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每日牛股推荐,股票每日推荐,每日股票推荐,股票预测 - - 股票预测网!

武汉融资公司有哪些以及武汉融资对接服务平台

2024-02-25 12:17分类:追涨技巧 阅读:

挖贝网9月27日,日新科技(835679)近日发布公告,武汉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向金融机构申请流动资金借款500万元,融资期限1年,公司拟与武汉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签订《委托担保合同》,委托武汉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该项融资提供连带责任担保。为保障上述担保项下武汉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债权的实现,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武汉日新能源有限公司、黄石金能光伏有限公司)拟为武汉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本次担保提供同等金额的连带责任反担保,反担保的保证期间自武汉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上述融资提供担保项下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具体内容以合同签订为准)。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黄石金能光伏有限公司(简称“黄石金能”)因向孝昌小河、沙洋李市、浠水洗马等光伏电站项目光伏组件供货业务需要,黄石金能拟与南昌工控产业担保有限公司(简称“南昌工控”)签订《委托保证合同》,委托南昌工控为黄石金能开具总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的分离式质量保函(保函具体名称、内容以最终出具保函文件为准)提供担保,南昌工控承担该保函项下担保/赔付责任。为保障上述担保项下南昌工控债权的实现,公司拟向南昌工控的本次担保提供同等金额的连带责任反担保,反担保总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保证期间为《委托保证合同》项下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或南昌工控宣布债务提前到期日)后三年止,担保范围为《委托保证合同》项下债务人应当承担的全部债务,具体内容以合同签订为准。

鉴于公司及子公司的生产经营需求,上述担保有利于公司及子公司的融资能力提高及业务发展。

公司(子公司)为公司(子公司)的担保方提供同等金额的连带责任反担保,是日常生产经营所需,所涉及的担保事项有利于提高其自身的融资能力,符合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公司权益不会因此受到损害。

挖贝网资料显示,日新科技属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中的太阳能发电行业,是国内分布式光伏及光电建筑一体化区域市场领跑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光伏+”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光伏组件、绿电模组及轻钢支架产品制造商、光伏应用系统集成商和光伏电站运营服务商,同时为光伏投资方提供光伏电站工程总承包服务和智能运维服务。

本文源自挖贝网

 

作者:南京卓远

过去三年,湖北省认真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按照“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努力开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新局面。作为全国疫情最重、管控时间最长的省份,湖北省经济顶压前行、稳中向好,2022年全省GDP达到5.37万亿元,较2019年底增长了17.3%,位于全国第七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80.73亿元,可比增长8.5%。其中武汉都市圈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达六成左右,襄阳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经济稳定增长,增速分别达4.8%、4.3%。同时,2022年全省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6.46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实现营收7593.06亿元,增长20.9%,省市“千亿骨干国企”增至14户,中国500强企业增至5家。下一步湖北国资国企将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行动,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分类改革、市场化改革为方向,以提升价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切实发挥好“龙头”和“母体”功能作用,推进国企改革走深走实。

(一)国资规模与布局优化调整

2022年,湖北省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收7593.06亿元,国有资产总额达到6.46万亿,约占全国地方国企的1.8%、3.1%。其中省属企业实现营收2854.13亿元,同比增长32.47%,增幅居全国首位;武汉市属国企资产总额2.65万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前四,稳居全国市属国资第一方阵,营收2574.59亿元,利润总额113.8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黄石、襄阳等国资规模2000亿以上的市州位于第二梯队,荆州、荆门等国资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的市州位于第三梯队,十堰、随州等国资规模在500亿-1000亿元之间的位于第四梯队,其余5个地市州国资规模在500亿元以下。

3年来,湖北省按照《湖北省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十四五”规划》要求,持续推进全省国资布局优化调整。其中省属国企形成“四张网”,补齐“四个短板”,巩固“四大行业”1,武汉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总部经济等领域,襄阳以发展智能制造、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为主,宜昌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交通物流业、文化旅游业、科教创新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

根据2023年2月22日湖北省国资委召开的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推进会议(以下简称“推进会议”),2023年湖北在国资布局方面将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一是明确经营目标,全省国资监管企业效益增速高于全省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争取更好结果。二是坚持改革兴企,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分类改革、市场化改革为方向,以提升价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切实发挥好“龙头”和“母体”功能作用。三是聚焦实体经济,实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推动国有资本向创新链关键环节、产业链核心节点和价值链高端领域集中。
 

表1 湖北地方国资经营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湖北省及各地市州国有资产委员会官网,其中武汉、荆州、荆门、咸宁、十堰、随州为市属国有企业统计数据

1 “四张网”: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四个短板”:产业发展、金融投资、农业农垦、国际贸易;“四大行业”:文化旅游、建筑施工、产权交易、工程设计。

(二)重组整合

3年来,湖北国资按照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市场化并购、聚焦式发展的思路,持续推进全省国资国企整体性重构、革命性重塑。目前28家省属一级企业已整合为10家,基本做到“一主业一主体”;武汉由31家出资企业整合为9家,主要涉及城市基建、现代金融、产业投资、综合交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现代农业等领域;宜昌13家出资企业整合为6家,涉及城市发展、金融控股、产业投资、园区运营、磷氟化工、酵母、机场和粮食等;荆州、咸宁、鄂州等市围绕城市发展和产业投资,将市属企业及资产重组整合为2家,即城发集团和产投集团;十堰对36家企业进行有效整合,除组建城控、产投外,新组建文旅体集团,构建“1+3+N”架构2。黄石推动市出资企业之间资产重组、无偿划转,组建东楚投资集团。

根据全省推进会议、各地市州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湖北将继续推进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其中,武汉市依托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重组壮大、创新发展、上市放大、强身健体“四个一批”,打造一批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企业;黄冈市推动黄冈国投专业化、市场化发展,加快县级平台公司战略性重组;宜昌组建宜昌矿业集团;荆门深化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改革整合,聚焦主责主业,推动要素资源向优质企业、优势主业集中;十堰指导三大集团公司进一步明晰发展方向、主业板块及举措,新增AA信用评级企业3家以上;黄石优化内部资产资源配置,制定企业主业管理办法,指导市属企业继续推进企业内部产业板块整合,将主业控制在4个,管理层级压缩至4级,实现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主业集中。
 

表2 湖北省地方国企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事件梳理(不完全统计)

备注:1、案例统计不含中央企业与湖北国资间的重组;2、参考来源:choice,相关咨询整理

2“1”即市政府授权市政府国资委对一级企业集团履行出资人职责,“3”即城控集团、产投集团、文旅体集团,“N”即企业集团所属的多家核心子公司。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

3年来,湖北国资改革成效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肯定,449家“双百企业”动态名单中湖北省入选企业数量为5家,其中,湖北铁路集团、武汉建工集团获全国双百企业评估优秀,地铁集团党的建设、投控集团差异化管控2个改革典型案例入选国家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案例集,向全国推广。

湖北省属国企以“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为主要方式,采用首发上市、并购重组、定向增发等途径,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武汉国资以上市为主攻方向,实现商贸集团混改上市,62家被投企业IPO挂牌,现有种子企业17家,基本形成首发上市与并购重组双渠道的梯次上市公司发展格局。黄石市国资公司引入华新水泥,实现增资改制,将市国资公司从国有独资公司改为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开创了湖北省市级平台公司混改的先河。宜昌全面开展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574名经理层成员全部实现任期制和契约化,宜昌三峡机场物流公司由区国资、市国资及民营企业通过股权多元化方式合资成立,是湖北省内首个通过混改成立的机场物流公司。荆门市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形式,探索“走出去、引进来”改革路子,已先后完成湖北金龙泉集团、湖北建胜公司混改。十堰引导出资企业寻找合作伙伴,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落地落实,安豪押运与亿兆融清合作成立安豪金服公司,实现国有资本投资创新与保值增值。

根据推进会议及各地市州国资委信息,2023年湖北国资将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及专项改革,一是加快实现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武汉市推动市属国有企业通过股权混改、收并购优质上市公司等方式做大做强,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荆州市除承担政府投融资任务和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功能的企业实行国有独资外,其他国有企业都要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国有企业相互参股等多种途径,尽快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荆门市鼓励国有资本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并购重组、设立合资公司、项目合作等方式,与多种资本强强联合。二是完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励和容错机制。襄阳市探索建立以长效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容错机制,为支持改革、鼓励创新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荆门市指导已混改企业建立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巩固混改成果。宜昌市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在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中长期激励、末位淘汰等方面加强探索,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发展样板。黄石市在实施三年任期激励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中长期激励机制,探索岗位分红、超额利润分享等激励制度。
 

表3 双百企业典型案例改革举措亮点

数据来源:企业官网、资讯整理

表4 湖北中长期激励机制工具

数据来源:企业官网、资讯整理

(四)地方国有企业IPO与上市公司管理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湖北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达19家,总市值达到1824.38亿元。从数量来看,武汉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数量最多,为12个,分布在零售业、道路运输、土木工程建筑、污水处理、电子科技、文化传媒等行业;其次是宜昌,数量4个,分布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食品制造、道路运输;孝感、荆门、黄冈各1家,主要分布在化工、房地产及医药行业。从市值来看,宜昌市值最高为883.41亿元,其中安琪酵母市值突出,约占全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的20%;其次为武汉,市值845.51亿元。

近年来,湖北各级国资全力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21〕8号),围绕培育高质量上市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投资布局高科技产业,扩大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范围;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纳入国资考核指标;健全容错机制与责任追究机制,对纾困目的明确、决策程序合规、地方政府支持的国有资本投资项目或基金,建立适当容错机制,适度豁免纾困投资风险追究等领域展开工作。

根据全省推进会议、全省地方金融工作会议等,2023年湖北省聚焦打造中部资本市场高地目标,实施资本市场建设“楚天行动”,力争全年新增上市公司20家以上,包括加快推动湖北银行、鄂旅股份等一批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上市。武汉市每年新增1家以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推动市属国企及其子公司上市。襄阳市推动国有骨干企业股份制改革,按照上市公司标准打造股份制公司,培养一批上市后备企业。荆州市鼓励和推动条件成熟的企业走向资本市场,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环保公司、古城国投上市。鄂州市推动市内更多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做优,到2023年力争推动6家左右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进入券商保荐和湖北证监局辅导备案阶段。

表5 湖北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情况(不完全统计)

数据来源:choice、资讯整理

表6 湖北省地方国企IPO与并购事件梳理(不完全统计)

(五)国企强链补链与科技创新

最新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最新“科改示范企业”名单湖北共8家企业上榜,较2020年新增6家企业,主要集中于智能检测、环保等领域。《湖北省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2021—2023年)》(鄂政办发〔2021〕23号)提出聚焦汽车、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光通信、节能环保、人工智能、新材料、大数据、生物医药、食品、纺织等16条重点产业链,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做大做强“51020”现代产业集群。《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21〕8号)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开展市场化并购重组、收购境外资产和分拆上市等方式加快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延伸;促进以上市公司为主导的产业链集群发展,推动通信设备、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优质企业上市。

强联补链方面,湖北省省属企业联合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组建湖北国控、楚象2家供应链平台企业;武汉入选国家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名单,市国资新组建人才集团、产业发展基金、国际会展集团、城市服务集团等,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襄阳国资将业务创新拓展作为五大专项行动之一,积极引导出资企业围绕主业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开展创新拓展,同时建立襄阳市国资委党委领导班子成员领衔包保出资企业一项业务发展的工作模式,帮助出资企业提高业务拓展效率;其他各地市州主要通过组建高新投,以园区为基础进行强联补链。

科技创新方面,湖北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全国第8,中部第1,进入全国科技创新水平第一方阵,其中省属企业主要投向大数据平台、碳结算登记系统研发、生物医药等领域;武汉都市圈新增4家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武汉市国资推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提质增效2.0版,聚焦数字建造、智能设计与数控,截至2022年底市属国有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93家,其中蓝焰自动化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名单,武建集团专利授权量在全国同类建筑企业中稳居第一方阵,雷神特种承担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研制。宜昌国企加快科技创新,聚焦酵母深加工、新材料、磷氟化工等领域,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根据全省推进会议及各地市州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湖北国资将一是完善“链长+链主+链创”推进机制,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5大优势产业,推动国有资本向创新链关键环节、产业链核心节点和价值链高端领域集中。二是推动科技创新驱动,采取“企业+实验室”模式,打造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加快设立并运营100亿元湖北省科创天使母基金,支持中碳登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建设全球碳交易注册登记中心。武汉市以“科改示范企业”为牵引,探索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黄石全力推进强联补链,实施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支持龙头企业平台化、链主化发展,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三是健全完善支持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强度的考核制度,确保研发投入强度增幅保持20%以上。
 

表7 湖北补链固链强链项目(不完全统计)

表8 科改示范典型案例梳理

数据来源:国资委官网、企业官网、资讯整理

(六)数字经济与大数据

湖北省以推动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构建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引领未来的“国家数字经济中部脊梁”。2022年,湖北数字经济增加值预计超过2.4万亿元,稳居中部第一,以“光芯屏端网”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万亿级支柱产业正在加快形成。湖北国资依托国有数字企业,发展数字经济,重点聚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车联网、元宇宙以及“光芯屏端网”等数字经济热点赛道及关键领域等,数字经济新高地正逐步形成。

未来湖北围绕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湖北国资也从上至下进行了数字化顶层设计,其中省属企业参与工业互联网,做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时加快运营湖北数产集团,组建并运作湖北省大数据交易集团,破除“数据孤岛”。武汉加快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联汽车协同发展,大力发展算力基础设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黄石积极打造5G+工业互联网创新空间、研发空间等核心功能平台,加快推进产学研结合。襄阳、宜昌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

表9 湖北国资大数据企业与项目

数据来源:国资委官网、企业官网、资讯整理

(七)对标世界一流

国务院国资委近期公布了管理标杆企业、标杆项目和标杆模式名单,湖北交投物流集团、中南建筑设计院、湖北安琪生物集团等3家湖北公司入选标杆企业。湖北省市“千亿骨干国企”14户,包括湖北交投集团、湖北联投集团、长江产业集团、武汉地铁集团、湖北银行等,其中湖北联投集团营收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湖北联投集团、湖北交投集团、武汉金控集团、武汉城建集团、兴发集团5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湖北文旅集团跻身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根据推进会议及各地市州国资委信息,2023年湖北国资国企将坚持发展强企,强化目标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同时要树立一流企业家标准,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实现更好、更高、更强、更大的发展。省属企业要开展治理提升“对标一流”专项活动,包括大力支持湖北交投集团、湖北联投集团、中南建院和兴发集团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武汉市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发展,探索形成“产业+园区+基金+人才”产业发展新模式;荆州市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积极导入对标管理等。

表10 下一步对标世界一流重点工作

资料来源:国资委官网、资讯整理

(八)合规管理

湖北于2021年印发《省出资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明确合规管理三道防线,随后襄阳、宜昌、孝感等地也相继出台市属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办法,着力打造法治企业。就合规管理的重点领域来看,宜昌、孝感与省属企业基本保持一致,襄阳市增加产品服务、财务税收、租赁性资产、土地资产、数据信息管理等领域。武汉市国资委对接国家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全面推进新一轮立改废释工作,新出台和修订完善40余项制度文件,废止不再适用文件12项,为新时代国企改革搭建了“四梁八柱”的制度框架。

根据2023年度省属企业法治建设工作会议、武汉市出资企业法治建设工作会暨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合规管理工作专题布置会等,下一步,全省国资国企要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合规管理。其中省属企业要以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夯实法治建设基础底盘,同时要与时俱进积极拓展法治工作新领域。武汉市除在市出资企业推行总法律顾问制度外,还要研究出台市出资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聚焦防范化解法律合规风险等,加快提升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
 

表11 湖北合规相关政策梳理

资料来源:各地市州国资委官网、资讯整理

(九)风险防控

2020年湖北省政府出台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规范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合理运用债务重组等政策,依法合规化解隐性债务,缓释到期隐性债务风险。”截至目前,湖北城投债规模15742.43亿元,居全国第七,发行平均票面利率4.98%,存量平均票面利率4.88%,融资成本整体低于全国水平,其中武汉和黄石的债务负担较重,需警惕隐性债务风险。2023年,湖北省城投债到期偿还量约1400亿元,为近五年到期偿还量的高点。未来三年湖北省的城投债到期规模逐年降低,偿债压力相比2023年略有降低。

根据国资预算报告、推进会议及督促会等,2023年湖北省国资将稳妥有序化解金融、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风险,严格落实常态化核查机制,稳步推进融资平台优化升级。武汉市要增强责任意识,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债务风险管控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全封闭、全周期的监管监测链条和风险预警制度。黄石优化出资企业借款还款计划方案,将“事后提醒”变为“事前预警”,加强资金监管,同时建立和完善投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过桥基金、市级化解债务风险应急资金池等渠道。襄阳市加强债务风险预警管理,加强对高负债子企业、长期亏损子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十堰2023年底出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全覆盖,企业配备专(兼)职审计人员达到100%。
 

表12 湖北国有企业风险管控情况梳理

资料来源:湖北省以及各市国资委官网、资讯整理

表13 当前各省城投债发行情况

数据来源:Choice,卓远整理

(十)盘活存量资产

湖北省荆门市猎豹汽车资产重组项目入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4个盘活存量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

湖北国资国企支持存量盘活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一是盘活土地存量。积极盘活低效闲置建设用地,定期开展存量建设用地盘活使用情况考评。黄冈、鄂州等地鼓励以业态调整、“腾笼换鸟”等方式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鼓励高新区探索新型产业用地(M0)模式。

二是盘活项目存量。武汉、襄阳、宜昌、十堰、鄂州、荆州等城市积极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租购并举”,允许先租后售。CCB建融家园·大桥局店项目聚集“专业+优质”的服务资源,通过To B和To C两端双重发力,将企业闲置资产进行有效盘活。汉阳国资在招投一体模式下探索盘活国有资产的新路径,将祁遇项目打造成为国资盘活的样本。

三是低效闲置资产盘活。武汉光谷联交所助力国企事业单位有效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2022年以来累计完成国有产权资产转让项目917宗,成交金额近20亿元。黄石市挖掘闲置低效资产价值,通过产权交易市场、拍卖市场,采取租赁、出售转让、置换、合作、招商等多种形式实现闲置资产的有效利用。襄阳市建立低效、无效资产预警识别机制,完善国有资本市场化流转退出机制,通过改造利用一批、公开处置一批、依规移交一批,推进存量资产盘活利用实现提质增效。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湖北省稳经济“16条”等,2023年湖北在盘活存量方面一是盘活保障性租赁住房、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项目资产。采取盘活存量资产与改扩建有机结合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全面挖掘国有闲置低效资产价值。二是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探索盘活利用农用地、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闲置农房“三地一房”的机制,推动的流通、钱进村、人下乡。三是支持利用公募REITs。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探索设立REITs专项资金,对成功发行产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补贴。
 

表14 湖北国资盘活存量工作重点

数据来源:卓远咨询整理

https://www.shideke.com

上一篇:炒股软件排行榜还有十大好用炒股软件

下一篇:短线炒股经验和技巧以及股市牛人炒股经验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