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每日牛股推荐,股票每日推荐,每日股票推荐,股票预测 - - 股票预测网!

a股08年股灾(08年股灾是几月份)

2023-05-28 21:25分类:投资策略 阅读:

 

来源:全球宏观投机

摘要:从过程上看,未来美股的崩盘更加接近2008年,会是一个非常复杂动荡难捱的过程,远不是一句做空就可以形容的。

1

复盘方法论

交易员复盘的目的是扩大自己的交易经验和视野。每个人亲历的经验都非常有限,所以必须有意识去扩充自身经验,以此来准备下一次类似场景。

与研究员复盘区别?研究员侧重在解释为什么,而交易员试图回答我该怎么办。这是一个根本差异,却是很多人不理解,只有少数有经验的交易员可以体会到二者的细微差别。

达里奥已经复盘过2008年的债务危机,我之前在卧虎藏龙的课程上详细讲过2008年股市崩盘时候黄金、美元、日元、国债和股票的不同表现。这次公开发表的这篇文章,我将更加聚焦在美股,将我当前的交易体系带入到2008年的环境。

通过复盘1929,1987和2000年的美股崩盘,我逐步形成了一套固有模式。交易员复盘的最大特点是,带自己的交易体系去复盘,把自己置身于当时巨大的不确定性中,考虑自己的对策,总结前人得失,思考当下应对。

2

2007年美国经济周期、利率和盈利

经济周期、利率及货币信用条件以及公司盈利状况,是影响股票表现最重要的几个宏观因子。

经济周期是提供资产回报最深层的力量。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该如何观察经济周期,最等而下之的就是信仰什么固定期限的经济周期,这种农业时代的周期理论早在1920年代就被扔进了历史的故纸堆,90年后,这种历史遗迹重新流行于东方,这是历史征收的智商税吗?

经济活动是一个永不停滞的连续活动,不同经济部门对就业、产出和消费的影响权重是不同的。我们观察的经济指标,其实是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从经济的现实看,不存在什么领先和滞后行为,比如企业同时在安排加班和裁员,不同分析者看重的指标不同,绝大部分人被教育或者媒体误导看GDP,就业数据等同步或者滞后指标。而所谓的聪明钱会寻找一些预示经济未来变化的指标,作为观察的重点。

那么,到底哪种观察更加有效呢?这取决于如何定义有效。

我们的定义是:好的经济周期指标是可以预测未来的经济和资产价格变动。

越是强大均衡的经济体,经济周期恶化的前奏就会特别长,因为这种经济体的弹性大,比如建筑行业拖累经济,但能源行业可能还在顺风,这会导致总体经济指标并不差。而且,当代央行和政府对经济干预越来越深,也可能导致经济体在短期表现出区间震荡特征。

图 美国经济周期与股票周期2006~2008

 

 

红线:标普指数

绿线:美国经济周期先行指数

我们在2006年6月发现美国经济已经有下行迹象。股票指数此段时间下跌6.76%。近几年来经济周期指数第一次给出预警。但这个时候经济的同步和滞后指标表现良好,此时包括桥水基金在内,都没有考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2018年2月美股大跌,虽然直接的触发因素是担心债券收益率上升,但当时也恰好是经济周期从高点开始回落。我们发现,聪明钱的一些行动具有高度一致性,因为他们的分析体系有一些共同点。

表 2006年6月主要经济指标

 

 

从上表中比较有趣的是德国失业率高达11%,而德国经济增长率也低于法国,意大利和英国。我之所以单独将这一点提出,是想提醒读者,每个时代的经济明星都不同,我们不能因为2012年以后德国经济在欧元区的相对表现突出就美化德国。实际上,1990年以后,德国至少有两次被称为“欧洲病夫”。

美联储在2006年5月停止加息,这给股票和经济注入了动力。所以,虽然经济周期有预警,但是不妨碍股票继续上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现在知道,2007年美股见顶,距离第一次经济周期预警已经是17个月之后。

图 2006~2008年美国利率与通胀

 

 

虽然房地产行业开始放缓,但是全球经济景气依然支撑美国经济保持强劲增长,此时真正的问题是通胀,这个问题在全球都比较突出。按照一般的投资经验,通胀引发的加息最终会埋葬股票牛市。我们注意到这轮通胀周期高点是2.5%(核心PCE)。

如果我们从联储停止加息的时点看,联储对于经济的判断是很敏锐的。这是格林斯潘在离任前最后一轮加息。当时的联储主要就是盯住通胀同时希望在通胀前一点采取行动。

跟踪经济周期指标,12月再次转正并且持续走高一直到2007年6月。经济数据经常有比较好的持续性,而同期,股票市场不断创出新高。而通胀这个主要的负面因子,在2006年7月以后开始下行,对于股票而言,这是金发女孩场景。我们注意到,2007年1季度以后,通胀再次开始走高。相对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现在的通胀水平还是太高。但美联储并没有表现出加息的愿望。

仔细理解当时联储的决策逻辑非常重要。格林斯潘最早在2005年8月认为房地产景气即将结束,美联储出于预防停止加息,而通胀也非常配合,在联储停止加息后出现回落。这使得加息的必要性进一步降低。到2006年7月,二手房销售数据创下两年来最低水平,当年二季度抵押贷款止赎率上升。所以,虽然有一定的通胀压力,此时联储更多倾向于支持经济增长,数次暗示降息。

但这一段时间的经济数据好坏参半,包括房地产数据在内,在历经糟糕的2006年以后,2007年3月的新房销售出现强劲反弹。当经济数据超预期时,股票下跌,因为这预示着降息概率下降。这种股票市场反应模式,在2009年以后的全球股票市场成为了一个经典模式。

图 美国新屋和二手房成交量(2003~2008)

 

 

那么,投资者最为关心的公司盈利表现如何呢?我使用每日监测的标普公司盈利来观察2007年前后的美股公司盈利,也引用当时的实时新闻来考察。

表 美股2007年二季度盈利状况

 

 

美股总体盈利增长8.2%,但是相比2006Q2 15.3%的增速已经大幅降低。

图 美股公司盈利监测2006~2008

 

 

绿线:标普公司实际盈利同比

蓝线:分析师预期调整

我们看到,美股公司盈利从2006年开始稳步下降。但真正的拐点是2007年9月份以后,即三季报数据同比快速下降,而此时美股到达头部。2008年一季报继续同比大幅下滑,但是股票本身保持稳定。

同时我们看到,分析师调整盈利数据对标普公司盈利有一定的领先性。特别是盈利数据调整变动较大时,2007年7月,分析师开始下调公司盈利预期,而标普三季报的确出现较大下跌。

进入2008年以后,一季度公司盈利大跌后,公司盈利出现快速修复。但现在都限于同比为负的阶段,无论是分析师预期还是报告盈利。在公司盈利负增长阶段,很难再有持续的股票上涨。这点对于2019年的美股启发尤其大。

图 公司盈利是美股2019年韧性的最重要来源

 

 

我们看到,金融危机后,美国公司仅在2016年一度陷入盈利负增长,特朗普当选后,在减税和中国刺激政策带动下,美股公司盈利保持了大幅上升势头。但进入2019年后,美股公司盈利急速下降,二季度勉强维持了正增长,但分析师预期数据已经显示了三季度标普公司盈利将为负数。要记得2007年10月正好也是美股盈利转负时美股见顶。

3

漫长的头部

2008年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美股头部。市场参与者能意识到房地产市场的冲击,但是次贷的规模、影响深度、关联程度直到最后才被市场广泛理解。这与股票杠杆过高,股票上涨过快获利盘太多和股票交易制度不合理(1987年的投资组合保险,2016年初中国股市的熔断制度)引发的股票崩盘不太一样,叠加复杂的经济周期状况、公司盈利和各种救市预期,导致2008年的头部特别漫长。而我们现在几乎就可以下结论,2019年的美股头部同样漫长。

我们也将试着回答一个问题,真的没有人看到2008年的危机吗?

利用WIKI整理出来的事件线,我们很清楚的看到,2005年8月开始,次贷公司、银行、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已经开始意识到次贷资产的风险。拉詹在2005年8月就预警CDO(信用违约互换)可能会酿成大祸,格林斯潘、萨默斯都不认可。但格林斯潘也认为房地产周期高潮可能已经过去。

我认为这是一个基本现象,即历史进程的最高明参与者并不是没有意识到问题,而是常常会低估事情的后果。做出低估的来源主要是信息不透明,或者,缺乏历史经验。

首先,我们考察股票到达头部前的两次波动,从这些波动中我们寻找起作用的宏观因子。

其次,我们考察股票到达头部后的下跌以及二次探顶,我们同样希望得知宏观因子的作用。

最后,我们考察见顶后的大幅下挫,特别是雷曼破产引发的市场巨幅震荡,考察那几天的市场情绪是如何崩溃的。

2007.02.22~03.14:第一次自然调整。幅度:6.68%(年化71.67%)

2007年2月22日标普指数创新高。拖累股票的是房地产股票,领涨的是半导体,市场关注的宏观冲击是伊朗核问题,伊朗拒绝了美国的最低铀储量要求。原油上涨到60美元。市场依然关注2006年四季度的公司盈利,这一天标普500指数成分公司的盈利同比增长9.8%。市场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但这一天真正的新闻是,汇丰宣布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亏损100亿美元。那么,为什么市场今天的反应平平呢?这是因为2月8日汇丰已经预报过亏损。

2月23日股票下跌。市场情绪在短暂的开年上涨后重新回到房屋抵押贷款问题。应该说,次贷问题,作为一个最重要但是长期的宏观因子,已经开始进入股票定价。这个因子,将来未来一年半,成为美股最重要的宏观因子之一。另外一个重要的宏观因子就是通胀。这个时候,不少交易者都已经看到房贷违约会带来股票市场压力,但是如果这个时候考虑做空,那么会死的很惨(股票后来又上涨了接近10%),这点提醒我们,择时才是做空交易最重要的技巧。

如果回到当下,我们假设贸易冲突产业链重构是市场最大的宏观因子之一,与房贷一样,大家都可以感受到这里面一定有问题,但是短时间又看不到什么问题。包括一些同步的经济数据往往还给出不错的信号(但如果看先行指标就完全不同)。只有极少数清醒的交易者会跟踪市场情绪的细微变化,宏观因子造成的真实压力,直到最后压垮市场。

2007年2月27日,全球股票大波动,标普下跌3.5%,巴西股指下跌6.6%,VIX大涨64%。这一天我记忆深刻。中国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调控股票市场(打击股票杠杆和查处非法融资),引发股票暴跌,而这个暴跌,迅速传导到全世界。这是我记忆中第一次中国股票引领全球金融市场。

虽然美股市场最近一直担心的是房屋抵押贷款公司,但这一天市场的重点完全转移到中国经济健康上面来。罗杰斯认为中国经济会出现严重问题。

这一天道指出现闪崩,这是程序化交易引发的。这个现象到现在越来越频繁。闪电崩盘看起来是计算机的问题,但极端价格其实往往隐含了很多深刻的内涵,包括后来的英国脱欧中的英镑,2018年日元闪崩,近些年土耳其里拉,2014年的卢布,那些极端价位后来都成为交易上非常重要的心理位置。

金融板块领跌。市场已经担心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问题,但雷曼当天的跌幅完全正常,市场完全没有意识到它的问题。市场担心中国经济减速,会影响美国金融业的前景。

耐用消费品订单数据也是打击市场情绪的重要指标,集中在汽车和建筑设备领域。耐用消费品和中国经济减速是很多投资者担忧的重要内容。

高通和IBM等中国营收占比较大公司跌幅较大。其实从2007年开始,美股已经开始形成一个对中国敏感的板块。美股投资者还是想当然的把中国股票下跌认为是经济的晴雨表,他们完全不了解中国宏观调控的内容包括股票价格指数。我们现在当然很清楚,中国经济的高点要在9个月后才出现。你也可以说股票是经济的晴雨表,但是这里面实际的关联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不能简单看到中国股票下跌就推论中国经济出问题了。

当天市场主要的新闻总结。

影响美股的几个主要因素在这一天的巨幅波动中昭然若揭。房地产抵押贷款是市场主要的担忧,但却不是引发今天市场波动的根源。耐用品订单、中国股票大跌才是引发波动的直接来源。我们可以把耐用品订单归结到房地产周期这个宏观因子里面,而中国则代表全球关联宏观因子,这个宏观因子时不时会冲击美股,到了2011年,欧元区债务危机则成为这个宏观因子的主要内容。

这一天是非常重要的一天,但其实也是误导的一天。市场放大了中国股票大跌对美股的影响。而中国股票的巨幅涨跌,几乎都是政策干预的结果,而国外投资者往往容易将这些价格变动误解为经济基本面信号,这个现象直到今天都还如此。

2007年3月14日美股收出一根下影线,收盘大涨。雷曼宣布次贷风险可控,最大的次贷公司Countrywide大涨,市场认为次级贷款对金融系统冲击有限,标普指数中的16只建筑类股票全部上涨。

市场重心依然是在次级贷款上面,一旦这方面的情绪得到缓和,股票就会恢复上涨,今天预示了2月22日开始的调整结束。

2007年3月21日,标普上涨1.7%。美联储暗示倾向于降息。这是多么熟悉的故事场景,所以,利佛摩尔一直讲,华尔街没有新鲜事。市场开始预期不迟于8月,联储将开始降息周期。

2007年7月16日,美股新高。虽然次贷依然是市场讨论的热点,但是今天市场更加关心石油和天然气股票。雷曼的股价也回到了72以上的位置。

2007年7月17日,能源类股票拉低指数,市场认为过高的汽油价格将抑制原油消费。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即市场同时存在很多板块,一个板块的负面情绪开始累积,但往往市场并不是特别大的反应。如果这种负面情绪持续数日,就有可能传染到主要的宏观因子板块。

2007年7月20日,美股下跌1.2%,几天的市场徘徊后重心重回次贷。但是不少基金经理认为美股非常安全,他们的理由是,美股二季度盈利大幅超越预期。我批评过多次华尔街盈利预期的把戏,但是市场就是这样,明知道这是假的,也会开心的上涨。所以,盈利预期这个因子,在现在的美股分析中,已经越来越不重要。

2007年7月26日,标普大跌2.3%。市场再次被次贷因子打击。这天艾森美孚石油公司业绩低于预期,市场担心它的融资能力,一些公司的CDS价格大涨。一家1.77亿美元的澳大利亚对冲基金因为次贷投资而暂停赎回。大摩宣布对次贷客户更加严格的限制。

2007年8月3日,标普大跌2.7%。贝尔斯登旗下的两只对冲基金关闭。市场再度担心次贷对金融体系的冲击。

2007年8月6日,金融类股票大涨,房地美大涨10%,两房要求监管层放宽他们持有抵押贷款上限,明天美联储议息会议,市场预期保持5.25%的政策利率不变。

2007年8月7日,美联储保持利率不变但同时安抚市场,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美联储提出无需恐慌的主要理由是:次贷风险可控,就业状况良好,收入继续提高,全球经济高速增长。

这是不是很熟悉的论调?我们仔细看美联储的理由,发现他跟踪的都是同步指标,同时,他们缺乏对金融市场流动性丧失的深刻理解,而这种理解,往往只有最杰出的交易员才有的经验。

2007年8月9日,美股没有在联储的鼓励下继续上行,标普大跌3%,这是2月27日以来的最大跌幅。原本以为市场会借势大涨,这是非常经典的一个反应。

这一天是非常值得反复体会的。技术图形上,连续三天大涨后的大跌意味着反弹失败。这是两个宏观因子的对决,即货币条件因子和次贷因子,但最终次贷因子占了上风,市场继续沿着最小阻力线下跌。

2007年8月16日,市场传出贝尔斯登救助的消息,股票在创出新低后强势反弹,技术上形成一个完美的多头信号。另一家次贷公司Countrywide也避免了破产。

从7月16到8月16这一个月,可以说是血雨腥风。标普累积下跌12%。市场异常动荡。起因是没有什么特别起因,能源板块股票走弱,拖累大盘,而悲观情绪很容易进入市场,从而完成向次贷因子的切换,虽然中间有美联储口头安慰市场,市场大幅反弹三天,但是美联储毕竟没有降息,市场再度悲观,直到最后,传出救助贝尔斯登的消息后,这一波调整到底。这也是2007年美股见顶前最后一次技术调整。

这一段时间,伦敦的美元借贷市场利率飙升,花旗银行寻求央行贷款、北岩银行寻求央行帮助,非农数据第一次出现工作岗位净减少(9月7日)都对市场有或大或小的冲击,但是都没有形成较大和持续的价格运动。

伯兰克在事后回忆中,也是将2007年8月15日算作“危机”的起点,他取消了夏日度假。而此刻,距离巴里做空次贷已经有一年多,这个月,他正在认真考虑平仓了。

这个例子再一次说明,的确有人预测到次贷危机并且采取了行动。但是,这个世界并不了解和尊重这样的人。如果不是刘易斯将这些人的故事记录下来,他们很可能又成为历史进程中没有记录的人,他们观察世界的角度,采取行动的勇气,也不会被记录下来。

2007年8月17日,美联储终于表态要支持信贷市场,标普大涨2.5%。

从美联储的声明和市场参与者的评论,我们看到,大家担心的信贷条件恶化伤害美国经济。其实也意味着,当时大家还远远没有弄清楚次贷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到底有多大。

2007年9月18日,股票大涨2.9%,VIX当天跌幅23%,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极大震撼了市场。当天很多基金经理认为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已经大幅降低,次贷危害已经被有力控制。当天也有不同的声音。一是降息后美股防御性的股票表现更好,二是降息后美国将进入经济衰退,罗杰斯一如既往的夸大其词。交易员们预期美国将在下个月第二次降息。

这就是现代市场环境更加复杂的一个证明。现在市场一个重要参与者就是央行。央行可以在短时间内极大干预市场,而市场参与者也往往容易被短期涨跌所迷惑。如何才能真正看到一个中期的趋势?如何在交易仓位中应对短期的巨幅波动?

但是罗杰斯讲的一句话我完全赞同,那就是联储的干预有时候反而是放大了市场风险。央行介入,混淆了真实信号,分散了交易者注意力,虽然短暂让交易者认为次贷问题并不严重,但是这样会为次贷伤害金融体系创造了更多时间。

联储这样做,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认识到问题到底有多严重,根据一般的银行风控模型,违约率并不高,对于夹层融资放大的杠杆,以及这个产品在金融体系内部的传染性,认知都不足。所以联储认为降息50个基点就足以对付次贷违约,激发经济体的信心。

不过我们换个角度,如果联储当时确切掌握了影子银行的规模和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它会采取什么手段呢?

超预期降息和下一次降息预期支撑美股从9月18日持续上涨到2007年10月11日,这一天,美股创新高。这是在次贷已经开始侵蚀美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背景下。我们现在,习惯将其称之为美股的“韧性”。

2007年10月11日,美股见顶。这天市场担心的是谷歌公司估值太高。市场已经有一段时间不太把次贷作为主要的宏观因子了。

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的说,不会有人在这一天认真做空美股。这个示例再一次说明,无论做多还是做空,都不要想着在极端位置入场。

2007年10月19日,股票大跌2.6%。这一天一个主要的触发因素是标普500成分股三季报盈利自2002年以来第一次转负,金融行业领跌。之前的15到17号,美国陆续出台了一些救市措施,主要针对无法偿还贷款的公司和个人,但是市场并没有就此作出积极反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

看似宏观因子预期变好的信息冲击后,市场没能作出应该有的反应,说明这个利好的力度是不够的。甚至有时候,这种消息适得其反,反而推动价格反方向运动。

公司盈利数据打击中,金融股票领跌,这是对主导市场情绪宏观因子的一种自然反应。

10月22日,中国中信证券参股贝尔斯登,双方决定成立合资公司,中信注入10亿美元,美股反弹。

10月24日,美林发布其93年历史上最大亏损,市场大幅下跌,但收盘时收回跌幅,市场预期下个礼拜,美联储将再次降息50个基点。今天除了金融股大跌,技术股也大跌,原因同样是业绩不及预期。一些经验老道的投资者认为业绩冲击将会成为常态,主要是金融行业的坏账。也有基金经理对美股的迭创新高表示非常不解。这一天最有意思的是,收盘上涨。当日收盘图形是锤子形态,多头力量依然非常强大。

这一天的新闻非常值得反复体会。

今天的做空者会非常沮丧,这么差的业绩,如果广泛的业绩下跌,居然美股最后收盘能顽强收回来。是不是做空美股已经成为一个不可能的事情?

10月25日,市场恐慌情绪重新回到房地产和金融系统。市场广泛担心美国经济即将进入衰退。但市场形态稳定。

10月26日股票在微软业绩超预期带动下大涨。Countrywide大涨32%,宣称可以解决自身问题。有些基金经理认为美股是全球最好的资产。

这就是市场的现实。交易中永远都是这样,不同的看法相互冲突。这也是技术分析的诀窍。为什么我们不太强调对新闻进行过度解读,因为最好的解读就是市场,市场说什么就是什么。市场给出的结果是客观的,但未必是与你的判断一致的。弄清楚市场主力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

2007年10月31日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市场反弹到前高附近。从房屋抵押贷款问题开始为大众所知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美股还在不断新高,市场不是永远都是正确的吗?

2007年11月1日,金融股再次引领下跌。做多股票的人看到的是机会,因为花旗的分红收益率已经达到6.88%。我们经常在市场中看到各种奇怪的观点,总体而言,很多都是只看到某个具体指标而看不到宏观趋势。

至此我们完成了第二阶段的复盘,美股的头部以及二次测试。很清楚的看到推动美股的几个宏观因子:次贷、美联储降息、美联储救助、公司盈利、公司估值等。这些因素轮番搅乱市场,一度美联储降息预期成为主流偏见,帮助股票创下新高,而二次测试头部的宏观因子同样是降息预期和次贷公司救助希望。

读者朋友们,可以借此推导2019年的美股宏观因子吗?

后续的市场发展几乎全部是围绕上述几个宏观因子展开,公司超预期的财报激发做多,次贷坏消息出来做空、美联储降息传闻鼓舞多头、对次贷相关公司救助不力打击市场。但空头总体上占据了优势,直到这个时候,市场的一些精明参与者开始意识到,次贷问题可能远比想象的复杂许多,因为银行总有提不完的计提。

情绪转换的触发点还是跟联储有关。11月28日,联储官员暗示更大的降息,市场大涨,但是12月11日的议息会议,依然只降息了25个基点,市场认为这个行动太晚太小,市场暴跌。

12月21日在能源和消费超预期带动下,美股出现一波强劲反弹。这个例子再次说明,股票市场的波动总是五花八门,即便在经济周期开始走弱,公司盈利负增长的大背景下,依然有行业和公司表现突出,这会引发市场不时的波动。但是重要的技巧是:引发这些波动的原因是否是重要宏观因子,如果不是重要的因子,类似波动可以保持淡定。

12月27日,市场预期进一步的银行坏账计提,开启了整整一个月的股票下行。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美联储已经很难提振股市,这个时候,主流偏见已经呈现出来了,经过了漫长一年多的时间。

2008年1月23日,还是降息预期提振股市。

2008年1月到5月的痛苦震荡

 

 

2008年2月5日,经济衰退的迹象进一步明显。这天引发股票大跌。但是经济衰退的阴影并没有使得股票出现持续大幅下跌,几天后,股票又恢复上涨。

2008年3月18和4月1日的大涨,同样都是源于公司盈利、联储降息和应付次贷危机的一些进展。市场的偏乐观情绪一直持续到5月19日,美股又上涨了15%。

但凡想做空美股的朋友,都应该扪心自问:在贝尔斯登破产、基本情形已经如此明朗的情况下(次贷/经济周期/公司盈利/联储降息预期),美股还能维持五个月的头部宽幅震荡,数次1~2周的快速反弹,你能应对这种挑战吗?

5月21日的大跌,来自于原油价格上涨到132,通胀预期上升,市场认为联储已经没有太多降息空间,穆迪开始调查评级过程中的错误。

随着行情进一步发展,经济周期的力量更加显性化,一个非农数据就可以击溃美股投资者信心,这些都是情绪的代表,说明多头已经处于溃败的边缘。

事后看,6月6日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打破了1月到5月的震荡行情。之后一个多月,美股持续下跌4%,直到7月16日富国银行业绩超预期,缓解了投资者担心,市场再度进入一个区间震荡市场。

2008年7月到9月的区间震荡

 

 

2008年9月份美国各种救市政策密集出笼。9月15日雷曼申请破产保护,但当天市场跌幅并不大。以下是9月份每天美国政府的救市措施。

最值得注意的就是,9月29日紧急救市法案在众议院以228-205反对通过,而民主党当时的领袖就是今天大家已经熟知的洛佩西。

标普在9月29日下跌8.8%。这是2008年美国股票市场危机最后高潮来临的时刻。接下来我们逐日复盘当时的市场反应。

图 2008年美股崩盘最后的高潮

 

 

2008年9月22日周一。上周四五期财政部美联储联合提出的经济稳定方案极大鼓励了市场,市场两天上涨了11.6%,但是周一市场大跌,下面是当天收盘后的采访。

回到当时的现场,政府各种救助市场的行为已经陆陆续续持续了一年,直到推出了一个完整的救市方案。但是作为交易者,心里应该明白,这个方案未必一定可以通过,因为当下要求惩罚肇事者的声音很大,第二,救市方案本身的力度是否足够。

救市方案出来后,很容易入场抄底,价量都配合。这个时候,我们要意识到,救市方案还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应该考虑到救市失败或者市场不买账的可能性,一旦市场价格给出不对的信号,就应该及时撤离。

9月23日周二。市场继续下跌,市场依然担心7000亿的救市方案无法阻止经济进入衰退。

9月24日周三,依然困扰在救市的效力问题上。

9月25日和26日,市场盼望救市方案会被通过,小幅反弹。

9月29日周一,暴跌,救市方案被否。这可以说是对市场最致命的打击。

9月30日周二,大涨,市场相信救市方案还有回旋余地。

10月1日周三,参议院再次通过救市法案,提交众议院。市场小幅下跌。

10月2日周四,标普大跌4%,信用市场冻结的前景让市场非常恐慌。

10月3日周五,市场下跌1.4%。市场此刻的担心已经不是什么救市法案了,而是经济的全面崩溃。

这是崩盘第一周,起于救市计划被众议院否决,虽然后面不断有补救,但是市场已经陷入了恐慌,这个时候,主流偏见已经是恐慌情绪本身了。

10月6日周一,标普下跌3.9%,这已经是一个标准的金融恐慌了。格罗斯呼吁美联储下调100个基点利率,而美联储的议息会议要等到10月29日。

10月7日周二,道琼斯指数创下1937年以来最大跌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篇读一下彭博的每日收盘评论,感受一下当时市场的恐怖氛围。GE和GM股票大跌,因为他们是商业票据的最大发行者,而市场担心他们会违约。整个流动性处于枯竭的边缘。

10月8日股票继续下跌。市场认为即便降息也无法避免经济衰退。

10月9日标普下跌7.6%,市场已经完全被恐慌情绪笼罩。但是有经验的交易员,这个时候应该知道,离市场的恐慌底部,可能非常接近了,随时要做好平仓的准备,甚至反手做多。

10月10日周五,市场巨幅波动,标普最低839,最高936。连续八个交易日的下跌,市场从高点计算跌掉了40%多,从崩盘前计算,下跌了34%。但是这一天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救市消息。这是市场自发探寻出来的底部,这一天,标普指数的市盈率不到10倍,这一天投资者只想着如何卖出股票出逃,

10月13日周一,标普指数上涨11.6%,这是过去75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这一天,同样也没有什么救市的消息,虽然明天美国版的救市计划就会正式出炉。一些经验丰富的投资者说,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炼狱般的八天,也会被永久记入美国股票史。

4

相似的历史

作为一个交易员,花这么多时间详尽复盘2008年的美股崩盘历程,显然不是为了研究的需要。通过复盘1929/1987/2001/2008 美国四次股灾级别的市场,我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规划2019或者2020年美股类似的一次下跌。

简单看,从过程上看,未来美股的崩盘更加接近2008年,会是一个非常复杂动荡难捱的过程,远不是一句做空就可以形容的。

 

最近的全球股指上演萝卜蹲游戏,道指蹲完日经蹲,日经蹲完欧市蹲。

好在A股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最近这些日子摆脱了这些老大难们,走出了一波自己的独立行情。

 

 

 

 

 

 

 

 

 

 

 

 

 

但在全球经济下行和疫情的双重打击下,所有人都应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读史使人明鉴,今天,番茄君就带大家回顾一部根据2008年美国股灾拍摄的经典电影,同时也被无数金融人士追捧的——《大空头》

 

 

 

 

 

 

 

 

 

 

 

 

 

2005年,美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各大股票、债券连连攀升,呈现花团锦簇的繁荣局面。

而滋养这些繁华场面的,是美国的房地产经济。

 

 

 

 

 

 

 

当年为了刺激经济和房价,美国银行对于房贷相当的宽松:

不管你是否有资产可以抵押,银行都愿意提供贷款;

不管你收入几何,都可以免除信用调查;

不管你想买几套房子,房地产商都愿意出售。

 

 

 

 

 

 

 

 

 

 

 

 

 

在这种政策刺激下,美国房地产一路高歌,价格日新月异,50万美金入手一套公寓,下月就能以60万出手。

于是,炒房,成了美国民众最主要的发财之道。

底层人民热衷炒房,顶层的金融人士则正在用这笔全民房贷呼风唤雨——他们在运作一种名为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金融产品。

 

 

 

 

 

 

 

首先,要向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次级抵押贷款,所谓次级,就是二等的意思,这种贷款主要面向信用程度差和收入不高的人群。

 

 

 

 

 

 

 

而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则是基于这些贷款债权而形成的,现在我们一般把它称为“次贷”。

一旦贷款出现问题,债券也会受到影响,当时美国人只看到了不断高涨的债券价格,却没发现里面蕴含的风险。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被眼前的繁荣迷住了眼,在暴风雨到来前,总有人能够嗅到危险的气息——迈克尔·布瑞就是那个第一个发现乌云的人。

布瑞是一名基金经理,因为失去了一只眼睛,所以他从小性格乖张。

在美国高大上的华尔街,每个人都是西装革履、名牌加身,但操盘数十亿美元的布瑞,却总是穿着邋里邋遢的T恤牛仔,甚至在办公室里敲鼓。

 

 

 

 

 

 

 

 

 

 

 

 

 

在同事的眼里,布瑞是偏执、不合群的,这种印象在布瑞提出要做空美国房地产时达到了极点。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美国的房地产会持续繁荣,但是布瑞却看到了这不过是一个泡沫,因为美国的房贷政策漏洞百出,危险重重,仿佛一个濒临决堤的大坝——表面上看雄伟辽阔,但是次贷就像白蚁一样一点点蚕食着这个庞大的系统。

 

 

 

 

 

 

 

于是,他在美国房价和债券一路高涨的时候,提出做空美国经济。

所谓做空美国经济,本质上就是与房地产经济对赌——房价上涨,我赔钱;房价暴跌,我赚钱。

 

 

 

 

 

 

 

 

 

 

 

 

 

这种想法一提出,立即得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公司合伙人极力反对、对自己信心满满的银行听到布瑞要建立做空基金,觉得这个家伙就是来给自己送钱的天使,每个人都笑得放肆而自傲。

 

 

 

 

 

 

 

但是,布瑞并非孤立无援,他的举动引起了投资人维内特的注意,这位接连亏空的投资人从中看到了商机,想要借此打一场翻身仗。

 

 

 

 

 

 

 

 

 

 

 

 

 

于是,他找到了出身华尔街世家的基金经理马克·鲍姆

面对维内特的合作要求,鲍姆一开始和很多人一样,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如日中天的美国房地产怎么可能崩溃。

 

 

 

 

 

 

 

 

 

 

 

 

 

但在深入调查后,他们发现美国现行的次贷政策就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手雷:

一个没有稳定收入的脱衣舞女郎,可以同时手握五套房,背负上百万美元的债务,而银行依然给她开空头支票,支持她继续买房;

 

 

 

 

 

 

 

 

 

 

 

 

 

一户夫妻双方都没有工作的家庭,靠炒房为生,每个几个月就要过手一套房子,每次的溢价在十万美元左右;

为了能买更多的房子,有位富豪用自己的狗申请了房屋贷款,结果通过了银行的审查。

 

 

 

 

 

 

 

 

 

 

 

 

 

这些真相让鲍姆心惊胆战。

因为自己的哥哥受经济影响而跳楼自杀,所以鲍姆心中充满了正义感,希望所有人都能规避风险。

在了解了次贷的风险之后,鲍姆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发国难财,而是想挽救这场灾难。

 

 

 

 

 

 

 

 

 

 

 

 

 

他找到了美国的风险评级机构,提出让他们重新给次贷做评级,降低他们的安全等级,给大众一个警示。

然而,当时美国整个金融系统都在编织美梦——金融机构不断炒作次贷债券的价格;而评级机构之间为了竞争,刻意帮金融机构瞒下了次贷的风险,把本该是B级的资产评为AAA级。

 

 

 

 

 

 

 

而他们给出的理由很扯:如果我们不这么评,他们就会去找隔壁的穆迪评级了——言外之意就是,你别挡了老娘的发财之路。​

正义之路被堵死,鲍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美国经济一步步地滑向深渊。

 

 

 

 

 

 

 

而另一边,布瑞已经准备了14亿美元做空资金展开了一场豪赌。

从2006年到2008年,布瑞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看着数字从负零点几跳到了负20,虽然损失惨重,但他始终坚信自己会赢。

 

 

 

 

 

 

 

2007年4月,房贷危机暴露,多家次贷机构倒闭,暴风雨似乎就要一触即发,布瑞等人屏息以待。

 

 

 

 

 

 

 

 

 

 

 

 

 

 

 

令他们意外的是,一边是次贷问题被公之于众,另一边却是债券市场仿若未闻般继续一路高走。

 

 

 

 

 

 

 

 

 

 

 

 

 

所有人都上了这趟次贷的高速列车,虽然明知前面是悬崖,但他们不会轻易让车停下来了,因为一旦停下来就是万劫不复。

 

 

 

 

 

 

 

 

 

 

 

 

 

然而,危机是真实存在的,没人能欺骗自己一辈子——美国金融业没有笑到最后。

 

 

 

 

 

 

 

2008年,次贷危机全面爆发,房价暴跌的同时,美国经济全面缩水,5万亿养老金、地产价值、40.1万亿存款和债权人间蒸发。

 

 

 

 

 

 

 

 

 

 

 

 

 

而随着次贷泡沫被戳破,布瑞等人赚得钵满盆满,布瑞的盈利额从负19.4%一下子飙升到正489%,两年时间,14亿资产竟翻了5倍。

 

 

 

 

 

 

 

《大空头》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这个故事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当所有人都深陷泥沼时,这些从淤潭走过、滴水不沾的人引发多方关注。

 

 

 

 

 

 

 

 

 

 

 

 

 

历史告诉我们: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投资从来不靠运气,看似瞬息万变的股市背后,蕴藏着无数的风险和机遇,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富贵险中求。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有所启迪。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阳景)

(观察者网讯)2020年,又轮回到了农历庚子年。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全球股市哀鸿遍野。

继美股在本周经历了历史上的第二次熔断后,12日开盘后再度熔断!

放眼全球市场,多国股市下跌不止。据不完全统计,一天内就有至少“八国熔断”,包括了美国、泰国、菲律宾、韩国、加拿大、巴西、巴基斯坦、印尼等。

美股一周内两度熔断,宣告进入熊市

美股12日开盘后,下跌势头即十分迅猛,三大股指开盘均跌超7%,集体触发熔断。盘中美联储紧急救市,但仍无法逆转局势。

美国大型科技股全线走低,苹果跌9.88%,亚马逊跌7.92%,谷歌跌8.2%,Facebook跌9.3%,微软跌9.48%。这五家科技巨头市值一夜之间缩水了4166.3亿美元。

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指数跌2352.60点,跌幅9.99%,报21200.62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750.25点,跌幅9.43%,报7201.80点;标普500指数跌260.74点,跌幅9.51%,报2480.64点。

至此,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双双创下了自1987年股灾以来的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道指收跌约2352点,也创下了史上最大下跌点数。

受特朗普旅行禁令影响,欧洲股市全面恐慌

与此同时,欧洲市场的状况也十分糟糕,各国股市纷纷遭受重挫。

综合《金融时报》、《卫报》、CNN、CNBC等外媒消息,由于特朗普12日早些时候发布了紧急旅行禁令,这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欧洲股市在12日收盘时全线暴跌。

其中,欧洲斯托克600指数下跌11%,刷新历史最大跌幅。

德国DAX指数跌幅超12%,受禁令直接影响的旅游和休闲类股下跌近13%;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近11%,创下自1987年市场闪崩以来最大跌幅。

意大利富时MIB指数跌幅达近17%,同样创下单日最大跌幅记录;法国CAC指数下跌也超过12%。

亚洲市场表现低迷,多国股市同日内均出现熔断

在亚洲市场方面,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

其中,A股相对强势,下跌1.5%,而恒生指数暴跌3.6%,刷新2017年4月以来新低,较去年4月份跌幅超过20%,迈入技术性熊市。

日经225指数和韩国综合指数也分别下跌4.41%和3.87%

印度Sensex指数跌幅扩大至8%,势创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对于全球市场来说,2020年3月12日这一天值得被记录。除美股外,包括泰国、菲律宾、韩国、加拿大、巴西、巴基斯坦、印尼等国的股市均触发熔断机制。

截至发稿,包括墨西哥、哥伦比亚、斯里兰卡的股票市场也都发生熔断。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人到四十了,我发现我的青春,没了,创业的激情,没了,也许做投资的黄金年龄,来了...

 

我一直在问自己,投资真谛到底是什么?

今年的总结:
认为正确的,坚持下去…

至于你认为错了,就去找认为的问题,认为是可以提升的,就像认知,总是在说,今年比去年多些深度就知足了,因为有一句经典不变的表述,认知匹配财富,只要你持续提升认知,财富在终点站,会一直等着你...

 

但是,但是,但是…

总是坚持不下去的,这个没人能帮你…

 

可以确定的是:没有信念,信念,无法坚持,坚守的人,不管是创业还是投资,哪怕是工作和感情生活,注定都是匆匆过客,白来一场...

 

这不是投资多年该有的问题,而是骨子里的无法致命缺陷,人都会犯错,可怕的是:

 

不管对错,你都没有自己的坚持...

 

没有坚持,没有可能成功...

 

有所为:提升认知...

 

有所不为:坚持对的,不动如山...

 

有些人不是因为不够聪明,恰恰相反,太过聪明,一会这样一会那样,这在资本市场里至少有70%的人是结果导向的,即所谓的涨是逻辑,跌是没有逻辑,这刚好匹配大数据的7亏...

 

小结

 

投资这么些年,真正形成理念的也就这两年...

 

熟悉我的朋友应该知道:

 

08年股灾,我读书兼职赚的钱,巨亏...

 

15年股灾,我创业赚的钱,巨亏...

 

18年股灾,家庭资产,巨亏...

 

22年股灾,上半年巨亏,最后一天成功上岸...

 

一次股灾没落下,所以择时不适合我,我也做不到,所谓的,股市虐我千百遍,我待他如初恋...

 

恨吗?后悔吗?

 

实话说,15年前确实,那时候甚至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检讨,好好地创业不好吗?

 

为啥要赌博?

 

可是股市的魅力就在于此,你认为它是赌场,它呈现给你的就是赌场的形式,当然你也会以赌徒的心态去面对...

 

这大概就是我15年以前基本的炒股状态,直到16年下半年重新进入股市,那时候一个新词语:价值投资,我喜欢,这符合我对生意的认知,因为那时候创业五年了,正处于不停学习经济学,企业家的阶段...

 

很快,结果导向再次深度正反馈给我,我坚信白马蓝筹就是价值投资,顺利过了一年多的躺赢阶段,还记得18年元旦后,那种每天开盘就涨的行情吗?

 

18年贸易战后,股灾来了,也没啥感觉,价值投资嘛,要能接受巨大的回撤,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股灾不怕,一起跌就好...

 

19年小牛市,主仓位格力遇到了混改,那种感觉很棒,再次正反馈价值投资...

 

直到20年疫情后,一个夜黑风高,寒风萧瑟的阳台上,一壶老白茶,一夜未眠,我绝对换仓,我不认为买什么股票就是价值投资,我开始有自己的认知了:

 

价值投资不等于任何一支股票,而是基于价值的一种投资方式而已,如果太多人肤浅理解价值投资,只是他们认知的问题...

 

而我开始模糊地认识,公司并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所谓的:

 

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企业的时代...

 

只有时代的投资人,没有投资人的时代...

 

我开始去找属于时代的企业,果断建仓了以宝信广联达数据港,港股腾讯,这样的组合,惊喜来得太突然,我只是认为云计算可能代表未来,毕竟美股过去十年的科技股牛市,准确滴说,是云计算的牛市,那么中美十年的差距,加上疫情对云计算的需求...

 

不记得了,反正结果就是那一年的神来之笔,让我跳出后来被投资人骂为三傻的标的,转向了云计算...

 

快乐的时代很短暂,小身板快速三倍,很快滑铁卢,腾讯不断新高,直到蚂蚁金服上市达到高潮,马老师外滩讲话,振臂一呼,缴款的前夜,历史上第一次被叫停,紧接着反垄断,反对资本无需扩张,接踵而来...

 

我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而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条投资信条:

 

政策风险是投资的第一风险,没有之一...

 

我开始事实举例,并在七普那一刻,提出了:影响新生儿的所有方向,都要回避,中概股,港股崩了,中概教育股,跌没了...

 

而我果断清了腾讯,跟阿里云密切相关的数据港却没动,跌回了起涨点...

 

而结构性行情,却是赛道:新能源,白酒医药医疗服务,芯片半导体...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这时候我的投资理念慢慢形成了雏形:

 

1.政策风险是一票否决型

 

2.产业周期是投资的核心逻辑

 

主仓位21年下半年一波主升浪,又让我有所收获,而所属板块惨不忍睹,我开始坚定认为,基本面是护城河,产业周期是天花板...

 

时间来到了2022年

 

四月份的股灾,俄乌战争,各种言论上升到生死存亡了,可最后只是吓到了像但斌这样的基金经理,低位清仓,6月份高位追美股...

 

九月份的大会前,各种脱钩又吓到了一批人:

 

所谓的择时只不过是高抛低吸的借口而已,最后都玩成了追涨杀跌...

 

这就是大部分人的股市生态,请好好珍惜淡定的人,不要一惊一乍,四十岁的人了,还这么不成熟,人生就没有什么收获了...

 

四月份之后,新能源高潮,回头看算是最后的倔强,十月大会后,市场又演绎了政策市的魅力:

 

而就在这时候,我开始了直播,开始了建群,开始跟大家互动...

 

费曼学习法的一个核心:

 

就是在分享自己的逻辑的时候,最大的受益其实是自己,这是我的核心动力和出发点...

 

当然,我看到了大会和大会后各种政策文件,力度空前,让我想到了新能源产业周期爆发前,政策的相似度...

 

所以这个时候,我开始坚信大概率下一个产业周期就是数字经济或者信创...

 

既然如此,我愿意大声跟大家分享,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受益,就像当初拥抱住了新能源那一波产业红利的投资人...

 

自此,我的逻辑理念清晰而坚定不已,还把产业周期分了四个阶段,不但解读过去的产业周期,第三个阶段向第四个阶段走的产业,果断放弃,还指引着未来,第一阶段想着第二阶段进发的,无脑all in...

 

以及相应的投资策略,与此同时,基于政策和产业的五维投资理论也诞生了…

 

可是四十岁的人了,即使再看好未来,也不能一腔热血,还好,我的主仓在2022最后一个交易日出了股权激励,我也在公号精选文章里分享了操作策略,未来三五年,即使没有产业周期加持,也能托底...

 

毕竟投资在我这里不再是赌博,不再是某个公司静态财务报表,而是基于未来的确定性产业周期庇护下受益的龙头公司,被市场估值拥抱,被产业链繁荣...

 

这就是我的全部总结,基于认知,我在学习总结和提升,基于坚持,就是坚持...


 

https://www.shideke.com

上一篇:十年期国债期货代码(国债期货行情代码)

下一篇:深港通概念股是什么意思(深港通百科)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