、二 元光学元件等。公司凭借其多年来在激光晶体领域积累的先进技术与设备优势, 为激光器公司提供配套光学元件,产品包括非球面透镜、球面透镜、柱面透镜、 反射镜、窗口片、棱镜、波片、偏振镜、分光镜、光栅等,并广泛用作激光器谐 振腔、垂直聚焦、光路传输、光束整形、偏振转换、分光合束,进而应用在固体 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光通讯、AR/VR、激光雷达、半导体设备等细分市场。
自公司开展光学元件业务以来,产品质量和规模不断成熟、发展,利用其技术和 设备优势,激光光学元件逐渐步入精密化阶段。由于生产的光学元件可与公司非 线性光学晶体、激光晶体等产品高度适配从而应用在较复杂的场景中,固体激光 器、光纤激光器、3D 打印、激光雷达、医美等下游市场规模的增长均可带动公司 光学元件的收入。根据公司数据,2015 年以来公司光学元件营业收入逐年增长, 2022Q2 实现营业收入 1.32 亿元,同比增 21.73%,实现毛利 0.61 亿元;产品的毛 利率亦呈现总体增长趋势,近年来稳定在 45%左右。2021 年,公司激光光学元件 的营收约占公司总收入的 31.82%;2022 年 Q2,公司光学元件营收约占总收入的 33.53%。
2022 年 12 月 19 日,公司完成新设全资子公司——福建至期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简称“至期光子”)的工商注册登记,注册资本人民币 8000 万元。至期光子经营 范围包括电子专用材料的研发、制造、销售,光学仪器的制造、销售,电子元器 件制造,及光电子器件的制造与销售。至期光子计划面向分析仪器、检测设备、 生命科学、科研等应用高端光学应用领域,开展超精密光学元件等相关产品的研 发、制造和销售,如满足高端应用中对平面、球面、非球面等光学元件更高的面 型精度、表面粗糙度的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至期光子的设立将推进光学元件 进入精密化阶段,并在高端领域实现更广阔的应用,精密化光学元件有望成为公 司未来的业务增长点。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上一篇:股票行情(浙江震元0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